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見昆蟲圖譜識別​

2022-01-10 我愛生物學習

農藥化肥知識服務 2017-12-11

內容提要: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中佔了超過50%,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昆蟲種類圖片大全吧!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中佔了超過50%,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昆蟲種類圖片大全吧!

蝗蟲

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俗稱「蚱蜢」,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後翅上,後翅很薄,適於飛行,後肢很發達,善於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蝴蝶

蝴蝶為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全世界大約有14000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1200種,一般色彩鮮豔,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8~30釐米左右,最小的只有0.7釐米左右,和蛾類的主要區別是蝴蝶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蛾的觸角形狀多樣。

蜜蜂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蜻蜓

蜻蜓的幼蟲在水中發育,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捕食飛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等對人有害的昆蟲,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實為益蟲。

蒼蠅

蒼蠅在生物學上屬於典型的「完全變態昆蟲」,70年代末統計,全世界有雙翅目的昆蟲132個科12萬餘種,其中蠅類就有64科3萬4千餘種,主要蠅種是家蠅、市蠅等。

蚊子

蚊子屬於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以按蚊屬、伊蚊屬和庫蚊屬最為著名。

牛虻

牛虻為虻的俗稱,口器適於刺螯及吸收,成蟲白天活動,以午時為活動高峰,善飛翔。池邊、水傍常見,飛行迅速,有時吸取花蜜,但最普通為好血性,雌蟲有強度螯刺能力、牛馬等厚皮動物亦易受其侵襲,為重要畜牧業害蟲。

飛蛾

飛蛾類屬於昆蟲綱中之鱗翅目昆蟲,多在夜間活動,喜歡在光亮處聚集,因此民諺有「飛蛾撲火自燒身」的說法,植物為多種蛾類幼時的食物來源,幼蟲及成蟲也是鳥類、爬蟲類、兩棲類等食蟲性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形成自然界重要的食物鏈。

草蜢

草蜢為直翅目蝗科蚱蜢亞科昆蟲的統稱,中國常見的為中華蚱蜢,如用手握住,2條後足可作上下跳動,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動物,多生活在田邊、草叢中,分布廣泛,但南方各省分布較多。

蟑螂

蟑螂泛指屬於蜚蠊目的昆蟲,其中只有大約有數十種會入侵人類家居,還有數種被人類飼養為寵物及作為寵物的糧食外,絕大部分品種只能在野外山澗樹林或昆蟲博物館中見到,不完全變態,產卵於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白蟻

白蟻有類似螞蟻營社會性生活,社會階級為蟻后、蟻王、兵蟻、工蟻,與螞蟻雖一般同稱為蟻,但白蟻的社會體系在分類地位上屬於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螞蟻則屬於較高級的全變態昆蟲,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昆蟲,如果在家中發現白蟻,一定要請專業人士來清除。

螽斯

螽斯別稱蟈蟈、螽斯兒、紡花娘等,鳴蟲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體長在40毫米左右,身體多為草綠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覆翅膜質,較脆弱,前緣向下方傾斜,一般以左翅覆於右翅之上,後翅多稍長於前翅,也有短翅或無翅種類,雄蟲前翅具發音器,前足脛節基部具一對聽器,後足腿節十分發達,足跗節4節,尾須短小,產卵器刀狀或劍狀。

蟋蟀

蟋蟀俗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等,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

步行蟲

步行蟲是鞘翅目步甲科昆蟲的別名,全世界大約有2萬多種,特點是腿長,有閃光的黑色或者褐色的翅鞘,有許多種後面的翅膀已經退化或完全沒有,幼蟲多數是肉食者,只有少數食草,都有尖而空出的口器,一對像剛毛一樣的尾總附屬肢體,許多種步行蟲能分泌一種發臭的液體,以令敵人被迫放棄攻擊。

螞蟻

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種,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10年,蟻后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100多年,一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1到10年,為典型的社會性群體。

蟬別稱爬杈、知拇吖、知了龜、螞知了、蛣蟟,嗶蟬、海咦、紅味純、蛣蟟等,雄的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尖銳的聲音。雌的不發聲,但在腹部有聽器,幼蟲生活在土裡,吸食植物的根,成蟲吃植物的汁液,屬不完全變態類,由卵、幼蟲經過一次蛻皮,不經過蛹的時期而變為成蟲。

螻蛄

螻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等,為地下昆蟲,體小型至大型,身體梭形,前足為特殊的開掘足,雌性缺產卵器,雄性外生殖結構簡單,雌雄可通過翅脈識別。

胡蜂

胡蜂別稱黃蜂、馬蜂、地王蜂等,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種,中國記載的有200餘種,在中國分布甚廣,為捕食性蜂類,屬於完全變態的動物,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每個階段的身體外觀都不同。

葉蜂

葉蜂是昆蟲綱膜翅目低等廣腰蜂類統稱,成蟲腹部基部寬大,不與後胸背板癒合,各足1-4跗分節具明顯的跗墊,雌蟲產卵器發達,通常刀片狀,少數較細長,幼蟲除尾蜂科外均為植食性,成蟲偶爾肉食性。

樹蜂

樹蜂別稱木胡蜂等,中國最常見的種有危害針葉樹的藍黑樹蜂、大樹蜂和危害闊葉樹的煙角樹蜂,成蟲在5~9月出現,但大多出現於7~9月,一般在晴天飛翔,雌蟲數量常多於雄蟲,雄蟲常去樹頂或高地,以待交尾,常常受到姬蜂的攻擊,因而生命時常受到威脅。

莖蜂

莖蜂為膜翅目莖蜂科的通稱,全世界已知100多種,中國已知16種,體較細長,體長不超過18毫米,前胸背板後緣平直,沒有細腰,呈圓筒形或體側較扁,前足脛節有一枚距。

蚜蟲

蚜蟲又稱膩蟲、蜜蟲等,是一類植食性昆蟲,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其中大約有250種是對於農林業和園藝業危害嚴重的害蟲,大小不一,身長從一到十毫米不等,天敵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食蚜癭蚊、蟹蛛、草蛉以及昆蟲病原真菌等。

龍蝨

龍蝨亦稱潛水甲蟲、真水生甲蟲等,鞘翅目龍蝨科肉食性水生甲蟲,成蟲和幼蟲均以肉食性為主,喜食水中昆蟲、孑孓、小魚、蝌蚪等,部分亦屬植食性和腐食性,成蟲具有很強的趨光性,當見到燈光時便飛向高空,趨向光源。

天牛

天牛別稱齧桑、齧發、天水牛、八角兒、牛角蟲、花妞子、苦龍牛、蛀柴龜等,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咀嚼式口器,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有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

金龜子

金龜子是金龜子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有超過26000種,屬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是一種雜食性害蟲,除危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外,還危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朝鮮黑金龜子、茶色金龜子、暗黑金龜子等。

跳蚤

跳蚤為屬於蚤目的完全變態類節肢動物,是小型無翅善跳躍的寄生性昆蟲,成蟲通常生活在哺乳類動物身上,少數在鳥類,成蟲可以12個月不吃任何東西,一有機會便經由吸血來獲得養分。

象鼻蟲

象鼻蟲是鞘翅目昆蟲中最大的一科,也是昆蟲王國中種類最多的一種,全世界已知的種類已超過6萬種,在我國種類可達6000多種,大多數種類都有翅,體長大致在0.1公分到10公分左右,其中「鼻子」佔了身體的一半,看到這類昆蟲令人不由得想起大象的長鼻子,因為它們的口吻很長,所以這類昆蟲被人們稱為象鼻蟲。

虎甲

虎甲是昆蟲綱鞘翅目虎甲科昆蟲的統稱,為中等大的甲蟲,一般有鮮豔的顏色和斑斕的色斑,是世界上第二快的動物,它一秒可以跳到比自己身體體長171倍的地點,常見的種類有中華虎甲、星斑虎甲、金斑虎甲等。

瓢蟲

瓢蟲別稱、紅娘、金龜、金龜子、臭龜子、花大姐等,為鞘翅目瓢蟲科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豔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常見的種類有二星瓢蟲、四星瓢蟲、七星瓢蟲等。

屎殼郎

屎殼郎別稱蜣螂、屎虼螂、推丸、推車客、黑牛兒、鐵甲將軍、夜遊將軍等,屬鞘翅目金龜子科糞金龜亞科,世界上約有2300種,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主要以動物糞便為食,可以將糞便滾動成球狀推行向前,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

土元

土元別稱可泡蟲、地鱉蟲、土鱉、過街、地烏龜、節節蟲、臭蟲母等,身體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無翅,為雜食性昆蟲,常在老式土質住宅牆根的土內活動,是市場緊缺的中藥材。

竹節蟲

多數竹節蟲的體色呈深褐色,少數為綠色或暗綠色,常可營孤雌生殖,雄蟲常較少,未受精卵多發育為雌蟲,當受傷害時,稚蟲的足可以自行脫落,而且可以再生,行動遲緩,白天靜伏在樹枝上,晚上出來活動,取葉充飢。

螳螂

螳螂別稱鍘刀、刀螂、大刀螂、禱告蟲、草猴子等,生性殘暴好鬥,屬肉食性昆蟲,缺食時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現象,獵捕各類昆蟲和小動物,在田間和林區能消滅不少害蟲,因而是益蟲,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

蜉蝣

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體長通常為3-27毫米,觸角短,複眼發達,中胸較大,前翅發達,後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部分種類還有中央尾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而已,但它在這短短的生命中,綻放了最絢爛的光彩。

泥蛉

泥蛉為泥蛉科昆蟲的統稱,觸角長,呈絲狀,翅大,兩對,膜質,部分後翅摺疊如扇,成蟲色深,行動遲鈍,飛行力弱,常棲於岸邊植物,尤其是榿木上,幼蟲水生,咀嚼口器,腹部有7~8對氣管鰓,在池、河底爬行,以小昆蟲為食,蛹作在泥土或苔蘚中,一年一代。

相關焦點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鳳蝶(燕尾蝶)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毒蛾
    毒蛾Lymantriidae毒蛾幼蟲有毒毛,蜇人疼痛受不了;腹節具有翻縮腺,識別時候要參考。
  • 園林常見天牛識別(附高清圖譜)
    天牛是鞘翅目多食亞目天牛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其中數量最多、最常見的除星天牛和桑天牛外,還有光肩星天牛、桃紅頸天牛、白筋天牛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天蛾
    天蛾是對鱗翅目天蛾科昆蟲的通稱,其幼蟲圓柱形,肥大、光滑,體面多顆粒。幼蟲身體常有警戒斑紋,當受驚擾驚嚇時舉起頭胸,頭胸較腹部稍小;第8腹節背中部有一尾角,長度因齡期而不同。大多數幼蟲入土做土繭化蛹,蛹紡錘形,光滑,蛹喙顯著。部分腹節能活動,末節有臀棘。成蟲體型中等到大,複眼大,身體如梭,胸部粗壯,腹部末端尖及呈流線型,觸角端部細而彎曲。
  • 森林昆蟲識別與防治歌訣:玉帶鳳蝶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微店好貨】帶著油墨清香的《常見椿象野外識別手冊》,全網僅此一家!
    內容簡介本書通過入門知識章節首先淺顯地介紹了椿象的識別特徵、生境、生活習性和分類系統等基本情況,在種類識別章節則按照主流分類系統的結構對分布於我國的450種蝽進行形態描述、地理分布以及生活習性(部分種類)予以介紹。收錄於本書的椿象多數是常見的種類,也有一些是自發表以來就未有影像公開的椿象,以及少量近年新發現的物種。
  • 青華海開展2020昆蟲界「人口普查」 ~有意思的科普長文
    夏季是昆蟲大量繁殖的季節,2020年6月,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西南林業大學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共同開展了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昆蟲多樣性監測工作。
  • 中國林科院資昆所為希望小學援建昆蟲標本及科普展覽室
    近日,由中國林科院資昆所張忠和副研究員主持的「特色資源昆蟲主導的鄉村振興示範樣板建設」項目,為雲南楚雄州祿豐縣和平鎮小學援建的昆蟲標本及科普展覽室交付投入使用。展覽室設有昆蟲相關圖文科普知識展板13塊,展示櫃12個,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螳螂目等世界昆蟲標本87個種94份,其它節肢動物(非昆蟲類)樹脂包埋標本20件,《小小昆蟲記》系列少兒科普繪本讀物1套。昆蟲標本及科普展覽室豐富了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學校辦學條件得以跨越提升,讓全校師生到了相關昆蟲知識的科普教育。
  • 人腦的「地圖」——腦圖譜
    要想知道大腦能運行什麼、操作什麼,首先要了解它是如何組織和連接的,這個複雜的腦部研究形成了腦圖譜。腦圖譜相當於大腦的「地圖」,能為特定的腦結構進行「定位」,從而為複雜的腦部研究和治療提供「導航」,就像GPS地圖導航系統一樣。因此,腦圖譜一直以來都是研究腦結構和功能及腦疾病的重要手段。
  • 天敵昆蟲分類與識別鑑定(二)
    寄蠅科是天敵昆蟲中寄生能力最強、活動能力最大、寄主種類多、分布十分廣泛的類群。(Cophinopoda chinensis Fabricius),屬昆蟲綱(Insecta)、雙翅目(Diptera)、盜虻科(Asilidae)。
  • 幾種常見的昆蟲大餐
    逛小吃攤子發現了好多昆蟲大餐,跟大家分享一下啊第一道就是知了猴,油炸、炒菜、擼串常見菜,皮是一種藥材,營養價值很高,吃起來也非常香蝗蟲,我看到的都是油炸的蝗蟲,其他做法沒有吃過,網上報導多含蛋白質,味道嘗過很不錯,酒店有這道菜炸蠶蛹,這個是一道並非罕見的菜餚
  • 昆蟲科普|第一期
    圖中為變側異腹胡蜂胡蜂分布於華北、華南、西南、東南等地區為群居雜食性昆蟲,食性廣,最喜歡甜食,全世界約有1.5萬種,國內記載有200。成蟲多黑、黃、棕三色相間,雌蜂腹6節,雄蜂腹7節, 在田野和林間較為常見,寄生菜青蟲、棉鈴蟲等。
  • 蟲蟲特工隊|昆蟲實驗室、昆蟲標本、昆蟲尋寶等,探索昆蟲世界,認識自然與生命
    激發孩子們觀察昆蟲、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喚醒孩子們心中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小昆蟲也有大智慧,孩子的探索能力,從認識昆蟲開始。【課程內容】課程以「昆蟲知識、標本知識、昆蟲科普」為課程核心。
  • 知識圖譜的用戶需求分析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1.3 電商認知圖譜為了解決上面的問題,我們提出了電商認知圖譜(E-commerce ConceptNet), 目標是建立電商領域的知識體系,通過深度認知用戶需求,實現電商場景下關聯人-貨-場的聯動,賦能業務方和行業。
  • 那些生活中常見但又不知道名字的小昆蟲!
    學名「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屬昆蟲鋼,鞘翅目,隱翅蟲科。常見於腐爛動植物周圍,以食腐昆蟲為生。多數細長,體小,一般不到3毫米(或1/8吋),最大不超過2.5釐米(1吋)。學名「葉蟬」葉蟬危害禾穀類、蔬菜、果樹和林木等的昆蟲。同翅目,葉蟬科。體長3-15毫米。單眼2個,少數種類無單眼。後足脛節有稜脊,稜脊上有3-4列刺狀毛。後足脛節刺毛列是葉蟬科的最顯著的識別特徵。
  • 知識圖譜的皇冠:知識圖譜推理的前世今生
    [ 導讀 ]業界和學界對知識圖譜的關注主要集中於兩大領域,分別是知識圖譜的構建和知識圖譜的應用。 前者聚焦於通過對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的整合,實現統一形式的數據存儲;後者則著眼於通過算法對海量知識圖譜數據進行學習與挖掘,從而推理出新的知識,服務於具體行業應用。
  • 700名大眾評審,3名昆蟲專家與攝影師,編訂昆蟲界的百科全書
    上面的科普文字就來自最近的這本《MOVE圖鑑 昆蟲》,是日本最大出版社講談社製作的科普圖鑑,呈現昆蟲世界知識。這本書介紹了13大類1200種昆蟲,每種昆蟲都有詳細的文字介紹和圖片介紹。不僅有精美的全彩標本圖片,還有活動時間、生長環境等信息的簡要介紹。《MOVE圖鑑 昆蟲》是日本講談社的當家科普圖鑑,原版圖鑑系列銷量超200萬。
  • 《雷杜德手繪花卉圖譜》
    植物科普達人劉夙、餘天一誠意推薦。本書精選了偉大的博物學家、植物科學畫家雷杜德的261幅精美花卉畫作(涉及43個科,126個屬 ),這些作品既注重科學的準確性,又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豐富地展現了植物的多樣性和美學欣賞價值。對博物學愛好者、藝術愛好者和植物學教師而言,都值得收藏或參考。
  • 絕美害蟲圖譜
    黑帶二尾舟蛾毛毛蟲算是常見的毛毛蟲,它的面目有些猙獰,令人害怕,可五彩斑斕的身體,又顯得極其可愛。《農田常見昆蟲圖鑑》有兩大特色:  一是,全部是昆蟲的田間自然生態圖片,系統涵蓋了農田常見昆蟲種類;  二是,全部為微距拍攝高清晰原色圖片,圖片質量高,800幅是從主編20多年積累餘張圖片中精選,昆蟲行為特徵明顯
  • 花卉識別利器or植物識別神器:中科院發布「花伴侶」
    以往,花卉植物的識別除了找認識花的達人之外,大多數只能靠拍照然後找植物圖譜、或搜索植物的照片來自己對比特徵,耗時耗力。 人工智慧的普及,植物科普也迎來了新局面。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表現優秀的植物識別軟體,花伴侶App就是其中之一。花伴侶是魯朗軟體(北京)有限公司基於最新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和專利算法、利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近10年積累的海量植物分類圖庫研發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