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三位母親:養母文化啟蒙、乳母連結群眾,生母萬氏影響一生

2020-12-23 關山硯

1898年3月5日,江蘇淮安一座老宅中傳出了一陣陣哭聲,這片水草豐盛的土地上迎來了一個新生命,這個嬰兒就是新中國成立後萬人敬仰的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封建仕宦之家,祖父當過淮安縣的師爺,直到晚年才做了幾個月的知縣。祖父去世後,周家也逐漸凋敝,周恩來的父親和伯父長期在外求生計,因此周家子女的養育工作全部落到了家中女人身上。

在周總理的一生中,有三位母親對他影響深刻。是她們含辛茹苦撫養總理長大、教他讀書識字、幫他明白事理,最終培養出了群眾心中人人敬愛的周總理!

一、養母陳氏:周總理的文化啟蒙人

周總理在回憶錄中曾說過:「我出生後就過繼給了叔父,由叔母陳氏撫養。陳氏是一位受過教育的女子,也是一位爽朗的人,我的性格中也有她的這一部分!」

陳氏出身於一個貧寒的書香家庭,父親是個秀才,因此陳氏從小耳濡目染,跟著父親學會了很多詩詞經書。作為唯一的女兒,父親也傾囊相授,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全部灌輸給了女兒。除了傳統的詩詞文學,陳氏還廣泛涉獵戲曲、繪畫、小說和京劇。

叔父去世後陳氏才22歲,失去了家裡的主心骨,陳氏便將所有精力放在了周恩來身上。她視周恩來為己出,將自己的所有學識都傳授給了這位繼子。

每天天剛蒙蒙亮,陳氏就將周恩來叫起床,她給他講嶽飛的故事,教他寫字、唐詩宋詞,還支持他去私塾讀書。很多年後,周總理回憶起這位養母說道:「我一直很感激這位母親,如果沒有她的督促,小時候的我不會受到這麼好的教育,我的所有文化基礎都是因為她,我的性格也受了她的影響!」

1908年陳氏去世,年僅30歲,當時的周恩來只有10歲,卻要肩負起照顧家庭、照料弟弟妹妹的責任。他深受陳氏樂觀和堅韌所感染,用自己單薄的身軀扛起了這一切。

二、乳母蔣江氏:周總理關心底層群眾的帶路人

周恩來過繼給陳氏後,陳氏就請來了小城裡一位普通農婦做乳母。這位蔣江氏是一位普通的農民,淳樸而善良,周恩來一直叫她蔣媽媽。為了維持生計,這位蔣媽媽不得不拋下家中兩個孩子,來周家做乳母。

雖然周家家道中落,但好歹也是個仕宦之後,從蔣媽媽的身上,周恩來接觸得更多的是普通群眾的生活和想法。這位蔣媽媽到了周家後,看到院子裡偌大的空地,於是挑來土買來種子開始種菜。經過她的辛勤勞動,周家後院瓜果飄香,家裡經常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

周恩來很好奇,為什麼經過蔣媽媽的手,家裡能變出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來?有一年冬天,周恩來用零花錢買了一袋西瓜種子,他興致勃勃地灑在土壤裡,然後像蔣媽媽一樣澆水、施肥,天天盼望著它能長大。

可是過了半個月後,周恩來的種子依然沒有任何變化,他苦惱地去問蔣媽媽,為什麼自己種的種子不發芽、不長大呢?蔣氏笑眯眯地摸了他的頭說道:「春天才是播種的季節,冬天怎麼能播種呢?」

第二年開春後,蔣媽媽特意將周恩來叫過來,讓他親手將一袋種子撒在土壤裡,第二天周恩來一看,果然長出了幾根幼苗,最後還長出了幾個大西瓜,周恩來嘗了嘗非常甜。

從那以後,蔣媽媽常常給周恩來傳授農業種植的方法,還經常帶他去自己的家裡,了解勞動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也孕育了今後周總理對底層群眾的體恤和情感。

周恩來漸漸長大後,家裡已經完全敗落,父親伯父也遠在他鄉。幸好有蔣媽媽傳授的這些種植知識,周恩來才得以自食其力、將自家的花園改成了菜地,種上了滿滿的蔬菜,弟弟妹妹們的生活才有了保障。

周恩來12歲時,被伯父接到了東北,從此周恩來與這位蔣媽媽相隔了天南地北。幾年後,蔣媽媽得知周恩來在南開大學讀書,還不惜借錢來見周恩來一面,誰知這一面卻是兩人一生中最後一次見面。1942年,蔣媽媽在家鄉去世,臨終前,她還牽掛著周恩來身在哪裡、過得好不好?

三、生母萬冬兒:美麗聰慧的大家閨秀,影響了周總理一生

「三十八年了,我都沒有回過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這是周總理回憶自己母親時所說過的一句話!

周恩來生母萬冬兒,是清河知縣萬青選最喜愛的幼女。她為人性格開朗、長得又非常漂亮,很有辦事能力,未出嫁前,萬冬兒就經常跟著父親外出辦事。萬冬兒很有悟性,而且思想活絡,父親在一旁會客或者與人交談時,她就在一邊耳濡目染,慢慢學會了很多待人接物的本領。

值得一提的是,萬冬兒雖然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但她思想開闊、完全不受封建思想的約束。在那個以「三寸金蓮」為美的年代,小小年紀的萬冬兒拒絕纏足,她還要跑出家門去私塾讀書,成了當時的特大新聞。

25歲那年,萬冬兒嫁到了周家,次年生下了周恩來。當時的周家已經敗落,萬冬兒新婚後就成了周家的主心骨,負責周家的一切事宜。當時周恩來父親只是衙門裡一個小小的文書,靠著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面對入不敷出的窘境,是萬冬兒苦苦支撐著這個家,迎來送往、婚慶典當、應酬調解,全靠萬冬兒一個人操心。

在周恩來的回憶中,母親為雖然沒讀很多書,但是她為人識大體、人情往來考慮得面面俱到。周恩來六歲那年,外祖父家族之間發生了衝突,一大群的人烏壓壓圍在家裡吵個不停,眾說紛紜之後,大家請來萬冬兒來調解。

只見萬冬兒耐心聽完眾人的意見,然後綜合各方面的想法,立刻做出了三個決策,眾人心悅誠服都對這個結果很滿意。此時的周恩來,一直跟在母親身邊,看她處理這些家族事。母親的雷厲風行、果敢直率,深深地影響了周恩來的一生。

多年後,周恩來當上了總理,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以及迎來送往的複雜人際關係,周恩來都能輕鬆應對,這其中少不了母親萬冬兒的潛移默化。

小結:

由於家族背景的影響,周恩來一直在濃厚的母教氛圍中所長大。在回憶錄中他曾說過:「母教的過分仁慈和禮讓,對我的性格是有影響的,缺少那種野性。」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三位母親對周總理的一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養母陳氏為周總理打好了文化基礎,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周總理,從而讓他對學習感興趣;乳母蔣媽媽身體力行,告訴周總理普通群眾的生活情況,也為他以後體恤民眾、走近基層培養了群眾感情;而生母萬冬兒,更孕育出了偉大的周總理,還給他灌輸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真諦。

三位不同的母親,給予了周總理三種不同的養分,最終誕生出一位人人敬愛的偉大總理!向全天下偉大的母親致敬!

相關焦點

  • 周恩來的初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不到半歲,又因小叔父周貽淦生病沒有子女,按照淮安的風俗,周恩來被過繼給小叔父做嗣子,大人們希望通過過繼的方法,一能解決小叔父的傳代問題,二能希望用過繼這種當地認為是「衝喜」的方法治好小叔父的癆病。可是不久他的小叔父就去世了。到1907年春天,周恩來的生母萬氏因家庭生活的操勞,在35歲時得了肺癆去世。
  • 生母和養母相繼過世,周恩來看著灰塵滿滿的書房哭了:我想去讀書
    1911年10月,瀋陽東關學校,一位身材瘦弱,儀表清秀的少年,找來了一把剪刀,咔嚓一下,剪掉了自己的辮子,很多同學在他的影響下,也剪掉了辮子。當校長問到坐在後面的周恩來時,他鄭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回答,讓魏校長倍感欣慰,同學們都向他投去了詫異和欽佩的目光,要知道,那一年,他才13歲呀!一個13歲的少年,有這麼遠大的志向,有這樣的見識,源於他生活的艱難。
  • 感受周恩來的人格魅力
    周恩來一生倡導友善,這與他的家風家教密不可分,更與他的3位母親的教育息息相關。3位母親對他性格的形成、教養的提高影響極大。 周恩來的生母萬氏,是清河(今淮陰市)縣知事萬青選最喜歡的女兒,乳名「冬兒」,排行十二,娘家人都稱她「十二姑」。她外貌美麗,心地善良,性格豁達開朗,敢於破除陳規陋習,不裹足。她雖然不識字,但從小常隨為官的父親外出,見識很廣。她的父母也特別願意帶她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 《如懿傳》鈕祜祿氏和甄硯是乾隆的養母歷史上乾隆的生母是誰?
    為了防止母親受貴子影響,陸慕平被甘龍灌牛膝烏湯,不能懷孕;白瑞吉被乾隆用來給陸慕平灌牛膝烏湯,後被乾隆用毒酒殺死。葉赫那拉·奕歡也被乾隆給了避孕藥,後來終於懷孕了,感動了乾隆。可惜乾隆對她毫無感情。這些女性成為慈禧太后與乾隆博弈的犧牲品。終於,甄硯漸漸變得不那麼熱衷於權力,開始安享晚年。
  • 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鈕祜祿氏還是漢人,或者是宮女李金桂
    很多人都懷疑乾隆的血統,因為歷史和野史記載的簡直是太多了,說乾隆的生母是鈕祜祿氏或者是漢女錢氏,還有說她是熱河行宮的宮女李金桂所生,但是到底乾隆的生母是誰呢,小編就帶大家來分析一下,乾隆的生母到底是誰,我們來看一看一些影視劇之中的描繪。
  • 周恩來讀《說嶽全傳》入迷 受到平生第一次委屈
    周恩來小時候的閱讀能力是哪來的呢?按周家祖訓,男童長到5歲時即入家塾館讀書、寫字。周恩來在出生8個月時出嗣過繼給小叔父周貽淦(後改名宗幹)為子。他過繼不久小叔父就去世了。他的小嬸母陳氏是位受過教育的女性,是在那時候不多見的能識文斷字的女子。受封建傳統文化習俗的影響,陳氏堅持為丈夫守節終生,因此她把嗣子周恩來當成「命根子」來撫養。
  • 周恩來立大「志」不存大「己」 淡泊名利
    周恩來品節卓異,光彩照人,事業與道德都流芳千古,他很好地解決了偉大事業與個人功名權位的關係。立志是事業成功的根基。周恩來在立大志及為實現大志的奮鬥中,形成了他「卓異」的人格、優良作風,從青少年時代起就自覺地把「立大志」與「不存大己」有機地結合了起來。什麼是大志?當大官、賺大錢都不是大志。
  • 明代宮闈秘聞事,乳母客氏勾引少年天啟皇帝
    這個女人令皇帝羞澀,會使皇帝想起初次性生活的緊張和怯弱,皇帝在她面前永遠不會輕鬆,皇帝自然而然地會避開她,轉而撲向其他的美女。  皇帝和他的第一個女人也有例外,如明憲宗朱見深和宮女萬氏。萬氏是4歲時進入皇宮、成為一名宮女的,萬氏最初在英宗的母親孫太后宮中服侍,英宗是憲宗朱見深的父親。
  • 溫淑夫人是誰,乾隆生母是誰,是誰把太后拋到了風口浪尖
    那就是乾隆非鈕鈷祿氏所生,其生母乃是嘉興錢氏,鈕鈷祿氏殺母奪子!當和親王弘晝把這封信交到皇上手時,讓乾隆感到異常震驚,龍顏震怒的他要徹查此事,給自己一個說法,還生母一個公道!那麼這位溫淑夫人是誰?據史料記載,溫淑夫人歷史上確有其人,她是乾隆乳母董氏,後被封為溫淑夫人。如果此信確為董氏所留,所言當屬不虛。但從清實錄記載,乾隆的生母確實是孝聖憲皇后鈕鈷祿氏,外祖父是凌柱。
  • 周恩來與書
    幼兒認字久了,難免會覺得枯燥和倦怠,陳氏便給兒子講故事,說笑話,提高周恩來辨明是非、愛國愛家的思想和能力。可以說,周恩來是先聽陳氏母親講述《西遊記》而後再讀《西遊記》的。《革命軍》是中國民主革命家鄒容在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從日本回國後在上海寫的共約2萬餘字的作品。作者以通俗淺顯的文字,宣傳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反對外國侵略的思想,主張建立獨立、自主的「中華共和國」。可以說,《革命軍》《天演論》是周恩來童年所讀書籍中對他影響非常大的兩本書。
  • 延禧攻略十五阿哥永琰的生母是誰 永琰親生母親身份
    十五阿哥永琰的生母是誰  十五阿哥永琰,作為清軍入關以來的第五個皇帝,在乾隆所有子嗣中算是年紀較小的,乾隆總共只有十七個兒子,永琰就排行十五。即便如此,永琰還是打敗了眾多的哥哥們,成了乾隆心目當中的儲君人選。  乾隆之所以看中了永琰,選他當皇位繼承人,不僅僅是因為永琰性格沉穩,中規中矩的,能夠當好一個守成之君,更重要的是,永琰的生母是令貴妃魏佳氏。
  • 苦命皇帝宋仁宗的三大不幸:不知生母、夫妻失和、無子而終
    李宸妃劇照對於自己的生母究竟是誰,宋仁宗在皇太后劉娥病逝之前是並沒有懷疑的,他理所當然地認為劉娥是自己的生母,劉娥雖然對宋仁宗嚴格管教約束,但是作為一個養育幼子的母親和一個輔弼幼主的太后而這一切真相大白則是在皇太后劉娥病逝之後,而此時,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早已病逝多年,知道真相的宋仁宗並沒有遷怒於養母劉娥,但是對於自己這位一生沒有相認生母,宋仁宗則充滿了自責和虧欠之情。一廢一死一冷落的三位皇后:相比一生未能與生母相認的第一大不幸而言,宋仁宗人生中的第二大不幸則是三位皇后的悲劇。
  • 溥傑的原配夫人唐石霞女士講述,末代皇帝溥儀生母自殺內情
    光緒帝在位廿餘年,內憂外患不斷,偏偏他支持的百日維新又以失敗告終,使他慘遭慈禧太后終生軟禁關押。皇帝的喜樂歡欣被太后強行奪走,妃子則成了那盤殘棋中隨時可以廢棄的棋子。後來,慈禧太后知道我的五姑母珍妃受皇上寵愛,而且她支持皇上改革維新,於是在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前夕,藉口怕珍妃被侵略軍玷辱,竟然勒令將其投井殺害,這事無人不曉。
  • 乾隆的生母竟然是漢人,更沒想到她的大名,竟寫在紅樓夢裡了!
    像唐朝的武則天一生侍候父子二位皇帝;清朝的皇太極,姑侄女3人同侍一夫等等。讓人乍聽起來無法理解。因為在平常百姓家,這些現象是嚴重違反人間倫理的。但是帝王家就是帝王家。他們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我行我素!什麼皇親正統,在權力和欲望面前都是可以改變的。今天小編就想說一件清朝的舊事:清朝的一代帝王,曾經開創了「康乾盛世」的乾隆,他到底是不是正統的愛新覺羅血統?
  • 乾隆的生母竟然是漢人,更沒想到她的大名,竟寫在紅樓夢裡了
    像唐朝的武則天一生侍候父子二位皇帝;清朝的皇太極,姑侄女3人同侍一夫等等。讓人乍聽起來無法理解。因為在平常百姓家,這些現象是嚴重違反人間倫理的。但是帝王家就是帝王家。他們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我行我素!什麼皇親正統,在權力和欲望面前都是可以改變的。今天小編就想說一件清朝的舊事:清朝的一代帝王,曾經開創了「康乾盛世」的乾隆,他到底是不是正統的愛新覺羅血統?
  • 甄嬛竟然是乾隆的生母?她一生榮華富貴史無前例
    眾所周知,乾隆是深度詩歌愛好者,一生留下了四萬餘首詩,成功奪得詩歌數量榜冠軍。在此期中,他之所以不提到他的生母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他是庶出,而當時皇后還在,因此他不得不有所顧忌;也因此,他對自己親生母親的感情也就不敢太過張揚。
  • 站著分娩,跪下接生:宋代的乳醫、乳母與生育風俗
    只在《投佛祈求嗣息》《造惡業恩》《遠行憶念恩》及《究竟憐憫恩》圖中,父親才成為相對的主角,也就是說,雖然父親更希望得到兒子,也更享受兒子成年後的尊敬,但母親才是孩子真正的恩人。在傳統的社會性別觀影響下,即使到今天,人們都認為生育、哺育與照顧孩子只是女人的責任,或被認作不足掛齒的小事。這組雕塑既是母親的受難圖,又突出歌頌母親的恩情,與其他的古代圖像相比,大足這組群雕便顯得尤為不同。
  • 其實,孝聖憲皇后是冒牌的,乾隆真正的生母已經死了!
    其實不然,按紅樓夢的暗示,乾隆真正的生母竟然是那個「拿著春囊,一臉笑嘻嘻」的傻大姐,她是漢女!但最毒莫過於帝王家,令人惋惜的是傻大姐實際上已經被清廷下毒殺掉了。今天坐在高位上的孝聖憲皇后乃滿人凌柱之女,她就是個冒牌貨,稱其量不過是乾隆的養母而已!
  • 為何雍正即位後,其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自古,作為皇帝的妃子,她們一生的夢想就只有兩個,即皇帝未死時,能成為皇帝的正妻,做一國之母;皇帝駕崩後,能成為新帝的母后,做一國太后。 因此,按理說,烏雅氏的兒子皇四子胤禛能做皇帝,烏雅氏應該是很開心的。
  • 乾隆生母「甄嬛」並不受寵,上位晉升熹貴妃,只因母憑子貴
    他的一生功績卓著,平定大小和卓,創建了宏大的康乾盛世,為清朝的興旺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乾隆的身世之謎一直是清史學家研究的重點,對於乾隆的生母真實眾說紛紜,有的說乾隆是漢女之子,有的說乾隆的生母確實是滿族八旗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