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系列活動即將開啟

2020-12-16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11月29日是粵劇日,《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繼去年《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做打卷」出版後,「唱念卷」將在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式,並於當晚在中山紀念堂舉行《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


歷時3年編纂,全卷達上千頁

據悉,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的優勢,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於2017年9月啟動了《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的編纂工程,並於2019年11月出版了五卷之一的「做打卷」。今年編委會再接再厲,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困難,完成了歷時3年的「唱念卷」的編纂工作。

粵劇表演藝術家、《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介紹,在「唱念卷」的編纂過程中,對粵劇聲腔藝術進行了大量的尋源、發掘、整理、提升,全卷共分「語音聲韻篇」「念白形式篇」「聲腔結構篇」「古腔名曲篇」「流派唱腔篇」「唱功技巧篇」6個篇章。」唱念卷」比「做打卷」容量更大、音頻更多、篇幅更長,僅頁碼就達到1060頁,是「做打卷」的兩倍多,是一部頗具規模的典籍。

值得一提的是,「唱念卷」在總體設計上仍跟「做打卷」一樣,集圖、文、音、像於一體,收入了大量珍貴的音頻和視頻資料。全卷共收入340段範例音頻,50段實例視頻,還有6段演講視頻、7首示範曲目。「難得的是,在諸多音頻中,大多數為當年粵劇名伶原唱的曲目,這也是『唱念卷』跟其他粵劇著作的一個重要區別,其他粵劇書籍對於曲目的展示,均只有譜例和唱詞,而沒有音頻。」倪惠英強調。

編出有史以來首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

粵劇唱念藝術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這種特色是粵劇區別於其他戲曲劇種的重要標誌。據介紹,在「唱念卷」的6個分篇中,極具特色的是「語音聲韻篇」,其中包括廣州話聲韻和粵劇舞臺官話。該篇章用了不少篇幅,詳細介紹了廣州話的聲調與分韻,其中開列出《廣州話分韻總表》和《提示單字總表》,是首次在粵劇書籍中採用的詳細而系統的聲韻開列方法。

倪惠英介紹,過去,戲行內對粵劇舞臺官話一直缺乏系統的研究,都是靠口傳身授,以至各行其是,沒有一套規範的教材。《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輯部組織了一批老藝人,搜集了前輩大量演唱音頻,通過研究和論證,選出約1700個舞臺官話常用字,編出有史以來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填補了多年來在舞臺官話研究方面的空白。

此外,書中的「聲腔結構篇」對粵劇的聲腔結構作了詳細介紹,共收入291段範例音頻,其中板腔體的範例音頻達240段之多,為全卷編纂時間最長、篇幅最大的章節。

在「古腔名曲篇」中,選擇了12首古腔名曲,分別為梆子和二黃的曲目,多為20世紀初以來錄製的,見證了粵劇百年前的風貌。在「流派唱腔篇」中,選擇了18個具有鮮明特色、影響較大的流派唱腔進行典型分析,以展示其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倪惠英透露,編委會計劃在今後兩年的時間裡,完成其餘三卷(「音樂卷」「舞美卷」「劇目卷」)的編纂和出版工作。

首發晚會陣容鼎盛,傳統排場戲將亮相

12月8日,「唱念卷」首發當晚,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參演單位有廣東粵劇院(一團、二團)、廣州粵劇院(廣州團、紅豆團),佛山粵劇院以及港澳地區粵劇界有關人士。演員陣容鼎盛,粵劇明星眾多,由倪惠英、歐凱明、曾小敏、黎駿聲等多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及優秀中青年演員精彩展示。表演的8個節目中,傳統排場戲佔了5個,傳統例戲1個。

據悉,粵劇的排場戲和例戲是傳統粵劇中最具藝術特色、最有傳承價值的組成部分,其獨特個性是其他戲曲劇種所沒有的。這次晚會演出的節目,將為下了階段編纂「劇目篇」作一鋪墊,並為錄製一批高質量的排場、例戲作出示範性的展示,讓古老的粵劇表演程式以新的面貌活化在舞臺上。

本次系列活動的另一項重要活動是12月9日在廣州東方賓館舉辦《中國戲曲(粵劇)聲腔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將邀請來自全國各地戲曲專家和粵劇專家進行藝術交流和研討,旨在以研促藝,推動粵劇藝術的長效發展。

相關焦點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12月8日首發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12月8日首發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羅仕  2020-11-30 該書編委會還計劃在今後兩年的時間裡,完成其餘三卷
  • 專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通訊員 梁彥蘭12月8日晚,粵劇典籍《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舉行新書首發,並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辦《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作為一項重大文化工程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以下簡稱《大全》),它除了受到粵劇界的重視外,還受到中國戲曲界的極大關注。那麼,它的編纂初衷與價值何在?在編撰的過程中有什麼故事?編纂者們又將如何展開《大全》餘下三卷呢?
  • 執著編纂《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倪惠英:要為粵劇留下根和源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自去年11月推出「做打卷」之後,將於12月8日舉行「唱念卷」的新書首發。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以下簡稱《大全》)主編倪惠英近日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介紹了編纂《大全》的初衷:「為粵劇留下根和源。500年、1000年之後的人要學粵劇,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源頭。」她說,「沒有傳統、理論支撐的劇種,是走不遠的。」
  • 專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這套書是中國戲曲界一個示範
    專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這套書是中國戲曲界一個示範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2-09 它的編纂有哪些故事?
  • 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誕生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羅仕,通訊員梁彥蘭報導:29日,記者從《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歷時3年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編撰工作如期完成,將於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
  • 廣州市白雲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教育聯盟現場會暨粵劇文化藝術...
    活動目的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嶺南優秀文化,凸顯「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建設工作中白雲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特色成果。
  • 30多年粵劇情緣,蔣文端:我是屬於粵劇的
    12月22日下午,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廣東粵劇院藝術指導蔣文端做客粵劇藝術博物館,在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辦的《名家大講堂粵劇新傳承》系列活動上,以「我的藝術人生——蔣文端個人分享會」為主題,回顧了自己30多年來的粵劇生涯,並與臺下觀眾分享了人生故事和經歷感悟。
  • 粵劇曲藝名家齊聚東莞同臺獻藝 喜迎國慶
    藝起來——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系列活動之"喜迎國慶·獻禮祖國"2020年"古梅樂韻"粵劇曲藝名家精品欣賞會,在此舉行。本次名家精品欣賞會是由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指導,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麻湧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也是第十八屆東莞"粵劇黃金周"系列演出活動之一。  國內著名粵劇曲藝名家,與東莞本土曲藝藝術家同臺獻藝。
  • 粵劇文化盛宴:廣州白雲區428名師生同臺展示粵劇傳統教育特色
    來自白雲區的6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428名師生匯聚白雲區同和小學的搭建舞臺,同臺展示聯盟學校在粵劇傳承教育方面的優秀成果。(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表演粵劇折子戲戲曲舞蹈及創意剪紙秀粵劇是嶺南特有的傳統藝術文化。
  • 創新又留粵味,專家點讚粵劇《紅頭巾》
    8月26日,粵劇《紅頭巾》藝術研討會在廣東粵劇院舉行。省內外專家及粵劇《紅頭巾》主演、主創團隊等近80人出席了研討會。 與會者充分肯定了粵劇《紅頭巾》導演、主創和主演團隊,一致認為張曼君導演執導水平高超,節奏、火候掌握精準,主創團隊具有創新和實踐精神,主演對角色拿捏準確、表演技巧到位。
  • 國家一級演員蔣文端:30多年粵劇傳承路
    近日,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蔣文端做客粵劇藝術博物館,在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辦的《名家大講堂粵劇新傳承》系列活動上,以「我的藝術人生——蔣文端個人分享會」為主題,回顧了自己30多年來的粵劇生涯,與觀眾分享人生故事和感悟。
  • 「粵劇進校園」活動舉行
    學粵劇基礎知識,看粵劇演出,參與有獎問答,體驗舞水袖、耍花槍……7月18日、19日,宏遠外國語學校粵韻悠揚。由東莞粵劇發展中心開展的「粵劇進校園」活動走進該校,一連兩天,六場活動,專業老師授課,讓學校1000名學生充分領略到粵劇之美。
  • 9歲娃娃展風採 夏令營裡唱粵劇
    》《林衝夜奔》《武松打店》《白龍關》等7部經典折子戲劇目,出色的表演贏得滿堂喝彩。據悉,這是該夏令營廣東站活動首次在中山舉辦。本次活動由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和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聯合主辦,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校外實踐基地廣東香山粵劇團承辦,來自粵澳兩地的80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港方團隊疫情原因未能成行。夏令營於8月17日開營,20日的青少年粵劇折子戲匯演是夏令營的成果展示。
  • 粵劇《紅頭巾》回娘家
    現代粵劇《紅頭巾》微紀錄 第二期 盼望已久,「帶好」回娘家了!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將於9月20-23日20:00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連演四場。
  • 紅色經典之粵劇《夢·紅船》進京巡演 秀色直播在線展映南國戲劇魅力
    12月15日至12月16日,秀色直播將走進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直播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夢·紅船》,為廣大觀眾和戲迷朋友獻上一場粵劇藝術文化盛宴。【紅色經典】系列直播活動由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獨家支持,思享無限旗下直播平臺秀色直播將全程參與。
  • 當京劇遇見粵劇 南北名家攜手傳承戲曲
    昨日下午,在廣州塔內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名家分享會——《當京劇遇上粵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廣州粵劇院藝術總監歐凱明,國家京劇院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李勝素,國家京劇院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國家京劇院著名導演孫桂元等藝術家就中國兩大最具代表性的劇種的傳承和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廣州戲迷有福了!
  • 讓粵劇精品追趕線上線下演播風口
    廣東粵劇院自2019年啟動一年一度的優秀劇目國內巡演計劃,每年在北京、上海等國內大中城市舉行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展演周(月),集中展現粵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展現嶺南文化的多姿風採。由廣東粵劇院和廣州粵劇院共同打造、集合了當今粵劇界最強演出陣容的粵劇《譙國夫人》以「粵劇之美、粵劇之悅、粵劇之魅、粵劇之興」展示了粵劇在『守正創新』方面的成果。《夢·紅船》《譙國夫人》在北京巡演期間,國內主流媒體對此次巡演給予了廣泛關注,在京城颳起了粵劇「旋風」。三線並進:出人出戲出效益精品劇目創排永遠是劇院藝術創作的核心任務。
  • 紅色經典之粵劇《夢·紅船》晉京巡演 秀色直播在線展映南國戲劇魅力
    12月15日至12月16日,秀色直播將走進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直播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夢·紅船》,為廣大觀眾和戲迷朋友獻上一場粵劇藝術文化盛宴。[紅色經典]系列直播活動由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獨家支持,思享無限旗下直播平臺秀色直播將全程參與。
  • 三水女人「下南洋」故事上粵劇舞臺!現代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廣東粵劇院提供歷時三年,易稿十餘次,廣東佛山三水女人下南洋故事終於被搬上粵劇舞臺。8月24日晚,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成功首演。據悉,該劇首場演出後,還將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連續上演直至月底。其中,8月25、28、29日晚主演為曾小敏、岑海雁、朱紅星、唐思果、翟春燕、冼鑑棠;8月30、31日晚主演為梁曉瑩、嚴金鳳、朱曉琪、莫偉英、梁妙婷、冼鑑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