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忘不了的家鄉味—自釀黃酒

2021-02-27 江西風景獨好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團聚的飯桌上必定要有酒來助興。在大表哥的記憶中, 有一種酒的味道叫做「家」,那就是家中自釀的黃酒。

黃酒酒味濃鬱,氣味清香,口感綿厚。冬季的黃酒經過巧婦的手加以生薑、枸杞、大蔥在旺火上烹煮5分鐘,一口下去,寒意全無,暖暖的感覺從腳底直達天靈蓋…… 今天大表哥帶大家來看看這讓忘不了的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

江西的冬酒以糯米、泉水(井水)、天然酒麴(俗稱「酒藥」)為原料,採用傳統的釀造工藝發酵出來的酒糟,再加入三倍左右的水經過過濾,就成為了風味獨特的冬酒。

準備蒸酒的前兩天將糯米放入水缸中浸泡,讓糯米充分吸收水分。

用上這農村幾乎家家都有的木質飯甑,空飯甑放入鍋中用旺火將水燒開。

這釀酒的巧就是並不著急把全部的糯米放入鍋中。先將一半糯米放入飯甑中,待蒸出糯飯香,再將剩下的一半糯米放進去。


許多人在蒸酒的時候喜歡蒸一些番薯吃,因為這樣蒸出來的番薯特別香……大表哥又快流口水啦……


趁著鍋裡還在蒸糯飯的時間,將事先準備好的酒麴(酒藥)碾碎成末。


將近2個小時的等候(其實是煎熬),糯米飯終於要蒸好出鍋了!滾燙的紅番薯還在冒著熱氣,酒糟糯糯的全都想往嘴裡塞……


直接澆冷水讓糯米飯冷卻,將冷卻好的糯米飯倒入團箕中均勻和上之前碾碎的酒麴。


大功告成!接下來的工作全部交給時間,密封好酒糟並用棉被包裹住、保溫、等待發酵。這個過程大致為4-5天。雖然現在很有多科學的手段可以讓酒麴發酵,但在家鄉人的印象中,最合適發酵溫度的工具依然是棉被。


幾天過後,一甑糯米飯成為香甜的酒糟,最終成為粉絲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釀。


出門在外,許多人都會用塑料壺裝黃酒帶去外地。做雞蛋湯圓加一勺,做三杯雞時倒一小杯,朋友來了喝一壺,家鄉的自釀黃酒的酒香是遊子心中忘不了的味道……

這個時候你想起了家鄉的哪一種味道呢?在下方評論告訴大表哥!

部分圖片來源:愛吉安

資料整理/ 編輯:曾旗

出品:省旅發委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薦讀 安遠人記憶中忘不了的家鄉味—自釀黃酒
    在大表哥的記憶中, 有一種酒的味道叫做「家」,那就是家中自釀的黃酒。黃酒酒味濃鬱,氣味清香,口感綿厚。冬季的黃酒經過巧婦的手加以生薑、枸杞、大蔥在旺火上烹煮5分鐘,一口下去,寒意全無,暖暖的感覺從腳底直達天靈蓋…… 今天大表哥帶大家來看看這讓忘不了的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
  • 冬天的第一杯黃酒,謝村手造|我愛我的家鄉味見漢中
    【謝村黃酒】許多小夥伴都喝過黃酒吧,那你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也是中國獨有的「國粹」嗎?陝西漢中洋縣謝村釀造的黃酒全國聞名,在釀酒高度機械化的今天,謝村黃酒依然傳承著古法釀酒技藝,堅持純手工釀造,一粒粒糧食通過匠人的雙手變為一杯杯美酒。這不僅是對技藝和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家鄉情、家鄉味的傳承。推杯換盞間,讓我們一醉方休吧!
  • 肉圓子、藕圓子、珍珠圓子,都是記憶中的武漢家鄉味
    在武漢伢的童年記憶裡,炸圓子一定是"最美家鄉味"的一個代表。每年快到春節時,夾著溫熱肉香的圓子味道,在屋裡飄散。除了肉圓子,武漢人喜歡吃的還有魚圓、藕圓子等品種。大嘴魚丸最大的特點是,魚肉和豬肉混合得當,炸出來的圓子口感非常特別,吃起來沒覺得肉多,但又不似純魚丸那麼單薄,吃上一口會戀戀不忘。黃陂三鮮圓子黃陂最有代表性的美食,非"黃陂三鮮"莫屬,由於這道菜中有魚、圓、糕,諧音年年有餘、家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寓意,很受歡迎。
  • 自釀米酒
    記憶,往往是甜蜜的。很多記憶中,最讓我難於忘懷的就是小時候觀看母親自釀米酒並加以品嘗了。從小,家裡的自釀米酒是不間斷的,因為母親就喜愛喝酒。反正聽母親自己說,以前外婆家就是專門做米酒的。母親還在做姑娘時每次下地回來,渴了就會到酒缸裡舀上一大勺當水喝,所以這酒量有可能就這樣練出來了。後來母親嫁給了父親來到了宅上,一次農閒時幾個年輕婦女打賭,結果母親喝了一瓶白酒,再喝了兩瓶黃酒,還是若無其事照樣幹活。
  • 吳鵬飛家鄉房縣手工黃酒傳奇(79):黃酒的顏色為何不一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吳鵬飛觀點,ID:wpfgd00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吳鵬飛家鄉·房縣手工黃酒·傳奇(79)>黃酒的顏色為何不一樣>不少幾年都在買酒的老讀者問我,為什麼房縣手工黃酒的顏色總不一樣啊。
  • 鄉味裡的「黑暗」料理——黑蘿蔔
    不同於北方的地窖,家鄉的窖藏蔬菜更顯得精緻許多。利用大大小小的菜罈子,將豐收的蔬菜醃製後封在一壇壇的菜罈子裡,待食用的時候取出。或許習慣了匆忙奔波的生活,記憶裡的味道也被逐漸封存了起來。這些菜在兒時是最常見不過的。收穫時節家家戶戶總會將家裡大大小小的罈子裝滿,隨便進一戶人家飯桌上也總會看到它們的身影。今天就說說咱們鄉味裡的這道「黑暗」料理屏南黑蘿蔔吧
  • 李子柒自釀葡萄酒很美,但我不建議你這麼做
    前幾日有個朋友給我發來一個李子柒自釀葡萄酒的視頻。說實話,自釀酒是一件傳承悠久的事,在江浙地區有很多家庭都在自釀黃酒、米酒等,但我不建議各位這麼做。至於原因,且看我為你一一解析。但當時釀酒技術十分傳統,釀造的多是黃酒、米酒等,直到元代蒸餾工藝的發明與成熟,高度蒸餾酒才形成逐漸形成一套完整體系。現在有很多小酒坊售賣自釀白酒,標榜的都是「古法釀造」。釀酒的古法步驟繁多,釀酒過程耗時很長,哪怕是很簡單的小曲清香型白酒,都需要經驗老道的釀酒師傅親自把關。
  • 薴葉粄 念念不忘的家鄉味
    要抓住一個人的心很難,要抓住一個人的胃也不容易,幸好惠州會館有像廖金蘭與葉金鳳這樣的巧婦,她們烹煮的傳統客家美食,輕易地虜獲了同鄉的胃。9月的一個中午,惠州會館會長蕭立娟特別在會館安排了一次客家宴,桌上除了難得一見的薴葉粄,還有經典客家菜如黃酒雞、紅糟雞、香芋扣肉與幹/溼炸肉。
  • 相傳起源於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梅酒,最代表日本人家鄉的味道!
    沒有什麼比梅酒更能代表日本家鄉的味道了,宛如電影《海街diary》的 4 姐妹,望著母親出生那年所種的梅樹,喝著外婆留下的陳年梅酒,日本每一戶人家,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梅酒記憶。被喻為「奶奶家味道」的梅酒,是早年日本家庭必備的味道,放置在櫥櫃或是儲存槽中,隨歲月回頭品嚐「出生那年奶奶釀的梅酒」。就像是法國人家中會釀製白蘭地、中國人釀造黃酒,日本梅酒的樸實中,從採梅到釀酒基底都留下日本歷史的痕跡,酸中回甘的滋味不是戀愛的氛圍,而是將日本飲酒文化濃縮在每個人家中,平凡卻蘊藏奧妙。
  • 「渝見美品」回顧|紅蜻蜓糧油,記憶中的家鄉味!
    重慶市經信委發起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全程助力重慶市消費品品牌集中推廣主題活動11月20日,重慶衛視攜手凱欣糧油開啟了以「家鄉味說到凱欣糧油你可能不知道,但如果說紅蜻蜓食用油,大家肯定非常熟悉了,許多家庭應該都吃過這個品牌的油。紅蜻蜓自品牌創立二十多年以來,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年經營油脂達20萬噸以上,在西南地區享有較高影響力和知名度。
  • 自釀啤酒:自釀啤酒的種類有哪些?都什麼口味?
    最近自釀啤酒生意十分火爆,相信很多準備踏入自釀行列的朋友對自釀啤酒的口感種類不太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自釀啤酒的種類和口感。黃啤:金黃色酒體透徹,入口清爽,易飲度極高,後味麥芽香氣濃鬱,回味無窮,酒體泡沫細膩潔白,掛杯持久。
  • 潮汕美食|家鄉味,家鄉胃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公眾號:GD-CSQ 關注潮汕圈,了解潮汕。  至於佐料的擺放則類似西餐,沙茶、辣醬、白醋就壘在各位方家座前,依照自己口味鹹淡和喜好任意配比即可。潮州菜特別重視配醬調味。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醬碟,一菜一碟,鹹甜酸辣,各有講究。
  • 為何自釀葡萄酒不建議喝?若操作不當,或許會中毒
    在所有水果酒中,最常見的水果酒當屬葡萄酒了。從前,在葡萄的家鄉,處於葡萄旺盛的季節時,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將葡萄釀成酒以供日常飲用或是用於招呼客人;如今,在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下,人們獲得製備方法不再困難,若是有釀造葡萄酒的想法,只需要在網上搜到配方跟著做即可。但是,筆者有兩個疑惑,第一是這些方法真的能夠成功釀出葡萄酒嗎?
  • 胡蘿蔔燉羊肉,是記憶裡最美的味
    很多人說羊肉味羶,但我們並不覺得,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道菜就是我們記憶中最美的味道。 後來,離開家鄉來廣東生活多年,做菜不知不覺融入了粵菜做法,在燉牛羊肉時,會加點冰糖、陳皮,或者山楂。 做出來的口味微甜,帶有果香味,我們家的小外孫女也愛吃。
  • 咱通許人的家鄉飯,一輩子也忘不了...
    它們雖然粗獷貌不驚人,但味道醇正養人。正所謂返璞歸真,只有回歸食材最原始最本真的狀態,才能品出人間至味。大蒜本來吃多了容易上肝火,但大蒜加醋醃製不僅味減輕,即使陰虛火旺的人也可以吃一些。還有助於清除腸胃有毒物質,刺激胃腸黏膜,加速消化。芝麻鹽,濃濃的鄉情味。就是將芝麻和鹽混在一起炒熟作成的調味食品,起源於豫東南一帶。
  • 自釀獼猴桃酒簡單教程、你還等什麼?
    現代醫學臨床實驗證明:長期食用獼猴桃及其製品,可以防止致癌物質亞硝基化合物在人體內形成,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酸脂的作用;對消化道癌症、高血壓等病症,均有明顯療效;對肝炎、尿道結石,有輔助治療作用。       家庭果酒的做法,利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發酵成為含酒精成分的飲品,既有水果的味道又含酒精。因此一些家庭時常會自釀一些果酒來飲用,如李子酒、葡萄酒等等。
  • 自釀獼猴桃酒教程
    不知從何時起自釀酒風行,也許跟我們的傳統習俗有關,無論是米酒、黃酒,抑或是近年來流行的葡萄酒,但凡有點興趣都會做上一壇。待到酒香醉人時,開啟壇封與家人朋友一起開懷暢飲,無比愜意。今年的自釀酒與往年有點不同,碧綠香甜的獼猴桃酒掀起一股全新自釀酒風潮。
  • 中高考單詞背了忘、忘了背?為什麼?怎麼記憶?
    舉個例子,book大家都認識,因為經常出現,但pamphlet(小冊子)就不一定了,可能一場考試下來這個單詞也沒出現過一次。即使你背過,但是突然看到,是不是還會蒙一下,這似曾相識的感覺?所以不常見的單詞自然忘得也快。 沒關係,背了忘,看見沒想起來又背一遍。
  • 黃官豆腐乾,非遺級別的家鄉味道|我愛我的家鄉味見漢中
    【黃官豆腐乾】幾乎每個陝西漢中人的家鄉美食記憶中,都有一塊黃澄澄、金燦燦的豆腐乾。在漢中南鄭黃官鎮,有一位家喻戶曉的「豆腐西施」,祖傳的手藝讓她家的豆腐製品在當地大受歡迎。尤其是秘制的手工豆腐乾,外酥裡嫩、筋道彈牙,令人入口難忘。
  • 二鍋頭在北京是如何取代黃酒的?
    紀磊/文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無酒不成席」。而這個「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白酒。事實上,這種情況也就是近一兩百年的事。更早的時候,佔據「主流」的絕對是黃酒。這一點,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該書成書於清中期。)裡大量飲用黃酒的情形便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