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隔三差五地就來俺家做些好事,讓俺咋感謝您啊!」日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鎮巾幗「小推車」志願服務隊走進鄒圩村貧困戶周化秀的家裡,幫著鋪床疊被、打掃環境衛生、管理門口的小菜園,樂得老人家臉上笑開了花。
近年來,革命老區雙堆集鎮繼承和發揚淮海戰役「小推車」精神,由鎮委組織部牽頭,鎮直機關、派出所、司法所、衛生院、學校、供電、金融等單位和各村,600餘名志願者共成立了35支「小推車」志願服務隊伍,他們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走進貧困村、貧困戶,以助力脫貧攻堅為工作出發點,結合自身特長,為貧困村、貧困戶做實事、解難題,使志願服務在雙堆集這片紅色故土「動起來」「活起來」。
「小推車」志願服務隊為孟二建辦了一件件好事和實事(範勝明/攝)
「有困難找書記,他是俺貧困戶的貼心人。」吳井村王元莊村民孟二建,一提起他的村黨總支書記馬香龍,滿口都是「贊」字。日前,孟二建的兒子因病去世,兒媳又改嫁他人,撇下兩個不滿5歲的孩子,沉重的打擊和家庭的重擔,讓孟二建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為儘快讓孟二建重振精神,擺脫貧困,馬香龍帶領該村黨員「小推車」志願服務隊,先後十餘次到他家,幫助耕種農田、管理莊稼,並為他的家庭辦理了低保,辦了一件件好事和實事。
曾經是貧困戶,今朝是扶貧人。6年前,鄒圩村肖泉好的父親被查出患有肝硬化,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5萬元的外債;2014年,他的家庭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國家的扶貧政策幫扶下,一件件好事和實事為他家濟了貧、解了困。2015年肖泉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並在合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2017年6月,他辭去省城工作,收拾行囊,帶著妻子毅然返回家鄉,通過筆試、面試成了雙堆集鎮鄒圩村一位扶貧專幹。肖泉好說,前年他加入了鄒圩村黨員「小推車」志願服務隊後,感覺責任更大、任務更重、幹勁更足,他通過帶領貧困戶開展特色種植、養殖和就業,使12戶貧困戶擺脫了貧困。
致富不忘回報社會。近年來,從事餐飲業的愛心「小推車」志願服務隊員楊龔,經常做一些關愛貧困家庭子女的好事。先後投入資金4萬餘元,16次組織開展「愛心驅寒意、情暖學子心」獻愛心活動,使50餘名貧困戶家庭子女受到了關愛和愛心資助。付出贏得回報,去年他榮獲助人為樂「淮北好人」。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註定這輩子要跟鄉親們作伴,做一些好事就是回饋社會、報答父老!」
從事餐飲業的愛心「小推車」志願服務隊員楊龔,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範勝明/攝)
「趙主任不僅幫俺家找到了脫貧的路子,還幫俺家打掃衛生、幹些農活、聯繫羊草,雖然俺家去年脫了貧,她還是像走親戚一樣,隔三差五地來幫著俺,硬是把俺拉上了脫貧路。」張圩村韓莊村民韓同亞的愛人尹俠,逢人就誇她的幫扶人趙麗。2105年尹俠因殘被為列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圩村「小推車」志願服務隊員趙麗負責包保該戶,今年她家的養羊收入、種植收入和養殖補貼、低保金、殘疾補貼、殘疾護理補助、生活補貼等算起來共3萬多元,且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笑意寫在尹俠的臉上,她說:「實現了穩定脫貧,這與趙麗的辛勤幫扶是分不開的。」
為貫徹落實健康扶貧相關政策,使貧困人口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雙堆集鎮的雙堆、三和兩所衛生院都成立了健康「小推車」志願服務隊,70餘名志願者進村入戶,與475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籤約家庭醫生服務,積極提供健康指導、疾病諮詢、上門問診、政策宣傳等一系列服務。
2017年,王槽坊莊王加禮、周文菊夫妻因家庭缺少勞力,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愛心「小推車」志願服務隊員李夢雅結對子包保他家的扶貧工作,從此家裡如同多了一個「閨女」一樣,農田裡、菜園裡、庭院裡處處都留下了她的身影。「現在村裡工作很多,再忙李夢雅也會抽出時間來俺家幫忙幹些活,給俺減輕了不少負擔。」王加禮介紹說,去年他家脫了貧,當時認為李夢雅不會再來了,沒有想到今年來的更勤了,還幫著他家申請了25000元的危房改造項目,牽頭合作社種植5畝軟籽石榴、5畝黑花生,家庭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有了穩定的收入,不再為返貧而擔憂發愁了。
「小推車」志願服務隊為貧困戶顧永強家排除用電安全隱患(範勝明/攝)
「你這不規範安裝的漏電保護器調整好了,以後用電就更放心了。」日前,雙堆集鎮供電所「小推車」志願服務隊走進羅集村貧困戶顧永強家,為他家排除了一起用電安全隱患。為提高貧困戶人口安全用電意識,確保貧困家庭用電安全,該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隊包片,組織30名責任區電工加班加點,對全鎮貧困戶開展安全用電常識宣傳和用電設施安全隱患大排查,為230餘家貧困戶解決了私拉亂扯、導線破損、線路接頭鬆動、漏電保護器損壞等安全隱患130餘處,有效地保障了貧困家庭用電安全。
據介紹,雙堆集「小推車」志願服務隊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志願服務組織類型多樣、層次多元、渠道多維的優勢,注重黨員幹部帶頭,志願服務到扶貧一線去、到貧困戶最需要的地方去,續寫了新時代「小推車」精神新的篇章。(範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