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禺,有一種儀式感,叫「得閒飲茶」!

2021-02-19 番禺著數

///

「得閒飲茶」,看似客套的話,

卻藏著番禺人最地道的人文特色,

因為茶樓遠比任何地方更能看懂本地生活。

「靚仔,今日飲d咩茶啊?」

「普洱啦」

大家都熟悉的一問一答,好自然地成為飲茶的開場白!大家會根據喜好去選擇,好比如普洱茶的清雅醇厚、菊花茶的芳香、烏龍茶的甘鮮爽口。

===

對於要求高的老番禺人,還會自己帶茶葉!在他們心目中,「嘆」早茶不僅是hea的表現,更是延續「辛苦穩黎自在食」的生活方式。

///

 

第一次泡的茶,不能喝,要用來「long」碗。從洗筷子到洗杯,這套看上去很繁瑣的步驟,一樣都不能漏!也許這就是飲茶的儀式感吧!

小時候看著爺爺奶奶幫自己「long」碗,長大後的我們,也有樣學樣幫他們「long」好。

 

老番禺人對於茶的追求可謂是極致,從擇茶、擇水、衝泡都很講究,還逐漸形成獨特的茶文化。

坐在茶水位負責衝茶的,通常都是長輩!因為他們手起手落,衝茶的手勢更嫻熟~

===

暖胃的熱茶有了,就開始勾選起自己喜歡的茶點~「一盅兩件」,肯定少不了!

小時候,總覺得點心卡就是茶樓裡的波斯密碼。它,沒有菜名,只用小、中、大、特大、頂點來區分價位。

「睇下幾時得閒飲茶?」

「周末啦」

熱鬧的茶樓裡,有家庭聚會的一家老小;有小聚長談的三五老友。所以,「得閒飲茶」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

「得閒飲茶」是番禺人日常招呼的方式,是聚,是人情!「有空一起喝茶啦」,也讓異鄉人找到融入這個城市生活的方式。

同樣在番禺也有著大大小小的茶樓,當中有傳統老茶樓——番禺賓館,也有年輕態茶樓——十八22,滿足了不同人的需求。

老一輩們都喜歡一大早休閒地散步到茶樓,點上一壺清茶、幾籠點心,在談笑間度過一上午。

到了周末,全家人分批出動,家中老人早早佔好坐,慢慢打開手機看資訊,等待家中小孩陸續到來。

期間三五好友相見,或互相斟茶,或寒暄近期情況、或八卦誰家仔仔結了婚……都在一壺壺茶香馥鬱間展開。

隨著作息時間改變,年輕人一般都睡到自然醒,才去飲茶!一頓早茶,吃成了brunch,直落也是十分洋氣了。

相比於茗茶品茶,他們更在乎桌上的點心。很多茶樓推出新玩意,但無論去到哪,傳統的蝦餃、幹蒸、鳳爪……都是必點!

他們對美食永無止境追求,貪新鮮,但同時也愛傳統!就連吃腸粉,都要淋滿豉油才開吃~

//////

無論工作有多忙,不管什麼時候,「得閒」一定要記得飲茶!在閒暇靜謐的時光,享受每一次相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那一杯杯熱茶、一碟碟熱騰騰的點心,不管過去多少年,承載的都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更是歡樂的時光,恰好的食物溫度!

你有多久沒去飲早茶了?

不如這個周末安排下~

*特別鳴謝十八22支持本次原創的拍攝

相關焦點

  • 老友,得閒飲茶!
    「得閒飲茶」,這是三水人常掛在嘴邊的話。在粵語中,飲早茶又稱「嘆早茶」,「嘆」即是「享受」的意思,表明在廣東人心中,飲茶是件愉悅的事情。從歷史來看,一代又一代的三水人,是在粵式早茶文化的薰陶中成長的。而伴隨著喝早茶群體、口味的變化,三水的點心、環境也在變化,既保留了傳統的精粹,也有新潮流的美味。「飲早茶」是三水人聯繫家族、招呼親友最普遍的方式。
  • 【醬紫FM】得閒飲茶,一句有溫度的「空話」
    「得閒飲茶」,廣東人常講的一句話,意思是有空一起喝茶。在其他地方,你或許常聽到「有空一起吃飯」「有空一起喝酒」「有空一起擼串」等話語,但「得閒飲茶」專屬於廣東。  或許是街頭偶遇熟人,或許是和朋友通完電話,或許是剛結識了新朋友,先寒暄一番, 末了,廣東人會客套地說句「得閒飲茶」,不僅代表一種禮貌和尊重,也包含著對下次見面的期許和憧憬。
  • 得閒,飲茶
    我們或迷茫,或焦慮,一下子有了大把的空閒時間,卻不知道每天該幹嘛,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於是,日復一日的混沌麻木生活開始了。如何在枯瑣日常做到心閒無慮,進而實現身心的自在?我們遇上了「學會獨處」的人生課題。
  • 有一種高級的修養,叫儀式感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心錨:它是指人的某種情緒和行為與外界的某個事物產生連接,從而產生條件反射。比如你經常送女朋友玫瑰花,那麼下次她在看見玫瑰花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你,並感到甜蜜。這就好比你給所愛的女生下了一個心錨,而產生美好的心錨的方式,就是儀式感。
  • 飲茶也要有儀式感,小米有品茶水分離隨行杯開箱體驗
    飲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飲茶的益處還是非常多的。不僅能提神醒腦,增強記憶力。良好的飲茶習慣還能保養肌膚,分解中性脂肪,從而達到減肥美容效果。飲茶也要有儀式感,對於經常飲茶的用戶來說,怎能沒有一個趁手的茶杯呢?
  • 來廣東玩要了解兩種茶,「得閒飲茶」常常是謊言,喝涼茶不是生病
    廣東被譽為是祖國的南大門,雖然遠離中原地區,如果你來到廣東旅遊,會發現有很多有趣的東西。這次介紹兩種茶文化,這兩種茶對於廣東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得閒飲茶」常常可能是一句謊言,喝涼茶的朋友也不是代表著他生病了。
  • 儀式感 | 一種有意義的形式主義
    大年初一更不能隨便,餐桌上要有青菜燒豆腐,寓意著「一清二白」的好彩頭,還要有紅棗煮糕,寓意生活甜美、步步走高。父母要給孩子們壓歲錢,那時候的錢才叫錢,孩子們平日裡幾乎身無分文,有了這筆「巨款」就可以心滿意足地揮霍去了,父母們也會最大限度地展示他們的大度寬容,成全孩子們那段可以任性的寶貴時光。這樣的氣氛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每一天似乎都熱氣騰騰、閃閃發光。
  • 有一種生活態度,是注重儀式感
    其實不然,儀式感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那一天的重要性,是用特殊的方式去紀念特殊的日子和時刻,是用有意義的語言和行為來表達自己的特殊情感,生活裡的儀式感,是一種對生活熱情的態度。3 儀式感是讓感情升溫的一種方式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日子最終會歸於平淡,所以需要有一種調節劑,來驅散生活的平淡,而儀式感也是讓感情升溫的一種方式。
  • 番禺大妗姐,簡直系民間才女!
    就婚嫁習俗來講,番禺地區算是比較隆重的,一套流程走下來,幾百樣大小事項。所以與番禺本地人結婚,你會看見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妗姐」via.TS婚禮視頻定製新人給父母奉茶,不說上幾句金句,怎麼能配得上大妗姐的稱號:飲茶笑呵呵,好快做婆婆;飲茶笑騎騎,好快做爺爺;飲過新人茶,子孫聽你話;飲過新抱茶,好快做嫲嫲
  • 廣州人最中意飲茶,那必點的有哪幾樣呢?一起來瞧瞧!
    在廣州,你最經常能聽到地道老廣最常說的一句:「得閒去飲茶」你可要知道,此飲茶非彼飲茶。飲茶在粵語中,除了字面意思「喝茶」之外,通常指的是去茶樓吃早點。用粵語來說,便是「嘆翻一盅兩件」。對於廣州人來說,在節假日裡,都喜歡叫上家人或親朋好友一起去茶樓吃早茶,邊吃邊聊家常,這一吃就一上午。之所以能吃一上午,是因為廣式早點實在是太豐富了!一頓早茶,如果沒吃上個幾輪不重樣的,感覺都上不了臺面。那麼,在廣州喝早茶,必點的早點又是什麼呢?早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茶樓早點就有「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和蛋撻。
  • Perrier巴黎水「泡出活力」快閃店收官空降廣州 活力羊城,得閒冒個泡
    (2020年10月9日)Perrier巴黎水「泡出活力」快閃店巡迴收官,繼北京、成都兩站後,再度向南出發,以「得閒冒個泡」為城市主題,將這一奇趣互動體驗空間帶到廣州天河城廣場。10月9日-11日,活動期間對外開放,眾多潮流達人紛紛前來打卡。
  • 廣州人,你太有梗太搞笑了!
    咩咩咩,我們一起學廣州人叫,一起咩咩咩,「講咩」、「搞咩」、「咩」......廣州人的口頭禪:熱氣、上火、溼氣、宮寒、溫補、滋陰潤肺、化痰止咳……(一年有6個月火氣旺,剩下6個月溼氣重……),哈哈哈,果真系純正廣州人啦。
  • 香氛蠟燭,一種有儀式感的幸福
    原標題:香氛蠟燭,一種有儀式感的幸福   ● 緊張時刻的救星   檀香、琥珀等深沉的氣味,能夠緩緩的安撫你的情緒,當你非常緊張的時候,點燃東方香調的蠟燭,看著暖暖的燭火上下跳動,隱隱的香氣鑽入鼻腔,是一種很好的放鬆 方式。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沐浴的時候點燃蠟燭,放鬆的效果雙倍。
  • 英國貴族怒斥:這種高端奢華上檔次的儀式感,在中國卻隨處可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都知道,在當今人類賴以生存的世界,存在著將近200個國家,在這之中存在著各種文化差異,各國的各個地區基本上都會有自己的文化習俗等,但是這也體現了世界只有差異性才會變得如此繽紛多彩。
  • 留住儀式感,我願每天度日如年
    雕刻時光,這是屬於他們共有的儀式感!儀式是什麼? 終身推的一本書《小王子》裡,主人公小王子也這樣問過小狐狸。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小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儀式感是什麼,生活和感情中到底需不需要儀式感呢
    等女孩打開門,無不高興的叫了起來。對於這樣的驚喜,沒有女孩不感動的,其實這就是一種儀式感。類似的還有蛋糕,巧克力,鮮花等,不勝枚舉。當然對大部分人來說,卻沒有購買整個奶茶店的實力,那我們是否就不應該有儀式感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儀式感」是對生活,對心愛的人的一種態度。
  • 儀式感對生活的重要性
    文字/陌同圖片/網絡01▼儀式感一詞,乍一聽有點高檔和鄭重,好似與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不太搭調。很多人下意識地把儀式感與物質生活水平掛鈎,認為經濟能力強的人對生活才的儀式感就越強。實際上,這是一種對儀式感概念的錯誤認知。
  • 飯盒——有一種敬畏美食的儀式感
    飯盒丨一份敬畏美食的儀式感童年記憶裡,《蠟筆小新》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早上美伢為廣志和小新準備豐盛精美的便當。當孩子和丈夫帶走自己精心包裝好的便當,那份從飯盒裡透出的溫熱就是一個母親和妻子最好的牽掛。
  • 生活要有儀式感,沒錢只是藉口,只有9.9元照樣有儀式感
    儀式感是這幾年非常流行的詞彙,生活要有儀式感,成了很多人的嚮往的生活。儀式感的生活,我的理解就是講究的生活。早餐起來,精心梳妝打扮,喝一杯熱牛奶,再來一個雞蛋和麵包。帶著美滋滋的心情去上班,中午再去星巴克喝杯咖啡,小憩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