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看書的人不買書,怎麼不趕出去?背後商業邏輯分享給你

2020-12-21 壹玖長紅官方帳號

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也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說起看書,除了圖書館和自己買書看外,書店應該是大多數人經常去的地方。

近些年,全國範圍內也興起了各種各樣的網紅書店,比如鍾書閣、西西弗,很多大老闆都親自下場,做起了「文化生意」。

那在眾多書店中,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怪事:那就是每天讀者進進出出絡繹不絕的新華書店,大多數人都是只看不買。那為何在只看不買的人這麼多的情況下,新華書店不但沒倒閉,反倒線下門店越來越多呢?

就我個人看到的現象來說,新華書店,好像一年四季都有很多一整天都泡在店裡的讀者,開門就來,關門就走,也很少買,因為他們喜歡的書都已經看過了,那為何新華書店還能年年盈利呢?

在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新華書店神一樣的商業模式了。

一、從商業模式層面分析新華書店,6個掙錢模式一起發力

1、靠產品掙錢:真讀者多,精準客群大

這幾年,我也看到過很多開業火爆,收場悽慘的書店。這些書店,裝修、氛圍都是走網紅路線,好看是主流,想要讀者拍好看的照片為他宣傳是目的。

可事實上呢,這些書店基本沒多少真實的讀者。說是書店,實際上跟很多古董市場差不多,很多人在裡面走上走下,吵得不行。漸漸的,真讀者就不願意去了。

反觀新華書店,整體的環境安靜得多。能只看不買在裡面泡一天,你想,這些人不就是真實的喜歡看書的讀者嗎?

我們看到他們只看不買,實際上是我們也只是路人,他們買的時候恰好我們不在。

喜歡看書的人,是不可能不買自己喜歡的書的,就我自己來說,買衣服可以磨嘰半個月,但是碰到喜歡的書,都是當場就買。

2、靠品牌掙錢:地位特殊品牌價值大,不愁客源

新華書店由於歷史原因,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眾多書店面前,他都是國家書店的象徵。

就像銀行很多,但是中農工建四大行,基本上很多人都有它們的銀行卡,甚至不止一張。

那新華書店作為國家書店,尤其是在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當地的新華書店基本上是當地民眾買書的唯一渠道。

有了前一段所說的這麼多精準客群,他們的消費積少成多,是很可怕的。尤其是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家長跟著受累,光是教輔,一門課一本,全中國幾個億的學生,這個盈利能力很恐怖的。

3、靠資源掙錢:資源特殊,有些書只有新華書店有

新華書店因其特殊的地位,曾經一度教材和機關刊物,都只由它統一售賣,獨家壟斷,就好比移動聯通,幾個億的用戶,完全是躺著收錢。

雖然之後課本經營權放開,但小書店的書本質量還是無法匹敵新華書店,所以主要的客群還是集中在它這裡。

舉例來說,早在2016年,新華字典就在全球發行了5.67億本,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書。這一本字典,5億多本,嘖嘖,誰家的書能這麼暢銷?

4、靠系統掙錢:除了賣書,還刊書發書

新華書店大且不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有一個龐大的圖書發售系統。手裡有全國500多家出版社書籍刊物等的印刷和進發業務,這個系統自發運轉,也是新華書店的又一強勁盈利來源。

5、藉助金融模式:旗下公司拆分上市

相關焦點

  • 美國人發現:新華書店看書的比買書的多,會破產嗎?網友:賺了呢
    新華書店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我一小時候家裡窮,家裡能供我上學就不錯了,一本課外書相當於家裡人一天的夥食費,所以我都不敢隨便問家裡人買,於是就經常去鎮上的新華書店看書,有的時候在書店一待就是一整天,所以新華書店也成了我童年的寶藏之地。
  • 新華書店裡面看書的人比買書的還要多,為啥它沒有破產?
    提到新華書店,我的思緒瞬間回到了讀高中那會,因為那時候我在北方某個縣城讀高中,學校旁邊有家新華書店,當時學生可以拿著學生證外加幾元錢就可以辦一張讀書卡,周末的時候就可以去新華書店頂樓圖書室看書,還可以借閱,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新華書店更像是一家福利機構,而不是一家以盈利為主的單位
  • 「新華書店」裡的顧客只看不買,常年提供免費服務,它靠什麼賺錢
    二、免費看書試問誰沒有在新華書店有過只看不買的經歷呢?這可是無數人的童年回憶了,筆者記得小時候去新華書店,周末必須得早早地去,去的晚了書店裡的人都滿了,站著的坐著的,人人手上捧著一本書讀得津津有味,坐著的必定來得早,佔了一個好位置,能舒舒服服看。
  • 王府井新華書店70年:從為買書服務到為買書人服務
    4月9日的北京,降溫降雨的天氣,已逾古稀的讀者劉首映,仍堅持來到王府井書店看書。書店六層的七十周年回顧展,以「歷程」「使命」「品牌」「展望」為主題的近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書店七十載徵程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我們常說老字號,王府井書店不就是咱們金街上與時代同行的文化老字號嘛!」劉首映對前來採訪的《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感慨道。
  • 實體書店復興背後簡單粗暴的商業邏輯
    MUJI書店在淮海755(原東方商廈)、言幾又在瑞安的湖濱道(上海新天地的延續)、西西弗在蘇河灣的大悅城、方所在衡山路的衡山和集、傳說中的誠品在上海最高樓的上海中心今年就要開業……商業地產為吸引大牌實體書店入駐,不惜給出一折租金,甚至還有完全免費傳聞。實體書店復興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 新華書店,藏著昆明人回不去的童年
    在我國,教科書只能通過新華書店進行發行,政治理論類圖書也多是由新華分配至各單位。所以新華書店於其他書店而言,比的不是裝修,拼的不是噱頭,80多年來穩紮穩打的圖書事業,讓它成為了每個文化人繞不開的話題。煥然一新的新華書店,重新獲得了文青們的喜愛,其實新華書店從來不缺文藝氣氛,只是從前沒有將它作為亮點展現。無論你什麼時間到新華書店去,都能看到「書蟲們」聚精會神地掃過一行行文字,求知若渴的樣子,仿佛外界一切與他們無關。
  • 顧客大多只看不買,新華書店為何不倒閉,反而越開越多?
    新華書店,可以說貫穿了當今一代中國人的時代記憶。在我們的記憶中,新華書店永遠都是擠滿了顧客的,可是大部分的顧客卻只是看書而不買書。 我們不禁疑惑,擁有這麼高的人流量,卻沒有轉化成營收,新華書店難道不是在做虧本買賣嗎。如果一直虧錢的話,它怎麼能長久地辦下去,豈不是要倒閉了嗎? 然而事實卻是,新華書店不僅沒有倒閉,反而是在全國各地越開越多,難道事實並非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看的人多買的人少?或者是新華書店有什麼其他的經營訣竅呢?
  • 寒假新華書店人氣爆棚 這三類書銷量最大
    荔枝新聞訊 寒假伊始,新華書店的人氣爆棚,不少中小學生來看書、買書。
  • 新華書店整容了?!不敢相信!這顏值是要直逼誠品書店啊!!
    這個logo你一定不陌生這就是讓我們翱翔在知識海洋的新華書店新華書店的門店招牌全國各地各有不同但是名稱和logo一直保持一致。但是,在新華書店看書就有一個特別尷尬的問題——大家會不自覺的打開蜜汁看書模式比如這樣.
  • 小孩進書店看書被攆 店員:三分鐘內要選一本書
    原標題:小孩進書店 看書竟被攆   書店限制顧客看書引熱議   文/廣州日報記者於夢江     日前,一段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事發地點是內蒙古呼倫貝爾的一家新華書店,視頻中,一名家長因為小孩在書店內看書被店員攆走,而與店員發生爭執。
  • 懷念書店的蓋章聲:網友曬上世紀新華書店的圖書憑證
    南京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星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書的倒數第二張上蓋章表示付過錢了,這是一種付款憑證。不過,2000年以後購書憑證上就沒了圖案,而現在去新華書店買書,直接打票據。「很多人都喜歡聽到『啪』的一聲蓋印章的聲音,我們也在考慮製作帶有圖案的紀念章。」王星透露,明年是新華書店80大壽,這種紀念章會呈現在公眾面前。
  • 去寧波旅遊,可以去天一廣場,體驗一下不打烊的新華書店
    去一個地方旅遊,除了享受美景和美食外,去體驗一下一些有特色的店也是不錯的選擇。許多小縣城的新華書店是街上關門最早的地方,國有單位,員工衣食不愁,早早地就關門歇業了。不打烊書店其實對於許多平生愛書的遊客來說,每去一個城市尋找一些特色的書店也是一種樂趣,弄堂小巷,偏僻胡同,對愛書人來說都不是問題,一懷香茗,一本書,往往能坐上數小時。
  • 新華書店「光的空間」亮相,安藤忠雄的新作被稱為「安藤蛋」
    而這,也是業主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對今天新華書店的詮釋。上海新華發行集團總裁、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會長李爽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個書店是我們自我進步的開始,是一種嘗試和挑戰,但我們將回歸初心。我們不想用『成功』,也不想用『美麗』去形容這個開始,而更希望它是『有價值的』。」書架中間的方形鏤空讓人可以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
  • 書店是賣書的地方,還是看書的地方?愛讀書的重慶人給你答案
    說到書店,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一家?是人氣很旺的新華書店,還是散落街頭的小書店?也許你腦子裡有很多書店的照片。我首先想到的是精典書店。雖然小時候,我去新華書店買練習本,但長大後,我去精典書店找個空地方看書,消磨一個悠閒的下午。都是書店。
  • 買書的不多,拍照的不少 網紅實體書店靠什麼賺錢?
    如果有能力的書店經營者,能夠將裝修成本控制住,甚至在裝修過程中就可以掙錢。商業地產商看好實體書店的到來,能為他掙到更多錢。 記者:實體書店如何打造商業吸引力?是把書店裝修成「網紅」風格嗎? 程三國:在網絡時代之前,買書只能到書店去,因為只有那裡賣書。
  • 網上買書買過不少,用外賣紅包買書你試過嗎?杭州新華書店入駐餓了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很多人都有爬書架的經驗,買一本書要去書店裡,在書架上來回找。2020年了,不需要了。近日,杭州新華書店入駐「餓了麼」送餐平臺,杭州主城區的市民買書可以在家下單。當然,平臺的滿減、優惠紅包也能用在買書上。當街頭的外賣小哥騎車穿梭,你以為他車上都是美食嘛?不,可能還有書。以後,外賣小哥不僅僅能填飽你的肚子,還能給你送來精神食糧。
  • 大街上的書店供人免費讀書不買,到底靠什麼盈利?看完才恍然大悟
    每每去超市逛到書籍區,又或者去各大書店,我們總能看見一堆人站著,依靠著、坐在地上,專心致志的看書,既然可以免費看,當然就不會有太多人買,但作為靠讀書為生的書店,讓我們免費讀書不買,就不怕虧錢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新華書店,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好幾家,那麼新華書店是怎麼盈利的呢?
  • 「新華書店還可以這麼美!」
    下午4時左右,3名小學生結伴進入書店,圍坐在桌前,拿出作業,又找了幾本書,輕聲說笑著。  「家裡現在沒人,放學就過來了。」其中一個小學生告訴記者,「每天都在這寫作業,天黑才回去。作業少的時候就看看書,沒人趕我們。」  離店時天色已晚,書店外牆在燈光襯託下,更顯紅葉神韻,照亮香山腳下的煤廠街。
  • 老牌書店走新路:「新華書店還可以這麼美!」
    下午4時左右,3名小學生結伴進入書店,圍坐在桌前,拿出作業,又找了幾本書,輕聲說笑著。「家裡現在沒人,放學就過來了。」其中一個小學生告訴記者,「每天都在這寫作業,天黑才回去。作業少的時候就看看書,沒人趕我們。」離店時天色已晚,書店外牆在燈光襯託下,更顯紅葉神韻,照亮香山腳下的煤廠街。
  • 終於能買書了,蚌埠新華書店3月20日恢復營業
    3月18日,蚌埠新華書店,工作人員對一樓書籍進行消毒。劉晨/攝據淮河晨刊消息 疫情期間,出於防控的考慮,蚌埠市絕大多數書店處於關門歇業狀態。隨著學生開始上網課,學校網絡教學推進,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來了——教材或許能買到了,但是上課配套的正版教輔書籍去哪兒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