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夏天,夜晚的胃就蠢蠢欲動。
燒烤、串串、小龍蝦,再配上冰涼的花毛一體和扎啤,好像肚子裡必須填點兒什麼,這一天才算過得圓滿。
你愛吃宵夜嗎?你最鍾愛的宵夜是什麼?
「掐指一算,你五行缺串」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在宵夜界,燒烤無疑是絕對的主角。
來源:《宵夜江湖》視頻截圖
在最近開播的美食紀錄片《宵夜江湖》中,故事就從瀋陽的烤串兒開始講起。
朝鮮族老太太李蓮花五十歲才開始創業,靠著自己的努力,從沿街擺攤發展到一家門庭若市的店面。
她的烤串,有獨家秘制的辣椒調料:
烤制時先小撒一把,烘出糊香味兒;
出爐前再撒一把,「蓋棺定論」。
板筋太厚不好吃,李奶奶就鑽研改良了一番:把板筋挑開,細的放兩邊,胖的放中間——「穿串也要動腦筋」。
看似普通的雞架,被瀋陽人發明出炸、烤、煮、燻等多種做法。一個留學歸來的姑娘和朋友邊啃邊聊:
「慢點吃,誰跟你搶。」
「留學的時候就想吃這一口我跟你說。」
「之前讓你來,你那時候不愛來。」
「真的你只有離開這塊兒,才想吃家鄉那口。」
吃燒烤,怎能少了喝啤酒?
一手拿串、一手乾杯,一位大哥說得精彩:「沒喝酒之前我是瀋陽的,喝完酒以後,瀋陽是我的。」
宵夜,又稱「消夜」,就是用吃吃喝喝來消磨漫長的夜晚。在中國人的「好吃史」上,第四餐的宵夜早早就擁有了姓名。
宋代時,宵夜大規模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東京夢華錄》裡記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
那時的宵夜,除了平日的小吃,還有時令供應:比如炎熱的夏夜,有素籤沙糖、冰雪冷元子、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生淹水木瓜、梅子姜、越梅等消暑甜品,到了寒冬,則是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膾等熱乎乎的葷食。
《東京夢華錄》中寫道:「自州橋南去,當街水飯、熝肉、幹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每個不過十五文。至朱雀門,旋煎羊、白腸、鮓脯、凍魚頭、姜豉子、抹髒、紅絲、批切羊頭、辣腳子、姜辣蘿蔔。」
即使大風陰雨天,夜市也不會斷絕。
宋孝宗有一次就在入夜以後,叫了「南瓦張家圓子」和「李婆婆魚羹」等幾家餐館的宵夜外賣,吃完龍顏大悅,給店家打賞了一倍的小費。
宵夜,是一個城市的靈魂
草原的大肉串、沿海的大龍蝦……東南西北中,你最喜歡哪裡的宵夜?
在北京簋街,每天賣掉的小龍蝦都按噸計算。戴上手套、放下手機,它是最好的社交食物。
短短幾十年間,它以逆襲之姿橫掃全國宵夜界。《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小龍蝦的產量已突破100萬噸,經濟總產值突破2600億元。
來源:《風味人間》視頻截圖
到沿海城市的青島,最好的宵夜就是海鮮,食材就地取來,烤魷魚、辣炒花蛤、海鮮一鍋蒸……再來幾扎現打的啤酒,配著海風吹拂,自是無比愜意。
而夜生活豐富的南方,宵夜的品類就更加繁盛。
麻辣鮮香的川渝地區,蹄花、兔頭、火鍋、串串、烤腦花應有盡有,膩了還可以來碗清甜的冰粉。
來源:《風味人間》視頻截圖
有報告顯示,晚餐和宵夜火鍋消費最高的城市都是成都,而夜間下單健胃消食片最高的城市也是成都。
一入廣東,則更是宵夜的天堂。烤生蠔、海鮮粥、幹炒牛河、各種小炒、蒸品,不論清淡還是重口,這裡的食物總能滿足大家的味蕾。
來源:《風味人間》視頻截圖
常有人說,如果想快速融入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當地的夜市逛逛。
在白天,相似的高樓大廈裡都是相似的工作面孔,但走進夜市,一座城市的熱情才真正點燃。
露天搭棚的大排檔、隨便排開的塑料凳子,廚師們大火爆炒,食客們穿著隨意,吃飯的狀態越「俗」越好。
來源:《宵夜江湖》視頻截圖
而且國人熱衷的宵夜,向來都是重油重辣,要用上最刺激味蕾的調味,一口下去,要的就是那個汗流浹背、酣暢淋漓。
宵夜的背後,是真實可感的人生
解壓、和朋友聊天、尋找記憶的味道……關於吃宵夜,每個人都能講出自己的理由。
除了誘人的美食,還因為這短暫的深夜時刻,是人們在擺脫了白天流程化的生活以後,一段專屬於自己的時間。
日本導演黑澤明說,「早餐,是身體的營養;夜宵,是精神上的營養」。如果三餐是為了生存,那宵夜是為了靈魂的暢快。
來源:《宵夜江湖》視頻截圖
中國夜宵文化,講究的是熱鬧、是社交,是後廚熱火朝天和觥籌交錯間共同構成的「煙火氣」。
三兩杯酒下肚,拿起一把烤串,和知心朋友嬉笑暢聊,白天的各種煩憂或偽裝,在宵夜面前都不重要了。
平常街巷的宵夜攤裡,藏著各種不平凡的故事。在愛思考人生的深夜,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是陌生人之間的惺惺相惜,都更容易被銘記。
網絡上,很多人分享過自己的宵夜故事:
@張小顏Mf:凌晨一點,進了一家餃子館,裡面就我一個客人,我要了一盤餃子一瓶啤酒邊喝邊吃邊哭,老闆坐在旁邊不停的安慰我,我要走的時候老闆說什麼也不收我的錢。
@顏子昱-Viggo:麻辣燙店裡一個女生在結帳的時候正好跟男生打電話「你都不陪我吃飯,害我一個人吃十幾塊的麻辣燙…」這時候老闆正好大聲說「你這個三十二!」。
@靖101:大學畢業最後一夜跑去園西路吃餌絲,我知道這是我在這個城市吃的最後一碗餌絲,下次再見我便是個過客。老闆是個阿姨,認得我,她說:「畢業了吧」,我點頭。她笑著說:「吃了一年我的餌絲也沒見你吃胖,最後一碗我得多給你下點餌絲」。沒有一路順風,沒有前途似錦。
來源:視頻截圖
「一起出來上班幹活,一起吃個宵夜,然後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不論歡笑、淚水、心酸、溫暖,吃完這一頓,整理整理心情,再認真迎接第二天的到來,這是宵夜的意義。
你喜歡吃夜宵嗎?
你有沒有印象深刻的夜宵故事?
來源:中國新聞網微信(作者:任思雨),部分配圖來自網絡
編輯:王玥
這是2019年我們跟您說的第198個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