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團聚的飯桌上必定要有酒來助興。在大表哥的記憶中, 有一種酒的味道叫做「家」,那就是家中自釀的黃酒。
黃酒酒味濃鬱,氣味清香,口感綿厚。冬季的黃酒經過巧婦的手加以生薑、枸杞、大蔥在旺火上烹煮5分鐘,一口下去,寒意全無,暖暖的感覺從腳底直達天靈蓋…… 今天大表哥帶大家來看看這讓忘不了的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
江西的冬酒以糯米、泉水(井水)、天然酒麴(俗稱「酒藥」)為原料,採用傳統的釀造工藝發酵出來的酒糟,再加入三倍左右的水經過過濾,就成為了風味獨特的冬酒。
準備蒸酒的前兩天將糯米放入水缸中浸泡,讓糯米充分吸收水分。
用上這農村幾乎家家都有的木質飯甑,空飯甑放入鍋中用旺火將水燒開。
這釀酒的巧就是並不著急把全部的糯米放入鍋中。先將一半糯米放入飯甑中,待蒸出糯飯香,再將剩下的一半糯米放進去。
許多人在蒸酒的時候喜歡蒸一些番薯吃,因為這樣蒸出來的番薯特別香……大表哥又快流口水啦……
趁著鍋裡還在蒸糯飯的時間,將事先準備好的酒麴(酒藥)碾碎成末。
將近2個小時的等候(其實是煎熬),糯米飯終於要蒸好出鍋了!滾燙的紅番薯還在冒著熱氣,酒糟糯糯的全都想往嘴裡塞……
直接澆冷水讓糯米飯冷卻,將冷卻好的糯米飯倒入團箕中均勻和上之前碾碎的酒麴。
大功告成!接下來的工作全部交給時間,密封好酒糟並用棉被包裹住、保溫、等待發酵。這個過程大致為4-5天。雖然現在很有多科學的手段可以讓酒麴發酵,但在家鄉人的印象中,最合適發酵溫度的工具依然是棉被。
幾天過後,一甑糯米飯成為香甜的酒糟,最終成為粉絲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釀。
出門在外,許多人都會用塑料壺裝黃酒帶去外地。做雞蛋湯圓加一勺,做三杯雞時倒一小杯,朋友來了喝一壺,家鄉的自釀黃酒的酒香是遊子心中忘不了的味道……
這個時候你想起了家鄉的哪一種味道呢?在下方評論告訴大表哥!
部分圖片來源:愛吉安
資料整理/ 編輯:曾旗
出品:省旅發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