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也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說起看書,除了圖書館和自己買書看外,書店應該是大多數人經常去的地方。
近些年,全國範圍內也興起了各種各樣的網紅書店,比如鍾書閣、西西弗,很多大老闆都親自下場,做起了「文化生意」。
那在眾多書店中,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怪事:那就是每天讀者進進出出絡繹不絕的新華書店,大多數人都是只看不買。那為何在只看不買的人這麼多的情況下,新華書店不但沒倒閉,反倒線下門店越來越多呢?
就我個人看到的現象來說,新華書店,好像一年四季都有很多一整天都泡在店裡的讀者,開門就來,關門就走,也很少買,因為他們喜歡的書都已經看過了,那為何新華書店還能年年盈利呢?
在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新華書店神一樣的商業模式了。
一、從商業模式層面分析新華書店,6個掙錢模式一起發力
1、靠產品掙錢:真讀者多,精準客群大
這幾年,我也看到過很多開業火爆,收場悽慘的書店。這些書店,裝修、氛圍都是走網紅路線,好看是主流,想要讀者拍好看的照片為他宣傳是目的。
可事實上呢,這些書店基本沒多少真實的讀者。說是書店,實際上跟很多古董市場差不多,很多人在裡面走上走下,吵得不行。漸漸的,真讀者就不願意去了。
反觀新華書店,整體的環境安靜得多。能只看不買在裡面泡一天,你想,這些人不就是真實的喜歡看書的讀者嗎?
我們看到他們只看不買,實際上是我們也只是路人,他們買的時候恰好我們不在。
喜歡看書的人,是不可能不買自己喜歡的書的,就我自己來說,買衣服可以磨嘰半個月,但是碰到喜歡的書,都是當場就買。
2、靠品牌掙錢:地位特殊品牌價值大,不愁客源
新華書店由於歷史原因,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眾多書店面前,他都是國家書店的象徵。
就像銀行很多,但是中農工建四大行,基本上很多人都有它們的銀行卡,甚至不止一張。
那新華書店作為國家書店,尤其是在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當地的新華書店基本上是當地民眾買書的唯一渠道。
有了前一段所說的這麼多精準客群,他們的消費積少成多,是很可怕的。尤其是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家長跟著受累,光是教輔,一門課一本,全中國幾個億的學生,這個盈利能力很恐怖的。
3、靠資源掙錢:資源特殊,有些書只有新華書店有
新華書店因其特殊的地位,曾經一度教材和機關刊物,都只由它統一售賣,獨家壟斷,就好比移動聯通,幾個億的用戶,完全是躺著收錢。
雖然之後課本經營權放開,但小書店的書本質量還是無法匹敵新華書店,所以主要的客群還是集中在它這裡。
舉例來說,早在2016年,新華字典就在全球發行了5.67億本,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書。這一本字典,5億多本,嘖嘖,誰家的書能這麼暢銷?
4、靠系統掙錢:除了賣書,還刊書發書
新華書店大且不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有一個龐大的圖書發售系統。手裡有全國500多家出版社書籍刊物等的印刷和進發業務,這個系統自發運轉,也是新華書店的又一強勁盈利來源。
5、藉助金融模式:旗下公司拆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