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識自身健康,中國傳統學說講求有機系統分門別類,西方科學理論不斷深化逐層分解,卻往往忽略了活性與相互關係影響。細胞學說、分子生物學到基因理論,對人類自身的認識沒有簡化,反而越來越複雜。
當然並不是說基因研究不要做,而是說要認識到人類認識的局限和極限,全國各地一哄而起搞基因研究毫無必要。做的話也需要宏觀統籌和協調,集中力量搞若干個就好,太多太濫低水平重複沒有必要,資本要做成具有長期依賴性的高價格藥物販賣,更是與愛護人類生命健康初衷背道而馳。
世界上第一個檢測人的基因圖譜計劃是於1990年正式啟動的,耗資30億美元,在當時條件下去檢測30億個鹼基對的精確順序,工作量很大,當時有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瑞典和中國的數百名研究人員參加,歷時13年,才完成第一張人類基因圖譜(都是白人的)。中國科學家2007年10月11日對外宣布,中國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現在中國科學家正在做更大的「炎黃計劃」,即繪製中國人不同民族(每個民族選擇幾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再下一步將是對幾百人的個體基因組做出分析,試圖發現亞洲人基因組多態性的規律。個人基因圖譜最先應用的該是預測遺傳疾病。科學家已發現5000多種遺傳疾病的基因突變點。具有遺傳病家族史的人,只要做一張個人基因圖譜檢測,在醫生的幫助下就可以大致知道患有何種遺傳病、何時發病、何時治療等信息。
但說實話,人類的大部分遺傳疾病病因十分複雜,多數情況一種遺傳病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單基因引發的,所以這種預測還處在初級階段,說是九牛一毛毫無誇張。
㊁人類染色體
人的生殖細胞中,有23條(不是22對)染色體。22條為常染色體(男女一樣),1條為性染色體(男為X或Y,女為X)。男女的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雙方常染色體結合成對,性染色體也結合成對。
每個人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是正常染色體,還有一對是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
所謂正常染色體是不決定性別的染色體,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正常染色體都是一樣。男性和女性染色體,僅在性染色體上有區別。
男性的性染色體XY,其中X染色體由母親的性染色體提供,X染色體的體積比較大,含有豐富遺傳信息;Y染色體由父親的性染色體提供,Y染色體的體積比較小,含有較少遺傳信息(也許有些目前還沒發現)。
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其中的一個X由母親的性染色體提供,另一個X由父親的性染色體提供,兩個X染色體都有較大體積,都含有豐富的遺傳信息。
㊂孩子咋聰明?
後天訓練提高智力表現能力,促進基因對智力蛋白質合成,這些基因較強能力又會遺傳給下一代,使下一代具有更好智力表現。
舉個例子:幾十年前,小孩一般出生後一個多月才睜開眼睛,現在小孩一出生就能睜開眼睛而且會笑,顯然變得更聰明了,這說明人類在智力方面的遺傳特徵有顯著增強。
當然,遺傳因素和後天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表現出正常智力。如果遺傳因素不好,那麼後天因素再好恐怕也不行。
現在已發現有智力缺陷遺傳病好幾百種,智力缺陷都有具體對應的染色體或基因異常。如果遺傳因素沒有問題,但後天因素缺乏,智力同樣一定會受到影響。例如狼孩,小孩本來遺傳沒問題,但長期與人隔絕,錯過了後天開發智力時段,智力再也無法回到正常水平。破譯智力遺傳密碼相當困難,因為這不只是一個遺傳基因片段所決定,可能是在父母遺傳中,許多基因共同參與才決定了下一輩智力遺傳。單個基因對智力的特定貢獻,肯定非常渺小,但是眾多基因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累積效應卻很巨大。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基因序列編碼得到破解。科學家們發現,X染色體上的近千個蛋白質編碼基因裡,至少有40%都在大腦裡有表現,遠遠超過Y染色體。Y染色體中除了表示性別的基因外,其它功能性基因很少。這就很可能意味著,X染色體對大腦結構、認知能力、智力發育等等都有著巨大作用。換句話說,可能人類與智力有關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男孩的性染色體是XY,其中X來自母親,Y來自父親。所以男孩智商幾乎全部取決於母親的遺傳,通俗說,媽媽對兒子智力遺傳作用巨大。
可能男孩智力只受母親影響,所以男孩智商分布曲線會偏向兩端。也就是說,男生中天才比較多,但是同時,男生中蠢材也比較多。
女孩染色體是XX,其中一個X來自母親,一個X來自父親。女孩智商受到父親母親各一半影響。兩方影響,一般會導致中和效應,所以女孩智商分布曲線呈現正態分布,通俗說就是女孩一般聰明的挺多,特別聰明的較少,特別笨的也較少。
這就可以推演出智力概率,智力方面,母親對女孩的遺傳貢獻與母親對男孩的遺傳貢獻相比是3比1。這就會有下面幾種可能:
1)男人要是覺得自己比較笨,千萬要娶一個聰明老婆,這樣小孩翻盤的機率還有七成五,人生還是充滿希望。
2)女人如果覺得自己比較笨,你對自己孩子智力影響概率有七成五,甭過分希望自己孩子聰明過人。
3)如果你是女人自己覺得比較聰明,那麼聰明媽媽的孩子大多聰明。
4)男人想把自己的智力遺傳下去,那就應該生女兒。因為男人智力基因集中在X性染色體上,只能傳給女兒,傳不了兒子。女兒再生孩子,由於性染色體的減數分裂規律,她女兒的孩子情況變了。換句話說,男人的智力基因只能傳一代。
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聰明的時候,你不能肯定他父親是否很聰明(因為在智力方面,他父親沒提供什麼影響力),可是可以肯定他母親一定很聰明。
人們愛談天賦,天賦不是基因中待取的珍寶,而是一個有待於開發的潛能而已,需要一個持續開發過程。人的能力具有很強可塑性,青少年如此,到成年仍會有較好可塑性。只要帶著幾分謙遜、希望、自律與堅定的決心,任何人都能資格追求卓越成就。
㊃漂亮的遺傳
遺傳統計數據看,可能有下面一些概率,權當是話題插曲。身高是母親遺傳影響大。在營養正常前提下,父母的遺傳是決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其中媽媽的身高尤其關鍵。媽媽長得高,孩子也大多長得比較高。
相貌是父親遺傳大。智力是母親的遺傳大。性格是父親遺傳大。膚色是具有遺傳的中和性。下顎形狀是絕對的顯性遺傳。
壽命受母系遺傳影響更大。一般認為,線粒體是細胞中的"動力工廠",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動力場所,而線粒體擁有獨立於細胞核的遺傳物質,線粒體損傷與衰老之間有密切關係,壽命長短受母系遺傳影響大。
除了染色體之外,母親還將自己的線粒體基因給了後代,而尚未發現父親有線粒體基因遺傳。所以目前看來,母親比父親給後代提供的遺傳物質要多。
性格是否遺傳?有科學家發現第十一號染色體上有"冒險基因",具有這種遺傳基因的人,具有獵奇和冒險性格。還發現了"憤怒基因",該基因有三種變體,一種最容易發怒,一種容易發怒,一種性格比較溫和。另外還有發現"暴力基因"和"快樂基因"形態存在,分別對應性格中的攻擊性和性情開朗的個性。
我們日常見到某些性情因素,比如外向內向、自卑自大等等,或許其中就有遺傳基因的影響。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對某些消極性情的縱容,畢竟後天的訓練引導和節制同樣具有重要影響,人屬於高等群居動物,不能變得低級吧?
★轉發是最好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