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重男輕女,其實並沒有減少太多,因為很多沒有兒子的夫妻,也很羨慕有兒子的人,雖然說養兒防老早就已經過時了。過去的人們比較喜歡兒子的原因,就是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自己的兒子可以守在自己的身邊,以後的養老問題可以指望兒子。
但是現在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可能會選擇離開家鄉到另一個城市去打拼。養兒防老也只是一個空談。那些沒生兒子的夫妻,將來老了之後會後悔嗎?答案太現實。
1.老劉,六十八歲,生活特別幸福。
老劉今年六十八歲了和老伴一直居住在退休員工的住宅區裡面,雖然房子小了一點,但和鄰居街坊都玩得來,有時間就一起去打打麻將,跳跳廣場舞,釣釣魚,日子過得不錯。唯一個女兒也嫁人了,離得也不遠。每個星期都能回來一次,還經常安排老劉和老伴去旅遊。
這樣的好福氣,其實是老劉夫妻兩人會做人,一直捨得為自己的女兒花錢。老劉在年輕時,就和妻子為自己的女兒買了一套房子,後來女兒出嫁了,就當是嫁妝了。因為只是一個女兒,經濟負擔也小了很多,老劉現在也有存款,但是女兒一直心懷感激,總是買很多好吃的好穿的給父母。
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只要女兒的日子不算太差,嫁得不算很遠,也可以為自己的父母養老。遇到難處,女兒還是可以隨叫隨到,不比兒子差。
2.老王,六十二歲,特別後悔,生活就是煎熬。
老王今年六十多歲了,夫妻兩個人退休金也只有三千多,有一個兒子在外地過得很好,但不同意老兩口到自己家裡面住,揚言要給租房老倆口住。
「娶了媳婦就忘了娘」的兒子,太多了。老王的兒子就是這樣。前些年,結婚的時候,老王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掏空了,都給了兒子,一方面是送彩禮錢,一方面是說要在深圳買房子。後來,兒媳婦硬是要婆婆帶孩子,老王就讓自己的妻子去帶孩子,他一個人在家,日子過得特別不是滋味。但是也沒有什麼辦法啊,媳婦說了,「不帶孩子,老了就都別指望誰幫你養老了。」
老王的兒子在深圳,雖然工資不是很多,但是卻過得很好,因為有了特別急的事情,老王就必要去接濟他。如果不接濟,媳婦就開始罵人了,還揚言,日子過得不好,就離婚。天底下哪有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兒子?老王也是忍了又忍,生活只能繼續熬著吧。
看老王的表情,他生了兒子,也感到特別後悔。他說,「早知道是這樣,還不如生一個女兒呢,也能樂得自在。」如果自己的兒子不孝順,媳婦也好強,估計做父母的,有苦日子過。
生兒育女一輩子,把自己的錢都花光了,結果兒女一點感激之情都沒有,身無分文的老人,才是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