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烘蛋談《無間道》

2022-01-01 MVC公眾

從三種西式烘蛋看香港、好萊塢、韓國三個版本的《無間道》

    在還沒有進入西式烘蛋主題之前,本文的開頭就以《無間道》,《無間道風雲》以及《新世界》來看看不同國家電影的製作傳統和經濟定位,還有電影發展歷史。

    《無間道》分別在2001,2003,2004上映,三部曲,當時拍第一集的時候,始料未及的使它成了當年香港影壇的「救市之作」,在華語影壇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而它的火爆,也讓好萊塢看上了這部電影,進而在2006年馬丁斯科塞斯翻拍了這部電影。而由同一個劇本拍攝《無間道風雲》卻讓我們有著不同的觀賞體驗。

    而韓國電影《新世界》則在將近10年後,像是由香港電影《無間道》,《黑社會》和《黑社會2以和為貴》改編而來的一部新類型的無間道電影。難得的是這部由香港電影混雜改編的韓國電影,逃出了香港電影的特點,並大展了韓國電影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部電影在劇情上有很大的相同。

    美國版的《無間道風雲》幾乎由《無間道》改編而來,韓國版的《新世界》靈感來自以《無間道》為主的香港警匪片和黑幫片。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在基本相同的故事構架下,看到不同的電影內涵,也可以更好的看見這三個電影市場的不同之處和相異方面。

    素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在80-90年代的火爆,完全是依靠高品質的電影質量。在那「滿是過火,儘是癲狂」的香港電影中。香港電影用它高效率的拍片速度,高品質的電影質量以及善於創新的電影手法而聞名於世界電影市場。而在這種環境黃昏餘輝之下拍出的《無間道》,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看到香港電影的特點和文化背景以及它的拍攝手法。

    《無間道》雖然是現代戲,但若是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部電影其實是古裝武俠片和現代警匪片的結合體。武俠片作為香港電影的特產,一直是香港本土導演的絕活。而香港作為亞洲警匪片的發源地,這個題材運用起來也得心應手。這兩個優勢也讓可以我們看到《無間道》是武俠和警匪的完美結合。

    今天你在看《無間道》就能清楚的看到,劇情是警匪片的設置手法,而關於感情的描寫則是古裝武俠的情義內核。《無間道》中體現的意義也是只有在中國這種文化語境中才能有的。電影片頭的引語出自佛經,這也為整部電影奠定了基調。而其中人物感情的積累也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導才能產生的。這一點在《無間道風雲》裡,你看到上司為下屬犧牲只能理解為一種負責任,而不能理解為兩人的感情。因為義氣這種典型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與主流文化,是美國那大融合移民、速食又沒有歷史底蘊的國家無法孕育出來的。

    而這其中改變最大的就是《無間道》中蕭亞軒,鄭秀文和陳慧琳的角色在《無間道風雲》中變成了一個人。這樣的設置雖然可以增加看點,但卻不能反映兩人在做臥底時的悲劇特色和悲愴氛圍。這種的改變在亞洲看來,更像是多了一絲狗血和偶然性。而在結局的處理中,歐美觀眾大概不會理解,在中國的文化中,有時候活著也是一種懲罰。

 

   

 所以說,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中,《無間道》不光講述了一個故事。用一個故事帶出宗教,哲學以及個人選擇的探討。而在劇情進行的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了友情,愛情以及作為警察忠心又難熬,以及臥底夾雜在義氣與是非中,對自我選擇的無奈的種種感悟,這些都需要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幫助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消化。

    在電影的拍攝手法上,香港電影也是極具特色的。在曾志偉扮演的角色在警局吃飯的那場戲中,觀眾可以很好的在畫面中看出來,分兩邊的站隊方式就已經預示了這種對峙了,梁朝偉和劉德華的邊緣化但依舊處於畫面中的處理也直接暗示了雙方都有臥底在交鋒的局面。

    這種方式在美國版的《無間道風雲》中是看不到的,因為美國電影中警察與黑幫的對立、正義與邪惡的勢不兩立是不用交代就明白的;在基督教文化下對於公義這件事非黑即白,很少會在劇情中有意外。而美版的重點放在了雙方臥底的那種懸疑,緊迫感上,這重點的設置也讓《無間道風雲》的鏡頭剪接更快、更頻繁,人物感情爆發的更多,也就產生了許多隻為了烘託電影氛圍的臺詞和動作的設計。

    《無間道》的這種拍攝手法在《新世界》中也被採用,但卻是黑幫內部的對峙。這也闡明了本部電影的重點是黑幫之間的爭奪。好萊塢作為現代商業電影的中心,它在歷史上一直是美國電影的重點,也是世界電影技術的核心,這類電影工作室(Studio)聚集化的地理位置因素,也使得美國電影是在相互競爭和共同成長下發展起來。而在每年巨大的拍片量和技術領先的情況下,都使得好萊塢電影一直有著約定俗成的套路和手法。而在這樣的商業氛圍中,《無間道風雲》做到了完美的本土化。

    《無間道風雲》其實是好萊塢經典黑幫片再加上美國商業大片元素的產物。黑幫片在科波拉,萊昂內以及老馬丁等美國名導的手中,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商業片類型,儼然成了一股移民文化,各個移民抱團的角力與爭奪地盤,尤其當80年代,毒品開始充斥美國街頭時候,這黑手黨文化的產物就孕育而生。

    《無間道風雲》由於是從中國兄弟義氣文化為基礎的劇本改寫的,因此他們也為美式黑幫片注入了更多別的人文意義,也在除了觀賞效果上的特點,這時候黑幫片也成為了一種表達傳承家族與移民抱團觀點的電影。而老馬丁更是各種翹楚。他的《賭城風雲》、《好傢夥》都有自我的風格。而《無間道風雲》也是老馬丁在藝術和商業上的一次完美平衡。

馬丁·斯科塞斯的黑幫腔調

    《無間道風雲》與《無間道》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最大限度的反映了美國的街頭真實。即便這部電影像是由《無間道》的每句臺詞都加上了fuck就拍出的。但這也讓電影有了更接近現實的特質。而《無間道風雲》拋棄了港版那些極富深意的臺詞和略帶憂傷的影像風格,大喇喇的將美式速食文化那簡單粗暴的手法,赤裸裸的表演出來,用最接近現實的手段講述了一個現實主義的故事。這一點在美版拋棄許多場內心掙扎的戲上就能聞出來。音像店那場極有意味的戲份在美版中變成了完全的沒有交集,而這種改變也讓電影更加有商業賣點,從而避免沉悶,可以讓觀眾比較迅速的從裡面找到自我的共鳴。

與《無間道》完全不同的天台戲

    《無間道風雲》在中國的口碑並不好,有人認為這破壞了《無間道》的那種儒家無為而治的意境。但我們也要更清楚的認識的,《無間道風雲》並不是簡單的翻拍?老馬丁是在亞當的身上拿了根骨頭,進而創造了另外一個夏娃。

    《無間道風雲》作為一部標準的美國電影是沒有疑問的。美國從開始就有拿別人創造自己的本領。當年的西部片開山之作《荒野大鏢客》就用的是黑澤明的武士片《用心棒》的劇本。但我們並沒有看到一絲武士片的痕跡。這就是好萊塢的能力,這也來自他們的歷史,包容開放再融合成自我價值,一直是美國電影的長處。

善惡終有報,好萊塢經典大團圓結局

    因此,《無間道風雲》對內核也變成了對善惡的探討。這種好萊塢最廣泛的內容在馬丁手中,也演變為一部商業片。這中間也可以看出香港電影雖然認為市場重要,但導演依舊能拍編劇作者電影,而好萊塢對於眼目向市場的完全看齊,以及廣泛發片的驅使原由之下,也使得好萊塢大片只能用基本的價值討論來裝點電影了。

    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從來就不是真正的美國觀點的反映。因為好萊塢的電影並不是為了展現美國人民的生活,而是個人英雄主義搭配各種娛樂手段和視覺奇觀的商業行為,再加上無人能比擬的拍攝技術,這也使得好萊塢為了票房要限制內容而增加看點。而馬丁斯科塞斯的《無間道風雲》做到了完美的詮釋,提供給了我們看美國電影的一個角度。

    韓國電影的發展歷史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發展過程中深受香港電影和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韓國電影汲取營養,發展自己的電影。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國的電影特色,但韓國電影難得的在受人啟蒙和開發後,走出成功的商業之路。而近年眾多韓國導演的創作也使得韓國電影在走自我的路。

    《新世界》這部電影採用的是《無間道》的人物設置和《黑社會》、《黑社會2以和為貴》的劇情手法。再加上好萊塢式的製作方法,從而誕生了這部《新世界》。這部電影也體現了大部分韓國電影的原創元素,即對政府的諷刺抨擊和韓式獨特的暴力美學,人物感情的處理方法以及表演性感美化的四個特點。在這其中暴力美學的浪漫、血腥也受到了香港導演吳宇森、林嶺東以及美國導演昆丁塔倫蒂諾的影響。個人情感明顯有香港警匪片和黑幫片的痕跡,而裝扮風格完全是西裝也有香港好萊塢的影響。但即使這樣,我們依舊從《新世界》中看到了不同的電影風格。

    《新世界》的結尾直接把兄弟情義這條線提高了一個等級,而在電影內核的設置上,《新世界》的重點放在了兄弟情與對人性的討論上。在這種基礎上還有一種對於個人選擇與忍耐度及選隊伍站邊思想的思考,而這也都是韓國黑色電影的討論。大方向看,這種討論在亞洲語境下,都是較為正常的,但兄弟情,受杜琪峯風格的影響,類似這樣的題材放在歐美文化中,很會理解為這兩個人是Gay,這種文化的差異也是在歷史中長期受中國影響的結果。

    這齣戲借鑑了《無間道》中的警局戲,這種文化的差異也讓韓國電影只能更多的從歐美電影中找拍攝的技巧,而內容就不能採用了,反觀21世紀初,當時的香港電影文化就成為了在亞洲電影內容方面借鑑的對象了。在拍攝手法上,韓國導演的開創性是很強的。《新世界》中的影片調色和反映人物內心時的燈光暗示,雖然是受到美國大衛芬奇式電影的影響。但韓國電影人用各自的手段進行了本土化,韓國電影那種黑暗但不壓抑的影像特色和對於人物塑造時的燈光設計,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自我的創新。而這與香港電影和好萊塢不只是借鑑的關係,更是立其根本上的自我發展。

    而在香港電影,好萊塢電影以及韓國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大多數國家的影視業現狀。有的如香港電影,有獨自的特色,高超的技術,再加上完美的故事走出了自我的電影之路。有的好像好萊塢電影,擁有雄厚的資金,廣泛的能力,用流水線般的爆米花電影進行市場的攻掠。有的則是韓國電影,在前人開闢的道路上享受著遺風,但又有時為道路增添一些裝飾。這三種電影市場的模式相互交叉也成為了現在的電影產業現象。

    而不能忽視的一個事件是,各國在電影市場上有太多渴望,從而為了滿足更多地區的觀眾,從而進行了各種妥協,而採用別人的文化設定,不但在自己的市場成為了山寨貨,在外國觀眾眼裡也顯得不倫不類。現在許多商業電影的最大缺點就是無法平衡各國的品味,而就算做好的也可能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但無論從各個方面來講,各國因為文化氛圍,傳統思想的不同,也使得電影有了自我的印記。各國也有了自我的類型片。中國的武俠,日本的劍戟,美國的西部,都是由各自的環境及市場相互作用下的產物,即便這種類型片在經濟發展和社會融合的過程中不免消失了,但它帶給後來電影的是一種電影內涵上的遺留以及電影技巧上的捷徑。

    電影作為現代大眾的娛樂產物,在眾多電影讓我們選擇的今天。我們可能已經不能從類型和劇情上分別電影了,但假如真正的去研究一下一部電影,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電影背後的文化和製作方式。此外,我們要了解電影並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也更是一種商業行為,不管怎麼,每個電影市場都有他們自己的那些閃光點,而這些也是我們要去觀看並多方學習別國電影的原因。

    我愛看電影,也愛做料理,常常會突發奇想,將兩者做結合,我說的不是找電影中的食譜,我說的是邏輯思維上的頭腦風暴,例如我就會把無間道跟西式烘蛋料理來相提並論,怎麼說呢:無間道有三個版本,內容都是類似的題材,甚至劇本都幾乎架構一致,三個版本都很有特色,票房亮眼,那麼西式烘蛋也有三個比較耳熟能詳的版本,各有特色,但是內涵大同小異,做起來也完全不同味道,可是內容卻又幾乎相似,很有意思。

 基本上在西餐menu上最常看到的有三種烘蛋最受歡迎,這西式烘蛋是我們家挺常出現的brunch,因為簡單方便,飽足感很夠,加上好吃,所以只要是家裡有兩個以上的成員一起吃早午餐的時候,烘蛋就成了常客。

    在歐洲在中古時期,通婚來求取聯盟是常有的事,因此各地的料理,做法大同小異,但是由於語言上的不同,也給了不同的名稱。煎蛋、炒蛋、烘蛋都是屬於平民料理,因此鄰近的西班牙,義大利,法國,這幾個很會料理的國家,都有類似的食譜。烘蛋有很多稱呼、作法也有一些不同,西班牙烘蛋叫做tortilla de patatas,義大利烘蛋叫做Frittata,法式烘蛋則叫做Omelette。但是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幾位主角也是固定的-雞蛋、馬鈴薯(土豆)、洋蔥。其他多放的食材,都是自由創意發揮的。另外就是各個地方烘蛋烹調些許不同,

    第一個版本是西班牙烘蛋(tortilla de patatas/Spanish omelette),是一款西班牙的國民料理之一,正餐、點心、熱的、冷的都很好吃。雖然在西班牙當地因地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做法,但最常見的版本則是以雞蛋、馬鈴薯及洋蔥這三種材料為主的烘蛋。其作法是將馬鈴薯(最好有多個品種)切成薄片或小塊小塊後,放入鍋中加上切成薄片的油蔥一起用橄欖油煎軟,接著取出鍋中稍微放涼。之後再將稍微冷卻的馬鈴薯&洋蔥放回鍋中,再將蛋液倒入,稍微整形後煎至金黃色,之後要將之翻面把另一面煎熟即可。由於蛋液與馬鈴薯片混合後,整體已有一定的厚度,因此翻面的成功與否變成是這道菜的關鍵之一。我這一次嘗試偷吃步,不將烘蛋翻來覆去,遂直接用平底鍋將洋蔥、土豆先炒熟,最後將打散的蛋液加入牛奶,淋在平底鍋內,蓋上蓋子,小火烘煮4-5分鐘,關火之後再悶3分鐘,以內循環的蒸汽來使其蓬鬆,就可以倒扣起鍋了。但是這個先決條件是要用好些的鍋子,鍋蓋可以密封,形成類似蒸鍋的效果。

    我們來科普一下它的起源:西班牙烘蛋的起源說法很多種,最早的文字記載於18世紀末,由於Navarra自治市很貧窮,為了讓人人都可以吃到蛋,賢惠的西班牙女人就將炒過的馬鈴薯拌於蛋液後烘,如此一來,2-3顆蛋也可以讓5-6個人吃到也吃飽。另外的說法則是,這項料理有位關鍵人物Tomás de Zumalacárregui將軍,據說這是他在1817年西班牙內戰(Carlist Wars)時發明與推展的。據說他曾經因為肚子餓,到一戶農家休息時,該農戶用他們所能取得的食材做給他吃的,沒想到將軍吃了覺得很好吃又實在,便把這道料理,帶回去軍中。讓當時物資缺乏的軍營裡,也能享受溫飽與美味。但不管怎麼說,這項料理,約莫是在19世紀初開始風行的。

    第二版本是義大利烘蛋(義大利語:Frittata),亦稱義大利烘蛋。義大利語「frittata」一詞原本用於統稱平底鍋製作的蛋料理。在義大利以外地區,包括西班牙、法國等地,最晚至1950年代中期為止,仍將平底鍋製作的蛋料理方式,視為西式蛋餅的同義詞,而在20世紀末前的近50年內,義大利煎蛋已成為一種特有的料理變體,因為它在平底鍋製作到7、8分熟之後,再送進烤箱,讓烘蛋更蓬鬆,所以之後有一位英國飲食作家迪莉亞·史密斯將這種義大利式的煎蛋,形容為『義大利版開面式煎蛋』。

    第三個版本則是法式奧姆蛋(omelette brouillée bacon et champignons),完全顯現了法國人的浪漫作法,蛋液完全鋪開在鍋中,把想要吃的蔬菜、或是肉類,通通放進去,再用已經7分熟的蛋層層包裹起來,就是要跟義大利人、西班牙人不同,就是要把蛋先放進去,來個異曲同工但是又創造出完全不同的工序。其實,只有法式奧姆蛋沒有加入馬鈴薯,做法也最簡單,說穿了就像臺灣西紅柿炒蛋,配料也能自己決定。

    西班牙烘蛋與義大利烘蛋很像,都有加入馬鈴薯。只是前者的馬鈴薯與蛋液以平底鍋油煎到底;後者的馬鈴薯是水煮,蛋液是用烘烤的,少了一點油膩感,當晚餐、帶便當,都很適合。

    在我看來,環肥燕瘦,各有出色的味道,我只能說,一個蛋就能搞出這麼多的風味,這歐洲人的料理,還真的是各取所需,各有所長。

    很多人愛吃蛋,因為那是比較經濟實惠的蛋白質取得方式;各式各樣的蛋,飼養的方式不同,最後連吃在嘴裡的味道也截然不同,我不在這裡多說各式蛋的區別了,但是我只知道,蛋是個好玩意兒,是最天然的營養生藥,我知道有人在分娩之後,或者開刀之後,都會先煮冰糖溏心蛋補氣,吃了之後,也就頓時有元氣,所以,雖然許多人說蛋的膽固醇不容易吸收消化,但是我總是覺得蛋是個好東西,Rocky那部電影,有過一幕,是在他訓練成為一名偉大的拳擊手過程中,每早晨都會吃5顆生雞蛋,滿滿的蛋白質,壯壯的肌肉就這麼練出來。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無間道》,那些精彩的二三事
    2002年《無間道》在香港上映,以5505萬港幣的票房成績成為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橫掃了第22屆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在內的7個重量級獎項。 以及第4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在內的6個重量級獎項。《無間道》這個名字來自於「無間地獄」。
  • 被遺忘的時光&無間道&長空:經典港片《無間道》系列主題曲
    雖然我這話說的有點武斷,但至少我相信這部《無間道》系列將是在未來可見的範圍內都難以超越的經典港片。而伴隨著的這部港片系列,也有非常經典的歌曲,比如接下來的這幾首。《被遺忘的時光》如果要說哪些歌曲是因為電影而紅的,那這首《被遺忘的時光》絕對榜上有名。其實早在1979年,歌手蔡琴就發行了這首歌曲,但一直沒有太大的名氣,也沒有達到被那個時候的歌迷們所熟知的地步。
  • 電影《無間道》:梁朝偉自己作死,劉德華做事滴水不漏
    無間道即無間地獄「阿鼻地獄」,十八層地獄的最底層。《無間道》是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的警匪片。與以往臥底片不同的是,這部電影裡警方與黑社會雙方都有滲透進對方的人。劉德華飾演劉建明,劇中他是黑幫頭目韓琛派入警方的內應,之後仕途順暢,榮升刑事情報科高級督察。
  • 《無間道2》:好和壞 黑和白是對立的
    片名:無間道2類型:劇情/動作/驚悚/犯罪上映日期:(中國香港)2003-10-01精彩圖片:精選語錄:1、黃志誠: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2、韓琛:因果報應總有時。3、傻強:沒什麼的,出來混,不是你扁我,就是我扁你。
  • 《無間道》:陳冠希曾被導演打耳光,林家棟不知自己演的是臥底
    今天的冷知識就來講一講電影《無間道》。所有好的電影一開始都逃不過資金困難《無間道》的出現無疑是給逐漸式微的香港電影注入了一個強心劑,讓香港電影再一次得到眾多人的關注。不過《無間道》的產生也並非那麼順利,一開始導演害怕電影找不到投資,在採訪時就說自己準備了高配和低配兩個方案。
  • 看了電影《無間道》、想說幾句話
    最近從手機上看了香港電影《無間道
  • 被刪改耽誤的經典:《大隻佬》在香港擊敗無間道,在內地卻是爛片
    此片在香港打敗《無間道》,成為當年的最佳影片,最佳編劇,同時劉德華再度奪得金像影帝。然而,到了內地,此片的口碑並不算高,導致很多人懷疑它為何能夠超越《無間道》?其實,關鍵原因,只在於被刪減的八分鐘!一部電影,因為八分鐘,就能夠從好到爛!
  • 電影院關門第168天,網友請周星馳和吳孟達「主演」了《無間道》
    等待是煎熬的,也是漫長的,於是——網友請周星馳和吳孟達「主演」了《無間道》!在導演(網友)的鏡頭(惡搞)下,周星馳「取代」梁朝偉,出演陳永仁一角:吳孟達「取代」劉德華,出演劉建明一角:導演(網友)在不改動劇本、不影響劇情、不變動其他演員陣容的情況下,將《無間道》的很多經典橋段再現。
  • 麥當勞宣布取消吸管,還翻拍了《無間道》?!
    6月30日,麥當勞宣布將在全國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店內飲料杯會採用更加環保的無吸管飲嘴杯蓋,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人們熱議。為了地球,麥當勞這次真的不「管」了,具體怎麼個不管法呢?為此,麥當勞在B站專門翻拍了《無間道》和《新白娘子傳奇》的名場面,用更加幽默鬼畜網感十足的方式向消費者傳遞這一重大消息。
  • 這部《無間道》電影你還記得嗎?劉德華59梁朝偉58了,經典不再有
    劉偉強想到把《無間道》拍成一個文藝片,當中支撐劇情發展的是大量的文戲,幾乎沒有什麼激烈刺激的槍戰場面和刻意張揚的血腥暴力場面,也沒有炫麗的包裝和燒錢的場面,主角更沒有所謂的光環護體,《無間道》更多的是從細節入手去打動觀眾。
  • 《無間道》究竟為啥能封神?深度解析五個人物劇情!
    哈嘍大家好,今天咱給大家介紹下《無間道》記得點讚哦!於是開始惡向膽邊生,認為「殺人該償命,壞人該死刑」,任何壞事都應該以眼還眼,以血還血。這個時候的黃sir被黑化了,想把壞人趕盡殺絕,而不是送去坐牢,《無間道2》的故事也就發生在這個階段, 黑化後,黃sir慫恿韓琛幹掉倪坤自己當老大。在受mary姐之命暗殺倪坤之後,又再次聽命,願意為他到警方當臥底。
  • 以《無間道》為例,探析英雄人物的成長之路|港影經典系列
    本文以《無間道》正反派兩位主角陳永仁、劉建明為例,探析英雄人物、反英雄人物的成長之路。啟程:我想做個好人|我沒得選影片的開始,劉建明執行了一次暗殺,殺掉了陳永仁的父親,隨後被琛哥派往警局做臥底;而陳永仁因為是黑幫大佬的私生子,被警校開除。從此一正一邪兩位主角的命運因為同一個人開始了糾纏。想得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 文豪野犬:無間道再次上演,雙面間諜曝光,天人五衰最後一員成謎
    文豪野犬:無間道再次上演,雙面間諜曝光,天人五衰最後一員成謎 《文豪野犬》除了炫酷的異能力對決外,還有各種的高智商對決,其中無間道更是成為一個重點,安吾的三面間諜身份被港黑所利用,導致了織田作的死亡和太宰的叛逃,但是它也達到了自己的最終目的,拿到了異能開業許可證。
  • 電影裡的老大聚眾吃火鍋 無間道裡充滿江湖味的港式打邊爐
    無間道2裡有一段超經典吃戲,尖沙咀倪坤被暗殺當晚,四位頭目意圖反叛在一起吃著火鍋商討著計劃,曾志偉飾演的第五位頭目強行加入飯局,看似五人其樂融融,實則各懷鬼胎,暗藏殺機。這一段江湖味十足鏡頭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 2002年《無間道》開拍,為何專門邀請泰國白龍王主持,他什麼來頭
    2002年,梁朝偉憑藉《無間道》收穫三個影帝,而在拍攝這部電影時,前期很是不順,不是颳風就是下雨,後來請白龍王指點,白龍王說4個字不好《無間行者》,改成3個字的《無間道》,此時白龍王伸出3個手指頭,拍3部《無間道》,已經播出,果然大火,一舉成為當年的票房冠軍。
  • 黑黑《二十四小時3》輕脂迎新年,餘文樂唱《無間道》滿是回憶殺
    黑黑《二十四小時3》輕脂迎新年,餘文樂唱《無間道》滿是回憶殺 時間:2018-02-09 15:38:08 來源:中國網 編輯:陸青絮
  • 談無欲(介紹)
    無風無塵無欲天:談無欲的修行之地兼居所,談無欲初登場時即出現。(霹靂眼第二集)六醜廢人恢復為談無欲身份後,回到神之社 [4] 改名無欲天。(霹靂劍蹤第二十七集)曾為避開異度魔火而被談無欲轉往他處。曾與化身六醜廢人現世的談無欲謀劃五間峰之戰,誅殺陰謀者不望塵寰和地理司,後與恢復真實身份的談無欲共誅陰謀者聖蹤和地理司、共同對抗異度魔界。
  • 一部被低估的諜戰老電影,懸念在最後一刻顯露,無間道意味十足!
    文:《一部被低估的諜戰老電影,懸念在最後一刻顯露,無間道意味十足!》作者:娛樂小丑近幾年,中國的諜戰電影有點走向窮途末路的的意思,除了幾年前拍攝的《風聲》和《聽風者》之外,已經鮮有佳作。青木此舉就是想逼迫周益現身,無果後,抓捕了辛玉廷和護士沈虹,嚴刑拷打後,青木放了兩人。而周益與辛玉廷之間一系列的相互試探之後,都發現對方形跡可疑。實則,辛玉廷就是被稱為「帝國之眼」的日本間諜45號,而周益正是此次為新四軍的送藥的採藥人。
  • 視頻搶先看:談無欲太極玄反撲劫鏖主 回顧號崑崙與談無欲的關係
    談無欲巔峰太極玄再現,這就是談無欲的反撲?之前在霹靂兵烽決22章,談無欲捉內奸的時候,揭破八兇絕羚偽裝身份,曾再現號崑侖名招——太極玄,如今碰到猂族圍殺,太極玄再次對上劫鏖主也許是一線生機,用太極玄要有相應根基才能完全借力化力,就不知老談在這裡會如何呈現了。
  • 反轉再反轉的戀情,比《無間道》更精彩
    從一開始牽手被拍,網友紛紛羨慕純純的戀愛,到之後反轉再反轉,短短一天之內,上演了一場比《無間道》更精彩,比狼人殺更刺激的大戲。這件事的起源有些平淡無奇,吳亦凡深夜和女子現身地下車庫,兩人十指緊扣,一同乘電梯上樓,第二天吳亦凡獨自出門工作。吳亦凡戀情曝光上了熱搜,眾多粉絲有的祝福,有的「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