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網絡大電影"改名"背後,透露出了什麼樣的行業信號?

2021-01-09 騰訊網

來源|網絡大電影 作者 | 貓叔

政策在不斷收緊,市場風向在發生變化,是近幾個月網絡大電影從業者最直觀的感受。

在古裝題材和公版IP受限的情況下,不少片方開始擁抱政策響應號召,現實題材明顯升溫,價值觀的重要性開始顯現。

最近,廣電總局公布了《2019年8月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拍攝規劃調整情況通報》,這是廣電總局第一次公布網大網劇拍攝規劃調整情況。

其中,有7部網絡大電影變更了片名。有些影片即便已經拿到了「上線備案號」,依然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通過「改名」向政策或主流市場靠攏。

值得一提的是,這7部只是廣電總局公示的數量,還有更多的網絡大電影,在省局初審時就已經被要求「改名」。

網絡大電影改名背後的「求生欲」

「片名、海報、前六分鐘」,一向被稱為「網大三要素」。

尤其片名,是對一部電影的高度概括,承擔著觀眾的「第一度吸引力」,片名的好壞甚至直接影響著一部劇的命運。

讓人詫異地是,在此次廣電總局公布的7部改名網大中,竟然有4部已經拿到了「上線備案號」。

在「上線備案」通過率並不高的情況下,經過兩次審核終於拿到上線備案號之後又進行改名,這似乎並不尋常。

而且從改名的方向來看,似乎在通過片名的變更,來彰顯一種「政治正確」,而這背後,則是片方滿滿的「求生欲」。

通過對7部影片的分析,網絡大電影總結出了幾大改名的規律和方向:

1、避開敏感詞彙

新片場申報的《捉妖大仙》更名為了《逍遙大仙》。從「捉妖」到「逍遙」,很顯然是為了避開「妖魔鬼怪」這樣的敏感詞彙。

事實上,《捉妖大仙》已經是網絡大電影行業的知名IP。2018年《捉妖大仙》第一部票房高達1100萬,位列愛奇藝網絡大電影票房榜TOP20,2019年7月上線的《捉妖大仙2》票房已經突破了1700萬。

此次變更片名的《捉妖大仙》,不知道是《捉妖大仙》系列的第三部,還是避免下架對已上線《捉妖大仙》進行的片名變更。

不管怎麼樣,新片場不惜拋開之前「捉妖大仙」系列IP的積累,以「逍遙大仙」的名義另起爐灶。可見「捉妖」二字,已經沒法再用。

此外,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申報的《毒幻》在已經拿到上線備案號的情況下,改名為了《生死旅行》,可能也是為了避開「毒」這樣的字眼。

深圳樣樣紅文化申報的警匪犯罪片《決戰金三角》,改名成了《牌王》。究其原因,可能是避開「金三角」這樣的涉外詞彙,也可能是為了讓片名與內容相符。

畢竟,作為網絡大電影,《決戰金三角》片名雖然霸氣,但很難拍出像《湄公河行動》那樣的氣勢和格局。改名為《牌王》後,從風格上明顯收斂了許多。

2、從負能量到正能量

浙江永康點睛影業申報的《圈套遊戲》,更名為了《女村醫》。本來充滿負能量的片名,改名之後瞬間顯得正能量滿滿。

3、讓片名更簡潔

芒果小戲骨文化申報的《小戲骨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更名為了《小戲骨黃飛鴻》,去掉了「之獅王爭霸」,或許是出於市場的考慮,讓片名更加簡潔,抑或是對於「小戲骨黃飛鴻」系列規劃發生變化,而隨之做出的變更。

但不得不說,《小戲骨黃飛鴻》的這次變更,在7部影片中顯得最為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美視眾樂申報的《大漢十三將之烽火佳人》顯示更名為《大漢耿恭傳之烽火邊城》,但該片於9月27日在優酷獨播,片名顯示為《大漢十三將之烽火邊城》,可能是片方又進行了二次更名。

7部之外,還有更多網大被要求改名

雖然這是廣電總局第一次公布網絡大電影更名情況,但並不是說之前的網大不存在更名的情況。只是,之前網大更名,都是作為新建項目重新申報,總局並不公布。

而且,雖然此次廣電總局公布出來的改名網大只有7部,但事實上,還有很多片方,在初審階段就已經收到了省局的「改名」要求。

「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系統」截圖

在網絡大電影發展初期,為了蹭IP,網絡大電影在片名上無所不用其極,《我就是潘金蓮》《你才是潘金蓮》《美人魚湯》《捉妖濟》等讓人不忍直視的片名大行其道。而現在,蹭IP的現象已經消失不見。

以前總局只是在審查影片的敏感信息,而現在廣電總局不僅審核影片的內容,也審核影片的片名、主題和價值觀。

有片方收到的總局意見為「劇情過於虛構,缺乏積極意義」。

「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系統」截圖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僥倖通過廣電審核,如果片名、海報、內容觸線,也同樣可能遭到平臺方的拒絕。

片名的變更,其實已經折射出了政策風向的變化。

以前網絡大電影改名可能是基於市場的判斷,是為了蹭流量,現在網絡大電影改名更多的則是迫於政策,是片方為了「過審」,在自我審查之後的自我改良。

從這兩個月的情況可以看出,廣電新備案系統正在不斷完善,在總局政策的引導下,懸疑恐怖、古裝、封建迷信、妖魔鬼怪等一系列題材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壓制,現實主義題材開始明顯升溫。

在這樣的情況下,片方也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畢竟,跟著政策走,才能有肉吃,誰都不願意拿自己的項目開玩笑。

這就要求從業人員不得不開始重視影視行業的價值形態,熟悉廣電最新政策,加強對項目的自我審查,能夠對行業整體風向和題材內容進行精準把握。

即便做不到緊跟政策,起碼也要有前瞻性地去規避風險。

喜迎國慶 舉國同慶

播報當日票房、排片數據、檔期資訊、深度票房數據挖掘、電影產業觀點速遞

相關焦點

  • 上半年網絡電影觀察:25部影片票房過千萬,原創作品空間大
    電影院在1月底關閉後,院線電影市場陷入了完全的停擺,而網絡電影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卻爆發出巨大的內容價值,在票房成績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愛奇藝電影與貓眼專業版聯合發布的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數據顯示,截至5月初,一共有25部電影過千萬,呈現出百花齊放的面貌。
  • 《2019年網絡電影行業調研報告》
    在經歷了野蠻生長期、資本退潮、行業監管加快市場淨化等一系列變故後,「網絡電影」終獲官方認證。 在內容市場整體調整的這個當口,「網絡電影」名稱的確立,並不只是一次更名這麼簡單,其背後不僅意味著網絡電影在主流影視市場中的地位終被肯定,也意味著一眾從業者對這一行業傾注的心血終於得到了應有的肯定和重視。
  • 網絡電影2020:77部票房破千萬,行業正在發生變革
    這既是供給側改革的需要,也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據《2020年度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全網共上線網絡電影756部,同比增長7%。2020年網絡電影數量不降反升,在電影市場陷入低迷的大環境下,這顯得尤為難得。
  • 「電視劇風向標」透露出哪些信號?
    原標題:「電視劇風向標」透露出哪些信號?   4月26日至30日,被譽為「中國電視劇風向標」的第26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春季)(以下稱「春交會」)在線上舉行。   這是春交會首次移步線上,並依託新技術平臺實現全程「掌上看」。
  • 從陳翔團隊的「進化」看網絡電影行業的變革
    近日,陳翔的第三部作品《陳翔六點半之重樓別》在愛奇藝平臺上線,依然聚焦小人物,但是採用了更為寫實的風格,融合了地方戲曲、愛情與喜劇元素,《重樓別》不到十天分帳票房突破了千萬,豆瓣開分 7.3分,在網絡電影領域依然出色。
  • 網絡電影迎來成長「U形彎」,誰將彎道超車?誰又能保持優勢?
    導讀:六年之間,網絡電影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野蠻生長到精細發展的轉型,經歷新一輪「結構調整」之後,行業有哪些可喜變化?變化背後又釋放出哪些積極信號?文 | 圈叔2014年,愛奇藝率先開創了「網絡電影」模式,一批早期創作者和作品湧入,為中國電影製造了巨大增量,也帶來了問題和思考;2019年,「網絡電影」成為業界共識,概念進一步明確的背後,折射出的是網絡電影從無到有,從野蠻生長到精品化、精準化、精細化的轉型發展。
  • 7部春節電影全部撤檔!影視行業遭遇「黑天鵝」,寒流下如何自救
    1月23日,春節檔7部電影齊齊宣布撤檔,這也意味著「七雄爭霸」背後的70億票房收入全部打「水漂」。但是這僅僅只是個開始,隨後情人節檔的13部電影也是紛紛宣布撤檔,接連「謝幕」的事件更是觸發了影視行業的多米諾骨牌,影視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 電影突然改名,網友問:導演你在想什麼?
    如果說這兩年來慢慢火起來的流量小生,那彭昱暢,王大陸和魏大勳算可以排得上號的,2019年,由這三個人主演的爆笑電影《偉大的願望》本定於7月18日與觀眾見面,可是在上映前的23天,製片方發出了一則消息:為了順應市場需求,電影《偉大的願望》將正式改名。那改成什麼片名呢?
  • 電影行業:影城復工可期 利好信號初現
    4 月 29 日,國家電影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我國電影發展長期向好的條件和環境沒有改變,中國電影仍然處在黃金髮展期,會議同時強調政策端要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提出包括財稅、租金、金融服務方面扶持。短期雖然影城由於封閉場所限制,尚未在復工行列,但兩會時間確定 5 月下旬、學校陸續復學、北京調低防控等級等信號,預示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隨著戶外出行逐步恢復,影城復工也可期待。
  • 好萊塢給出信號,多部大片等待上映
    受疫情影響,國內電影院已經歇業超兩個月,春節檔原定上映的七部電影,以及春節之後檔期原定上映的電影也都先後撤檔,這對於整個電影行業都是很大的打擊。其實每年上映的電影超過600部,但排名前1/6的重點影片,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票房。可以說,國產和引進大片等重點電影成為貢獻票房、提高影院創收的標兵。對這類電影加大支持力度,可以讓電影票房有更加出色的表現,也意味著幫影院創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電影局還積極組織優質片源,豐富電影網絡供給,滿足觀眾當前居家觀影需求。
  • 《北京女子圖鑑》樹女性題材裡程碑,季播網絡電影打破行業舊桎梏
    從2019年12月19日上線的第一部《助理女王》,到2020年1月5日上線的第二部《失戀直播》,目前《北京女子圖鑑》已經交出了兩份優秀的答卷。作為行業內少有的女性現實題材網絡電影,《北京女子圖鑑》折射出了萬千新時代女性的奮鬥與迷惘,也讓我們看到了網絡電影所具有的社會效應和現實影響力。
  • 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信號釋放 業內:恢復電影放映最快或需一周
    央廣網北京5月10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電影行業復工復產的信號越來越明確。國務院近日明確,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這則消息一出,迅速登上了熱搜榜,讓不少影迷和影院興奮不已。
  •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透露出什麼信號
    而根據最新的報導顯示,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這又透露出什麼信號呢?2018年8月,騰訊控股子公司閱文與新麗傳媒等籤署協議,收購新麗傳媒100%股權,並於當年10月完成交割豐巢的部分,因涉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的原因,在於收購完成後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分別取得了控制權,屬於《反壟斷法》第二十條規定的經營者集中。
  • 洞察市場,貓眼智多星發布2020年Q3網絡電影數據報告
    2020年上半年,在觀眾娛樂需求重心轉移至線上的背景下,網絡電影成為了新的行業熱點。近日,貓眼智多星發布《2020年Q3網絡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網絡電影上線數達到198部,同比略有增幅,但整體處於收縮態勢。
  • 2020,網絡電影怎麼拍?
    這種製作符合電影規律、時長超過60分鐘,同時必須是在網際網路發行的電影正式誕生,當年,「網大」就以437部的上線數量,斬獲27.4億的前臺播放量,一炮而紅。第二年,「網大」又催生出了成本28萬、收益1500萬的《道士出山》,成為掘金的利器。2016年,網大數量暴增至2271部,巨大的商機讓圈內外資本紛紛前來掘金。
  • 廣電總局公布100部重點劇,釋放出哪些行業信號?
    6月底,廣電總局公布了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共計100部。可以說,這100部重點劇目基本上都是能夠激勵民心的獻禮劇,這些劇目的選題和內容就是廣電總局鼓勵創作的重點方向。很明顯,廣電總局已經在組織各廣播電視機構、各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進行相關主題作品創作。
  • 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 釋放行業復甦信號
    央廣網上海7月25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25日上午,一場主題為「全面奔小康,築夢新時代」的中國電影產業高峰論壇拉開了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大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屆電影節釋放出行業和市場逐步復甦的信號。
  • 《愛在黎明破曉時》重回大銀幕!起底系列電影背後的真人真事
    就算是已經注意到這個細節的眼尖者,也遍尋不著這個名字的來源,就連男女主角都是到了2013年最後一部電影上映後,才從導演口中認識了作品背後的繆思女神,與一段悽美至極的愛情故事。甜蜜初遇1989年秋天,時年29歲的導演理查·林克雷特剛在紐約拍完他的第二部電影《都市浪人》(Slacker),到費城探訪家人。
  • 10餘部網絡電影扎堆上線,「狄仁傑」IP正在被過度消費嗎?
    今年10月以來,全平臺共有7部網絡電影票房達到千萬級別,在本月初,改編自「狄仁傑」系列IP的網絡電影《狄仁傑之飛頭羅剎》上線,僅1周時間影片分帳票房便達到了1000萬,是近期最快突破千萬票房的網絡電影之一。
  • 電影市場"口紅效應"失靈
    眾多出品方攤薄了單個優質影片背後上市公司所獲得的利潤,以《誤殺》背後聯合出品方歡瑞世紀(7.100, 0.08, 1.14%)(維權)及幸福藍海(7.270, -0.11, -1.49%)為例,按照歡瑞世紀公告,截止2019年12月29日,公司來源於影片《誤殺》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人民幣1164萬元—135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