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熱錢或仍是央行今年政策施力重點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圍剿」熱錢或仍是央行今年政策施力重點

  去年12月份外匯佔款增逾2700億元

  ■本報記者 閆立良

  「2013年12月份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連續第5個月正增長,雖然規模比11月份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達到了2728.8億元。」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交易員認為,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維持在較高水平,這一方面說明外貿形勢繼續好轉,另一方面也預示著今年跨境資金流動管理的難度將增大。

  1月16日,央行官方網站更新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2013年12月末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為286303.83億元,較11月末283575.03億元增加了2728.8億元。這是2013年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連續第5個月正增長。

  數據顯示,2013年1月份金融機構外匯佔款曾達創紀錄的6836億元,2月份至4月份均在2300億元至3000億元之間;5月份猛降至不足700億元;6月份則結束增長局面,出現年內首次負值,淨減少412億元;7月份減少245億元;8月份、9月份外匯佔款重回增長軌道,但新增規模相對較少。10月份和11月份則重新回到了高位。12月份新增外匯佔款2728.8億元,仍在高位,但規模較11月份相比略有下滑。

  金融機構外匯佔款一般被視作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一個主要渠道,如果增加,則是向市場注入了流動性,如果減少,則說明流動性有所減少。

  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印證出口形勢的好壞。1月10日,國新辦就201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表示,2013年1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再創歷史新高,當月進出口達到2.3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898.4億美元),增長6.2%。201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5.83萬億元人民幣,折合4.16萬億美元,比2012年提高1.4個百分點。

  業界專家認為,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猛增也與虛假外貿等行為有一定關聯。為遏制虛假外貿等行為,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在2013年都曾採取過措施予以打擊。

  日前召開的2014年央行工作會議指出,2013年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加大外債和資本市場管理簡政放權,資本項下行政許可項目減少60%以上,初步建立了以登記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框架。

  「在今年央行確定的八大工作重點中,『深化外匯管理重點領域改革,切實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位列第五,足見防範熱錢仍將是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上述國有商業銀行交易員稱,從今年1月份開始美聯儲就將縮減QE規模,這有可能導致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市場。因此,在今年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在熱錢持續湧入國內的壓力下,貨幣政策在一段時期內將維持中性偏緊的取向,而且央行及相關部門會繼續將政策施力重點放在對熱錢的「圍剿」上。

相關焦點

  • 貨幣政策領銜 央行圈定2021十大重點工作
    2021年伊始,央行新一年工作重點如期披露。1月6日,央行官網顯示,日前央行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會議對2020年工作作出總結,並重新明確2021年央行十項工作要點。其中,依舊被放在首要位置的穩健貨幣政策,由2020年「靈活適度」進一步調整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 劉俏:疫情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邏輯與施力重點
    面對疫情這樣的「自然災害」,宏觀政策的出發點在於應對災難帶來的損失,維持住災後經濟復甦的經濟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不再糾結總量增速目標,在擺脫原本是剛性的增長目標的約束後,政策意圖會更清晰、政策手段會更合理。針對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損失,要明確宏觀政策的力度和施力側重,保障社會穩定和企業持續經營,夯實疫後經濟反彈的基礎。
  • 央行新年十大重點工作公布,引導預期保持匯率穩定,再提網際網路...
    定調今年央行貨幣政策重點工作的重磅會議來了。1月6日,據央行官網消息,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總結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1年工作。對於今年的重點工作,會議從十個方面提出詳細部署,具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 央行新年十大重點工作公布 引導預期保持匯率穩定 再提網際網路...
    定調今年央行貨幣政策重點工作的重磅會議來了。    1月6日,據央行官網消息,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總結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1年工作。
  • 熱錢借大宗商品入關 跨境貿易監管貓捉老鼠升級
    大宗商品價格顛狂所「輸入」的,不僅是通脹,還有眾多套利熱錢。  10月19日,中國央行升息引起的人民幣與美元之間利差進一步擴大,令套利熱錢看到更廣闊的收益空間,正紛紛藉助更隱秘路徑潛伏入境,熱錢流向監管「貓捉老鼠」亦在升級。  囤貨生熱錢  大宗商品在價格上漲同時,也成為了套利熱錢混水摸魚的「新載體」。
  • ...已推9萬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 高度重視「熱錢」流動現象!銀行這
    7、央行相關部門,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都高度重視「熱錢」流動現象。學術界對於什麼是「熱錢」有不同的認識,爭論很大。但共識是對於短期內大規模的跨境資本流動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也要對跨境資本流動進行宏觀審慎管理。8、關注到個別理財產品出現了浮虧現象,市場變化必然會導致淨值產品的波動。目前淨值產品的佔比已佔到60%,有如此大的規模,出現階段性浮虧也是一個正常現象。
  • 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今年將寬中趨緊
    在全球經濟可望比2016年表現更好、通脹預期有所抬頭以及風險仍存的情況下,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如何表現,引人關注。總體來看,2017年全球主要央行同步上調利率的可能性不大,發達經濟體的政策分歧依然。  IMF在2016年10月份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世界經濟2016年將增長3.1%,2017年,在包括俄羅斯和巴西在內的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實現復甦的支持下,全球增長將加快到3.4%。
  • 盛松成:美國放水負面效應漸顯,我國應適度提高美元熱錢進入門檻
    在盛松成看來,近期美國國債被眾多投資機構或海外央行拋售的主要原因是美債的利率特別低。此外,美國「大放水」引起美元指數下跌,各國央行預期美元會繼續貶值,因此拋售美債。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求是》撰文批評美國前所未有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在消耗著美元的信用,也對新興經濟體造成輸入性通脹、外幣資產縮水、匯率和資本市場震蕩等多重影響。
  • 央行一周三次就貨幣政策表態 專家表示年內不排除降準可能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劉琪央行一周內三次就下半年的貨幣政策表態。繼央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8月3日)、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8月6日)後,據新華社8月9日發布消息,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採訪時再次對下半年貨幣政策情況進行表態。易綱表示,下半年央行將保持金融總量適度、合理增長,著力穩企業保就業,防範和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加快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金融健康發展。
  • 央行: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 重點支持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
    來源:一財網據央行網站7月8日消息,2020年7月7日,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在北京召開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座談會。會議傳達學習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強化對穩企業金融支持的決策部署,要求金融系統充分認識做好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堅決落實好各項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為企業恢復生產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 央行報告定調貨幣政策:不讓市場缺錢,又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市場迎來了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最新定調。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闡述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同時,還以專欄的形式闡述了下一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如何更加市場化,以及如何正確理解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與貨幣供應的關係。
  • 央行副行長談貨幣政策工具創新
    今天,央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署名文章,重點介紹了創新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中國實踐。在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箱中,再貸款、再貼現是典型的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今年,人民銀行又創設了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分別是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精準緩解了小微企業到期還款壓力,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貸款的還本付息壓力;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有利於緩解小微企業因缺乏擔保品所導致的融資難問題。
  • 全面剖析央行2020年3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根據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公布的數據,今年三季度,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環比上升6BP至5.12%,其中新發放一般貸款和票據融資加權平均利率分別上升5BP和38BP至5.31%和3.23%。不過新發放企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環比仍然分別下降1BP和6BP至4.63%和5.36%,下降幅度減弱。
  • 央行新推出的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是什麼?
    央行新推出的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是什麼?  新華社記者姚均芳 吳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全國兩會剛結束,在相關部門的部署下,直達實體經濟的兩個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就新鮮出爐。那麼,這兩個新政策工具是怎樣操作的?
  • 央行圈定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 哪些與你我相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央行圈定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哪些與你我相關?來源:招商銀行App社區在剛過去的一年,為了抗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國央行累計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隨著中國經濟已經逐漸從疫情中走出,並呈現企穩態勢,人們可能不免心中會問,下一步央行的貨幣政策會怎麼走?對我們普通人又會有哪些影響?
  • 央行端上開年「麻辣粉」,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央行操作符合市場廣泛預期,體現貨幣政策「穩」字當頭。進入1月以來,在市場流動性較為寬鬆的背景下,央行連續實施20億至50億元的罕見地量逆回購操作。該操作的主要目標並非是向市場「補水」,而是釋放政策利率穩定信號,這實際上已預示了本月MLF利率會保持不變。
  • 央行定調如何健全中國基準利率體系:以培育DR為重點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央行定調如何健全中國基準利率體系:以培育DR為重點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基準利率體系下一步將如何健全?中國人民銀行在8月31日發布的《參與國際基準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國基準利率體系》中給出了明確答案,即以培育DR為重點、健全中國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央行表示,下階段,中國銀行間基準利率體系建設的重點在於推動各類基準利率的廣泛運用,通過創新和擴大DR在浮息債、浮息同業存單等金融產品中的運用,將其打造為中國貨幣政策調控和金融市場定價的關鍵性參考指標。
  • 央行發布會實錄|對比美國大力度刺激,怎麼看中國貨幣政策?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積極應對疫情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靈活適度,加強前瞻性、針對性和逆周期調節。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資金支持,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
  • 拉加德稱歐洲央行在持續評估政策比例
    來源:金融界網站歐洲央行行長克裡斯汀·拉加德致信歐洲議會議員Sven Simon稱:「歐洲央行不斷評估包括公共部門購買計劃在內的貨幣政策措施是否實現預期目的,是否與物價穩定目標承受的風險相稱,在執行上是否成比例。」
  • 央行:全國1008家重點保供企業獲專項再貸款 實際利率1.28%
    劉國強表示,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還要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穩預期、擴總量、分類抓、重展期、創工具、抓落實,為抗擊疫情和支持實體經濟提供有力的貨幣政策支持,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一是用好已有的支持政策,繼續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向中小銀行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