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七年後,北京奔馳銷售公司CEO倪愷即將在中國市場卸任。
今日,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全球主要市場人事任命。奔馳在發布的官方消息中稱,2019年9月1日起,現北京奔馳銷售公司CEO倪愷(Nicholas Speeks)將接任梅賽德斯-奔馳美國及北美公司總裁兼執行長一職。而現梅賽德斯-奔馳俄羅斯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楊銘(Jan Madeja)將接替倪愷的職務,擔任北京奔馳銷售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倪愷於1979年加入梅賽德斯-奔馳品牌,起初供職於梅賽德斯-奔馳英國公司。隨後, 他在歐洲、中東和亞洲等多個市場擔任銷售與市場的高級管理職務。期間曾在伊拉克履新,在巴格達,他曾乘著「黑鷹」直升機在天空中穿梭,身邊戰火紛飛。2010年倪凱開始擔任梅賽德斯-奔馳日本公司的總裁兼執行長。2012年出任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倪凱起初來到中國市場時,奔馳曾一度原地踏步,與競爭對手之間也有著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倪凱是通過毛遂自薦來到中國的,首次提出時遭到公司拒絕。但對於奔馳當時在中國市場的狀況,他堅信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當時,奔馳面臨銷售渠道混亂、國產化進程緩慢等問題。倪凱上任後就開始整合銷售渠道,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首先還是(國產、進口)雙渠道的問題,這一模式不僅在中國行不通,在全球都行不通;其次,問題出在產品層面,產品的附加值沒有做好;第三,我們沒有真正理解中國市場;此外,在經銷網絡拓展方面不足。 」
在上任的七年間,倪凱在當時提出的三個問題已逐步得到解決。2012年底奔馳成立了銷售公司,利用新銷售公司整合原進口和國產渠道,這為奔馳後期在中國的快速發展掃清了一大障礙。倪凱上任後一年,2013年的奔馳在華銷量約23萬輛,但當年的增速也達到了11%。奔馳2014年全年在華的累計銷量28萬輛,大漲29.1%,隨後開始逐年增長。2018年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是2012年的近3.5倍,中國也已成為奔馳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自倪愷上任至今,奔馳中國經銷商總數從200餘家擴展到現在的600家,覆蓋200多個城市。國產化份額也在不斷提升,奔馳本土生產車型佔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市場總銷量70%以上。此外,戴姆勒已計劃投資11億元建立中國研發技術中心,從產品設計方面考慮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任期間,倪凱還提出了數位化等戰略。
在任職期間,倪凱不斷強調與經銷商的關係以及最佳客戶體驗,奔馳經銷商的利潤也相對較高。《2018年1~9月全國乘用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奔馳品牌經銷商70%以上處於盈利狀態,另有30%屬於持平狀況,而奧迪經銷商虧損達20%,沃爾沃經銷商虧損比例43%。不過,今年4月份,奔馳在西安發生女車主維權事件,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倪凱在事發後稱:「如果我是一個客戶,我要求的不僅僅是換發動機,要求更換發動機,要求更換新車。」倪凱說,從情感上無論是廠商還是經銷商都應該吸取教。而受該事件影響,豪華車企4月份整體庫存都有所上漲。
倪凱之所以調任美國,業內分析是將中國市場的經驗複製到美國市場。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市場在2015年之前一直是奔馳全球最大的單一區域市場。2016年,中國市場在銷量方面的表現取代了美國市場位置。2018年,奔馳在美國市場完成的銷量僅為中國市場的50%。而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也存在相似的地方,比如美國市場也以SUV為主,美國市場同樣在創新技術方面存在優勢。
目前,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仍在上漲。今年4月,奔馳全球銷量為18.2萬輛,同比下跌5.5%;但在中國,奔馳4月銷量達5.8萬輛,同比上漲0.8%;今年1~4月,奔馳品牌在華累計銷量為23.2萬輛,同比增長2.2%。今年以來,豪華車銷量增速放緩,在奧迪奔馳和寶馬中,僅寶馬一家達兩位數增速。而奧迪在4月份的銷量同比下降了11.5%,前4月則同比小幅下滑0.5%。
作為倪凱在華的接棒者,楊銘是在1992年在斯圖加特加入戴姆勒集團的財務部門,並先後在集團內部擔任不同職務,包括:梅賽德斯-奔馳輕型車海外市場與銷售負責人、戴姆勒客車事業部成本控制負責人及財務長、梅賽德斯-奔馳波蘭公司執行長,直至最近擔任梅賽德斯-奔馳俄羅斯公司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