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劉慶邦在北京發布最新短篇小說集《心事》,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致辭。百度、微博、微信視頻號、抖音、騰訊五家直播平臺同步全程直播了發布會。
臧永清高度評價了劉慶邦的創作。他表示,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作家並不是只有靠長篇小說才能被稱為「大家」。在重視長篇寫作的同時,一定不能忘了中國作家中間,掌握最純熟的短篇、中篇(寫作技巧)的作家。劉慶邦在長、中、短篇小說的寫作上均有建樹,尤其在短篇小說領域數十年悉心耕耘,為文壇貢獻出許多令人難忘的精彩篇章。
發布會上,劉慶邦從愛談起,從文學觀、自身寫作、電影改編、短篇小說創作等多角度,深度解讀了該小說集,更與現場讀者分享了自己的初戀故事,內容涵蓋了文學、社會、電影、心理、情感經驗和生活體悟,令觀眾受益良多,意猶未盡。
現場訪談中,劉慶邦將生活比作淤泥,將愛比作荷花,認為愛是一種特殊的生命體驗,發乎生命的本能,並在現場分享了一段初中二年級開始、長達數十年的初戀故事。他坦言很少在公開場合講初戀,因為每次講過都久久不能平靜。劉慶邦最為讀者熟悉的中篇小說《神木》,被改編為電影《盲井》,斬獲第53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他在現場也講述了電影從版權籤約開始的幕後故事。劉慶邦認為,文學既有審美功能,也有反思功能,寫作應當從個人內心出發,忠於自己的內心感受。當讀者提問如何寫好愛情小說時,劉慶邦給出的回答是用思想升華情感,才能寫出完美作品。先是生活,後是小說。
本文源自中國出版傳媒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