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母和養母相繼過世,周恩來看著灰塵滿滿的書房哭了:我想去讀書

2021-01-11 沂溪風

45年前,十裡長街相送。

他的那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至今迴響在耳邊。

1911年10月,瀋陽東關學校,一位身材瘦弱,儀表清秀的少年,找來了一把剪刀,咔嚓一下,剪掉了自己的辮子,很多同學在他的影響下,也剪掉了辮子。

(1914年7月周恩來在南開學校)

就在這一年的年底,東關學校的魏校長問班上的同學們,為什麼而讀書?有人說,為了光耀門楣,有人說為了明禮,還有人說,我是為了我爸爸。這個回答一說出來,同學們哄堂大笑。

當校長問到坐在後面的周恩來時,他鄭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個回答,讓魏校長倍感欣慰,同學們都向他投去了詫異和欽佩的目光,要知道,那一年,他才13歲呀!

一個13歲的少年,有這麼遠大的志向,有這樣的見識,源於他生活的艱難。

(1919年五四運動時的周恩來)

他出生不到一年,就因為要給重病的叔父衝喜,過繼給了自己的叔叔,可惜不久後,叔叔就去世了,從此,他就由寡居的小嬸嬸撫養。

嬸嬸陳氏很有文學素養,成了他的啟蒙老師。她還給他請了一位乳母蔣江氏。

後來他成年以後在回憶中說,自己有三個母親,生母爽朗,養母才學出眾,奶媽勤勞,她們都對他的人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可惜的是,在他9歲和10歲那年,生母和養母相繼去世,由於父親和伯父長期在外謀生,小小年紀的她,擔當起持家的責任。他經常強裝笑臉,靠著典當借債過日子。

後來,叔母八嬸讓她住在自己的東屋。照顧起他的飲食和洗衣縫補。

有一天,他推開以前書房的門,看到滿屋塵土,他傷心極了,他多麼想再回到學校去念書呀,可是現在生活都困難,哪還有錢去上學呢?

細心的八嬸發現他眼角的淚,再三追問之下,他才說,自己很想念書。

善良的八嬸一聽,一把摟住他,兩個人都傷心地哭了。

1910年的春天,伯父得知了他的情況。託人把他帶到了東北。當年的秋天,他進入了瀋陽第六兩等小學堂讀書,新式的小學讓他如饑似渴,他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這個優秀的孩子,引起了教歷史的高戈吾老師的注意,在他的幫助和指導下,他閱讀了《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揚州十日記》等很多書籍,接觸到了很多新思想。

(1924年黃埔軍校時的周恩來)

這樣的他,才能在第2年,說出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那樣的鏗鏘之言。

這句話,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石。

相關焦點

  • 周恩來三位母親:養母文化啟蒙、乳母連結群眾,生母萬氏影響一生
    祖父去世後,周家也逐漸凋敝,周恩來的父親和伯父長期在外求生計,因此周家子女的養育工作全部落到了家中女人身上。在周總理的一生中,有三位母親對他影響深刻。是她們含辛茹苦撫養總理長大、教他讀書識字、幫他明白事理,最終培養出了群眾心中人人敬愛的周總理!
  • 周恩來的初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不久養母陳氏也因病去世,10歲的周恩來作為長子就操辦起養母的喪事,並用船把養母陳氏的遺體從清江浦運回淮城和小叔父合葬。家庭的變故讓幼年童年時期的周恩來比同齡人更早地體會到失去親人的痛苦、生活的艱辛和人情的冷暖,10歲時的周恩來已經「佐理家務,井然有序」。  童年生活的艱辛促使他要改變現狀。
  • 周恩來讀《說嶽全傳》入迷 受到平生第一次委屈
    由於周恩來生母萬氏彩票中獎「發財」,故她率家人回娘家時風風光光,曾給萬家上下大小見人見份地買了禮物,給周恩來外婆更是送了一份厚禮。這使萬老太太十分喜歡周恩來這位小外孫,特許周恩來到他的外公書房讀書。時周恩來外公萬青選先生已去世5年多,但他生前的書房還一直按原樣鎖在那裡,萬老太太不讓任何人進去,成了萬公館大院內的一處「禁地」。
  • 感受周恩來的人格魅力
    日積月累,生母開朗直爽的性格、排解難題的果斷能力、處理家族事務時所表現出的精明幹練,無疑對周恩來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周恩來的養母陳氏是他的小嬸母,因為小叔父得了肺癆,又沒有兒子,周恩來就被過繼給了小叔父「衝喜」,於是小嬸母就成了周恩來的養母。陳氏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能書善畫,詩詞皆通,很早就在學業上為周恩來啟蒙。陳氏教他識字、背唐詩,給他講歷史和神話故事,令他「終日聽之不倦」。
  • 周恩來與書
    在龔家書房,他讀了《天演論》《革命軍》1908年的夏天和冬天,周恩來先後失去生母和嗣母,不得不帶著兩個更幼小的弟弟返回淮安城駙馬巷周家老宅。酷愛讀書的周恩來失去了讀書的機會,內心十分苦悶,就向八叔周貽奎和八嬸楊氏訴苦。
  • 周貽賡膝下無子女,言傳身教周恩來多年,周總理:伯父視我如己出
    但是周總理的這一份機智,著實令人十分心疼,自從他的母親和養母相繼過世後,他便和弟弟周恩溥、周恩壽生活在自己的八嬸楊氏家中,而且經常跟隨八嬸出入一些當鋪之中,過著「半飢半飽」的貧困生活。老一輩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何況他母親在他們年幼時就逝世,父親為了生活根本沒辦法照顧他們,然而周總理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生活下去。
  • 《如懿傳》鈕祜祿氏和甄硯是乾隆的養母歷史上乾隆的生母是誰?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89字,閱讀約2分鐘在《如懿傳》中,太后鈕祜祿真者與乾隆像而不同。她想插手乾隆的後宮,在乾隆身邊安排了很多妃子監視和控制。在《如懿傳》中,鈕祜祿振哲是乾隆的養母。她的歷史原型是孝聖顯皇后鈕祜祿氏。歷史上,鈕祜祿氏是乾隆的生母。但這一點仍有疑問。關於乾隆的生母,歷史上一直眾說紛紜。其中第一種說法是,齊皇的妃子李氏。李師師雖是漢族女子,但在雍正後宮中地位極高。支持這一觀點的是蕭史的《永憲錄》。
  • 綠茶 | 書房是作家的隱私,讀書日走進五十多位讀書人的書房
    學者楊早兄和我鄰居,他家去過幾次,書房體量太大,書密,無從下筆,只好選個溫馨的讀書角一畫。我們一起辦閱讀鄰居讀書會,早茶夜讀,這些年讀了那麼多書,也不及他書房萬分之一。我自瞎畫以來,承蒙九兒老師一再鼓勵和肯定,非常受用,一直想去造訪九兒老師工作室,今天先以這種形式認識一下,疫情後一定去拜訪,不知道呼和小姐是不是歡迎我?(綠茶 庚子春二月二十)陳曉卿書房(陳曉卿  紀錄片導演、美食家)
  • 【愛哈汽】能讀書的地方 就是書房
    童年印象裡似乎沒見過誰家有獨立的書房,但是「書房」這個詞卻幾乎天天在用,對識不識字的人都不陌生。直到有一天,搬來一家擁有書房的鄰居(也就是後來在國內非常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杜雨露),因為是演員,他家有很多書,有間屋裡竟放了好幾個書架,每層隔裡都整齊地擺著書,我才有幸看到了真正的書房。很多時候,我心裡的一點矜持和驕傲都是和家裡的書香有直接關係的。
  • 且與書房伴流年
    其實每位喜歡讀書愛書的人,都希望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哪怕是極小的。兒時喜歡讀書,大多是小人書,起初只是散放在桌子上或者床下面,後來父親找來一個大紙盒箱子,把那些書整齊地碼進去,紙盒箱子充當小書房,想讀書的時候,就從床下面拽出來,一本本翻看著。初中時,我開始讀古今名著,書的數量漸漸豐盈,紙盒箱子已經容納不下大部頭的書。
  • 第一次養公金毛,我哭了,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選擇養母的
    甚至有網友表示:第一次養公金毛,我哭了,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選擇養母的!1、 運動量更大金毛犬是大中型犬,運動量本來就比較大,而公的金毛犬相對於母的來說,精力就更旺盛了,毫不誇張地說,簡直就是個永遠不會累的馬達,可以一天24小時轉個不停。
  •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她辭去工作照顧養母20年
    養父養母將她視為己出   牛榮義是劉志群抱養的孩子,被抱養時,牛榮義還是襁褓中的嬰孩。   「我的親生父母家境貧寒,無力撫養我,便把我給了養母劉志群,養父牛顯德。」回憶往事,牛榮義表示,養父養母家其實也不富裕,卻將她視如己出,沒再生其他的孩子。他們陪伴她,照顧她,供她讀書,看著她長大。
  •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她辭去工作照顧養母20年
    回憶往事,牛榮義表示,養父養母家其實也不富裕,卻將她視如己出,沒再生其他的孩子。他們陪伴她,照顧她,供她讀書,看著她長大。「印象中,小時候養父養母不管買什麼,都是先滿足我的要求。我要是犯錯了,養母也總是耐心給我講道理。那時,我時常在心裡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牛榮義說。
  • 不完美的她:為什麼她「拋棄」生母,投身林緒之,去做林小歐呢?
    那穆蓮生為什麼會「拋棄」自己的生母穆靜,不願穆蓮生,而投身林緒之,去做林小歐呢?以目前的劇情發展不難猜想原因有三個。原因1:繼父小武的日常暴力和母親穆靜的視若無睹。穆靜的小男友表面文質彬彬,性情陰晴不定和疑難狠毒。日常拿小蓮生遊戲,更是不定時地對七八歲的小連生施加暴力。
  • 重慶好人|辭去工作照顧養母20年 你撫養我長大我照顧你到老
    「我的親生父母家境貧寒,無力撫養我,便把我給了養母劉志群、養父牛顯德。」回憶往事,牛榮義表示,養父母家也不富裕,卻將她視如己出,沒再生孩子。他們陪伴她,照顧她,供她讀書,看著她長大。牛榮義說:「印象中,小時候養父母不管買什麼,都是先滿足我的要求。我要是犯錯了,養母也總是耐心的給我講道理。
  • 汶萊王室舉行國葬,生母二王妃哭成淚人
    汶萊王室舉行國葬,生母二王妃哭成淚人汶萊古代被稱之為「渤泥國」,一直跟中原王朝交往密切,並且經常派遣使者進貢。深受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汶萊變成了一個宗教王國,並且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三十八歲阿齊姆王子離世,汶萊王室舉行國葬,生母二王妃哭成淚人。
  • 2歲男孩父母雙亡被寄養,常年穿雨靴小腳捂得潰爛,養母:習慣了
    更不幸的是,隨後年邁的爺爺奶奶,也相繼離世。還不到1歲的男孩,從此成了孤兒,世間再沒有他的血脈親人。  我的寶寶今年3歲,看著自己的孩子,還躲在我們懷裡撒嬌,而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失去了能撒嬌的懷抱。想想就心疼。  評論區很多寶媽都非常心疼這個寶寶,將心比心,如果這個男孩換成是自己的孩子,誰都受不了。這真是活遭罪啊。
  • 如果生活是一本艱澀的書,也請耐心讀下去———讀《我要快樂,不必正常》
    本書的前半部分,著重在於珍妮特在被收養期間的生活,跟著養父母在阿克靈頓生活,不得不說那個時代人們生活都很艱難,也不怎麼注重家教,珍妮特從小被遺棄,被養父母收養的那段時間,養母編了很多關於她生母的謊言:已經不在人世了,拋棄你的時候還是個未成年,諸如此類詆毀的話。未成年時期的珍妮特也不曾有力量有經濟能力去尋找自己的生母。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和孩子們(組圖)
    「有本事打日本鬼子去!」軍警不理睬眾人。突然一聲驚雷似的吼聲:「不許打人!」軍警回頭一看說:「你是什麼人,敢來管閒事?」「我是周恩來!」軍警一聽,連說:「對不起,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周恩來命令道,「向這孩子道歉,賠償他的損失!」「是,是!」
  • 看見幸福 「閱」出夢想丨我和書房的故事
    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兩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條件。--徐子也我的書房 我的書房面積不大,陳設十分簡單,一張小小的書桌,一把椅子,還有一排擺滿了各種書籍的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