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寶藏,就在考古的田野裡
來源:光明日報奔向田野、叩擊遠古文明大門的考古青年,立志用美好的青春年華,追求考古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人生的寶藏,就在考古的田野裡技術專家在樓蘭古城內使用三維雷射掃描技術為佛塔遺址建立數位化檔案
-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
習近平: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
我國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記錄了中國3000多年的歷史,同時在甲骨文發明以前在中華大地還有1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超過百萬年的人類發展史並沒有文字記載。考古學者將埋藏於地下的古代遺存發掘出土,將塵封的歷史揭示出來,將對它們的解讀和認識轉化為新的歷史知識。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
陳勝前:作為文化建設的考古學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過去的十年左右,中國社會明顯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表現在與考古學相關的領域,那就是每年有大量的觀眾去參觀博物館,遊覽考古遺址公園,考古遺蹟或遺物成為地方的文化名片。民眾關注重大考古發現,並在自媒體上積極參與討論,尤其是涉及中華文明起源的問題討論時。考古學還成為走出國門的先鋒,赴國外開展發掘,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科學網—美國《考古學》評選2011年十大考古發現
如果將受影響地區的考古學排除在外,任何年終考古學盤點都是不完整的。從敘利亞的阿帕米亞到埃及的塞加拉,這些地區與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聯繫在一起並且保存完好。 2011年,傳統野外考察取得一系列成就。 這一年,我們同樣看到了技術裝備對考古學研究產生的影響。在一個古羅馬角鬥士學校遺址,研究人員利用探地雷達創建了數字模型,還原其可能的最初面貌。研究早期原始人類的科學家將研究進展情況刊登在科學界的博客上,通過這種新方式尋求同行的幫助,幫助他們確定是否發現了一個距今200多萬年的皮膚化石樣本。
-
華西都市報:讓考古走出學術「象牙塔」——評《中國考古大發現》
齊魯書社新近出版的《中國考古大發現》(增訂本)所涉及主體內容屬于田野考古學範疇。在考古調查基礎上進行的田野發掘,一般分為搶救性發掘和主動性發掘。搶救性發掘一般是因為非法盜掘或各種建設施工行為,意外發現古代地下遺蹟或遺物而被迫進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則主要是為解決考古學的某個或某類課題而進行的。
-
中國建設怎樣的考古學 習近平這三個詞傳遞滿滿的自信
聯播+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說:「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
-
考古學重建古史的尺度
原創 董琦 中國社會科學網考古學是研究歷史的,這是考古學者的明確目標。考古學重建古史的尺度,如何把握?這是考古學者需要思考的。重建史前史在重建史前史方面,考古學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以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第二卷《遠古時代》為例。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開創新時代中國考古學繁榮發展之路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考古工作並非是傳統意義的歷史文化整理與研究,也不是一種歷史與現實的割裂,而是聯通歷史與現實的橋梁。
-
滿面塵土的史前考古人,王惠民,追尋著寧夏的考古遺址!
提到考古專家,人們的第一印象,可能會是一個拿著放大鏡、滿面塵土、皮膚曬得黝黑、卷著褲腿出現在荒郊野嶺的人物形象。當然這也是考古工作者田野考察中的樣子,但等他們回到生活中,沒準他們也是一位多才多藝、有著諸多浪漫文藝情懷的文藝青年。
-
聯播+丨中國建設怎樣的考古學 習近平這三個詞傳遞滿滿的自信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說:「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
-
考古2019︱科技考古:多學科集成創新,構建學科體系藍圖
在2019年裡,科技考古學者深入考古工地,他們密切配合田野考古工作者,在發掘現場對遺存進行鑑定和測繪,用標準化的方法來採集各類樣品和信息;在2019年裡,科技考古學者在實驗室裡忙碌,他們藉助於儀器設備對樣品進行鑑定、檢測和分析,開展定性和定量的科學研究;在2019年裡,科技考古學者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大部頭的考古報告裡,他們的研究業已成為考古學研究中必不可少且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
-
留守女孩報讀北大考古學,她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不料,社交媒體上卻有網友以權威面目出現,對她橫加指責,僅因其填報志願時選擇了北大考古學專業。(8月1日 中國青年網)風餐露宿、冷門偏門、擇業面窄代表了社會上對考古學的刻板印象。基於此,一些人開始以斬釘截鐵的語氣,給鍾芳蓉下指導棋,認為其出身寒門,好不容易擁有進入最高學府的機會,自當報讀光鮮、高薪、社會認可度高的專業,以此徹底改變自身和家庭的命運。
-
「考古就是田野挖土」?北大考古學家告訴你學考古是怎樣的體驗
不能說考古專業就是一個冷門專業,你也不能就把這個專業局限在「田野發掘」。其次,報考的學生要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只有有了興趣才能鑽研下去,才能選擇未來奮鬥的方向,更好地發展。最後,要堅持對這門學科的深入學習。考古學所涉獵的知識面非常廣,需要掌握的技能非常多,我們只能在某個方面進行鑽研,但需要長期堅持,追求卓越。
-
「考古就是田野挖土」?北大考古學家告訴你學考古是怎樣的體驗?
因此,考古學是非常綜合的一門交叉學科。不能說考古專業就是一個冷門專業,你也不能就把這個專業局限在「田野發掘」。 其次,報考的學生要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只有有了興趣才能鑽研下去,才能選擇未來奮鬥的方向,更好地發展。最後,要堅持對這門學科的深入學習。考古學所涉獵的知識面非常廣,需要掌握的技能非常多,我們只能在某個方面進行鑽研,但需要長期堅持,追求卓越。
-
考古工作的重大社會政治意義
如何進一步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是考古工作者乃至整個歷史文化學界的一項重要任務和時代使命,既需要進行理論上的思考與探索,也需要腳踏實地,勤奮耕耘,拿出更多特色鮮明、創新性強的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第十屆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論壇圓滿閉幕
為切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深入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2月12至13日,由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北京聯合大學考古研究院與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十屆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論壇」成功舉辦。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
周書訊|考古書店書目新2彈
《儀禮 喪服》服敘變除圖釋中華書局128文-服飾.圖錄....考古學與雕塑藝術史研究山東美術70文-雕塑.專著....山西古代壁畫珍品典藏(全8卷)(匣裝)山西經濟1504文-壁畫.圖錄..華北..歷代碑帖法書精選:敦煌本柳公權書金剛經文物出版25文-碑刻.圖錄..西北.敦煌.山西省藝術博物館館藏碑誌集萃山西經濟69文-碑刻.圖錄..華北..考古求知集中國社科98田-研究.文集....中國東北地區和新石器時代考古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