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後人、TVB演員、粵劇名伶、與初戀共結連理,她到底是誰?

2020-12-13 貺宓雜談

序言: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大家對她應該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港劇迷而言,擁有優雅高貴氣質的她所扮演的角色可謂是深入人心。對於粵劇發燒友而言,對她追捧的熱度也是粵劇圈子裡數一數二的。她就是謝雪心。

出生於1953年的謝雪心,原名為孔令馥,是孔子第76代後人。

有人稱,她是香港著名橫跨體育界、粵劇界、影視界、話劇界的資深演藝人才,她所演的角色讓人過目不忘,在現實生活中,她本人也深受敬重。其中,「TVB」演員這個標籤就是被我們大部分人所熟知的。

在影視劇中,作為TVB「老戲骨」的她是《公主嫁到》裡的崔太妃;

她是《宮心計》裡霸氣側漏,心有城府,心計多多的郭太后;

她是《降魔的》裡最愛哭的馬季媽媽梁晶晶;

她是《法證先鋒4》裡對二小姐最忠心耿耿、善良又有一手好廚藝的李秋。

就算是一連3部的《巾幗梟雄》系列電視劇,她也在其中出演不同的角色……

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公主嫁到》和《宮心計》兩部劇中,她的表現十分搶眼球,看似文縐縐的臺詞,她都能演繹地流暢自如,可見她臺詞功底的深厚。

童星出道,跨界藝人

7歲的謝雪心已經參演電影《七小福》,該電影是根據香港京劇大師于占元的生平事跡為基礎改編,主演的都是洪金寶、鄭佩佩、林正英、午馬的重量級嘉賓。從那時候開始,她之後的人生展示給世人的是異彩紛呈的。用「跨界大咖」來形容謝雪心,真的一點也不過分。

她不但電視劇演技表現精湛,其在還話劇和電影界有著一定的成就。

她出版了的粵語唱片13首,參演電影12部,話劇作品5部,她曾參演的電視劇多達50部,期間還出參加其他活動。

港劇多產演員1996年,謝雪心加入亞洲電視,從此以後,便開始了屬於她自己的演藝生涯。

每個角色經過她的扮演之後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她對於劇本的人物塑造頗有心得,可見演技造詣之高。精湛的演技和辛勤的付出,相信大家在螢屏上都有目共睹。

粵劇名伶可以說,她是先成為粵劇名伶,其次才是打上TVB演員的標籤。在父母薰陶下,年幼的謝雪心便對粵劇產生濃厚的興趣。11歲的她就跟隨粵劇名角任劍輝學習粵劇,曾拍多位出色文武生,是九十年代最搶手的神功戲花旦,可見她在粵劇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還專門搜了一下謝雪心的粵劇視頻,其中在粵劇《牡丹亭驚夢之幽媾》中,她身穿紅色晚禮服,舉止投足之間未因一人分飾兩角而顯得有絲毫違和感,優雅高貴依舊。

此外,她與米雪演繹的《紫釵記》也令人印象深刻。

主持人為了推廣粵語,她也當過主持人,在2003年主持過《戲曲粵韻大觀園》。同年,亦與女兒珈潁合作主持了《下一站尖沙咀》。2004年,她也主持過充滿趣味性地介紹生活小妙招的《開心大發現》,這一檔節目可謂是我的童年回憶。

兢兢業業,獲獎無數

現在67歲的她還經常活躍在螢屏上,她在演藝圈辛勤付出的程度可見一二。辛勤的付出,也讓謝雪心榮譽滿載。

1996年,43歲的她獲得了跨演藝媒介傑出表現獎。

2000年,獲得第十屆香港舞臺劇"最佳女主角"稱號。

2010年, 謝雪心憑藉自己在《宮心計》出色的演技,在新加坡《第十五屆亞洲電視大獎》贏得最佳女配角。

體弱習泳,與初戀師兄攜手一生

謝雪心由於從小體弱,父母要求練習遊泳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12歲那年,她就認識了遊泳隊的師兄陳啟亨。

遊泳是強壯了謝雪心的體魄,她曾代表香港參加比賽,也給她帶來了不少榮譽。

1967年,她在香港100米背泳比賽中獲得冠軍;同年,她也獲得了港澳埠際女子自由式遊泳比賽的冠軍。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她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擔任了遊泳項目的評述員。

陳啟亨後來也成為了她相伴一生的對象,因為愛情,她在如日方中之時選擇了婚姻。1976年,兩人結婚了。如今,婚後數十載的他們,可以看得出來感情也非常好。

投身家庭,甘為愛女退隱6年

婚後的謝雪心誕下女兒陳珈穎後,一直陪伴女兒成長直到6歲才復出工作。她這種做法,無疑是睿智的。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比什麼都重要。

在現實生活中,除了以上在演藝圈和體育界的標籤之外,其實她與很多母親一樣,都是一心想給予孩子最好的,盡心盡責的母親罷了。

在我看來,現實生活中的她,不僅僅是一個醉心事業並收穫無數觀眾喜愛與認可的演員,她還是一個與初戀結婚、覓得真愛的人生贏家,是一個顧家、愛女兒、富有愛心、有血有肉的母親。

為了給女兒最好的陪伴,她付出了整整6年時間,只做一名家庭主婦,很多母親都做不到這一點。

她忠於自己、忠於家庭、忠於事業,與此同時,她對家人對她復出的支持表示感恩。

她所展示出來的標籤不少,不過每個標籤都是背後經過數十年默默付出,而得來的藝術造詣的證明。

今年67歲的她,看起來精神狀態很好,可以看出她平時的保養和運動是少不了的。自律的人生,永遠看起來璀璨奪目。我認為真正吸人眼球的,她不僅僅是孔子的後人,她更重要的是她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你喜歡這個演員嗎?如果條件允許,你會選擇6年陪伴自己的子女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貺宓,「貺」意為贈送;宓,安靜之意。貺宓,一個性格喜靜、好文字、愛創作的90後新手「寶藏寶媽」。

相關焦點

  • 深圳流行粵劇嗎?回首話當年 細數鵬城粵劇名伶
    (資料圖片)&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戲劇家吳祖光(右一)上臺向深圳粵劇名伶鄭秋怡(左一)祝賀《風雪夜歸人》演出成功。
  • 香港舉辦追悼會及展覽悼念粵劇名伶紅線女
    香港舉辦追悼會及展覽悼念粵劇名伶紅線女 (12/14) "← →"翻頁
  • 香港粵劇名伶林家聲逝世 終年82歲
    人民網香港8月5日電 香港粵劇名伶林家聲昨晚在香港逝世,終年82歲。 林家聲原名林曼純,廣東東莞人。他自幼學習粵劇,15歲成為粵劇界宗師薛覺先的入室弟子,參演過百餘部粵劇和電影,在粵劇界享有盛譽。他曾獲英國女皇頒發榮譽勳章;香港回歸後,又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的銅紫荊及銀紫荊星章,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的「戲曲終身成就獎」。
  • 半百粵劇名伶至今單身,戀愛次數屈指可數,TVB劇集中常「反串」
    本文編輯劇透社:彤心曉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蓋鳴暉作為粵劇名伶,一直有跨界參與電視劇集的演出,所以不少TVB劇中都有她的身影,近年來,蓋鳴暉雖然鮮少在熒幕上露面,但是她卻一直堅持戲曲的演出,每當有作品出街,總會有不少粉絲捧場。
  • 《藝聚山城》——渝港名伶匯演
    《平貴別窯》是粵劇經典劇目之一,講述了唐丞相王允三女寶釧彩樓拋球選婿,彩球卻落在家貧落魄的薛平貴手上。王允嫌貧悔婚,寶釧卻堅持烈女不配二夫,與父擊掌決裂,與平貴共結連理,居於寒窯。〈別窯〉一折講述薛平貴投軍出徵前,回窯別妻,寶釧以水代酒餞行,並悽然矢誓,守節不改嫁。最終於三次大令催促下,二人揮淚道別。
  • 香港舉辦紅線女哀悼會 致敬一代粵劇名伶
    香港舉辦紅線女哀悼會 致敬一代粵劇名伶   中新社香港12月16日電(吳鍾春 陳立賢)香港著名粵劇表演場地「新光戲院大劇場」16日至17日為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女姐)舉行光明追悼會,供香港市民向一代粵劇名伶致敬。
  • 南粵「跨世紀之星」,人靚歌甜的粵劇名伶蔣文端,絕色靚女花旦
    被業界稱為「跨世紀之星」亨譽粵劇界,粵劇名伶蔣文端,人靚歌甜,聲色俱佳不愧為南粵最受歡迎女演員之一!蔣文端,1969年出生於廣東,從小在一個曲藝氛圍濃厚的家庭長大,父母都是廣東粵劇藝術大戲院的樂隊成員。
  • 她是粵劇名伶,港壇第一女小生,反串不輸林青霞,如今50歲仍單身
    在演藝界,有兩位「女扮男裝」的反串是最過於經典的,一位是《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霸氣十足的林青霞,另一位則是《新白娘子》裡許仙的扮演者葉童,但其實還有一位也不差,她叫做蓋鳴暉。蓋鳴暉,原名李麗芬,1967年出生,畢業於香港八和粵劇學院,專攻文武生行當,還跟隨王粵生、劉兆榮學習過曲藝。20歲第一次登臺就受到關注,之後還拜粵劇音樂家朱慶祥為師。在梨園中蓋鳴暉算是一個異類,23歲就組建了粵劇劇團-鳴芝聲劇團。作為女子,她經常反串,唱起男腔來非常渾厚,是粵劇界獨當一面的女文武生。
  • 專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
    我記得,請粵劇界老前輩過來教一些傳統的東西,當時她拉著我的手,眼含熱淚說:「感謝你還記得我們。」那一刻我如坐針氈。劇團裡的年輕人要練功,但發現沒有老師教他們。我只好從外面找了兩個京劇演員,加強年輕人的基本功訓練。我在拜訪很多前輩老人家時發現,其實粵劇有很多東西已經遺失了。
  • 粵劇名伶雲集紀念薛覺先
    信息時報訊 (記者 謝奕娟) 今年是粵劇一代宗師薛覺先誕辰110周年,11月25日~26日,一場薛派名曲、名劇演出晚會將在廣州和順德先後舉辦。演出邀請到汪明荃、白雪仙、羅家寶等名家擔任藝術顧問,匯集了關國華、鄭培英、小神鷹、倪惠英、丁凡等粵港澳的數十位老中青三代藝術家。
  • 著名粵劇名伶去世三十周年紀念 汪明荃與賭王四太都來了
    本文編輯劇透社:UNIVERSE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11月29日是已故粵劇伶人任劍輝的逝世三十周年的日子,白雪仙、陳寶珠、梅雪詩、姜大衛夫婦、胡楓、汪明荃、呂偉良、謝雪心、賭王何鴻燊四太梁安琪、馬海倫等出席在灣仔舉行的紀念晚會。
  • 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誕生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羅仕,通訊員梁彥蘭報導:29日,記者從《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歷時3年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編撰工作如期完成,將於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
  • 執著編纂《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倪惠英:要為粵劇留下根和源
    在粵劇「申遺」的過程中,倪惠英又「冷靜了下來」,「我開始思考,粵劇發展路在何方,如何將有幾百年歷史沉澱的粵劇傳承好。」於是,2010年,當時身為廣州粵劇院院長的她,又做了《廣府華彩》, 「這也是我的回歸。在這場演出中,觀眾能欣賞到粵劇各大流派的代表作片段、生旦淨末醜不同的風採,還能了解粵劇歷史。」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系列活動即將開啟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11月29日是粵劇日,《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繼去年《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做打卷」出版後,「唱念卷」將在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式,並於當晚在中山紀念堂舉行《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
  • 仙姐90歲大壽 望更多人欣賞粵劇
    粵劇名伶白雪仙日前舉行90歲壽辰晚宴,在洲際酒店筵開40席壽宴,仙姐在圈中的後輩包括學友以及徒弟均有來祝壽。(圖片來源:大粵網 • 香港提供)【大粵網‧香港】粵劇泰鬥、名伶白雪仙(仙姐)日前舉行90歲壽辰晚宴,在洲際酒店筵開40席壽宴,仙姐一眾徒弟、圈中好友及後輩包括陳寶珠、梅雪詩(阿嗲)、久未露面的蕭芳芳夫婦、張學友、哥哥張國榮密友唐鶴德、汪明荃、久違了的「永遠小龍女」陳玉蓮及吳君如一家等均有現身到賀。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12月8日首發
    即將首發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 主辦方供圖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誕生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羅仕,通訊員梁彥蘭報導:29日,記者從《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歷時3年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編撰工作如期完成,將於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
  • 國家一級演員蔣文端:30多年粵劇傳承路
    「百裡挑一」考入廣東粵劇學校蔣文端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廣東粵劇院藝術指導、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代表劇目有《白蛇傳》《紫釵記》《狸貓換太子》《荊釵奇緣》《唐宮香夢證前盟》《山鄉風雲》等。她曾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及香港、澳門地區演出,深受海內外觀眾歡迎。蔣文端出生於廣州一個戲曲氛圍濃鬱的「粵劇之家」。
  • 粵劇名伶演出服,很多出自這家戲服廠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花萬紫與千紅......」她偶爾會哼唱幾句粵劇,因神經炎纏著繃帶的右手卻沒有停止將亮晶晶的珠子釘在戲服上。 「廣州戲服製作技藝」是越秀區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於2009年入選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董惠蘭則是這門省級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入行四十年,董惠蘭從小學徒成長為非遺傳承人,她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手工製作戲服,將這門技藝傳承下來。
  • 香港粵劇名伶 登上澳門國際音樂節舞臺(圖)
    澳門特區文化局認為粵劇於去年獲聯合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不但是粵劇圈的盛事,也是演藝界的大事,故而在今年的音樂節中安排粵劇的上演,以便來自各地的演藝界人士及觀眾可以在是次音樂節中看得到精彩的粵劇項目。 主辦大會更隆重其事,在演出前舉辦一個澳門粵劇青年學子與《紫釵記》、《雙仙拜月亭》精華版主演紅伶及監製的傳媒見面會,以期將這一個訊息傳播開去。
  • 「素王」孔子的「土皇帝」後人
    孔子本人是殷商貴族後裔,宋微子啟的後人;孔子後代世襲罔替「衍聖公」,至今已有七十多代,當初袁世凱要復闢帝制,需要三揖三讓,便找來了前清廢帝溥儀、前明延恩侯朱家,第三個就是曲阜孔家,稱其為儒教教皇,可擔帝位。好傢夥,差點搞出個政教合一,可見孔家影響力之大。談到「衍聖公」的由來,還得從漢高祖劉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