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很多經歷過剖腹產的寶媽們來說,在生完寶寶之後,肚皮上都會留下一道傷疤。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寶媽發現自己的傷疤不僅越來越重,而且還每逢陰天下雨傷口就痛癢,尤其在晚上更是難受。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很多寶媽在做剖腹產手術的時候,都不會選擇陰雨天,因為擔心落下「病根」。
案例
小黃最近面臨生產,醫生建議她剖腹產,並且把手術的日期也都計劃好了。卻沒想到等到手術那天,小黃的婆婆突然找到醫生,說能不能手術改天再做?
這樣的要求讓醫生十分不解,急忙問及原因,小黃的婆婆解釋說:我們老家有個習俗,做手術的人是不能選擇在下雨天氣的,否則傷口會「作天陰」。
原來,小黃手術的那天正巧趕上天下大雨,而婆婆擔心的「作天陰」也就是說在下雨天動手術,以後手術的傷口在陰雨天會加重感到酸痛。
面對小黃婆婆的想法,醫生連忙解釋道:您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傷口癒合的過程是十分複雜的,可能有的人在癒合的時候會出現不適,尤其是在天氣變化的時候。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傷口一般都會癒合完整,即使天氣變化,也會逐漸適應,不會有異常的感覺。
經過醫生的耐心解釋,小黃的婆婆終於同意當天進行剖腹產手術。手術自然也很順利,2個小時不到,一個健康的男寶寶就順利地出生了。
為什麼一到陰雨天,剖腹產傷口就容易痛癢?
其實剖腹產術後一到陰雨天刀口就癢,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很多產後媽媽都出現過。明明身體其他器官都恢復好了,就疤痕沒恢復還發癢。
其實有疤痕癢的感覺,說明它正處於增生期。
疤痕的形成需要三個階段,從最開始的傷疤尚未結痂的階段,到結疤後2-3周就開始增生。
疤痕增生之後會發紅、發紫、也會變硬,並且在皮膚表面突出,還會有痛癢的感覺。
而且處於增生階段的疤痕對於外界環境十分敏感,只要環境有稍微的變化,疤痕就會出現明顯的痛癢感覺。
尤其是當天氣炎熱或者潮溼時,疤痕內的神經末梢就更能察覺到這種變化,寶媽就會感覺到明顯的痛癢的不適感。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正常體質的寶媽,刀口在3個月之內會就會進入到疤痕成熟期,痛癢的不適感自然就會緩解很多。
但如果寶媽是疤痕體質,或者護理不當,那麼傷疤的恢復時間則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需要幾年或者幾十年才能進入到成熟期。
術後好好護理,能避免陰雨天傷口不適感
1) 保證傷口的乾燥和清潔
如果產婦的產褥期是在春夏季,天氣比較燥熱,產婦更容易出汗,一旦不注意就會引起傷口的感染。
所以在這個季節的產婦在護理傷口時,要保證傷口的乾燥和清潔。
2) 不抓撓傷口
傷口在恢復的階段,會出現痒痒的感覺,這時候不要抓撓,指甲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很可能在抓撓的過程中引起感染。
如果實在是癢的難受,可以熱敷傷口,一般可以緩解不適感。
3) 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傷口的恢復階段,寶媽要多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營養充足才利於傷口癒合,另外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還要保證基本的運動量。
寫在最後:
雖然陰雨天傷口疼痛不是大毛病,但也會影響到寶媽的日常生活,所以在產後儘量要好好的護理傷口,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