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導 據美聯社華盛頓6月25日報導,為躲避病毒,美國海軍的兩艘戰艦打破海上巡航時長紀錄,這其實是疫情之下的無奈之舉。報導編譯如下:
在中東的兩艘美國軍艦原本無意打破紀錄。然而當新冠疫情使得軍艦在外國的停靠變得風險太大時,「德懷特·艾森豪」號航空母艦和「聖哈辛託」號飛彈巡洋艦被下令維持航行狀態,並避免訪問任何港口。
25日,當它們行駛在北阿拉伯海中的時候,它們進入了在海上連續航行的第161天,從而打破了美國海軍艦艇此前出海160天的最長紀錄。而且它們將會輕而易舉地不斷突破這項紀錄,因為它們在今年晚些時候返回位於維吉尼亞州的母港之前不會靠岸。
就這一裡程碑事件,「艾森豪」號艦長凱爾·希金斯上校說:「這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而是外界狀態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我們有風度地接受了它。」
當這兩艘軍艦1月份離開母港出航時,新冠肺炎疫情剛開始出現。當它們越過大西洋進入地中海時,疫情的形勢正在升級。
3月份,海軍第五艦隊司令吉姆·馬洛伊中將下令停止所有的港口停靠,以減少病毒在艦隊中傳播的可能性。當時其他艦艇正在與疫情暴發作鬥爭,包括在關島被移出作戰序列的「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
由於這一狀況,「艾森豪」號艦長希金斯和「聖哈辛託」號艦長愛德華·克羅斯曼上校知道,他們的水兵會有一段時間不能上岸了。兩人是在他們的軍艦打破紀錄幾天前接受採訪的。
在5個多月的時間裡,「艾森豪」號航母和為其護航的「聖哈辛託」號一直在海上航行,沒有接待任何人上船訪問,並且對利用飛機運送艦上補給的方式作出了嚴格控制。
這種孤懸海上的狀態是具有挑戰性的。港口停靠不僅能給水兵休息和放鬆的時間,還能讓技術兵上船從事艱難的維修工作。
當「聖哈辛託」號的直升機庫門出現故障時,水兵們不得不發揮創造性。當時是半夜,他們意識到需要更換一個大鏈輪。克羅斯曼說:「我的水兵們進行了研究,他們說,『嘿,這些90磅(約合40.5千克)的啞鈴與我們需要的這個齒輪採用的是同一種材料』。」於是,他們把啞鈴搬到了下層船艙的機器車間,製作出了這個零件。
在「艾森豪」號上,艦員們安全地為飛行甲板更換了一臺關鍵的大型風扇馬達。這需要電氣、工程、後勤和機械師四個方面的團隊,但艦員們在諮詢了岸上專家之後,把風扇拆開,將其放到一個臨時平臺上,並換好了新的部件。
艦員的娛樂活動也變得富有創造性。失望的艦員們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經過地中海沿岸的各國、又穿越紅海,卻從未停靠。
希金斯和克羅斯曼說,他們試圖讓艦員有專門的休息時間——有時足足休息24小時,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有時連續休息兩天。
他們策劃了遊泳日和「鋼鐵海灘野餐」,後者讓水手們可以身穿便服,在飛行甲板上吃燒烤。
在「聖哈辛託」號上,水手們舉行了「瘋狂3月錦標賽」,比賽誰能長出最醜陋的鬍子。
先前海上航行160天的紀錄是2002年2月由「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在阿富汗戰爭初期創造的。再前面的152天紀錄則是由「艾森豪」號在1980年伊朗人質危機期間創造的。海軍歷史學家們認為,由於記錄不完整,很難核查很久以前的一些紀錄了。
兩艘軍艦的艦長都計劃為破紀錄搞一點慶祝活動。
現在還剩下一個關鍵問題:到時候哪一艘軍艦將會在後面駛入母港,從而拿下新紀錄?
克羅斯曼艦長笑著說道:「我已經提出了幾項要求,想看看我們能否在海上待得更長一點,以確保我們擊敗『艾森豪號』。」
希金斯則說,他們就這個問題開過玩笑。他的回答呢?「時間會證明一切。」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