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3日,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儀式在廣東粵劇院舉行。該劇取材於二十世紀初期佛山三水女子頭戴紅頭巾「下南洋」,通過辛勤勞動改變自身生活,也為新加坡的各項建設作出了貢獻的故事。接下來,該劇創作團隊和演職人員將在廣東粵劇院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緊張排練,計劃於8月底進行首演。
據了解,該劇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統籌指導,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廣東粵劇院聯合出品,特別鳴謝三水區蘆苞鎮人民政府。目前,粵劇《紅頭巾》已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併入選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儀式在廣東粵劇院舉行。/李周秦攝
取材三水
展現廣東女性人格力量的精神之美
紅頭巾是早年新加坡對當地從事建築粗工的三水籍華僑婦女的稱謂。二十世紀初期,一批又一批三水女子飄洋過海「下南洋」,她們頭戴鮮紅頭巾,自尊自強、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地挑起了新加坡城市建設的重擔,也挑起了家鄉親人生活的重擔,逐步受到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尊重。紅頭巾進而成為對三水女人獨有的尊稱,成為展現華僑婦女高尚人格的特有名詞。
國家一級導演張曼君擔任粵劇《紅頭巾》導演,她表示,從2017年開始籌備、2018年正式立項至今,劇組對該劇的劇本、群體戲、舞美、燈光、服裝等方面進行了多次的修改打磨,修改稿多達十餘次,多次奔赴三水採風深入了解,力爭將該劇打造成為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作品。
「該劇最大的亮點在於打造『全女班』,全劇只有一位男演員,其他均為女演員,劇中沒有體現慣常的男女情愛,但湧動著對情感的傾注和溫暖。」張曼君介紹,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使得女性色彩、女性文化更加鮮明,並通過粵劇獨有的婉轉,獨有的音節美麗和跳躍,達到頌揚女性精神的詩歌之美,凸顯人格的自我堅守,弘揚紅頭巾精神。
據透露,劇中女主角名為盧帶好,寓意為三水、佛山、廣東乃至全國帶來好運。創作團隊將該劇定在詩歌的、頌揚的、抒情的氛圍上,不僅對先人表達崇敬,也從中挖掘到自尊自強、無私奉獻等屬於中國式精神的走向,使得三水女人「下南洋」的歷史事件,不僅是故事可看,更是有情感可傳遞的。
佛山市三水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金旺:
紅頭巾「自重自愛、自立自強」的精神,是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下南洋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繫佛山三水和新加坡的一個重要紐帶,也是佛山三水的文化名片。希望在國內一流藝術創作團隊的傾力打造下,粵劇《紅頭巾》會成為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講好「一帶一路」故事的一個精品力作。
強強聯手 省市區聯袂力作
「粵劇《紅頭巾》是佛山三水的本土題材,也可以說是代表大灣區人民文化的題材,我們對這部劇充滿期待。」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曾小敏表示,在堅定不移的紅頭巾身上,即充分展現了廣東人自尊自強、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反映出全球各地千千萬萬的華人華僑對祖國的眷戀,不斷通過各種的努力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曾小敏也將在粵劇《紅頭巾》中擔綱演出,飾演女主角盧帶好。「我是三水人,這是我家鄉的故事,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時間,相信這部戲會打造成為一部能夠代表廣東的優秀作品推向全國。」曾小敏說。
三水三江水韻公園,矗立著以紅頭巾為主題的雕塑。/佛山日報記者賴基潤攝
本次粵劇《紅頭巾》是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統籌指導,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廣東粵劇院聯合出品,特別鳴謝三水區蘆苞鎮人民政府。當前,該劇已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併入選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佛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甘綺霞:
我們對粵劇《紅頭巾》寄予厚望,也充滿信心。佛山市委市政府通過完善文藝精品的扶持政策,加大財政對文藝文化的投入,加強文藝隊伍的人才建設,積極開展優秀的原創作品徵集活動,搭建省市交流合作的品牌,促進文藝跨界融合發展等方面制定了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進一步推動文化文藝的繁榮發展,努力推動藝術創作從高原走向高峰。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樹表示,粵劇《紅頭巾》是省市區聯袂的精品力作,該劇的前期工作已順利完成,接下來,該項目在推進過程中要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提高認識、尊重規律,通過多方行政部門和廣東粵劇院及劇組的統籌協調,共同做好服務,集中資源協同合作,將粵劇《紅頭巾》打造成文化文藝界的代表性典範。
往期內容
1、
2、
3、
來源:南方日報李周秦、王伯樂,黃敏
原標題:《三水大型粵劇《紅頭巾》開排!這群女性曾影響了一個國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