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覺得自己沒啥出息的,記住這幾句老人言,餘生會過得安詳

2021-01-14 南山大叔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 抄襲、洗稿必究

01◆卷首語

人這一生,大部分人會過得普普通通。甚至很多人經歷了一生的顛沛流離,晚年依然過得孤苦伶仃。網絡上有一句話,曾經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我們不過是拼盡全力,才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所以,生存,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和爺爺聊起這個話題,爺爺說:人活著,當我們歷盡艱辛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依然沒啥出息,那麼,我們不妨從心態上把握自己的餘生,好好地記住這幾句老人言,也許,我們的餘生會過得更加安詳一點吧。

02◆第一句老人言:身體健康,粗茶淡飯也是一種幸福。

老人家常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人在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的道理。是啊,一個人,只要身體健康,即使我們每天努力工作,只要能滿足家人基本的衣食住行,但是,我們家人每個人都健健康康的,家人沒有疾病的困擾,那麼,即使我們一家人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那也是一種幸福啊。而且,家人身體健康,我們家人一起慢慢努力,我們的家境,總是會好起來的。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過得凡俗,沒啥出息的時候,不妨記住老人家的這句話「身體健康,粗茶淡飯也是一種幸福」,也許,我們的餘生,會過得更加安然。

03◆第二句老人言: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老人家常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當一個人過得寄人籬下的生活時,即使一時擁有不菲的收入,但是每天看人眼色,奴顏婢膝地活著,是非常難受的。而當我們奮鬥了大半生,依然覺得自己沒啥本事的時候,那我們不妨放下自己心中的「宏偉藍圖」,回歸那個屬於自己的鄉村。也許,在鄉下的老家,我們把自己的老屋修葺一新,屋前種花種草,屋後養鴨種菜,把自己的餘生過得恬靜自然,那麼,我們的餘生即使過得平淡,過得波瀾不驚,那我們也能品味到「鹹有鹹滋味,淡有淡味道」的美好。所以,當我們奮鬥大半生,覺得自己依然沒啥出息的時候,我們不妨記住「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的這句老人言,也許,我們的餘生就會過得更加安詳了。

04◆第三句老人言:糟糠之妻(夫)不下堂。

老人家常常告誡我們:「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富貴時,不要忘記貧困時的朋友,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是啊,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但一個家庭陷入困境的時候,夫妻之間,是很容易互相埋怨的,而這種埋怨,只能讓夫妻之間的感情陷入「冰點」,有的夫妻甚至會分道揚鑣。因此,良好的夫妻,是我們能否相濡以沫白頭到老的關鍵。所以,當我們奮鬥了大半生,依然覺得自己沒啥本事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隨意怪罪自己的愛人,而是要好好地愛護自己的愛人,牢記「糟糠之妻(夫)不下堂」的道理,好好地和愛人攜手到老,才能讓我們的餘生過得更加安詳啊。

05◆第四句老人言:世事如棋局局新。

老人家常常說:「人情如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一個人活著,遇到落魄,甚至落難的時候,一定要牢記「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只有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道理,不要把自己人生的翻盤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他人身上。當我們落魄之後,當我們覺得自己沒啥出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奮鬥,去慢慢地熬,也許,靠著我們的不懈努力,靠著我們披荊斬棘地砥礪前行,我們必能走出困境來的,那時候,我們才會真正領悟到「世事如棋局局新」的道理的。所以,當我們落魄的時候,當我們覺得自己沒啥本事的時候,我們要牢記「世事如棋局局新」的道理,堅持不放棄,那麼,我們必能走出困境,從而讓我們的餘生過得更加安詳啊。

06◆結束語

朋友們,覺得自己沒啥出息的人,記住這幾句老人言,餘生會過得安詳。你們記住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相關焦點

  • 四十歲以後才知道:有這四點的人,往往都沒啥出息
    —阿文前言我們經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一個人以後,有沒有出息,能夠走到多遠,從他的性格裡面就能看出來。而往往我們年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可以掌握一切,命運是握在自己的手裡的,但到了四十之後,也就是不惑之年了,我們才逐漸明白,很多事情,冥冥之中已經註定好了。
  • 「人無剛強,安身不長」:在這三個地方懦弱的男人,往往沒啥出息
    文:陸心說我的心事,說給你聽,點擊右上角「關注」,開啟一段暖心之旅。俗話說,「人無剛強,安身不長」,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品格,就難以立身行事。的確,在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中,一個內心不夠堅強、外表太過懦弱的人,是無法在這世上安身立命,並獲得別人的尊重的。
  • 六年級作文:爺爺奶奶的愛
    我從四歲半起,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了。因為我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就從福建回宜昌專門帶我。爺爺奶奶已經到了古稀之年,爺爺愛養花、養魚、下象棋,幽默風趣;奶奶信基督教,樂於助人,每天做家務,忙忙碌碌的。老人家喜歡囉嗦,我有時不耐煩,會對他們愛理不睬的。但是幾件事情改變了我的態度。先說說奶奶。
  • 6句「土味」老人言,初讀只覺土,再讀才知味,不要等到80歲才懂
    你可別看老人言又老又土,但是每一句老人言都是經歷了歷史的錘鍊,用簡單的方式描述著深刻的道理。1、瓜地裡不提鞋,窮人面前不提錢。在瓜地裡行走不要提著鞋子,小心被人當作偷瓜的小偷。如果滿足於自己那點小成就,到處炫耀,等你落敗的時候,只會被人笑話。做人切記低調,低調,低調,即使有錢,也別讓人知道,要記住財不外露,一旦露了財,借錢的來了,阿諛奉承的人來了,危險也來了。4、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句話以前一直被定位為罵人的話,罵一個人圓滑世故,滿嘴沒一句真話。
  • 一個眼神頂一萬句!被冬日裡平凡而幸福的老人溫暖和感動
    吃著餃子,劃拉著手機,不經意間抬頭,看到兩位老人面前只擺著一盤餃子一碗麵湯。兩人吃得很慢:小心地夾起一個餃子,慢慢送餃子到嘴裡,慢慢嚼著,笑眯眯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盤普普通通的餃子,這對老夫婦,吃出了多香的滋味?吃出了多美的享受?剎那間,我怔在那裡,醉了!
  •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更精髓,老祖宗留的為人處世道理
    可能古代人總結出來之後,沒有意識到他這深刻的含義,但親身體驗過之後就能得出他的真理。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水至清則無魚的話,就是說水裡沒有一絲一毫 的雜質,那麼就無法滋生魚類所需的營養物質,魚兒也會因為沒有遮蔽物,而 無處躲藏,從而暴露自己,被一些天敵殺死。
  •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讓你受益一生的8句老語
    能夠讓你受益一生的老語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許多「老人言」並沒有在歷史長河中消逝,反而隨著代代相傳而歷久彌新,煥發出迷人的光彩。讓你受益一生的8句老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估計就是這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謂是從小聽到大,老人們教授給我們他們從多年的實踐中得來的寶貴經驗,就是為了避免我們走彎路,畢竟人生也就幾十年的時間,人生苦短,有前人給我們指路
  • 回憶我的爺爺
    記得一次為了幾分錢,在牌桌上的一對叔侄吵得不亦樂乎,惹得屋裡看牌的老頭們談笑了好幾天。現在覺得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真是悠閒自在。我和弟弟是家庭中的第三代,家裡人特別疼愛我們,雖然他們從不說出來,但我是知道的。爺爺、奶奶、叔叔、爸爸、媽媽,他們好象都是處處為了我們好。
  • 我的爺爺叫清華.
    到家的時候,我把背包往大門口一丟,看見了奶奶和爺爺的兩個妹妹在一起。眼睛瞬間溼潤了,奶奶見我說回到了。我說是,便頭也不回去了孝堂,我不敢再看奶奶一眼,我怕我眼淚會流,又讓奶奶觸淚傷心。我徑直去了孝堂,爺爺已經梳妝打扮好靜靜躺在冰棺裡。我跪下來,喊了句「阿公」,他沒有回我。二姑回我說,爺爺已經不會再回答我了。二姑和寶珠在後面擦眼淚。我心裡難過,但我沒有哭。
  • 只要做到這一點,便可以一生過得很浪漫,王爾德的語錄說得真好!
    浪漫的愛,在我們看來,都是雙方的,倘若有一方不願意浪漫,或是虛情假意,那樣的浪漫也會很假。年年都是一方在製造浪漫,而寧一方一直在接受浪漫,這樣的浪漫也維持不會長久的。就如張愛玲有句名言所言一樣,"對於大多數女人,愛的意思,就是被愛。"那麼這位一直接受浪漫,而不去製造浪漫的人,是不是也如張愛玲筆下所言一樣,也都是以為浪漫也是被浪漫,接受浪漫。
  • 「媽媽,『出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奶奶要打我?」
    逆來順受,一點反對的聲音都不敢有,總跟我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望他去溝通,根本不可能。」那麼,老人信奉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話的孩子將來才有大出息」等等,真的正確嗎?今天我們來談談——聽話的孩子一定有出息嗎?
  • 晚年過得好的老漢,往往都有個好老婆
    PART1、妻子教養好,子女品行也就好,更有出息更孝順張大元是個普通的農民,初一看到他並不覺得「驚豔」,但你仔細觀察後會發現,這個農民似乎看起來有點不一樣,他身上穿得非常乾淨得體,中山裝整整齊齊,稜角分明的,好像幹部一樣,他談吐也非常從容,不急不疾,有條有理,待人接物非常有禮貌非常和氣,臉上時刻掛著笑。
  • 2位80歲老人心裡話,退休金八千多,唯一的心願:早點走
    很多兒女現在是事業的上升期,或者每個月為了還房貸車貸長時間工作,很少有時間陪陪父母,這些缺少陪伴的老人,會感到孤獨,無助,很多老人心裡會有「與其這樣,不如早點走」的想法。很多人會羨慕張爺爺,他身體好,性格開朗,退休金也不少,吃穿不愁。但是,張爺爺一點也不幸福,反而會覺得很痛苦,想早點離開,去那邊陪陪老伴兒。張爺爺年輕的時候,為了養家餬口,和老伴沒日沒夜的工作,好不容易把孩子們拉扯大了,並幫著孩子買了房子,結了婚。
  • 孫女把爺爺打扮成「美杜莎」,老人淡定嗑瓜子,網友:同款爺爺
    當一個家庭裡有了孩子之後就會出現非常有趣的現象,爺爺奶奶比起疼愛自己的兒子女兒,會更加的疼愛孫子孫女,也就是所說的"隔輩親"現象。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會把對子女的愛轉移到更小的孩子身上,因此,就算現在的有些父母忙於工作,但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也是非常的放心。
  • 人到中年,試著記住這3句忠告,不要讓自己後半生過得太悽涼
    如果你也到了中年這個階段,那我勸你試著記住這3句忠告,這樣自己的後半生才不會過得太悽涼。所以人到了中年,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後半生過得太悽涼,一定要給自己留足夠的養老錢,並且動什麼,都不能動養老錢。養兒防老這句老話,到了現代生活壓力這麼大的時候,已經成了一句空話,年輕人的忙碌和壓力,養活他們自己都成了一個難事,更別提再多一個人了,所以靠誰不如靠自己,兒女孝順,你過的自然舒心,兒女顧不上你,你也不會過得太慘,所以一定記得給自己留養老錢。
  • 長壽花:若是家裡有老人過生日,就送幾盆這種植物吧!
    長壽花:若是家裡有老人過生日,就送幾盆這種植物吧!前些日子,爺爺過生日。看到家裡的人都送了爺爺一份貴重的禮物,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我也成年了,而且爺爺平時最疼愛的人就是我。收到我的禮物之後,爺爺覺得很開心。我也覺得長壽花是一種適合送給老人的植物,畢竟它的名字好聽,老人們每天養著這種植物也能夠受到植物名字的暗示,覺得自己可以長壽。最重要的一點是,長壽花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花兒。要知道,老人們的年紀大了,照顧自己的精力都已經不足了,所以他們沒有時間再去照顧一株需要精心呵護的植物了。
  • 為給96歲爺爺過生日,孫子扮成「葫蘆娃」,爺爺全程「問號臉」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為96歲爺爺過生日,7個孫子集體扮成「葫蘆娃」前段時間,網上的一段給96歲老人過生日的視頻火了,整個視頻不到一分鐘在一個豪華的包房裡,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正座。96歲的爺爺,也玩了一把「cosplay」,穿上《葫蘆娃》中爺爺的同款,端坐在正中央,一旁92歲的奶奶笑的開懷。
  • 等待死神的老人
    他想起女孩的年少,每天早上六點自己喚她起床刷牙,老妻給她做早餐,然後背上書包去上學。他曾經篤定她會大有出息,畢竟她考了那麼多個第一名。街坊四鄰都愛打笑她:「以後發達了,一定要給你爺爺買最多的豬蹄。」時間走到她的18歲,高考成績放榜,他站在緊閉的門口,聽著她的哭聲,遲疑地說:「囡囡,沒關係,大不了我們再復讀。」她終究沒有選擇復讀。
  • 人過六十,少做三件事,餘生日子越過越好
    從牙牙學語的孩子再到青蔥的少年,最後到白髮蒼蒼的老人。人這一生能有多少個十年。回首往事,不少老人會對曾經的過往唏噓不已,年輕的時候總是想著過一天算一天,中年時候才開始奮鬥,但是卻總是比別人多了很多曲折。人過六十,皺紋爬上了額頭,頭髮也已經變得花白。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老了。年過六十的人,有的人身體康健,有的人卻疾病纏身。
  • 老人坦言:太「安分守己」的人會在「二字」度過餘生,這是真的
    有的人會認為誠實的人會落後,跟不上現代人的思想和生活節奏,在現實生活中,事實上許多誠實的人總會遭受人們的排斥。因為他們的性格很樸實,所以有很多人在老實人身上玩起了自己的一廂情願。我上次見到的那位老人坦率地告訴我:那些過於「自足」的人會在這「兩個字」裡度過餘生,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