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20-12-15 農業科技報

問: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高瞻遠矚的講話,指明了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完善的方向。《建議》進一步提出,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在農村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並將此作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4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把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作為「三農」政策的基石,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先後兩次延長土地承包期,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明確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同時通過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和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實踐充分證明,雙層經營體制有效契合我國國情和農業生產特點,把農民利益同國家、集體利益較好地結合起來,調動了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必須長期堅持。但也要看到,雙層經營體制在「統」和「分」兩個層面都存在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從「分」的層面看,全國農村戶均佔有耕地面積僅10.5畝,農業經營規模小、農地細碎化的問題突出,限制了農業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也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從「統」的層面看,農村集體經濟薄弱,且內部治理機制不完善,難以承擔起統一經營的職能,以致出現雙層經營「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致使家庭經營的風險和成本難以有效降低,同時也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公平目標的實現。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人們逐漸認識到,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這兩類經營主體,可以成為完善雙層經營體制的有效載體。具體來看,在「分」的層面,小農戶同在小農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家庭農場並存,家庭農場代表著發展方向,並將逐漸居於主導地位。依靠家庭農場,各地逐步發展起同農業勞動力轉移步伐相適應的適度規模經營。在「統」的層面,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組建起來的農民合作社及其興辦的社有企業,同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社會化服務組織並存,農民合作社代表著統一經營的發展方向,並逐漸居於主導地位。農民合作社構建了一種勞動者集體佔有支配生產資料的組織形式,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方式。依託發展這兩類農業經營主體,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是在繼承和發展現行農業經營體制基礎上的重大變革。

培育家庭農場、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把握好家庭農場經營規模的「度」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取向。經營規模太小,實現不了規模效益,不利於農業集約化生產;經營規模過大,超越了家庭的經營能力,也不利於公平目標的實現。從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看,把握家庭農場經營規模「度」的下限,是保證讓家庭農場能獲得同非農就業相當的農業收入;上限是家庭成員的經營能力。需要逐步加大對家庭農場的支持,建立完善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

發展家庭農場,還需要處理好同小農戶的關係。我國小農經濟有幾千年歷史,「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農情。家庭農場的發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此需要有歷史耐心,更需要尊重農民意願。一方面,需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步伐,拓寬進城落戶農民自願有償轉讓農村土地權益的渠道,引導更多農民實現「離土又離鄉」,從而為家庭農場發展創造條件;另一方面,需要正視現階段小農生產在穩定農業生產,解決農民就業增收、傳承農耕文明、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家庭經營規模宜大則大、宜小則小,不搞一刀切,不搞強迫命令。同時還需要注重發揮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提升小農戶組織化程度,改善小農戶生產設施條件,提升小農戶抗風險能力,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來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

相關焦點

  • 寶山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唱主角」
    近日,在寶山農場有限公司一畝莊園大米加工廠,社長李軍拿著包裝好的稻花香大米說道,採用技術入股、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一畝莊園農業專業合作社僅用3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發展至擁有20戶社員的產業基地,成為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的「領頭羊」。
  • 淺談家庭農場經營的優勢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在中國,它類似於種養大戶的升級版。通常定義為: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楊祥祿:大力推進農民合作社產品品牌化建設
    大力推進農民合作社產品品牌化建設楊祥祿品牌農業是生產經營者的農產品通過相關質量認證,取得相應的商標權,提高市場認知度,在社會上獲得良好口碑,從而實現較好經濟效益的農業。農民合作社是廣大農民群眾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
  • 「中國農業新聞網」把符合條件的規模農業經營戶納入家庭農場範圍
    全國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強調 加快把符合條件的規模農業經營戶納入家庭農場範圍 推動家庭農場數量質量雙提升5月15日,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全國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視頻會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重要指示精神,對家庭農場培育發展重點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
  • 到2022年底 泉州市培育家庭農場超4000家
    近日,泉州市印發《泉州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行動方案》,將按照「發展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使家庭農場成為我市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的主力軍,至2022年底,全市新增家庭農場1500家,總數達4000家以上。
  • 新文件下發,2020年,國家大力扶持3大農業主體,給錢給地給人
    在近期,農業農村部給出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的通知,新文件下發,其中明確支持了將會助力農業3大主體走上致富之路,也就是說2020年3類農民將會獲得扶持,我們一起來看看。
  • 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鎮加快農業園區建設 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
    招商引資力度,吸引農業龍頭企業入駐園區發展特色產業,讓農民在規模經營中增收。  南指揮鎮79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多數貧困戶在農業園區通過打工獲得報酬而脫貧。農業園區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主陣地作用。  三是加快職業農民培育,讓農民在提高素質中增收。
  •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出成效 「新農人」領跑...
    他說,能獲此殊榮,要感謝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給了徐雲、鄭洪武創業「秘笈」的生產型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是由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組織,面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小微農企和農業社會化
  • 農業農村部:符合條件的種養大戶、專業大戶納入家庭農場範圍
    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在今天(3月11日)公布的《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相關重點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今年我國將加快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促進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精神,完善家庭農場名錄管理制度,把符合條件的種養大戶、專業大戶納入家庭農場範圍。做好家庭農場名錄系統信息填報和動態更新工作。強化示範創建引領,加強示範家庭農場評定,做好典型案例徵集推介,有條件的地方可開展家庭農場示範縣創建。引導家庭農場開展聯合與合作,鼓勵組建家庭農場協會或聯盟。
  • 安徽253個家庭農場、197個農民合作社擬獲評省級示範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9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網站發布消息,對2020年度擬評定的肥東縣國寶家庭農場等253個家庭農場、肥東真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97個農民合作社予以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時間為2020年11月9日至13日。
  • 朱啟臻:堅持農民在農業農村中的主體地位 |《三農大家談》第3季第6期
    今天的鄉村要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可能不一定家家戶戶都繼續養雞養豬,我們可以建家庭農場,在農場裡種養是結合的;也不一定晾曬,可以在村裡建統一的烘乾設施和設備,為農民提供服務。但是農民還是一定要住在離地最近的地方,這樣土地才能夠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農業生產才能夠保持高效。
  • 雲南特色農業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全國
    記者今日(15日)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雲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引領,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走出去步伐,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增強,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綠維文旅:家庭農場的概念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全文公布。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過去十年我國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總結,突出強調圍繞現代農業建設,充分發揮基本經營制度優越性,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若干政策規定》實施細則(2020-2021年)的通知
    2、申請對象在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登記註冊的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民政部門註冊的行業協會;依法登記的村級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二十)每年扶持50個示範帶動農民增收能力強,促進農民增收效果明顯的示範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每個給予3萬元獎補。1、目的意義為加快培育發展我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範建設,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有效促進我市農民增收。
  • 全國首個家庭農場法規!《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全文
    >第一條 為了保障本市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維護家庭農場合法權益,發揮家庭農場的農業經營主體作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以及相應的扶持、指導、服務與規範等活動。本條例所稱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的主體。
  • 2020年擬認定東營市農業「新六產」示範主體公示
    擬認定東營市雙福福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58個經營主體為東營市農業「新六產」示範主體,現予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1月23日至11月27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以書面形式向東營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科反映。
  • 農民合作社有政策優惠,你加入了麼?
    現在農村發展,農民合作社處於快速發展時期,目前實有入社農戶超過1億戶!還有很多農民朋友也看到了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勢頭,還有不少農民朋友打算或正在組建合作社。國家針對農民合作社也出臺了很多優惠,一起來看!國家對農民合作社給予哪些優惠政策呢?
  • 上海:家庭農場是否辦執照,經營者自主決定
    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障本市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維護家庭農場合法權益,發揮家庭農場的農業經營主體作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土專家」、「田秀才」將成人才「正規軍」 青島首次開評新型職業...
    隨著現代農業的興起,出現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他們以農業為職業,依靠自身專業技能,從事一定規模的種植、養殖、加工、物流、農機等農業經營,逐漸成為推動現代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一直以來,新型職業農民並未納入職稱評價體系當中。去年,根據山東省《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省人社廳確定在我市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
  • 發展家庭農場,打造農業致富「新引擎」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在我市,一個個「小而精」、「小而新」的家庭農場星羅棋布,在發展新型農業助農增收的同時,也為周邊市民帶來不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