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牧/原創】承德地區犢牛食源性腹瀉的防制措施

2022-01-06 北方牧業報

犢牛腹瀉是由犢牛自身體質、環境、人為因素和病原體共同作用的結果,以1月齡內的犢牛常見。由於腹瀉,致使犢牛消化障礙和腸道器質性病變,最終導致犢牛營養不良,生長緩慢,發育受阻甚至死亡,嚴重影響養殖收益。食源性腹瀉主要是人為飼養管理不科學而引發的疾病,因此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尤其冬春季節防寒保暖是防制犢牛腹瀉的關鍵,一旦發現要及早查找病因,準確治療,確保犢牛健康成長。

冬春季節晝夜溫差大,早晚天氣寒冷,犢牛島防寒保暖條件差等造成大批犢牛腹瀉。衛生環境條件惡劣,人工哺乳不定時定量、母乳過濃、乳溫時高時低,甚至飼餵酸壞變質的牛奶,代乳粉質量低劣等飼養管理不到位均引起犢牛腹瀉。

犢牛早期,前胃發育不全,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主要靠真胃內凝乳酶和小腸消化酶進行消化吸收。當犢牛在採食牛奶過量、喝奶過快、奶溫時高時低或牛奶變質等因素的刺激下,首先引起真胃興奮,收縮加強,牛奶在真胃中停留的時間縮短,凝乳酶尚未充分發揮作用,出現凝乳不全現象,這種消化不全的食糜進入腸道,在腸道內不能被正常消化和吸收,腸黏膜受到刺激而興奮性增高;其次,消化不全的食物在胃腸道內受細菌的作用,產生乳酸等腐敗產物,使腸腔內滲透壓增加,液體增加,吸收減少,促使腸蠕動加快,導致消化不全的內容物與分泌物一起排出體外,造成腹瀉。另外,過早或大量給日齡小的犢牛餵代乳品,因犢牛前胃未發育完善,澱粉酶、蔗糖酶、磷酸酯酶的活性低造成腹瀉;代乳粉質量劣差,在真胃受熱後內凝結,蛋白質變性,引起消化不良,也易引起腹瀉。

主要表現為:犢牛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廢絕,頭低耳搭、被毛粗亂、夾尾、喜臥、肛門周圍附著腥臭的糞痂,排出的稀便呈不同顏色;腹瀉持續時間較長者,眼窩凹陷,消瘦脫水;腹脹者,腹圍增大,叩診呈鼓音,觸診腹壁有水音,伴有體溫升高者,渾身發抖,呼吸快而喘,鼻孔內流出膿性分泌物。臨床上因犢牛發病的日齡、食物的性質、病程長短、發病程度的不同,腹瀉顏色和性狀也有所不同。 

糞便呈黃綠色像搗碎的雞蛋,多見於10日內的犢牛。

糞便呈灰白色水樣,其中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塊,呈絮片狀,腥臭,多見於15~20日內的犢牛。

糞便呈暗紅色血便,多見於1個月的犢牛。

糞便呈暗綠色、黑褐色,稀糞中含有較幹的糞塊,多見於1個月以上的犢牛。

糞便呈白色、幹固,這與過食牛奶或代乳粉有關。

治療原則:減少飼餵量或禁食、調節腸胃,消炎、防止繼發感染、脫水和酸中毒。

首先減少飼餵量。一般減少正常餵奶量的1/3,減少的奶量用溫開水或淡鹽水代替,或禁食12~24小時,口服補液鹽,當腹瀉減輕時逐漸增加到正常飼餵奶量。

對於糞便帶血者,先清理胃腸道。首日用石蠟油100~200毫升,一次口服;次日再用磺胺脒、碳酸氫鈉片各2~6克/頭,一次餵服, 每日3次,連服3日。

腹瀉伴有胃腸脹氣者,先消除脹氣。用魚石脂30~100克,75%的酒精20~50毫升,一次餵服,或用磺胺脒、碳酸氫鈉片各5克/頭、氧化鎂3克,一次口服。

腹瀉脫水者,應儘早補充等滲電解質液。糖鹽水或林格300~1000毫克、10%糖150~500毫升、碳酸氫鈉注射液100~200毫升,一次靜脈滴注,連用3~5日。

腹瀉伴有體溫升高者,除內服健胃、消炎藥外,可全身用藥。安乃近10~20毫升、青黴素160萬單位、鏈黴素100萬單位一次肌注;或安乃近10~20毫升、慶大黴素10~20毫升,一次肌注,一日2次,連用3日。

加強飼養管理,嚴格遵循犢牛飼養管理制度,是預防犢牛食源性腹瀉的關鍵。

堅持五定:即定質、定溫、定時、定量、定人。

犢牛出生0.5~1小時內時及時灌服初乳3~4升,初乳的溫度達到40℃,檢測值≥22%,免疫球蛋白含量≥50毫克/毫升的優質乳,使犢牛儘早獲得母源抗體。

常乳飼餵在產後第2天,飼餵前常乳需要進行巴氏殺菌;每天飼餵3次,飼餵量根據犢牛採食量和日齡而定;飼餵溫度為38℃±1℃。 

代乳粉飼喂,為犢牛提供代乳粉,保證水溫在80℃~100℃;將開水放入水桶中,降溫到45℃~55℃,按照添加比例勾兌代乳粉,並進行攪拌直至全部溶解,溫度降低為38℃±1℃時進行飼喂。同時保證代乳粉的質量,嚴禁飼餵劣質代乳品及發酵腐敗變質的牛奶和奶製品。

出生後第3天飼餵開食料;一天飼餵3次,保證全天供給乾淨新鮮的顆粒料。

犢牛出生後第3天開始供給清潔的飲用水,每天提供飲水量約佔體重的10%,水溫控制在30℃。

冬季春季節,犢牛10天即可將其趕到戶外運動場,每天0.5~1小時,氣溫在-10℃以下,保證15天內犢牛穿上特製棉馬甲。

犢牛決定著養殖場未來的經濟效益,犢牛飼養管理關係著牛群未來的發展潛力。因此,建立犢牛飼養管理操作流程,加強母牛圍產期管理,嚴格犢牛出生後衛生防護,養好犢牛至關重要。同時結合實際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制度,正確使用消毒劑,堅持日常消毒,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查明原因,儘快採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提高犢牛免疫力,保證犢牛健康成長,為奶牛場後備牛的儲備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邱曉東 宗瑞林 張來昌 李素霞 劉廷玉 蔣桂娥

相關焦點

  • 犢牛拉稀怎麼辦?犢牛拉白色的便用什麼藥?犢牛該如何治療拉稀?
    犢牛腹瀉的發生,與胎兒發育期的條件以及外界環境的影響有關。也會因為地區和季節不同,犢牛患腹瀉的情況也不一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引起。1.細菌引起產腸毒素性埃希氏大腸桿菌(ETEC)、彎曲桿菌、沙門氏桿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等均可引起犢牛腹瀉。2.病毒引起輪狀病毒、冠狀病毒、星形病毒、盞形病毒、微病毒等都可引起犢牛腹瀉。3..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犢牛的飼養、管理及護理不良。
  • 犢牛洩痢康
    犢牛洩痢康 苦參、白頭翁、穿心蓮內脂粗提物             (復配型)【產品名稱】商 品 名:犢牛洩痢康對細菌性腹瀉、病毒性腹瀉、營養不良引起的腹瀉、溫度變化引起的腹瀉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斷奶前犢牛乾草飼餵管理
    減少斷奶前犢牛的非營養性口部行為斷奶前犢牛期的飼養方式會直接影響犢牛的採食行為和不正常的採食行為的形成。非營養性的口部行為,包括吮吸圈舍和犢牛間相互吮吸,這些行為都認為是對犢牛的健康有害的(Babu et al., 2004),在不用乳頭飼餵犢牛的情況下,這些行為有增加的趨勢(Hammell et al., 2000)。所以整個斷奶前的犢牛期管理會影響日後犢牛長大後的採食行為(de Passille, 2001)。
  • 課程筆記 | 張小東:單寧酸犢牛止瀉應用與過瘤胃製劑研究進展
    本次直播張博士為大家帶來《單寧酸犢牛止瀉應用與過瘤胃製劑研究進展》受到業界好評,在線直播和回看人數將近萬次。以下是潤博特生物的張博士直播中的課程要點和乾貨,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和借鑑。張博士指出牧場都應該注意犢牛的健康。犢牛常見的疾病是腹瀉,尤其冬季腹瀉發病率很高,腹瀉不光對犢牛上發病率高,對羔羊、小雞的發病率也居高不下,腹瀉是幼齡動物常發的疾病。
  • 小牛犢拉稀腹瀉怎麼辦?補液與選藥是重點
    一個月以內的小牛犢體溫升高、腹瀉伴有惡臭、而且排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種很有可能是犢牛副傷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沙門氏菌病,不過也有可能是犢牛大腸桿菌感染。可是究竟怎樣判斷它是大腸桿菌感染還是沙門氏菌感染呢?其實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一會兒就說。沙門氏菌感染一般比大腸桿菌更為嚴重,而且它會迅速傳播,呈現出一種流行性,成牛有可能也會發作,但是犢牛的發病率更高。
  • Heat stress in Dairy calves 犢牛熱應激
    當我們想到環境對犢牛的影響時,冷應激通常是更常見的問題,尤其是在氣候比較溫和的地區。然而,飆升的夏季溫度,炎熱的太陽和高溼度會導致犢牛熱應激,和擠奶的母牛一樣。如果它們生活在靠近赤道的地區,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一年中好幾個月的犢牛。減少採食量和增加維持能量需求,再加上免疫力下降,可導致生長不良、更容易患病,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死亡。多熱才算太熱?
  • 初生犢牛如何餵養
    犢牛出生後,最初幾小時對初乳的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平均為 20%,變化範圍為 6%~45%。而後急速下降,生後 24h 的犢牛就無法吸收完整的免疫球蛋白抗體,犢牛在出生後 12h 內沒能吃上初乳,就很難使犢牛獲得足夠的抗體。
  • 犢牛飼養的黃金期,你是這樣餵的嗎
    今天我們主要交流的內容是對剛斷奶的犢牛怎麼餵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犢牛斷奶的早期時間:6到8周齡,這針對大規模養殖場而且是有技術管理的朋友,這樣早期斷奶才能確保一年繁殖一頭小牛,這麼早斷奶的成功或失敗在於飼養者的飼料配製。
  • 舌尖上的承德-----吃貨總動員
    不到承德非好漢,吃遍街邊所有店,下面讓吃貨帶您走進屬於吃貨的承德!承德涼粉製作分為投料、熬製、成型三道工序。成型後用刀片將粉漏成絲條,放入碗內,根據個人口味酌量加入各種調料,拌勻即可食,滑潤爽口,清涼解暑吃貨點評:周杰棍是雙節輪的腦殘粉煎碗託
  • 吃止瀉藥得悠著點,專家提示夏季防腹瀉要點
    //誤區一隻要是腹瀉,立即吃止瀉藥//大多數人在腹瀉時,採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立即吃止瀉藥,但這並不可取。//誤區三肆無忌憚,不做任何防護措施//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但若毫不在意,也可能出現更大的隱患。
  • 食藥監總局:濟南維維乳業生產的天山雪源味希臘酸奶不合格
    食藥監總局:濟南維維乳業生產的天山雪源味希臘酸奶不合格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2017-06-20 14:43
  • 高速集團承德分公司迅速行動全面強化疫情防控工作
    河北高速集團承德分公司迅速行動,多措並舉,抓實抓細各個防控環節,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強化責任擔當,確保防控到位。充分認識當前防疫形勢緊迫性,科學指揮調度,狠抓薄弱環節,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方向明確、路徑清晰、措施到位。 迅速開展摸排,確保不漏一人。第一時間對全員開展行程和接觸人員摸排、上報,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有關規定採取居家隔離、暫不上班等處置措施,確保零遺漏、無死角。
  • 舌尖上的承德——吃貨都被美食淹沒了,所以約嗎?
    承德涼粉主料:綠豆粉輔料:白礬、香菜麻醬、香油、芝麻、辣椒油、鹽、水、醋、蒜等。製作分為投料、熬製、成型三道工序。成型後用刀片將粉漏成絲條,放入碗內,根據個人口味酌量加入各種調料,拌勻即可食,滑潤爽口,清涼解暑吃貨點評:周杰棍是雙節輪的腦殘粉煎碗託
  • 牛碘缺乏症防治措施
    犢牛生長發育期、母牛妊娠和泌乳盛期,對碘需要量增加,而供碘不足;長期大量飼餵含有致甲狀腺腫的草料,如白三葉草、卷心白菜等影響牛對碘的吸收。牛碘缺乏症主要臨床表現為新生胎兒水腫,甲狀腺腫大,壓迫喉頭,呼吸困難。被毛稀疏或無毛,皮厚。犢牛產出後,虛弱無力,骨骼發育不良,四肢骨彎曲,站立困難。重症犢牛,以腕關節著地,有的不能站立。
  • 豬水樣腹瀉用什麼藥?豬細菌性拉稀和病毒性拉稀的區別
    萬痢金方【主要成份】硫酸慶大黴素、輔助成分(苦參、穿心蓮內酯、病毒轉移因子、腸道修復因子等)【性  狀】本品為紅褐色澄明液體。【藥理作用】本品具有清熱燥溼、抗菌消炎、止痢、清熱、抗細菌病毒,收斂、修復胃腸解毒止血化瘀,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 相對溼度80%,高溼地區如何成功防凝露?
    重慶市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年平均降水量較豐富,大部分地區在1000~1350毫米;另一方面,長江和嘉陵江在此匯合,給了重慶充沛的水汽來源。重慶空氣常年潮溼,相對溼度高達80%以上,多餘的水汽凝結形成霧,成就了「霧都」之名。這樣的高溼環境下如何防凝露?重慶某電力公司在參考了國內同行的多樁案例後,向中電保力發出了邀約。(二)凝露的原因
  • 養牛最實用的牛免疫程序(犢牛、青年牛、成年牛)大全
    1、肉毒梭菌中毒症免疫常發生肉毒梭菌中毒症地區的牛,應每年在發病季節前,使用同型毒素的肉毒梭菌苗預防接種1次。如C型菌苗,每牛皮下注射10ml。免疫期可達1年。8、偽狂犬病免疫疫區內的牛,每年秋季接種牛羊偽狂犬病氫氧化鋁甲醛苗1次,頸部皮下注射,成年牛10ml,犢牛8ml。必要時6~7d後加強注射1次。免疫期1年。
  • 承德往返北京六裡橋、四惠客運站班車恢復運營
    承德方面可通過網上以及現場兩種形式購票北京方面班線售票方式為報班可售,網上不預售7月28日,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往返北京六裡橋、四惠客運站的班線客車已經恢復運營,市民可根據出行計劃購票乘車,客運班線將根據客流情況,及時調整發車間隔時間,以保證旅客正常出行。具體時間旅客可根據官方售票渠道為準。
  • 承德的「驢打滾」為啥不「申遺」?
    很多承德人都熟悉最正宗的一種說法是,「驢打滾」就是滿洲的「豆面卷子」,是用黃米麵加水蒸熟的。因為八旗子弟喜歡黏食,便帶進了北京。並且引經據典說,《熱河志》裡有記載:「黍,土人稱為黃米。」切好的驢打滾至於「驢打滾」為什麼起源於承德,說起來既簡單又不那麼隨意。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像漁民以魚為食,牧民以畜為生一樣,黍菽也是承德先民的主要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