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愛讀書的百合,歡迎關注。和我一起踐行每年讀200本書計劃
今天聽了一首好聽的歌曲《給女孩》,其中有一句是這樣寫的:願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很美好的字眼,很溫潤的情感,正如這本《墨菲定律》中傳輸的理念: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
01沒有任何東西能把我們打倒,除了自己
記得小時候奶奶說過: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就是了。當時並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覺得那麼疼,為什麼會沒人扶自己一把?處於這種心理曾經委屈的哭過,為沒有得到相應的愛而難受。
成年後才懂得:人生道路坎坷重重,你不能什麼都指望別人。有些路必須要自己走,有些挫折必須要經歷。
當你經歷了痛苦和磨難後,就會明白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該放棄希望,都不該放棄自己,比如下面這個故事:
有一位美麗的女人在河邊梳頭,一位漁夫則在湖邊泛舟打魚,看起來頗有情風景畫的感覺。突然這位美麗女人卻「撲通」一聲跳河了。
然後漁夫慌忙跳進河中救出了這個美女,然後漁夫不解地問她:你年紀輕輕,為什麼想不開呢?
女人說:我才結婚2年,丈夫就有了外遇,我孩子也生病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漁夫問:2年前你是怎麼生活的?
女人的眼神一下亮了:我那時候很自由、無憂無慮,而且喜歡讀書。
這裡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女人的婚姻的確不幸福,她的遭遇令她無法承受打擊;第二,女人的生活從內裡並未根本改變,因為2年前她可以過得很幸福,而現在卻痛苦萬分。
實際上女人的生活並未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即便是她老公有了外遇,孩子生病了,她依然可以回到2年前的生活狀態和快樂安心中去,而不是採用極端的方式去報復自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女人的這種行為不過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而已,而無法改變現實的任何現狀。
02寵辱不驚是一種選擇,永不放棄是一種態度
生活中大多數的不幸,只是源於我們自己的內心。
我想起了張海迪,她也十分的不幸,但她卻用自己的努力與拼搏告訴了世人:雖然身患殘疾,但意志和心靈都是完整的。
這種永不放棄的態度,才真正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與層次。每個人不是遭遇著這樣的不幸,就是有那樣的擔憂,都很正常。
區別在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與接受現實的程度,也只有接受了現實的不完美,才能更樂觀地面對生活,面對自己。比如生活的艱難、高額的房價、工作的壓力、感情上的空白等。
也只有遠離負面情緒,不再愁眉苦臉的生活,自我價值感才會越來越強烈,看問題的角度和看世界的維度才能更高遠。
03結語
每個人都想被世界善待,每個人都想有的事業、甜美的愛情、幸福的家庭,優渥的生活,這些都是人之常情。
然而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沒有人能做到百分百的絕對幸福。當面對這些殘缺時,才是更考驗一個人承受力和應對能力的時候。越是逆境中的考驗,越過去了越能得到快速的成長與蛻變,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也很慶幸自己能在寫作的道路上一直堅持著,我也曾經羨慕過別人怎麼那麼能寫?那麼會寫?為什麼我不可以?
直到最後,懂得:每個人成績的取得都不容易,都經歷了我們看不見的風雨。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從不放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輕易放棄和被打倒。
世界的色彩是隨著我們情緒和視角的變化而變化的,心情是什麼樣,世界就是什麼樣。所以說別讓悲觀遮擋了我們原有的光芒,當我們足夠勇敢、努力和快樂是,未來就是晴空萬裡。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