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管訪談】招行信用卡中心副總經理王波:構建信用卡差異化優勢 打造全面服務生態圈
來源:新華財經
招行信用卡2017年累計發卡量就已過億,是股份制銀行中發卡量最大的。交易額更是一騎絕塵,稱冠多年。近年來,信用卡競爭邁入精細化新階段,招行信用卡交易額、業務收入、App活躍度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究其背後有多重因素:移動化策略布局早、品牌營銷佔領用戶心智、數位化獲客能力強,以及智慧化的風控、多元化的營銷、智能化的客服等。
規模上量後,2018年起國內信用卡行業變局凸顯,在存量競爭市場,如何持續保持領先?「2019滬上金融行業創新人物」、招行信用卡中心副總經理王波接受記者專訪時多次提及了「客戶體驗」「客戶粘性」,為了真正了解客戶需求,真正打造有穿透力的產品,招行信用卡甚至招聘了很多心理學人才。90後及00後客群在招行信用卡的佔比已經接近40%,通過對用戶的深度洞察,市場趨勢的前瞻把握,招行打出的品牌年輕化戰略在業內先行一步,成為引領市場的核心優勢之一。
打造全面服務生態圈
截至2019年末,招行信用卡流通卡數達9529.99萬張,較上年末增長13.04%;流通戶數達6450.48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1.16%;與此同時,招行信用卡交易額和貸款餘額再創新高。2019年招行信用卡交易額達43486.15億元,同比增長了14.62%;貸款餘額6709.9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62%。
逆勢增長的經營成績單,一方面源於對場景化生態圈的聚焦,招行信用卡通過打造日常高頻場景的生態圈來擴大零售業務規模;另一方面,堅持開放,與合作夥伴共建生態圈,提高服務質量;此外,加強科技在信用卡場景中的賦能,並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王波表示,招行信用卡的「掌上生活App」通過深耕「飯票」「影票」兩票業務,將用戶生活、消費、金融串聯起來,保障用戶高頻次使用App。「2019年兩票平臺交易金額累計已超過100億元,飯票交易筆數突破7000萬筆,電影出票張數突破2000萬張。」
招行信用卡的影票業務覆蓋了全國1萬多家影院,飯票平臺精選商家已達10萬家,兩票業務成為招行信用卡交易額重要組成部分。王波指出,通過生活化場景的多年深耕,招行信用卡得以實現流量與用戶粘度的雙豐收。
招行信用卡舉辦第10年「10元風暴」活動,活動面向全網用戶開放,突出社交屬性和娛樂屬性,以用戶思維將信用卡消費通過更自然的方式融入人們生活。
隨著金融科技的深度應用,招行信用卡的數位化獲客模型也越來越多元化。2019年,招行信用卡以掌上生活App為平臺,通過聯名營銷、聯動營銷、場景營銷、品牌廣告營銷、自媒體粉絲營銷、MGM(客戶推薦客戶)社交營銷等方式,重塑獲客體系。據悉,招行信用卡數位化獲客佔比已經達到64.32%。
如今的招行信用卡早已跳出以銀行帳戶為核心的服務體系,基於掌上生活App面向全網用戶。這是一種從「客戶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換,突破銀行網點、人力資源的限制,依靠技術推動獲客效能,大大拓展了用戶服務半徑。
截至2019年末,掌上生活App累計用戶數已達9126.43萬戶,月活達4664.34萬戶,日活躍用戶數峰值高達903.58萬戶。王波介紹,招行信用卡正通過探索「開放與融合」打開數位化大門,打造更全面的服務生態圈,重構與用戶的連接。掌上生活App8.0以內容、電商、汽車等為引擎,通過擴充產品維度、拓寬合作廣度、堅持技術深度,助力招行信用卡實現「最佳客戶體驗信用卡」,以期在信用卡下半場走得更穩健。
品牌年輕化戰略
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變遷,重構與年輕人的連接,招行信用卡的品牌年輕化戰略在業內先行一步。王波認為,提高客戶粘性、提升客戶體驗是信用卡精細化經營的永恆主題。
從招行信用卡的申卡人群樣本來看,年輕化趨勢十分明顯。以2019年10月末流通戶為樣本,申卡年齡小於30歲的用戶佔比達到66.38%。 90後及00後被稱為「Z時代」,他們是一批出生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已經逐漸成為信用卡市場的主要客群。他們更關注自我、探索世界,消費興趣化、個性化,招行用「興價比」概念重新定義他們的消費觀體系。
消費是信用卡連接用戶最近的場景,每一筆消費都在為想要的生活投票。有趣的是,「Z時代」年輕人的新消費觀更注重興趣。以前的「性價比」是性能和價格,現在是「興價比」,是興趣和價格。2019年的數據顯示,招行持卡人中的90後和00後,消費總支出增長了30%,80後增長了12%,70後增長了10%。「很能花」的背景下,花在什麼地方,離散程度很大,美妝、電影、餐飲、健康、娛樂等等消費都在同比例增長。
王波認為,「年輕人的消費觀在不斷變化,怎麼去獲得年輕人,怎麼增加客戶粘性是招行信用卡一直在堅持努力的。我們做了很多的研究以及內部拷問,答案只有一個,還是要回到客戶體驗上去。」
招行信用卡在用戶研究中發現,對於70後和80後而言,信用卡主要是金融支付工具,但在90後眼中,信用卡的定位變成了性價比工具,90後用戶中四成半的用戶在意日常消費中的優惠,習慣在餐廳用餐、充值繳費、訂票時打開銀行App來比價。
年輕人其實不是在意價格,而是把尋找性價比當成一種能力。招行信用卡在雙十一交易數據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泛Z世代「在雙十一中消費額同比增長23%,消費總額前十的用戶中「買買買」均超過10萬元,但他們每個人都是掌上生活飯票影票優惠券的忠實擁躉。而招行信用卡招牌優惠活動「10元風暴」中,2018年參與者裡近一半是90後。
時代變遷,創新更替。在招行信用卡中心的展示廳有一面牆,牆上滿滿的全是招行發行過的信用卡。每一張卡片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都有著時代的消費印記。
「招行信用卡一直主動適應內外部形勢和市場變化,加快科技轉型、重塑競爭模式、解鎖增長難題。」王波認為,信用卡進入存量市場競爭的時代,加上有網際網路巨頭對場景的壟斷,要贏得市場最終還是要把客戶體驗擺在第一位。其次,要有一個長期的、有生命力的產品。第三是在精細化運營上下功夫。
讓利求雙贏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市場。面對「危機」,招行信用卡出臺了一系列自救與互助舉措,讓利求雙贏。
疫情期間,招商銀行信用卡推出延期還款、費用減免等馳援政策,幫助受疫情影響的用戶渡過難關。對因疫情難以按時還款的持卡人,包括確診、疑似隔離人員以及參與救援的醫護人員等,合理延後還款期限並減免相關費用;還專門針對湖北地區推出一些費用減免政策。
企業經營因疫情受到了嚴重衝擊,為幫助眾多企業能儘快復甦,招行信用卡又發起了「逾越者聯盟」,率先籌集高達7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投入餐飲、汽車、電商領域,助力與之合作的3萬餘個餐飲品牌的16萬家門店、50個汽車品牌、5000家汽車經銷商、1萬家電影院等。
王波表示,「逾越者聯盟」3月初發起,截至5月初,全國有近4000家餐飲商戶參與預售飯票活動,涉及優惠商品4000餘個,飯票預售總金額超3600萬元,代金券張數近40萬張,在對商戶幫扶上取得一定成效。
掌上生活App推出的「周六必享」通過滿足周末檔用戶的消費需求,加大商戶促銷頻次,幫助餐飲行業復甦。對B端商戶實現「預售+引流+補貼+復購」的循環模式,對C端用戶則實現「便捷+實惠」的良性模式,在北上廣等十個城市率先測試,首批合作夥伴除全國範圍的星巴克、肯德基、屈臣氏之外,還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餐廳加入。
電商方面,招行信用卡採取「資金補貼+解決痛點」模式,新增專項資金補貼商家,結合用戶需求幫助商家獲取更豐富優質的流量資源,同時還針對商家的現金流、墊款等多方面痛點進行針對性解決。比如掌上商城推出配套的營銷活動,以「暖春福利」為主題,對超過200家入駐商家提供了強有力資源支持,並在24期免息專區活動中對部分商家進行了手續費減免,降低商家經營成本。
「金融對實體的支持不只是一個數字金額,還要連接起溫暖與希望。」王波說。(記者 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