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附隨義務在合同履行之後的履行

2021-01-12 中國法院網

2012-09-24 14:55:35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王維永 樊行文

  裁判要旨

  在房屋買賣交易中,不動產交付後尚未辦理產權過戶登記,又再次轉讓房產的現象,比較多見。在這種情況下,合同附隨義務並不當然免除,附隨義務人仍須履行合同附隨的協助辦理產權過戶登記等義務。

  案情

  2000年5月2日,原告劉建軍與第三人吳雲紅登記結婚。2002年9月16日,第三人吳雲紅與被告付蘭平籤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由被告付蘭平將其位於奉節縣永安鎮人和街72號礦業公司6幢2單元住房一套賣給第三人吳雲紅,房價款為82000元。同年9月20日,第三人吳雲紅支付被告付蘭平全部價款,付蘭平為吳雲紅出具了收條。原告劉建軍與第三人吳雲紅隨後搬進房屋居住。2006年4月25日,奉節縣人民法院以(2006)奉法民初字第45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劉建軍、吳雲紅離婚,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同年12月15日,原告劉建軍與第三人吳雲紅達成《離婚後房屋產權協議書》,約定2002年9月16日購買的被告付蘭平在礦業公司的住房一套,歸原告劉建軍所有。該房屋的產權證明已於2004年7月2日即已辦理完畢,但該房的產權過戶手續一直未予辦理。原告劉建平多次要求被告付蘭平辦理房產過戶登記手續,但被告付平均予拒絕。

  被告付蘭平原系奉節縣礦業公司職工,其所賣之房系其礦業公司集資建房。被告付立平與被告羅術瓊於2011年4月7日登記結婚。庭審中,被告付蘭平辯稱:其所屬房屋並非賣給第三人吳雲紅,而是打牌輸給吳雲紅的;被告羅術瓊辯稱,無論該房是賣了還是打牌輸給別人,她都對房屋享有產權,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第三人吳雲紅述稱,吳雲紅與劉建軍結婚後,於2002年9月16日與付蘭平籤訂合同購買房屋一套,同年9月20日將房價款82000元交給付蘭平,由付蘭平出具收條,並一同到礦業公司領取該房鑰匙並交給了吳雲紅,交付房屋後隨即入住。後因法院判決離婚,即與劉建軍達成協議,將該房分給劉建軍所有。

  裁判

  奉節法院審理認為,誠實信用是我國合同當事人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被告付蘭平與第三人吳雲紅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是雙方在平等、互利、自願基礎上所達成的協議,根據合同法規定,屬有效合同,應受法律保護,雙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第三人吳雲紅籤訂合同後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了給付被告方82000元房款的義務,被告付蘭平亦將吳雲紅所購買的房屋予以交付,雙方買賣合同中約定的主要義務已經履行,但依照法律規定,被告付蘭平在履行合同後還應履行協助義務。第三人吳雲紅系在與原告劉建軍夫妻關係存續期間購得房屋,故該房屋屬吳雲紅、劉建軍的夫妻共同財產,原告系該房屋的共有產權人。後吳雲紅、劉建軍離婚,並籤訂離婚後房屋產權協議書,約定該房屋歸劉建軍所有,故房屋買賣中乙方吳雲紅的權利義務全部轉至劉建軍,即在本案中被告付蘭平應履行的協助義務就是協助原告劉建軍辦理房屋過戶手續。被告付蘭平自拿到該房屋產權證明書之後,未協助原告劉建軍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違反了法律規定的合同附隨義務,對此付蘭平應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因此,原告劉建軍請求確認2002年9月16日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並由被告付蘭平履行房屋產權過戶協助義務的訴訟請求,於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至於被告付蘭平庭審中辯解該房屋系打牌輸給第三人吳雲紅,而不是賣給第三人吳雲紅的抗辯意見,經查,房屋買賣合同系被告付蘭平自願籤訂,收條系被告付蘭平自願出具給吳雲紅,且被告付蘭平未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故對該意見本院不予採納。被告羅術瓊提出自己與付蘭平2002年1月1日結婚,該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付蘭平出賣房屋時未告知自己,付蘭平系無權處分的意見,經查,涉案房屋是付蘭平作為礦業公司職工所購的公司集資自建住房,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質,且被告羅術瓊與付蘭平系2011年4月7日登記結婚,故2002年籤訂房屋買賣合同時,該房應系被告付蘭平的個人財產,該房屋的買賣系被告付蘭平對自己的個人財產進行處分,並非無權處分。據此,被告羅術瓊的辯解意見,本院不予採納。遂判決:一,第三人吳雲紅與被告付蘭平於2002年9月16日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二,被告付蘭平在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協助原告劉建軍辦理位於重慶市奉節縣永安鎮人和街72號6幢2單元2-2號房屋一套的過戶手續。

  宣判後,各方當事人均未上訴,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評析

  1、合同的附隨義務不因合同約定義務的履行終結而自然免除

  我國合同法第六十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該條分兩款規定,第一款是指的合同約定的義務,第二款是指的合同未做約定的義務,亦即合同的附隨義務。根據合同法的該條規定,合同的附隨義務之法律含義應作如下理解:

  第一,合同的附隨義務系從誠實信用原則引伸而來。誠實信用原則被視為市場交易之帝王規則,因此合同法第六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該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後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具體包括: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合同終止後,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此為後契約義務,亦稱合同附隨義務。

  第二,合同的附隨義務以合同約定義務的全面履行為前提。按照古羅馬法的理解,「合同是一把法鎖。」其意即指合同一經成立,就把雙方當事人拷在了一起。這是因為,合同一經籤訂成立,雙方當事人已經註定相互之間的關係為權利義務對等關係,誰也別想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因此,這就要求籤約的雙方都要互相信任,互相依賴,同心協力使雙方的約定付諸實現,達至雙方預想的合同目的。也就是說,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已將雙方的權利義務註定於合同之中,不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將無法實現各自所享有的權利。從這個角度講,合同是一把法鎖,將雙方當事人拷在了一起。而沒有合同約定的全面履行,就不可能談得上合同的附隨義務。

  第三,合同的附隨義務並約定之義務,而系誠實信用原則所要求的義務。按照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這就表明,合同的附隨義務,是附隨於合同約定義務之履行所形成的義務,比如,車輛買賣合同所導致的車輛變更登記的協助配合義務,房屋買賣合同所導致的產權過戶登記的協助配合義務,皆屬於該類合同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所形成的合同附隨義務。即如本案中第三人吳雲紅與被告付蘭平之間的房屋買賣,被告付蘭平不但應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也要履行合同未約定但依誠實信用原則應當履行的合同的附隨義務——協助原告劉建軍辦理產權過戶登記。被告沒有協助辦理,即違背了合同的附隨義務,法院判決其應當履行,無疑是正確的。

  2、本案被告否定房屋買賣的效力構成合同約定義務與合同附隨義務之雙重違反

  一方面,從本案房屋買賣合同的籤訂情況看,按照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對價的合同。本案第三人吳雲紅與被告付蘭平於2002年9月16日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從形式到內容均符合合同法關於買賣合同的要求:被告付蘭平將房屋交付給第三人吳雲紅,完成了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第三人給付了房屋價款並由付蘭平出具了收條,作為買受人的吳雲紅履行了給付對價的義務。雙方從籤約到實際交付標的物及給付標的物價款,都體現了合同雙方的主觀自願和平等協商,實現了雙方籤訂合同之目的。按照合同法第三章「合同的效力」規定,該合同系合法有效之合同。按照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另一方面,從本案庭審中被告方提出的抗辯觀點看,無法改變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理由之一,被告付蘭平辯解他的房屋系打牌輸給吳雲紅,而不是賣給吳雲紅的,該意見之所以未能獲得判決的支持,是因為被告付蘭平空口無憑,根本沒有提供證據來證實他的主張。按照常理推斷,假若真是付蘭平打牌輸掉了自己的一套住房,定會有參與賭博的人在場,甚至會有付蘭平向公安機關的報案登記,還有其他相關證人的證明。但被告付蘭平沒有這些證據,自然得不到法律的支持。理由之二,被告羅術瓊辯稱付蘭平出賣之房系其夫妻共同財產,但經法庭審理查明,付蘭平與羅術瓊結婚登記的時間為2011年4月7日,而付蘭平出售房屋的時間為2002年9月16日,表明該出售之房乃係付蘭平在公司的集資建房,屬其婚前財產,何來夫妻共同財產之說?顯然不攻自破。

  再一方面,從房屋買賣成交到尚未辦理過戶登記的時間跨度看,已長達9年之久,被告之所以未履行合同的附隨義務,僅僅是一種表面現象,最本質的原因在於被告有意反悔房屋的買賣,以致原告方多次催促辦理過戶登記都被被告付蘭平及羅術瓊以種種理由推脫,直至拖到成訟後的法庭相見。這就表明,被告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對買賣合同的約定義務及其合同的附隨義務之雙重違反。這一近10的時空跨度,表明被告方缺乏誠實守信。然而事實證明,凡不講誠實信用的人,最終的結果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必然受到法律的約束與制裁。

  (作者單位:重慶市奉節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例-法定附隨義務的履行
    【案件焦點】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商品房買賣合同》【案件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關於「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 從「再來壹瓶」淺析合同的附隨義務
    【分歧】  對於本案中,商場有無為李某兌獎的義務,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商場與李某之間成立買賣合同關係,雙方合同已經履行完畢,商場沒有為李某兌獎的法定義務;  第二種意見認為:商場為李某兌獎應認定為買賣合同的附隨義務,商場應當為李某兌獎。
  •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合同履行的規則
    司法考試中,下列兩種情形,從給付義務有可能成為考點;   ①雙務合同中,若一方未履行或者未適當履行從給付義務,將導致對方訂立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則一方的從給付義務與對方的主給付義務立於對待給付地位,對方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②雙務合同中,若一方不履行其從給付義務將導致對方訂立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屬於根本違約,對方享有解除權。
  • 投資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基金合同視角下的「附隨義務」
    一、附隨義務(一)從附隨義務的理論基礎看附隨義務內涵與外延一般認為,附隨義務的理論基礎是誠信原則,換言之,附隨義務是基於抽象的誠信原則,以全面履行合同之債及保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為目的,而由另一方當事人負擔的一種合同義務。
  • 實際履行對合同成立的效力——履行治癒規則or默示合同
    一、履行治癒規則 (一)履行治癒規則的含義 《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另外,還要履行主要義務。原因在於,合同成立是當事人就主要條款達成了合意。只履行了次要義務,還不能解釋為雙方就主要條款達成了協議。 只有一方履行了主要義務而對方接受的情況下,才能從雙方已經履行了主要義務的行為中推定雙方已經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形成了合意。如果一方僅履行了次要義務而對方接受的,不能認為當事人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已經達成了合意。
  • 合同中我們該如何對待不同種類的義務呢
    在籤訂合同之後,我們自然而然就會遇到一個合同的履行的問題,而合同義務是合同履行的關鍵,在通常之中,合同義務可以分為三類:主給付義務、從給付義務、附隨義務。主給付義務是合同當事人固有的、不可或缺的義務,違反主合同義務則可以請求承擔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等。
  • 合同約定不明時履行條款的認定
    原告李某向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訴稱,2011年5月7日,原李某與被告濟南某家居生活廣場有限公司籤訂《銷售合同》,原告自被告處購買某衛浴品牌的產品,約定貨款價款為14373元,原告實際支付的價款為12693元。合同籤訂後,原告依約支付貨款12693元,履行完畢付款義務。截至起訴時,被告仍有部分產品尚未向原告交付。
  • 債權轉讓合同生效後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案件如何確定案由
    【案例】A擔保公司在B貿易公司與C公司進行貨物買賣過程中,為B貿易公司提供擔保,B貿易公司因未能履行對C公司的貨款給付義務,由A擔保公司代為支付了貨款。現A擔保公司要求D公司償還該筆債務,D公司遲遲未能償還,遂A擔保公司將D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D公司履行義務。 該案應確定為什麼案由? 【分歧】 第一種觀點:債權轉讓合同糾紛。A擔保公司與D公司是基於債權轉讓協議產生的糾紛,案由應確定為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第二種觀點:追償權糾紛。
  • 合同履行中情勢變更如何理解,怎麼理解情勢變更?
    例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很多合同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履行,該如何處理,就可能涉及到「情勢變更」。那麼合同履行中情勢變更如何理解,怎麼理解情勢變更?網友諮詢:合同履行中情勢變更如何理解,怎麼理解情勢變更?貴州宇泰律師事務所張俊蛟律師解答:所謂情勢變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情勢變更,致合同之基礎動搖或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原有效力顯失公平,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者解除合同。
  • 從一起案件談商場附隨義務責任的擴張
    我方認為是由犯罪嫌疑人偷盜而形成的刑事案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範圍的規定,原告具有民事訴訟權的時機是在經過公安、檢查、法院追繳和退賠之後不能彌補原告損失的情況下,方能提起民事訴訟。(2) 對所立的服務合同糾紛提出異議,不是服務合同糾紛。原告在訴狀中稱其到被告處購物,原告與被告應該是買賣合同關係。
  • 總則 第六章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指依法生效的合同,因具備法定情形和當事人約定的情形,合同債權、債務歸於消滅,債權人不再享有合同權利,債務人也不必再履行合同義務。按照本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終止。        一、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        合同是當事人為達到其利益要求而達成的合意,合同目的的實現,有賴於債務的履行。
  • 威創股份回復問詢函:已履行全部合同義務,解除可兒教育股權轉讓...
    同時,威創股份表示,劉可夫、回聲所提出的訴求在在《股權轉讓協議》中並無法定或約定的條款支持,且交易中威創股份已履行全部合同義務,即完成標的資產權屬的對應工商登記變更。劉可夫、回聲的合同目的業已達成,依法應履行合同義務支付對應價款。威創股份指出,於12月23日收到劉可夫、回聲發來的律師函,但對於其訴求,雙方對此還存在爭議。
  • 2020法考民法新增內容--債與合同的概述
    例如,非營運汽車讓他人免費搭乘是一種施惠行為,將乘車人送至特定地點僅是駕車者的道義責任,而不是法律義務;而計程車載客則在駕駛人與乘客之間形成債的關係(運輸合同關係),雙方均負有一定的法律義務。然而,情誼關係在某些情形下(如好意搭載)可能產生安全保障義務,並因違反該義務而產生民事責任(侵權責任)。債是民法調整財產關係的結果。
  • 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評析與完善建議
    第二,從給付義務與附隨義務的違反是否一定不能作為解除權的法定情形?換言之,是否必須構成根本性違約才能行使解除權?《民法典》第563條第2項、第3項均規定「主要債務」之違反作為法定解除的條件,是否必然排除了次要債務或者從給付義務或者附隨義務的違反作為解除合同條件的可能性?第三,履行不能、履行艱難是否可以作為解除權的法定條件?
  • 民法典·天天聽(第3編第4章)|「合同的履行」有哪些具體內容
    第三編 合同第一分編 通則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第五百零九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第五百一十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 RNG老闆回應王思聰爆料:UZI退役也要履行合同,小虎是自願轉上單
    LPL冬季轉會期終於結束了,經過一個月的轉會期的操作之後,LPL賽區很多戰隊都完成了陣容的重組,甚至LPL賽區還出現了多支銀河戰艦的隊伍,然而就在轉會期的最後一天的晚上,IG戰隊老闆王思聰卻說出了UZI無法在IG戰隊復出的原因,而這也引來了很多的粉絲們的熱議,甚至就連RNG戰隊老闆都深夜發文進行了回應。
  • 王鉞翰:演藝經紀合同性質二元論
    從給付義務,是不決定合同的類型、在不同的合同類型中都可能出現,但卻是為實現主給付義務的順利履行而又需要約定的重要義務。附隨義務是法定的、附屬於主給付義務,應由合同當事人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為保障合同的順利完成而需要善意履行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例如,筆者在網絡購物網站上購買了一套組裝家具,筆者在「上門自提、普通平郵、特快專遞」的送達方式選擇中,點擊確定了「特快專遞」送達。
  • 義務類型不同,對其違反所引起的解除權和抗辯權效果也不同
    對合同義務做類型化認定的主要意義在於:義務性質不同,對其違反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所承擔的責任也有區別。具體而言,在違約成立的前提下,義務類型的定性直接決定著解除權與抗辯權的行使。首先,主流觀點認為,三大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和不安履行抗辯權)均以對主給付義務的違反為適用條件,違反從給付義務及附隨義務,相對方無權行使三大抗辯權,至少無權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 吳兆祥:合同編通則理解與適用|轉需
    ,增加了保存債權代位,明確了代位權行使的法律後果;九是第538-540條撤銷權制度增加了可撤銷行為的類型和撤銷權行使的法律效果;十是第545-550條在債權轉讓中增加了禁止轉讓約定的效力、受讓人對從權利的取得條件、債務人對受讓人的抵銷、債權轉讓增加履行費用的承擔等規定;十一是第562條至567條、第580條第2款明確了合同解除時違約責任的承擔、不定期持續履行合同的任意解除、完善解除權行使規則、增加實際履行義務排除後解除合同規則
  • 律師說保險三: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並不必然導致保險理賠失敗!
    如果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具體事項與保險事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則保險人不得因此而拒絕投保人的理賠要求。所以,在此種情況下,投保人依然可以向保險人主張保險理賠哦!《保險法》第16條: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