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是純粹理性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所謂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至少是不可能獨立於康德的純粹理性這個經驗的,所以我們的回答就已經在說明我們的理性究竟是否獨立於一切經驗,且無法獨立於哪些經驗 如果談到純粹理性又不談康德顯然會讓專業人士覺得你是意淫,可是當用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去名詞解釋純粹理性後的歷史是,但凡解釋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都回溯到康德的純粹理性。這就好像我們用一幅畫去描繪一個美女,這個美女老了,死掉了,後人要知道美女有多美都要去看畫,說美女有多美都用畫去衡量,畫本來是用來描繪美女的,可最終,美女卻成了畫的詮釋。原先是:這畫跟真的一樣美!後來是:這景色簡直和畫一樣美!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非但沒能完滿的解釋純粹理性,反而被康德的純粹理性所詮釋,這就是一個獨立於一切經驗卻無法獨立於康德思想經驗的純粹理性。
如此簡單粗暴的吐槽連自己都無法容忍,甚至比 李澤厚的《批判哲學的批判》還要煞有介事。不得不直面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本身
康德並不認為這個世界上有真正的、自己管自己在那裡的東西。所有我們可理解、可想像、可感知的東西,都浸透了我們的理性了。」
給個直觀但不準確的圖解吧。對於犀牛來說,角就是它的純粹理性。當然,人的角存在於心靈。
老夫來舉三個例子。鄙視門外漢的就請略過吧。
1 用數學來詮釋
數學上無限延伸的拓展:一般來說,我們的數學是從計數開始的。1隻羊,2隻羊,但估計除了現在電腦做出來的圖片,誰也沒同時見到過一億隻羊。
那麼既然誰都沒見過一億隻羊,那麼這種情景是獨立於理性,還是純粹的經驗,「一億隻羊」這個概念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挺好理解,實際上不論數量有多大都沒什麼好說的。這是我們能夠想像,現實中卻沒有的東西。這是歸結於純粹理性還是經驗
2. 哪會有「不確定的東西」呢?根本不能想像好吧!
哲學(科學)上否定的拓展:困擾著我們的大多是假想的東西,而不是現實中能找到例子的。比如在量子理論震驚全世界之前,我們的哲學家應該有假想過「不確定的東西」吧?量子理論之前人們都認為任何這世界上的東西都是確定的,或說決定論是沒什麼毛病的。請想像一下當時哲學家們的心情:哪會有「不確定的東西」呢?根本不能想像好吧!我就只是提出了這個概念而已,誰知道我們的語言怎麼能形成這樣的概念。或者對於這個時代的我們來說,也可以這麼想:「不存在的東西」。東西都是存在的呀,怎麼會有這樣的東西呢,話說這是語言問題吧。
(是不是很相似呢?所以說未來如果發現了不存在的東西,你就不用再顛覆世界觀了)那麼在發現量子之前,我們怎麼說出來「不確定的東西」這個詞呢?
對於我來說,說出來簡單,就是根據「東西都是確定的」這個經驗,意識到這個性質,最後在前面加個「不」字就完事了。
加個不字的實質是什麼?可以類比數學中集合的概念,全集中有一個集合,除了這個集合之外的就是它的「補集」。我們不希望在思考時落下什麼東西,而否定就等同於表示了我們所思考的某個概念集合的補集,在語言中就表現為「加個不字」。
回到所舉的例子中,「不確定的東西」是當時人們對現實所做的補集,而我們現在的量子就是那個補集的子集。
3.聯想的拓展:我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如何而來?我認為是聯想來的,或說是概念的重組。一個通俗的例子:人很久以前就在想自己會飛,是因為看見鳥在飛,「鳥」和「飛」的概念聯繫在一起,那麼為什麼不能把概念重組一下,把「人」和「飛」聯繫在一起呢?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想像。這個比較好理解,我就不多說了。
以上,我們可以借「否定」(求補集)、「無限延伸」、「概念重組」3種方法來獲得非現實的概念,或說是從知性向純理性的轉變。
這麼看下來,我們是在設計了一個概念,通過假設證明其不存在或者說不可知後,知道了沒有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這種玩意,所以我們當然沒法說明這個概念是什麼樣的。同時也就大概猜到了,純粹理性是用來批判純粹理性本身而設計出來的不存在的概念,通過這個無法落地的虛無,可以更加明確的批判認為有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的觀念。實際也就是批判了不切實際的認知,糾正理性脫離經驗的認知,避免不知不覺導向虛無的傾向。咳咳,以上言論不建立在康德研究之上
怎麼可能「脫離一切經驗」?
另外,再順帶吐槽一下不存在或者說虛無,當我們說虛無的時候是相對於存在的反義,就好像對一個集合取反得到一個反集,而存在與虛無兩個集合相加得到的是……一切存在於不存在的全集?我擦,這樣的終極全集不還是存在的統稱麼?不存在在我們說的時候就已經是存在的了,可當我們要給這個虛無概念落地的時候又無法用存在的經驗去定義。故,不存在是一種不存在的存在,虛無並非真正的虛無,當我們去追尋不存在的虛無時,就和追尋終極的存在一樣徒勞。也就是說,終極的存在是不存在的,如果要把存在當作終極,那麼存在即虛無「
「純粹理性是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我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但我確定一定是扯淡。數學糞跟宗教徒還有搞哲學的喜歡扯這樣的淡。獨立於一切經驗那又哪來的純粹理性?理性是怎麼來的?是人類通過周邊環境(包括自然的,社會的)總結出來的,怎麼可能「脫離一切經驗」?這就像數學糞認定數學不需要非數學一樣,事實上,數學的公理也好,定義也罷,都是從其他學科或人類對日常現象的感知提煉總結出來的。沒有非數學,便沒有數學。神馬理性也好,數學也罷,都是經驗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