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這群女性曾影響了一個國家

2020-12-12 澎湃新聞

三水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這群女性曾影響了一個國家

2020-07-0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3日,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儀式在廣東粵劇院舉行。該劇取材於二十世紀初期佛山三水女子頭戴紅頭巾「下南洋」,通過辛勤勞動改變自身生活,也為新加坡的各項建設作出了貢獻的故事。接下來,該劇創作團隊和演職人員將在廣東粵劇院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緊張排練,計劃於8月底進行首演。

據了解,該劇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統籌指導,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廣東粵劇院聯合出品,特別鳴謝三水區蘆苞鎮人民政府。目前,粵劇《紅頭巾》已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併入選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儀式在廣東粵劇院舉行。/李周秦攝

取材三水

展現廣東女性人格力量的精神之美

紅頭巾是早年新加坡對當地從事建築粗工的三水籍華僑婦女的稱謂。二十世紀初期,一批又一批三水女子飄洋過海「下南洋」,她們頭戴鮮紅頭巾,自尊自強、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地挑起了新加坡城市建設的重擔,也挑起了家鄉親人生活的重擔,逐步受到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尊重。紅頭巾進而成為對三水女人獨有的尊稱,成為展現華僑婦女高尚人格的特有名詞。

國家一級導演張曼君擔任粵劇《紅頭巾》導演,她表示,從2017年開始籌備、2018年正式立項至今,劇組對該劇的劇本、群體戲、舞美、燈光、服裝等方面進行了多次的修改打磨,修改稿多達十餘次,多次奔赴三水採風深入了解,力爭將該劇打造成為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作品。

「該劇最大的亮點在於打造『全女班』,全劇只有一位男演員,其他均為女演員,劇中沒有體現慣常的男女情愛,但湧動著對情感的傾注和溫暖。」張曼君介紹,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使得女性色彩、女性文化更加鮮明,並通過粵劇獨有的婉轉,獨有的音節美麗和跳躍,達到頌揚女性精神的詩歌之美,凸顯人格的自我堅守,弘揚紅頭巾精神。

據透露,劇中女主角名為盧帶好,寓意為三水、佛山、廣東乃至全國帶來好運。創作團隊將該劇定在詩歌的、頌揚的、抒情的氛圍上,不僅對先人表達崇敬,也從中挖掘到自尊自強、無私奉獻等屬於中國式精神的走向,使得三水女人「下南洋」的歷史事件,不僅是故事可看,更是有情感可傳遞的。

佛山市三水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金旺:

紅頭巾「自重自愛、自立自強」的精神,是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下南洋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繫佛山三水和新加坡的一個重要紐帶,也是佛山三水的文化名片。希望在國內一流藝術創作團隊的傾力打造下,粵劇《紅頭巾》會成為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講好「一帶一路」故事的一個精品力作。

強強聯手 省市區聯袂力作

「粵劇《紅頭巾》是佛山三水的本土題材,也可以說是代表大灣區人民文化的題材,我們對這部劇充滿期待。」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曾小敏表示,在堅定不移的紅頭巾身上,即充分展現了廣東人自尊自強、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反映出全球各地千千萬萬的華人華僑對祖國的眷戀,不斷通過各種的努力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曾小敏也將在粵劇《紅頭巾》中擔綱演出,飾演女主角盧帶好。「我是三水人,這是我家鄉的故事,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時間,相信這部戲會打造成為一部能夠代表廣東的優秀作品推向全國。」曾小敏說。

三水三江水韻公園,矗立著以紅頭巾為主題的雕塑。/佛山日報記者賴基潤攝

本次粵劇《紅頭巾》是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統籌指導,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廣東粵劇院聯合出品,特別鳴謝三水區蘆苞鎮人民政府。當前,該劇已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併入選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佛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甘綺霞:

我們對粵劇《紅頭巾》寄予厚望,也充滿信心。佛山市委市政府通過完善文藝精品的扶持政策,加大財政對文藝文化的投入,加強文藝隊伍的人才建設,積極開展優秀的原創作品徵集活動,搭建省市交流合作的品牌,促進文藝跨界融合發展等方面制定了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進一步推動文化文藝的繁榮發展,努力推動藝術創作從高原走向高峰。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樹表示,粵劇《紅頭巾》是省市區聯袂的精品力作,該劇的前期工作已順利完成,接下來,該項目在推進過程中要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提高認識、尊重規律,通過多方行政部門和廣東粵劇院及劇組的統籌協調,共同做好服務,集中資源協同合作,將粵劇《紅頭巾》打造成文化文藝界的代表性典範。

往期內容

1、

2、

3、

來源:南方日報李周秦、王伯樂,黃敏

原標題:《三水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這群女性曾影響了一個國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粵劇《紅頭巾》三水開演,超800名市民觀看
    「『帶好』回娘家了,這群三水婦女真美!」昨晚8時,大型現代粵劇《紅頭巾》在三水區文化中心大劇場上演,再現100年前三水婦女「下南洋」謀生養家的往事,不少觀眾眼泛淚光鼓掌叫好。 據悉,粵劇《紅頭巾》由「省市區鎮+廣東粵劇院」歷時3年打造,由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飾演主人翁「盧帶好」。
  • 粵劇《紅頭巾》首演 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歷史
    8月24日晚,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寫意的舞臺、詩意的氛圍中,這群努力拼搏的美麗女性感動了觀眾。謝幕時,不少觀眾邊鼓掌邊落淚。有觀眾表示,「這是一部『紅頭巾』的史詩,感謝《紅頭巾》讓我了解了這樣一段歷史。」
  • 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詩意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
    8月24日晚,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寫意的舞臺、詩意的氛圍中,這群努力拼搏的美麗女性感動了觀眾。謝幕時,不少觀眾邊鼓掌邊落淚。有觀眾表示,「這是一部『紅頭巾』的史詩,感謝《紅頭巾》讓我了解了這樣一段歷史。」
  • 現代粵劇《紅頭巾》首演 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的歷史
    24日晚,由廣東粵劇院創排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院粵劇藝術中心首演。   該劇主創陣容強大,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   《紅頭巾》重現了上世紀30年代初災荒年間,佛山三水女人盧帶好、阿月和阿麗姐妹結群去南洋謀生的故事。
  • 三水女人「下南洋」故事上粵劇舞臺!現代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廣東粵劇院提供歷時三年,易稿十餘次,廣東佛山三水女人下南洋故事終於被搬上粵劇舞臺。8月24日晚,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成功首演。現代粵劇《紅頭巾》由國家一級導演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主演。該劇描述的是上世紀30年代初,災荒年間,三水女人盧帶好、阿月和阿麗姐妹結群去南洋當「紅頭巾」謀生養家的舊時往事。
  • 粵劇《紅頭巾》回娘家
    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將於9月20-23日20:00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連演四場。
  • 粵劇《紅頭巾》回家省親,感動三水觀眾
    9月20日晚,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粵劇院、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文廣旅體局聯合出品,鳴謝單位為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人民政府,廣東粵劇院演出,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和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成功上演
  • 一片紅頭巾,感人女性詩,粵劇《紅頭巾》亮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11月30日晚,由廣東粵劇院、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出品,廣東粵劇院演出,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的粵劇《紅頭巾》亮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作為本屆藝術節大型舞臺藝術作品終評演出作品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
  • 黃敏:三水「紅頭巾」的守望者
    2015年10月2日,中國最後一位「紅頭巾」黃蘇妹在過完105歲壽辰不久後安然辭別人世。那一段三水女子「下南洋」的百年舊事正式畫上句號。3年後的2018年年末,一部以三水「紅頭巾」為創作題材的大型現代粵劇《紅頭巾》正式啟動。春去秋來,又是3年,歷經30餘次易稿,《紅頭巾》在今年9月20日回到家鄉——在三水區文化中心大劇場演出結束當晚,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 粵劇《紅頭巾》今明佛山「省親」
    粵劇《紅頭巾》將於10月29日、10月30日登陸瓊花大劇院,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表演藝術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
  • 曾小敏擔綱粵劇《紅頭巾》8月24日首演,致敬三水女人「下南洋」
    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該劇重現了20世紀初三水女人去南洋當「紅頭巾」謀生的艱辛歷程,表達了對她們的崇高敬意。
  • 粵劇《紅頭巾》回娘家啦
    大型現代粵劇《紅頭巾》回娘家啦!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將於9月20-23日20:00在佛山市三水區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連演四場。
  • 粵劇《紅頭巾》周五邀您看,就在瓊花大劇院
    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的粵劇《紅頭巾》將於10月29日、10月30日登陸瓊花大劇院上演,一段歷史大幕即將拉開。
  • 粵劇《紅頭巾》斬獲廣東省藝術節最高獎項
    廣東粵劇院參評劇目粵劇《紅頭巾》獲得「廣東省藝術節劇目大獎」,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三年一度的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是廣東全省最高水平的專業藝術盛會。本屆省藝術節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辦節宗旨,歷時十七天,匯聚了122個劇(節)目、60場演出和1個展覽,集中展示了廣東近年來藝術創作生產的優秀成果。
  • 粵劇《紅頭巾》斬獲劇目大獎 計劃明年全國巡演
    粵劇《紅頭巾》劇照(資料圖) 龍翔 攝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程景偉 葉振球)廣東粵劇院參評的粵劇《紅頭巾》日前在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上獲得「劇目大獎」,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故事描述上世紀30年代初災荒年間,佛山三水女人帶好、阿月、阿麗結群下南洋當紅頭巾謀生養家的舊時往事。離鄉、思鄉、望鄉、還鄉……三水女人遠赴新加坡戴上紅頭巾,在建築工地搬磚建房,默默承擔苦難和悲歡,不僅為當地建設灑下汗水,也為親人、為家國努力拼搏。「紅頭巾」由此成為代表勤勞奉獻、樸實善良、吃苦耐勞的稱謂,最終被載進新加坡歷史,贏得世人尊重。
  • 創新又留粵味,專家點讚粵劇《紅頭巾》
    研討會現場 在場專家暢所欲言,為粵劇《紅頭巾》的進一步錘鍊、優化和提升,並將其打造成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建言獻策,提出了真知灼見。
  • 三水紅頭巾 永不飄逝的回憶
    而一個七旬老人,在離鄉別井近六十年後終於回鄉,她帶給家鄉親人的,是滿滿幾箱子吃的、穿的,這是滿滿的寵溺之心,樸素的舐犢之情。異國他鄉書寫奮鬥歷史三水女人們曾參與了新加坡的許多建設項目,在新加坡的城市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她們被視為卓越典範,她們的形象被創作為各種藝術品和各種形式的紀念品。
  • 三水「紅頭巾」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
    /資料圖《飄逝的紅頭巾》編導王欣曾撰文回憶她鏡頭下的這兩位老人:「黃蘇妹在我看來是個時髦的老太太,她的時髦在於她的獨立和個性,她不喜歡養老院裡熱鬧的歌舞,她不喜歡我們充滿同情或者是關心的詢問或者安慰,她面對我們的鏡頭之前,堅持要洗洗臉、整理一下頭髮,她不需要我們幫扶,弓著背,邁著小碎步,從容地在洗漱間和陽臺完成她上鏡前的準備……」「她歷經百年的沉浮,國家的歷史和個人的命運
  • 《紅頭巾》獲廣東省藝術節最高獎項,省市區聯合出品
    粵劇《紅頭巾》在三水演出。  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三水人曾小敏主演。經過3年籌備,10多次易稿,於今年8月24日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成功首演,於8月24-30日連演7場,斬獲各界一致好評;於9月20日至23日回到紅頭巾發源地三水連演4場,受到家鄉人民熱捧。
  • 《深海》《紅頭巾》獲劇目大獎,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閉幕
    本屆省藝術節先後舉辦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評獎、美術作品評獎、小型舞臺藝術作品評選等八大板塊活動,集中展示近三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和演出的優秀成果,推出一批新人新作,展現廣東文藝的繁榮景象。本屆省藝術節匯聚來自全省的122個劇(節)目、60多場演出和一個展覽,涵蓋粵劇、潮劇、漢劇、雷劇等地方戲曲以及話劇、歌劇等14個藝術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