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鍋爐、電梯、客運索道、大型遊樂設施等等,是關乎百姓安全的特種設備。加強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預防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是市場監管部門肩負的一項重要職責。
目前,吉林省共有在用特種設備19.5萬臺(套)。2020年,吉林省市場監管廳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吉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服務意識,多措並舉,不斷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效能,取得可喜成效。
做好服務保障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落實相關要求,做好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工作,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復工復產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並要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按要求,吉林省市場監管廳採取了一系列落實措施。
優化特種設備生產許可換證手續。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採用自我聲明承諾的方式免評審換證。對於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不能如期換證的,給予辦理許可證延期服務。吉林省各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對生產企業免評審換證14家,辦理許可證延期18家,減免或降低中小微企業特種設備檢驗收費5萬元;
優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換證流程。支持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和檢測人員採取微信報名、網上遠程學習的方式參與培訓,並將學習課時計入取證換證學時。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換證全程實施網上辦理,在「吉林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管理平臺」網上報名並上傳有關材料,換發作業人員證1142件;
加強電梯安全保障。各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督促電梯使用單位定期對轎廂、按鍵、自動扶梯扶手帶清潔和消毒,加強醫院、車站、地鐵等疫情重點場所電梯日常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聯繫維保單位排查處理。督促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做好人員值班,確保應急對講和電話通暢,及時處置電梯困人等突發情況;
積極做好企業復產復工保障工作。各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成立檢查服務組,靠前指導,現場服務,為復產復工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壓縮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時間、減免檢驗費、簡化使用登記證辦理流程,在保證特種設備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做好企業復產復工服務保障。
加強風險防控 確保特種設備安全
吉林省市場監管廳積極發揮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製作用,結合該省實際,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加強風險防控,消除安全隱患。
開展專項排查整治工作。以問題為導向,在吉林省範圍內開展以「嚴監管、抓規範、防風險、除隱患」為主題的鍋爐、電梯、大型遊樂設施等多個專項整治工作,通過狠抓安全制度落實、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嚴守操作規程等,有效預防特種設備事故發生;
加強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制定《吉林省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試行)》,將雙重預防機制與現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制度相結合,加強專項整治、日常檢查和監督抽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按照轄區監管原則,由屬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督促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按要求和時限整改到位,做到隱患及時清零;
開展風險識別分析。各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在做好特種設備季報統計的基礎上,結合地區特種設備安全狀況和技術特點,開展風險識別分析,通過風險警示等針對性措施,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構築有效安全防線;
完善特種設備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與多部門積極溝通,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吉林省應對特種設備重特大突發事件指揮部工作方案》,梳理事件等級,明確各級職責,確立工作原則,健全工作制度。推動建立反應迅速、協調統一的應急體系,提高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處置能力。
強化監督檢查 落實主體責任
吉林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特種設備日常監督檢查和安全大檢查等專項行動有效結合,把「常態化」隱患排查融入日常監管中,對發現的「問題點」及時進行閉環管理。
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以「壓責任、強監管、補短板、防風險、保安全」為主線,在吉林省範圍內組織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冬春整治大會戰、重點時段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安全生產月和白山松水安全行、市場監管領域安全整治「秋冬會戰」及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等多個專項整治行動。行動中,各地突出對重點企業的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做到執法手段用到位,整改措施跟到位;
開展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暗查暗訪。圍繞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設備,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三落實、二有證、一檢驗、一預案」情況進行檢查,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截至目前,共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61戶,抽查特種設備76臺(套),發現並交由屬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督促企業及時完成問題整改109項,形成閉環管理;
開展對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監督抽查。採取重點抽查與「雙隨機、一公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對150戶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要求屬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監督整改,並在吉林省通報和公示,從源頭上促進特種設備運行安全。
提升監管效能 開展針對性隱患排查
吉林省市場監管廳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強化特種設備監督抽查和隱患排查,在落實中再落實,在檢查中再檢查,進一步增強了針對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對吉林省在用電梯按比例實施監督抽查。圍繞群眾投訴舉報多、使用年限較長、人員密集場所的在用電梯,組織吉林省特檢中心對吉林省在用電梯進行監督抽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由屬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督促企業逐項、逐條整改,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實現閉環管理。目前,已完成3500臺電梯監督抽查任務;
有針對性地開展隱患排查。對吉林省在用的435臺大型遊樂設施、43條客運索道,逐臺逐條進行安全隱患排查,進一步鞏固電站鍋爐範圍內管道、危險化學品相關特種設備、液化石油氣鋼瓶等專項治理成果。督促企業不斷消除死角盲區,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可控。
採取有效措施夯實安全監察基礎
吉林省市場監管廳高度重視特種設備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夯實特種設備安全基礎工作。加強人才培養。組織對基層安全監察人員培訓考核1038人次,發放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員證書(B類)600本,進一步壯大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隊伍,同時提高了人員素質;
積極開展宣傳普及工作。組織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常識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七進」活動。利用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採用專家解讀、案例剖析等方式,大力宣傳和普及特種設備安全知識,進一步增強了社會公眾特種設備安全意識;
構建權責統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吉林省特種設備安全分級監管指導意見》,根據職責事權落實責任,各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及時制定日常監督檢查計劃和當年重點監督檢查的目錄,按照計劃和目錄嚴格實施檢查,通過檢查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抓好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使用證註銷工作。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各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主動向當地政府匯報,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門,對其淘汰的鍋爐100%做好使用登記證註銷工作,目前已註銷17臺。
路漫漫其修遠兮!特殊設備安全監管工作任重而道遠。下一步,吉林省市場監管系統將立足本職,不遺餘力,繼續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全力護航吉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李玉子 許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