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業走過40載 畢馬威等發布報告聚焦轉型三個方向

2020-12-23 經濟參考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張素)一份歷時9個月打造的報告,基於數據分析和市場調研,探討了信託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及轉型發展路徑,並提出三個方向——依託自身資源稟賦,以私人財富管理機構、私募投行與專業資管機構為發力點,不斷進行傳統業務升級、新業務拓展和支撐體系優化建設。

  記者2日從畢馬威中國獲悉,這份《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國信託行業發展趨勢和戰略轉型研究報告》由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聯合畢馬威中國發布,旨在探索信託公司如何發展本源業務、如何提升在大資管行業的競爭力、如何推動傳統業務轉型及扶持新業務拓展等行業共同面臨的命題。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信託業走過40載,發展幾經波折,但通過不斷創新,在豐富金融市場、彌補銀行信用不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過去10年間信託業發展迅速,受託資產規模實現了近十倍的增長。

  畢馬威中國金融行業戰略諮詢合伙人支寶才表示,伴隨國內經濟減速換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水區,在金融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回歸本源的背景下,信託牌照優勢逐步減弱,各類金融機構不斷與信託爭奪資管市場份額,信託行業已經來到轉型分化的「十字路口」。

  上述報告亦指出,對照發達國家地區信託業的發展路徑,可以預期隨著中國金融監管體系的逐步完善,各類金融機構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信託公司的融資服務功能將進一步弱化。未來信託公司的發展將結合信託制度的本源特性,以承擔其他金融機構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的「真信託」功能,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定位。

  受訪者呼籲,推動打造功能全面、服務專業、品種豐富、投向多元的現代信託體系,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有所作為。

相關焦點

  • 報告:功能全面、服務專業的現代信託體系是中國信託行業演進方向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中國證券報記者12月3日獲悉,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聯合畢馬威中國日前發布《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國信託行業發展趨勢和戰略轉型研究報告》。
  • 迷茫:十字路口的中國信託業
    中國信託業已走過 40 個春秋,回顧過去,信託業發展幾經波折,但通過不斷創新,在豐富金融市場、彌補銀行信用不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過去十年間,信託業發展迅速,受託資產規模實現了近 10 倍的增長。
  • 2020畢馬威中國稅務年會召開 聚焦行業熱點展望稅務發展動向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日前,2020畢馬威中國稅務年會採用網絡在線形式召開,畢馬威中國各行業合伙人出席線上會議,聚焦金融、房地產、汽車、TMT、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圍繞資本市場稅務、稅務運營管理與科技、BEPS 2.0以及後疫情時期境內外法律等方面的熱點話題進行解讀,並對2021年中國稅務的發展動向做重點解析。
  • 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中國信託業社會責任報告(2019-2020)》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由中國信託業協會組織編制的《中國信託業社會責任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今天正式發布。這是中國信託業協會自2013年起連續編制發布的第八份行業社會責任報告。
  • 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三季度信託業數據
    近日,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了三季度信託業數據。數據顯示,三季度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信託公司大力開展標品業務,助力直接融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託業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餘額為20.86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二季度末收窄0.4個百分點;信託資產餘額較二季度末減少4182.31億元,環比下降1.97%,降幅比二季度擴大了1.75個百分點。信託資產規模下降與監管層「去通道」要求相關。
  • 齒輪易創榮登畢馬威中國「領先消費科技50強」榜單
    2020年8月12日,畢馬威中國首次發布了《中國領先消費科技50企業報告》及榜單(以下簡稱報告),齒輪易創憑藉在消費領域的技術沉澱,規模化為零售企業提供信息化和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作為新銳企業入列。  歷時半年 嚴格評選  本次報告由畢馬威發起,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指導),聚焦數位化終端觸點、消費者運營、全鏈路業務中臺、數據中臺和數據智能、數位化供應鏈、數位化管理和智能技術等七個消費科技領域,旨在發掘中國消費科技領域內推進數位化
  • 《中國信託業社會責任報告(2019-2020)》發布
    中證網訊(記者 張玉潔)9月29日,由中國信託業協會組織編制的《中國信託業社會責任報告(2019-2020)》(簡稱《報告》)正式發布。這是中國信託業協會自2013年起連續編制發布的第八份行業社會責任報告。
  • 畢馬威發布《香港銀行業展望2021》:中國香港銀行業將加速數位化轉型
    近日,畢馬威發布報告《香港銀行業展望2021》提出,面對低息環境,中國香港銀行業應專注非息業務、提升客戶體驗及控制經營成本,銀行將加速數位化轉型,以保持競爭力。  《香港銀行業展望2021》報告發現,2020年中國香港的銀行業仍然保持了穩定的發展態勢。中國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資本流通的重要橋梁,中國內地經濟迅速復甦對中國香港經濟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利的信號。
  • 畢馬威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報告:預測今年電商直播將突破萬億
    10月12日,畢馬威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邁向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報告,專家研判,今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將達10500億元。這也意味著,直播電商這一迅猛發展的新經濟業態,將在今年進入萬億時代。  展望未來,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表示:「直播電商將會更加泛在,我們認為,未來直播電商將呈現四個發展趨勢:直播成為電商的營銷新標配,5G等新基建設施使直播電商場景更多元化和泛在化,加速直播人才培養,和直播電商向垂直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 信託業轉型助力直接融資
    近日,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了三季度信託業數據。數據顯示,三季度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信託公司大力開展標品業務,助力直接融資。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託業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餘額為20.86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二季度末收窄0.4個百分點;信託資產餘額較二季度末減少4182.31億元,環比下降1.97%,降幅比二季度擴大了1.75個百分點。  信託資產規模下降與監管層「去通道」要求相關。
  • 中國信託業協會正式發布《信託公司信託文化建設指引》
    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為培育和樹立良好的信託文化,引導信託公司回歸受託人定位,加快信託業轉型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幸福生活,在監管部門指導和各會員單位支持配合下,中國信託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秘書處組織制定了《信託公司信託文化建設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並已經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
  • 中國信託業協會舉辦「轉型發展期信託公司風險防控」線上主題沙龍...
    為助力行業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支持信託公司進一步提高風險應對和防控能力,中國信託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於2020年11月26日以線上方式舉辦「轉型發展期信託公司風險防控」主題沙龍活動。
  • 監管「收骨頭」 信託業轉型求新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研究室袁增霆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託行業的規模收縮從2018年第一季度就已開始,進入了典型的衰退周期。這主要是由於監管加強導致,其次是受大的宏觀經濟和金融形勢影響。到今年年底信託規模的持續下降已有三個年頭。「當下相關風險還沒有達到徹底出清的程度,比如說去年上半年通道和房地產業務還在反彈,直到下半年才進行監管壓降。
  • 中國信託業協會召開《中國信託業2019-2020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編制...
    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為全面展現中國信託業2019-2020年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果,宣傳信託文化理念,促進信託文化建設,強化利益相關方溝通,實現信託業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目標,按照年初工作計劃,協會已啟動《中國信託業2019-2020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 畢馬威2019領先金融科技50報告:技術和資本向頭部企業集中,支付...
    1月17日,畢馬威發布《2019中國領先金融科技企業50報告》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從地域分布來看,50企業分布最多的三個城市是:北京,23家;上海18家;深圳,15家;2019年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反超大數據,成為排名第一的技術要素;紅杉、中金、中信、招商局、阿里巴巴一共投資了50企業榜單中的29家企業。
  • 畢馬威:銀行數位化轉型不斷加快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諮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張楚東認為,中國銀行業發展20多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當前在市場、監管和內部等多重挑戰驅動下,包括銀行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都在抓緊開展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的實質是業務轉型,轉型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銀行業務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記者:AI在銀行等金融業將有哪些應用場景?
  • 《信託支持實體經濟的渠道和方式》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本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下的信託服務實體經濟探索」為主題,探索了信託業支持實體經濟的渠道和方式。中國信託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漆艱明,英大信託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劍波,普益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出席並致辭。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信託公司的創新成長和戰略轉型
    摘要:自1979年新中國第一家信託公司成立,中國信託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近40年的春秋。這是自2017年4季度以來信託業管理資產規模連續10個季度下降。隨著「去通道、去嵌套」監管政策的要求下,信託資產規模進入了平穩下降期,2019年3季度末至2020年2季度末的4個季度同比與環比增速下降較為平穩。
  • 微眾銀行聯合畢馬威發布「透鏡OPTICS」評價體系
    5月6日,微眾銀行金融科技研究團隊聯合畢馬威(KPMG)發布研究報告《透鏡OPTICS:定義未來銀行》(下文簡稱《報告》),提出面對「銀行4.0」時代的到來,創新型銀行應該具有什麼樣的能力評價和指南體系。
  • 中國新城新區發展報告:國家級新區數位化轉型呈現七大代表方向
    來源:中國網2020年12月3日,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開幕。論壇開幕發布環節,中國新城新區發展報告編委會發布報告稱,國家級新區數位化轉型,加速建設「數字新區」的趨勢十分顯著,已呈現七種主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