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每天都會騎行打卡,一年下來我們的山地車損耗達到一定程度後,會影響我們騎行的體驗,如果情況嚴重甚至會影響到安全,有很多山地車零件該到了「退役」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換新的了,比如最常見的消耗品:輪胎、剎車等需要經常維護和更換。
首先看看輪胎,作為山地車和地面接觸的重要接觸源,輪胎的狀態和我們的騎行感受是不可分開的真理。正常的情況下,就我們每天打卡騎行而已,雖然騎行頻率比較高,但每次騎行的公裡數卻是很低的,就這樣的進度損耗,兩年半左右就需要更換新的外胎了。還有一種現狀,就是看外胎上的表面,如果發現表面有裂紋,也能表明內胎需要換了。
然後是鏈條,鏈條是連接飛輪和牙盤之間的關鍵鏈,鏈條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情況下,鏈條的壽命比輪胎壽命要長一些,當然要是是正常損耗的情況下,有個明顯的現狀,就是鏈條伸長,就表示鏈條的壽命到了,鏈條伸長會影響車輛變速、傳動效率,同時也會增加掉鏈的風險,所以我們需要更換鏈條了。而檢測鏈條是否伸長需要用鏈條卡尺,當鏈條卡尺的兩端完全進入鏈條之間,這就說明鏈條已經需要更換了。
其次是我們山地車的剎車塊,山地車一般都是碟剎,我們可以通過拆除剎車塊,檢測剎車塊厚度的方法來確認剎車塊磨損的程度,全新的碟剎剎車塊厚度約為3毫米,而當剎車塊厚度因磨損而縮小至1毫米的時候,碟剎會有停止工作,因此會造成不必要的危險,所以當我們發現碟剎剎車塊厚度較薄時,還是儘早的更換剎車塊。
還有就是線管,線管和我們的變速和剎車是連一起的,它們不可分開,狀態良好的線管變速流暢也精準,剎車時手感比較好;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每周騎行三天以上,線管應該一年一換;我們在使用線管有明顯的阻塞感的時候,這也說明需要更換線管了;如果發現線管有明顯鏽跡的時候,也是需要更換線管的。
最後是牙盤與飛輪,這個是壽命比較長的零件,但不管怎麼壽命長同樣也會損耗的。如果損耗嚴重還會影響鏈條的壽命,同時還會造成跳齒的風險,如果我們發現飛輪/牙盤的齒塊已經明顯變尖,這就說明牙盤與飛輪需要更換了。
關注公眾號:騎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