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又留粵味,專家點讚粵劇《紅頭巾》

2020-12-12 騰訊網

《紅頭巾》劇照

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指導下,粵劇《紅頭巾》於8月24日、25日晚在廣州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成功首演,獲得各界好評。8月26日,粵劇《紅頭巾》藝術研討會在廣東粵劇院舉行。省內外專家及粵劇《紅頭巾》主演、主創團隊等近80人出席了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

在場專家暢所欲言,為粵劇《紅頭巾》的進一步錘鍊、優化和提升,並將其打造成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建言獻策,提出了真知灼見。

與會者充分肯定了粵劇《紅頭巾》導演、主創和主演團隊,一致認為張曼君導演執導水平高超,節奏、火候掌握精準,主創團隊具有創新和實踐精神,主演對角色拿捏準確、表演技巧到位。

選題獨特,為劇壇帶來新風

粵劇《紅頭巾》選題獨特,從女性角度入手,深度挖掘和展現了上世紀初,中國女人結群下南洋當紅頭巾謀生養家的特有歷史現象,具有濃鬱的地域特徵與文化特色。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馬也認為,粵劇《紅頭巾》給中國劇壇帶來一股清風也是新風,很久以來沒有欣賞到這麼完整的又是曲牌體的戲劇。這部戲給劇壇、中國戲曲找回了尊嚴和榮譽,聞到了中國戲曲的神韻和味道。「從《紅頭巾》看到了民族文化源頭上帶有一種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原型的東西,例如女媧補天的精神。」馬也說。

帶好、阿月、阿麗和惠姐等幾位主演的表演都可圈可點,頗受好評。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丁凡點評:「曾小敏在表演帶好這個角色上,演得非常成功,因為她本身是三水人,更有一份感情在裡面。另外,這個戲包括燈光、舞美設計、音樂都比較完美,適合這齣戲的風格。我衷心希望它能夠走得更遠。」

以女性視角出發的獨特題材,也讓專家印象深刻。人民日報文藝部原主任、海外版原副總編劉玉琴提到,關於女性、母性的戲劇作品在舞臺上很多,但讓她們為謀生計遠涉重洋,從這個角度去打開中國婦女曾經的生活和生存經歷,表達對一個群體的敬意和她們身上所散發的集體文化力量,從而追溯、彰顯中國婦女乃至一個民族的堅韌、隱忍、自尊、自立,尤其對家、故土的付出和思念,這一點不多,也不容易。

劉玉琴認為,《紅頭巾》不僅是講述故事,更是弘揚一種精神,而且這種精神和當今的時代氣息極為相宜,題材別致,主題正向,選擇和立意有高度、深度、溫度,在戲劇現代題材的範圍生長和開掘上,有積極的示範效應。

廣東粵劇促進會會長、《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補充道: 「廣東粵劇院這個題材選得很好,我看得很投入。」

《紅頭巾》劇照

女性視角展現中國精神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粵劇《紅頭巾》具有強烈的、鮮明的當代現實意義,是近年來難得的精品,是一部謳歌女性、謳歌中國精神的詩篇。

「粵劇《紅頭巾》有三個方面的立意讓我特別感動,一是苦難史的詩意再現,二是生命史的悲情再現,三是精神史的浪漫再現。」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馗評價。

中國戲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戲劇》雜誌原主編賡續華認為,粵劇《紅頭巾》寫出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廣東能走在全國前列,離不開紅頭巾女人的付出,她們不僅要自己好,還要家族、家庭好,這是這個民族最寶貴的東西,在這部戲當中也表達了出來。」

紅頭巾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她們心繫家園,勤勞擔當,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她們身上不僅有中國人優良品格的集中體現,更加是中國精神在世界的一種展示和認可。

「這部戲是一個女性作品,舞臺上就一個男性角色。但它講的不僅是三水女人、廣東精神,還可以更上升一個層次是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的精神正是堅韌不拔。」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柳萍評價,粵劇《紅頭巾》是近幾年來品相非常好的一齣戲,讓人有一種驚喜、驚訝,如酒後酣暢的感覺,是集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於一體的作品。

戲裡有創新,又保留粵劇味

此外,粵劇《紅頭巾》通過文本、舞美、音樂和表演設計,不僅結合了傳統粵劇傳統唱腔和身段,還創造性地融入了現代舞蹈和流行時尚元素。

「目前我認為是圓滿的。主創對歌舞、人物性格的連接,按照劇中主人公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徵設置了具有性格特徵的音樂,其中最出色是「嘆歌」的出現,每一次出現「嘆歌」,都會為這群女人們揪心、掉淚,讓人感同身受。」中國戲劇雜誌社副主編靳文泰說。

賡續華補充道:「音樂也很好,雖然可能粵劇成套的唱腔不是特別多,但我覺得這些唱段還是很廣東、很粵劇,尤其對外鄉人,我們一聽覺得這是粵劇,非常好!」

國家一級編劇、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王煒特別提到劇中的「三報童」之歌,應用了西方嘻哈流行音樂中的說唱元素,而「三介婆旯」的舞蹈結合了這幾年比較流行的男子芭蕾,這些流行元素的結合體現了這部戲在走向觀眾、青年主體市場的努力。「該劇具有流行性,包括舞美的呈現,也代表這種裝飾性和現代藝術的特徵,和戲的現代性完美結合在一起。」王煒說。

倪惠英同樣認為,音樂、舞美有很大的創新,也符合該戲風格。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樹指出,《紅頭巾》是」主旋律」而又另闢蹊徑,是大群戲而人物又各具性格、各有特點、各有命運,是散文詩體而又湧動強烈戲劇張力,是粵劇而又是新戲曲,非常可貴的,值得期待。他希望劇組廣泛聽取意見,精心打磨提升,不滿足於「出手不凡」,要追求「前程遠大」,共同努力,讓這個戲走得越來越遠。

【記者】徐子茗

【通訊員】梁彥蘭

【作者】 徐子茗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粵劇《紅頭巾》回娘家啦
    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將於9月20-23日20:00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連演四場。
  • 粵劇《紅頭巾》回娘家
    現代粵劇《紅頭巾》微紀錄 第二期 盼望已久,「帶好」回娘家了!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將於9月20-23日20:00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連演四場。
  • 三水女人「下南洋」故事上粵劇舞臺!現代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廣東粵劇院提供歷時三年,易稿十餘次,廣東佛山三水女人下南洋故事終於被搬上粵劇舞臺。8月24日晚,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成功首演。再現「紅頭巾」謀生往事現代粵劇《紅頭巾》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粵劇院、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文廣旅體局聯合出品,廣東粵劇院演出,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和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 粵劇《紅頭巾》首演 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歷史
    粵劇《紅頭巾》首演 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歷史 2020年08月26日 10:35   來源:廣州日報
  • 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詩意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
    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詩意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 2020-08-26 16:31:508月24日晚,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寫意的舞臺、詩意的氛圍中,這群努力拼搏的美麗女性感動了觀眾。謝幕時,不少觀眾邊鼓掌邊落淚。有觀眾表示,「這是一部『紅頭巾』的史詩,感謝《紅頭巾》讓我了解了這樣一段歷史。」
  • 粵劇《紅頭巾》斬獲廣東省藝術節最高獎項
    粵劇《紅頭巾》劇照。(央廣網發 龍翔 攝)央廣網廣州12月7日消息(記者張勝強 通訊員葉振球)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舉行閉幕式演出及頒獎儀式。廣東粵劇院參評劇目粵劇《紅頭巾》獲得「廣東省藝術節劇目大獎」,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三年一度的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是廣東全省最高水平的專業藝術盛會。本屆省藝術節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辦節宗旨,歷時十七天,匯聚了122個劇(節)目、60場演出和1個展覽,集中展示了廣東近年來藝術創作生產的優秀成果。
  • 粵劇《紅頭巾》三水開演,超800名市民觀看
    昨晚8時,大型現代粵劇《紅頭巾》在三水區文化中心大劇場上演,再現100年前三水婦女「下南洋」謀生養家的往事,不少觀眾眼泛淚光鼓掌叫好。 據悉,粵劇《紅頭巾》由「省市區鎮+廣東粵劇院」歷時3年打造,由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飾演主人翁「盧帶好」。8月24日,該劇在廣東粵劇院成功首演並連演7天,接下來將在三水區文化中心連續上演至9月23日。
  • 粵劇《紅頭巾》周五邀您看,就在瓊花大劇院
    10月30日(本周五)19:30粵劇《紅頭巾》將在瓊花大劇院上演請你免費觀看!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的粵劇《紅頭巾》將於10月29日、10月30日登陸瓊花大劇院上演,一段歷史大幕即將拉開。
  • 粵劇《紅頭巾》今明佛山「省親」
    粵劇《紅頭巾》將於10月29日、10月30日登陸瓊花大劇院,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表演藝術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
  • 一片紅頭巾,感人女性詩,粵劇《紅頭巾》亮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11月30日晚,由廣東粵劇院、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出品,廣東粵劇院演出,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的粵劇《紅頭巾》亮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作為本屆藝術節大型舞臺藝術作品終評演出作品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
  • 粵劇《紅頭巾》斬獲劇目大獎 計劃明年全國巡演
    粵劇《紅頭巾》劇照(資料圖) 龍翔 攝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程景偉 葉振球)廣東粵劇院參評的粵劇《紅頭巾》日前在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上獲得「劇目大獎」,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粵劇《紅頭巾》計劃明年啟動全國巡演(資料圖) 龍翔 攝三年一度的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是全省最高水平的專業藝術盛會,也是國內創辦最早的省級藝術節。本屆廣東省藝術節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辦節宗旨,歷時17天,匯聚了122個劇(節)目、60場演出和1個展覽,集中展示了廣東近年來藝術創作生產的優秀成果。
  • 粵劇《紅頭巾》回家省親,感動三水觀眾
    9月20日晚,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粵劇院、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文廣旅體局聯合出品,鳴謝單位為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人民政府,廣東粵劇院演出,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和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成功上演
  • 曾小敏擔綱粵劇《紅頭巾》8月24日首演,致敬三水女人「下南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廣東省粵劇院粵劇戲迷又有新戲睇!粵劇《紅頭巾》將於8月24日19:30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該劇重現了20世紀初三水女人去南洋當「紅頭巾」謀生的艱辛歷程,表達了對她們的崇高敬意。
  • 讓粵劇精品追趕線上線下演播風口
    由廣東粵劇院和廣州粵劇院共同打造、集合了當今粵劇界最強演出陣容的粵劇《譙國夫人》以「粵劇之美、粵劇之悅、粵劇之魅、粵劇之興」展示了粵劇在『守正創新』方面的成果。《夢·紅船》《譙國夫人》在北京巡演期間,國內主流媒體對此次巡演給予了廣泛關注,在京城颳起了粵劇「旋風」。三線並進:出人出戲出效益精品劇目創排永遠是劇院藝術創作的核心任務。
  • 現代粵劇《紅頭巾》首演 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的歷史
    《紅頭巾》演出照。廣東粵劇院供圖   「女啊——捱過今時,聽日好起來。」一首嘆歌,緩緩道出三水「紅頭巾」堅韌謀生的舊時往事。24日晚,由廣東粵劇院創排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院粵劇藝術中心首演。   該劇主創陣容強大,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   《紅頭巾》重現了上世紀30年代初災荒年間,佛山三水女人盧帶好、阿月和阿麗姐妹結群去南洋謀生的故事。
  • 三水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這群女性曾影響了一個國家
    三水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目前,粵劇《紅頭巾》已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併入選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儀式在廣東粵劇院舉行。/李周秦攝取材三水展現廣東女性人格力量的精神之美紅頭巾是早年新加坡對當地從事建築粗工的三水籍華僑婦女的稱謂。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落幕 粵劇《紅頭巾》獲大獎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程景偉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6日晚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現場表彰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其中話劇《深海》、粵劇
  • 《深海》《紅頭巾》獲劇目大獎,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閉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粵文旅宣圖/頒獎現場照片由組委會提供;劇照由各創演方提供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其中,話劇《深海》、粵劇《紅頭巾》獲得劇目大獎;潮劇《秘密交通站》、山歌劇《白鷺村》、山歌劇《春鬧》、舞劇《嶺南秋雨》、話劇《龍騰伶仃洋》、舞蹈詩《黃埔長歌》、交響套曲《我的祖國》、歌劇《紅流澎湃》獲得一等獎。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深海》《紅頭巾》喜獲大獎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宗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先後舉辦了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評獎、美術作品評獎、小型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十佳舞臺新秀評選、大型旅遊演藝作品評選、小劇場作品展演、基層院團特邀展、第十七屆廣東現代舞周等八大板塊活動,集中展示了近三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和演出的優秀成果,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展現了廣東文藝的繁榮景象
  • 黃敏:三水「紅頭巾」的守望者
    3年後的2018年年末,一部以三水「紅頭巾」為創作題材的大型現代粵劇《紅頭巾》正式啟動。春去秋來,又是3年,歷經30餘次易稿,《紅頭巾》在今年9月20日回到家鄉——在三水區文化中心大劇場演出結束當晚,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紅頭巾》的創作,與時代事件、城市文化記憶同傳統粵劇相結合,社會各界反響熱烈。《紅頭巾》群舞展現了三水女性的力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