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夜市」周日落幕 下一個「士林夜市」在哪兒?

2021-01-09 贏商網

  本周日,錦江樂園「士林嘉年華」即將落幕,百聯中環有望接過「接力棒」,開始為期一個月的以上世紀60年代「寶島風情」為主題的臺灣美食活動。然而,無論是錦江樂園還是百聯中環,士林夜市在滬都像短期的「嘉年華」。有消息稱,士林夜市將會常駐北外灘,但是記者從昨天各方採訪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合作計劃,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方案。

  臺灣士林夜市為何會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傳說中的士林夜市究竟是何模樣?上海到底能學到什麼經驗?上海何時能擁有自己的優質平民夜市?本周,記者走訪上海、臺北兩地的多個部門及多位人士,試圖揭開士林夜市的秘密。  

  錦江樂園內舉辦的「士林嘉年華」人氣很足

  引人關注的錦江樂園「士林嘉年華」本月底就要結束了。短短兩個月,上海「吃貨」展現的巨大熱情令不少來自臺灣地區的攤主們深感震撼。

  儘管有消息稱士林夜市將會常駐北外灘,但從目前記者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合作計劃,還沒有具體方案。此外,針對此前網上盛傳上海一些區縣有意引入「士林嘉年華」,記者向幾個區縣求證,結果發現其並沒有引入打算。

  部分攤販移師百聯中環

  到本月31日,為期近2個月的錦江樂園的「士林嘉年華」就將結束了。錦江樂園方面表示,「士林嘉年華」對錦江樂園的人流量拉動明顯,預計遊客入園人數比以往多了7至8成。

  「士林嘉年華」帶動的人流效益被外地一些商家看中,他們竭力邀請其中的攤販再去「撈金」。杭州一家商廈就已經和一些人氣美食的攤販敲定,讓把攤位擺到商廈,利用中秋、國慶拉拉人氣。

  另外一部分攤販繼續留在上海,到百聯中環參加9月5日開始的新夜市活動,活動將維持1個月。「士林嘉年華」的主辦方計劃在百聯中環購物廣場打造一個上世紀60年代的臺灣地區復古風情的街景夜市,現場展示臺灣地區的生活和文化。為了原汁原味,服裝都會從臺灣地區運過來,以便更好還原上世紀60年代臺灣地區夜市的風貌。

  常駐規劃由上港總裁提出

  無論是錦江樂園還是百聯中環,士林夜市在滬都像短期的「嘉年華」。上海能否擁有一個自己的「士林夜市」?

  7月份,在虹口區政府召開的「北外灘航運服務業專家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受邀出席的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嚴俊表示:「北外灘濱江一帶,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人氣不夠,一到晚上就顯得冷冷清清。」為了解決人流量太小的問題,他希望能把正宗士林夜市引入到北外灘,「市民可以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美景,是一個很有市場前景的項目。」

  然而,北外灘的夜市距離最後落地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北外灘所在的提籃橋街道宣傳科、城管科等部門甚至之前都沒有聽說過要引進士林夜市的消息。有傳聞中要與士林觀光發展協會合作的上港集團相關人士也只是表示,項目還在洽談之中,還沒有確定的信息可以透露。

  昨天,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新聞發言人楊品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正與虹口相關方面談合作的計劃,但是「只是初步合作方向,還沒有完善。」

  不過楊品驊透露,這將是一個長期合作計劃,而不是短暫的嘉年華式的夜市,「肯定超過5年」。

  閘北表示沒地方設夜市

  之前有傳言稱,錦江樂園舉辦的「士林嘉年華」引起多個區縣關注,一些區縣可能有引入的意向。不過,記者從閘北、普陀、嘉定獲悉,這些區均表示,暫時沒有聽說有合作一事,或是並沒有引入計劃。

  其中,曾取締了彭浦夜市的閘北方面態度最為明確。閘北區宣傳科負責人說,閘北是老城區,人口密集、道路狹窄,夜市可能會給周邊居民生活造成影響。而士林夜市所處地段道路比較開闊,有擺設攤位的空間,從地理條件上看,兩者沒法比較:「取締彭浦夜市也是不得已,因為很難找到食客和周邊居民之間的平衡點。」

  提籃橋街道方面也有人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不解:「寸土寸金的地方為什麼要搞夜市?」

  [專家觀點]

  地方怎麼找?

  建議由室內向室外延伸

  「說起夜市,我們就會想到臺北的士林夜市。」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上海商學院教授齊曉齋說,上海現在不缺中高端夜市,缺的是規範的平民夜市,而且不是1個,只要是優質的,就算8個、10個也不嫌多。

  但是,要專門開闢這樣一塊場地,用於打造平民夜市,確實不是件易事。

  「可以考慮由室內向室外延伸。」齊曉齋說,商場、購物中心門前的廣場,其實是開設夜市的好場所。目前上海已有一個類似的,即位於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的「夜食尚」夜市,那裡「招安」了一部分彭浦夜市的老攤主,據稱現在人氣漸旺。

  這種模式下的夜市,租金不會太高,只要商場管理方妥善經營和管理,應該是可以複製的一種比較好的夜市模式。

  齊曉齋還提出了一個「臨時市場」的概念。他建議,可以選停車場或廣場等空地開設「周末臨時夜市場」,特定時間開設,比如周五、周六的傍晚開始,午夜過後收攤撤除,清掃乾淨恢復原狀。

  管理怎麼辦?

  建立優勝劣汰的機制

  在齊曉齋看來,打造一個好的夜市,一定是要從源頭上進行統籌的定位和管理,即從攤位、「人」的引入,到整個夜市的布局安排和設計,都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達到一定的文化層次。而且,在經營過程中,也要堅持統一管理,甚至可以有一套優勝劣汰的機制。

  齊曉齋說,設攤最起碼的衛生、營業等資質肯定要有,其次,絕對不是是家餐飲、是種小吃就可以進來,一定要有選擇。

  我們一旦要做上海版的「士林夜市」,一定要引入特色商戶,臺灣特色小吃肯定要有,而且要有當地商家坐鎮,要原汁原味。同時,也要有我們上海本土的特色小吃,甚至可以引入全國、全世界各地的最具特色的小吃,大家來PK。

  「發展夜間經濟的同時一定要加強管理。」齊曉齋說,這個責任夜市管理方當仁不讓要擔負起來,從進場手續的核准,到進場後的監督,都必須嚴謹。夜市要規定時間、劃定區域,住宅下面的「底商」不允許搞夜市。此外,夜間經濟也需要相應的交通配套,與規模較大的夜市相關的公交線路、地鐵輕軌需要適當延長運營時間。

  價格如何定?

  價格一定要平民化

  齊曉齋說,夜市的價格一定要平民化,上海現在不缺中高端夜生活,外灘3號、蘭會所等各種高檔會所不少,上海現在缺的就是規範、有證的平民化夜市。

  上海現在的夜市「兩多一少」:中高端夜市多,無證攤點多,而規範的平民夜市少。晚間在大學周邊、居民小區的無證攤販也很多,管理人員一下班他們就出來擺攤。食品安全隱患、環境汙染等問題突出,而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和社區居民往往又有晚間消費需求和交往需求。

  此外,如果是長期固定的夜市,最好不設門票。

本文轉載來自:《新聞晨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下一個在哪?「士林夜市」意外爆紅 或常駐5年以上
    錦江樂園內舉辦的「士林嘉年華」人氣很足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本周日,錦江樂園「士林嘉年華」即將落幕,百聯中環有望接過「接力棒」,開始為期一個月的以上世紀60然而,無論是錦江樂園還是百聯中環,士林夜市在滬都像短期的「嘉年華」。有消息稱,士林夜市將會常駐北外灘,但是記者從昨天各方採訪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合作計劃,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方案。  臺灣士林夜市為何會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傳說中的士林夜市究竟是何模樣?上海到底能學到什麼經驗?上海何時能擁有自己的優質平民夜市?
  • 臺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位於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和小北街一帶,有超過五百家店面和攤販。    位在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鐵皮覆頂,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生炒花枝,琳琅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    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則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各式店鋪及地攤挨家緊臨,小吃攤、服飾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運動用品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
  • 士林嘉年華確實「傍了」士林夜市 宣傳打了擦邊球
    事實上,士林市場從未向大陸進行過相關推廣,也沒有成立相關協會,士林市場的管理組織是「士林市場自治會」。在上海舉辦「士林嘉年華」的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的會員部分來自士林夜市私人市場,還有一些在大陸的臺商。而「士林嘉年華」上的攤販除了一部分來自士林夜市,有的還來自永和樂華夜市。此外,還有臺商在廈門、瀋陽等地自創的臺灣小吃品牌。
  • 「士林夜市」未登陸北京
    朝陽公園舉辦的臺灣美食節並非「士林夜市」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遊園·調查本報訊(記者 劉洋 董鑫)「士林夜市搬來北京啦。這個十一,不去臺灣就能吃到正宗的臺灣美食!」然而國慶假期已過去四天,不少慕名前往朝陽公園品嘗臺灣美食的市民卻紛紛吐槽,食品味道與正宗「士林夜市」相差甚遠。對此,朝陽公園回應稱,目前園內正在舉辦的是臺灣風情美食節,其與「士林夜市」並無關係。遊客:以為臺灣美食節是「士林夜市」「聽說十一期間要舉辦『士林夜市』,這兒又寫著臺灣美食,應該沒錯了。」
  • 士林夜市: 臺灣小吃大全
    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臺北夜市中以士林夜市最負盛名。   士林夜市是由不少小巷組成的綜合夜市,在臺北市中心坐地鐵到劍潭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就是,很方便。這兒有幾百個攤位,小吃應有盡有,最有特色的是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生煎包、藥燉排骨等,還有太陽餅、鳳梨酥、澎湖魚乾、烏魚子等地方特色食品,讓到了這兒的人都會吃得不想離開。
  • 正宗臺灣菜與臺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溢散熱鬧滾滾的氣息。
  • "士林夜市"經驗能否被借鑑? 申城夜市發展需時間積累
    近日開業的錦江士林夜市,讓不少「吃貨」找到了久違的暢快感。  有人說,逛夜市是認識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而對於上海而言,夜市文化似乎只是剛剛起步,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買份馬鈴薯排隊半小時  晚間7點,記者在錦江樂園的士林夜市裡看到,整個市集內人頭攢動,上百個座位早已座無虛席。每家店鋪的門前,幾乎都有消費者排隊的身影。
  • 士林夜市來滬火爆調查:上海需要新天地 也需要平民夜市
    美食的誘惑不可阻擋,上海食客對於士林美食有著無限的嚮往。事實上,上海並不缺夜市,二十多年來,華亭路、襄陽路、吳江路、臨汾路……一個個曾經小有名氣的夜市也曾風生水起、各霸一方,可幾年下來,這些夜市生生滅滅,似乎總難成氣候。於是至今,一個成熟的、有人氣、有知名度的夜市還讓市民翹首企盼。
  •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畢永光 攝公營的士林市場是士林夜市的門面。該市場2011年重建開張,設有衛生間、地下停車場等設施。 畢永光 攝為方便大陸遊客,不少攤位可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 畢永光 攝夜市中有不少販賣臺灣水果的攤位。 畢永光 攝「忠誠號蚵仔煎」在士林夜市很有名氣,曾獲「臺北傳統市場節」金牌獎。 畢永光 攝入夜,士林夜市人潮湧動。
  • 士林夜市管理談:限時+限地+放權 攤販必須持證上崗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臺灣地區各大城市均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夜市,而夜市也已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在諸多夜市中,對大陸遊客而言,最出名的莫過於臺北的士林夜市,其中最核心的區域就是士林市場。  白天,士林夜市周邊交通無阻,商家半營業半休息;入夜後,攤販遍地,甚至封路佔道經營。兩者巨大的反差,依據的是一個規則:限時限地。
  • 上海加強對錦江樂園士林夜市監管
    上海加強對錦江樂園士林夜市監管 2017年04月19日 09: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9日上海訊 臺灣士林夜市在上海市閔行錦江樂園已舉辦好幾屆了
  • 臺灣名片——臺北士林夜市美食一條街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美食家,可不能錯過臺北士林夜市這個吃貨的天堂,雖然窄窄的街巷只有幾塊破鐵皮覆蓋的頂端,但囊括了大江南北味道正宗的小吃,曾經士林夜市與附近的媽祖廟相通,但當時的媽祖廟周邊集中了農貿交易集市都快擠到廟裡了,於是當地管理就一聲令下,在媽祖廟的周邊建起了一堵圍牆,那些攤販就集中在圍牆外面的窄小巷子裡直接擺攤
  • 士林夜市江寧也有了!
  • 士林夜市昨天試營業 摩天輪下品70餘種臺灣小吃
    圖片說明:不少「吃貨」昨天冒雨前來嘗鮮/晨報記者何雯亞  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昨天,錦江樂園士林夜市試營業,不少食客冒雨前來嘗鮮。錦江樂園專門開闢了一個夜市區,欲將此打造成為滬上首個規範管理的固定夜市。
  • 臺北「士林夜市」大快朵頤,尋找最道地的「蚵仔煎」
    幾分鐘後就到了這裡這裡是一個小小的轉盤道,由此正式進入士林夜市商圈。士林夜市士林夜市一方面是攤商和店家之間由於經濟規模而達成的用地默契,一方面則是攤商與警方之間取締與不取締的執法默契,形成一種有趣的共榮現象。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今年,全國各地大舉「夜間經濟」概念,更是催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夜市運營商,士林夜市仿佛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固然臺北有上百年夜市運營的成功經驗,但此時此刻,也不得不虛心一問:上海,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臺灣風情夜市?疫情前士林夜市風光一覽。
  • 臺北士林夜市18間水果攤撤走 夜市:遊客剩兩成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最知名的士林夜市過往仰賴觀光客人潮,如今受到疫情衝擊,來客量只剩下兩成,反觀南機場夜市有「當地人最愛夜市」美名,業績逆勢成長三成。對此,士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坦言,生意之所以呈雪崩式下滑,早前一直被詬病宰客的18間現切水果攤撤走,可謂「功不可沒」。
  • 臺灣士林夜市攤主紮根大陸的「味道」情結
    中新社石家莊9月20日電 題:臺灣士林夜市攤主紮根大陸的「味道」情結  作者 李茜  連日來,每當河北省會石家莊夜幕降臨,來自臺灣的53歲蚵仔煎鋪老闆陳忠雄便格外忙碌,他不僅要照顧自家店鋪生意,還要到其他攤鋪轉轉,看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
  • 北京朝陽公園舉辦臺灣美食節 並非「士林夜市」
    原標題:「士林夜市」未登陸北京 朝陽公園舉辦的臺灣美食節並非「士林夜市」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遊園·調查 「士林夜市搬來北京啦。這個十一,不去臺灣就能吃到正宗的臺灣美食!」然而國慶假期已過去四天,不少慕名前往朝陽公園品嘗臺灣美食的市民卻紛紛吐槽,食品味道與正宗「士林夜市」相差甚遠。對此,朝陽公園回應稱,目前園內正在舉辦的是臺灣風情美食節,其與「士林夜市」並無關係。 遊客:以為臺灣美食節是「士林夜市」 「聽說十一期間要舉辦『士林夜市』,這兒又寫著臺灣美食,應該沒錯了。」
  • 舌尖上的臺北士林夜市,跟咱們大陸比到底怎麼樣?
    韓國是一個依仗泡菜來支撐國家餐飲文化的地方,印度是只要沒了咖喱這一種調料整個國家餐飲業就會癱瘓的地方。士林夜市的小吃要說咱們華人靠人數多才創造出中華美食,印度人數也不少啊?要說民族特色對美食的支撐,中國才56個民族,俄羅斯可是193個民族,紐約這一個市就有一千多個民族,在這方面都比中國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