一碗日式拉麵的價格相當於人民幣的30元-50元左右,它憑什麼賣那麼貴?日式拉麵的做法並無特別高明之處,甚至可以用機器來定量操作,這種簡單到如同套公式一樣的料理。為何在麵食最豐富的中國沒有賣到這麼高的價格?日式拉麵與中國湯麵最大的不同之處無非在於湯料。論口感、賣相等,蘭州牛肉麵、四川擔擔麵、武漢熱乾麵、山西刀削麵、河南燴麵、北京炸醬麵……哪個不如日式拉麵呢,但哪個也沒有賣得那麼貴。
日本是一個食麵大國,深受日本人們追捧的拉麵館隨處可見,但與擁有久遠麵食文化的中國相比,日本的的拉麵文化只能算是冰山一角。日本拉麵和中國拉麵有著很多相似點,是100多年前從橫濱中華街傳入日本的,經過一系列改良而順應日本大眾的口味,後來成為了這個國家最接地氣、最具代表性、最受歡迎的大眾美食,從而掀起了一股新的餐飲潮流。懂拉麵的人都知道,湯底才是整碗面最精華的部分,任何的配菜或者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麵條,都是為了襯託湯的鮮美。
拉麵的成敗很大程度取決於湯底的好壞,湯底才是拉麵的靈魂所在。好的湯底,不僅要求取材新鮮,更需要長時間的熬製。而這一過程,不僅需要拉麵師傅對配方的反覆研發,更需要專人在一旁不斷在攪拌湯底。這用時間沉澱的心力,動容且執著的態度,才能做出「靈魂湯底」,才能讓「千人食麵者於一碗熱湯麵前,每一位都是被治癒的食客。」這也正是日式拉麵堪稱「一碗入魂」的關鍵所在。
【日式拉麵】
步驟:
一、熬高湯:
高壓鍋裡加水,稱好豬裡脊放高壓鍋中,再加入三隻整雞,適量雞鴨架,高溫燉煮。
用勺杳出燉煮的浮沫,加入洋蔥、大蒜,蓋上鍋蓋。
3小時後取出蓋子查看燉煮效果,用勺攪拌,大部分加入的食材已化為湯。
再次蓋鍋蓋,數小時後湯煮好了所有食材已融到湯裡。
用勺杳出,放涼。
冷卻後倒入盒中,蓋上盒蓋,放冰箱冷藏,高湯完成。
二、配菜:
豬肉切好後,用棉線捆緊,防止肉散。
裝入真空袋,蒸煮後煎肉。
將煎好的肉待其冷卻後,切片。
竹筍切厚片,加醬油、水燉煮。
七成熟的雞蛋用細線割開,裝盤。
三、做拉麵:
北海道小麥粉加水、鹽、鹼水攪成棉絮,醒面一小時。
壓成面片,將面片切成麵條,抖散麵條完成。
四、熬湯底:
香菇水、海帶、柴魚、魷魚小火煮,煮沸後瀝出只要湯。
瀝出的湯中加入蛤蜊、牡蠣,熬煮後瀝出只要湯,加鹽煮沸就完成了。
五、做調味油:
油加大蒜片、洋蔥碎、蝦米燒到油滾,過濾雜物只要油,調味油完成。
六、一碗入魂拉麵過程:
將高湯加熱,做湯底。
清水煮麵條,碗裡加水倒掉,讓碗變熱。
面碗裡加湯料,香料油,倒入加熱的高湯,煮熟的麵條,用筷子夾散。
麵條上加適量大蔥、兩塊豬肉、一半雞蛋、一塊竹筍、適量洋蔥絲,一碗入魂的日式拉麵就完成啦!
疲憊時馥鬱的滿足感讓人不禁感嘆,一碗暖心的麵條也許才是真正治癒內心世界的「王炸」。作為一名吃中國麵條長大的中國人,你有著怎樣的看法和見解?歡迎大家來評論、留言。喜歡我的作品可以關注、轉發、點讚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