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是賣書的地方,還是看書的地方?愛讀書的重慶人給你答案

2020-12-14 廖敏婷說旅遊

說到書店,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一家?是人氣很旺的新華書店,還是散落街頭的小書店?也許你腦子裡有很多書店的照片。我首先想到的是精典書店。雖然小時候,我去新華書店買練習本,但長大後,我去精典書店找個空地方看書,消磨一個悠閒的下午。

都是書店。看來他們之間有些不同。整潔的書架,以類別標籤為界,散落在書店的不同方向,沒有任何額外的設備。新華書店就是這樣一家「書店」。

當你能在書店找到一個座位甚至一張桌子時,你的心情就會悄悄地改變,你想坐一會兒。那麼,書店是賣書的地方還是讀書的地方?百科全書上寫著:出售和展示書籍的商店。我們仍然不能確定書店是賣書還是賣書。

讓我們找一些實用書店。總部位於重慶的西西府書店現已發展成為全國連鎖書店。西西弗書店是一家集書店、咖啡、文化創意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書店。西西弗斯的成功也吸引了許多在線書店發展成為實體書店。

噹噹書店的總部也在重慶,因此噹噹中國第一家旗艦店也選擇在重慶解放碑國泰廣場商場開業。根據不同人群,該店在店內設置了不同區域,還融合了文化創意、旅遊、花卉藝術、展覽等元素。

解放碑是重慶的標誌性建築。它周圍有許多社區。平日有很多遊客和當地人。商場有足夠的空調,不需要消費。它還提供座位。可能是來休息的父母佔用了?但真的嗎?

去噹噹書店看看。店外樓梯改造成圖書館、整牆書架、弧形屋頂設計,充滿城市活力。一對正在拍照。在入口處的臺階上,每個人都隨意坐著。成年人正在看書。一些孩子在看手機。有人在說話。

商店裡的書架被挖空了。一個學生坐在有門窗的座位上,旁邊是超市的購物袋。他抬頭看書。母親正在給孩子們講書的故事,旁邊的父親也在開本讀書。這家三口人很和睦。有些人盤腿坐在這樣的角落裡,低著頭看書。

他們旁邊的那位女士正在牆邊的酒吧看書。我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我不知道懸掛在空中的藝術造型意味著什麼,但當我看著它的時候,我的心仍然在。《2018重慶市閱讀調查報告》顯示,重慶市民年平均紙質閱讀量為5.69份,在中國城市閱讀中排名第五。

重慶有實體書店2473家,在「中國城市書店排行榜」中排名第三。你看過這些資料後改變主意了嗎?以前的書店可能只賣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書店的功能也隨之增加。

綜合書店的增加也激起了人們的閱讀欲望。書店不再只是賣書了。你多久去一次書店?你是重慶的書迷嗎

相關焦點

  • 書店時光 在上海可以安靜看書的地方
  • 重慶這四個書店,旅行到山城後,不去看看是種遺憾
    一個城市最豐富的地方會是哪裡?它收容著世間繁華,珍藏了人間煙火;它凝聚著不計其數的有趣靈魂,又包括著沒有邊際的萬千生活;它有生命最璀璨奪目的光彩,又安置著太多無家可歸的魂魄…它就是書店,最可靠的精神家園。知識在這裡沒有壁壘,只要你願意,隨時你都可以得到紅袖添香的氛圍,讀出想要的人生。
  • 位於重慶楊家坪的這家書店,不是為了看書,是為了拍照而生?
    Instagram截圖 要知道,重慶鍾書閣2019年初才亮相重慶,它何以如此迅速地躥升為重慶人氣最旺的書店,魅力之大甚至連外國人都無法抵抗? 中國最美書店 打造出"中國最美書店「鍾書閣的,是來自上海的鐘書實業有限公司。2013年才在上海開出首家店鋪,僅僅用了6年,就在全國範圍內遍地開花,重慶中迪廣場這家店,是鍾書閣6年裡的第18家店。 鍾書閣的戰略是,一座城市只開一家店。
  • 閱讀需要安靜,卻為什麼會選在「嘈雜」的書店裡看書?
    也許是冬天的天氣太冷了吧,我總覺得,在家裡看書,未免過於冷清。雖然閱讀需要安靜的環境,我卻更喜歡跑到離家不遠的書店裡去。現在的書店,早已不是單單的賣書。為了增加人氣,有吸引力的書店,幾乎有兩個必要的標配。
  • 小孩進書店看書被攆 店員:三分鐘內要選一本書
    對此,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書店要靈活一點,轉變經營方式,更加接地氣才會經營得更好。   店員:三分鐘內要選一本書   記者從視頻中看到,一名家長孫女士和新華書店工作人員正在爭執,孫女士質問男性工作人員為何把孩子攆走,工作人員說:「新華書店是賣書的地方,圖書館是看書的地方,書店也不是看孩子的地方。」
  • 不愛看書怎麼辦?
    每每新接一個班,總有不少家長問我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這種還算好,更離譜的會說:小彭老師,我家孩子就是不愛看書呀,就勞煩你費心了!
  • 重慶渝中開啟讀書月系列活動 圖書管理員書店尋找幸運「錦鯉」
    今日是「世界讀書日」,渝中區圖書館聯合重慶書城解放碑店、重慶購書中心龍湖時代天街店、噹噹書店國泰店、渝中區圖書館分館人和書院、渝中區圖書館分館曾家巖書院發起「尋找愛閱錦鯉」活動,圖書管理員們分成三組,分別隨機採訪現場購書者和讀者分享閱讀心情和心得,同時隨機向幸運讀者贈送書店購書卡及區圖書館分館消費券。
  • 除了方所,重慶還有這些書店,讓你可以隨心所欲「浪費」一整天!-上...
    網友留言由【方所重慶店】整理對於方所的暫別很多網友還是感到遺憾又少了一個可以「消磨光陰」的地方了雖然有人只是來拍照但還是有很多人是真的來看書這裡有很多私密性很好的座椅就算你在裡面看書看得zhua瞌睡也沒人笑你畢竟看不到
  • 喜歡看書,我猜你會喜歡這4個APP(掃描書、收藏書、讀書、賣書)
    有掃描圖書文字的,有收藏書的,還有讀書和賣書的,希望與你用得著。1、掃描書首先,先推薦一個用於書本內容掃描,非常不錯的免費APP——洋果掃描王。之前也用過其他掃描的APP,有的用了幾次就開始收費了。福娃基本上只用文字識別,平日把書中的重點,需要摘要的地方,通過這款APP掃描下來,作為電子檔儲存到手機裡,在需要的時候,直接找出來複製,粘貼,感覺還是非常快速好用的。2、整理藏書曬書房。曬書房是一款用於整理藏書的APP。
  • 迎難而上 臺書店業者找尋新出路|臺灣|書店|重慶南路|沈榮裕|臺北|...
    圖為臺北重慶南路「封街悅讀趴」活動現場。臺北市重南書街促進會供圖馬路塗鴉、說書人講故事、童書公益拍賣……近日,一場名為「封街悅讀趴」的活動在臺北重慶南路舉行。豐富精彩的親子活動,營造出濃濃的閱讀氛圍,也帶動了兒童圖書的銷量。
  • 打卡重慶的書店:「老牌」西西弗選址剛剛好,「網紅」新山書屋亮點...
    而之後的七年裡,每年我都會去北城天街的西西弗書店。因為它位於江北區觀音橋商圈,跟其它幾個主城區比,這裡距離機場較近。無論我是飛北京,還是去西藏、臺灣,總會留出半天的時間,去一趟西西弗(北城天街)。我喜歡那個靠窗的位置,可以自在地對著電腦碼字,也可以看窗外的風景。總而言之,去機場前,它是我獨處放空的地方。
  • 重慶網紅舊書店出「打卡新規」 曾上過《人民日報》
    王米渝才知,自家書店上報紙了!自然是有些得意的,他將裝有報紙的相框懸掛於進店外的大門上,最顯眼的位置。成都有一家規模不小的舊書店老闆看到《人民日報》報導,專門打來電話說,「老王啊,全國有上萬家舊書店,你的書店恐怕是最小的喲,可偏偏就上了人民日報!」其實王米渝對此並不非常吃驚,因為今年以來,就有來自重慶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郵電學院等高校地學生前來店裡拍攝,做節目。
  • 10年間,實體書店倒閉了近50%,為什麼還有新書店開張?和4點有關
    我們小時候想要看書,都需要去書店進行購買,老師指定了幾本課外讀物或者輔導教材,家長大晚上帶著小孩東奔西走,找遍了各大書店,目的就是為了買到老師推薦的這些書籍。當時很有可能這些小書店和老師有合作關係,憑藉著每年賣教材就賺得盆滿缽滿了。總而言之,在十幾年前,線下書店的生意是非常好的,一到周末營業額就飆升。不過隨著電子書的興起,實體書也越來越難賣了,實體書店的處境也非常艱難。
  • 重慶8大書店,鍾書閣最有知名度,但我最愛5元一本的石橋鋪書市
    重慶人愛看書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也許應該看看《重慶市全民閱讀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重慶市民每年平均閱讀紙質書5.69本。聽上去有點少?但全國只有四個城市比重慶人讀書讀得更多。4月下旬,又一個世界讀書日,我們推薦大家去重慶市的書店走走,「復健」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吧!
  • 三亞網紅書店每天只接納50人,適合慵懶地看書發呆
    在三亞檳榔河中央文化旅遊區內的愛上山文旅特色小鎮裡,有一家今年8月才開的「網紅書店」。這家書店雖然被稱作是「網紅書店」,但是到這裡讀書還是需要提前預約的,而且限制每天只能接納50個人。適合喜歡閱讀和安靜的朋友可以來這裡閱讀,享受休閒的時光。
  • 重慶最美江景書店:一邊看書,一邊放空,夏日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精典書店,是重慶最老牌的本土書店之一,1998年在重慶解放碑紐約紐約大廈的負一樓,展開了重慶文藝書店的歷史畫卷。 從金夫人攝影門店左邊的小門進去,就是一個長長的臺階,一直向下走到底,才算真的進入了精典書店。
  • 覓店讀書、茶水、食宿免費!寫出最驚心諜戰劇的他,在杭州開了家超暖的書店
    「讀書就是回家」,告示牌上的字讓人不由地心頭一暖。每當雙休日、節假日來臨,這裡的讀者便絡繹不絕,「粗略估計,雙休日來這裡讀書的人在日均100人上下,全年可以達到1萬人。」鄔騰駿介紹。  雖然書店裡放置了不少書桌、沙發、茶几,但人多的時候,有些人會選擇坐在地毯上、樓梯間,每個看書的人都很自覺、很安靜,現場秩序井然。
  • 實體書店和網絡書店 誰更會「賣書」
    有更多的書店的燈光,一座城市就有更多的陽光。保護、溫暖、滋養它們,就是保護、溫暖、滋養我們自己。」2月14日,當許多人在關注情人節的時候,一條微博在網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上海書城淮海店因經營連年虧損、網絡書店衝擊等原因而停業,引發了人們的深思:究竟誰更會「賣書」,網絡書店還是實體書店?
  • 新華書店看書的人不買書,怎麼不趕出去?背後商業邏輯分享給你
    說起看書,除了圖書館和自己買書看外,書店應該是大多數人經常去的地方。近些年,全國範圍內也興起了各種各樣的網紅書店,比如鍾書閣、西西弗,很多大老闆都親自下場,做起了「文化生意」。那在眾多書店中,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怪事:那就是每天讀者進進出出絡繹不絕的新華書店,大多數人都是只看不買。
  • 臺北人留戀的「精神地標」——漫步臺北重慶南路書店街
    值此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在這裡談個與書有關的話題。朝霞、夕陽、彩虹,都是自然界轉瞬即逝的唯美景色,其美讓人心醉,其逝讓人留戀。其實,社會生活也有很多悄然逝去的美好景觀,其美讓人精神富有,其逝讓人唏噓不已。臺北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就是愛讀書的臺北人記憶裡的「精神地標」。不久前去臺北,第一件事就是專程前往重慶南路逛書店,感受這條書店街的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