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遊戲不再嚇人,是時代的錯還是玩家的錯?

2021-02-06 雷科技

將「雷科技Lite」收藏為我的小程序,不再錯過精彩內容

恐怖遊戲相信是不少玩家又愛又恨的遊戲類型,雖然對遊戲的內容害怕不已,卻又控制不住自己好奇心繼續遊玩下去,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連晚上上廁所都得提心弔膽。

近日知名俄羅斯恐怖元素畫師Oleg Vdovenko就參與製作了一款恐怖遊戲《ILL》,一小段演示視頻也已經放出。雖然我們僅能從視頻中看出遊戲的部分玩法,但還是可以看到怪物的塑造和遊戲恐怖氛圍的營造都已相當成熟。遊戲中的怪物塑造相當符合Oleg Vdovenko以往的美術風格,大家可以看看這位詭異的畫師之前的作品,內容可能引起不適,請謹慎選擇觀看!

撕裂的肉體、畸形的體態、類人的身體和形成恐怖谷效應的臉龐,這些元素在恐怖遊戲中已經屢見不鮮了。有一說一,如今的恐怖遊戲開始變得雷同,相似的遊戲模式和氛圍塑造已經逐漸被玩家習慣,缺乏新意的恐怖遊戲甚至都無法讓玩家感到恐懼。

恐怖遊戲看來也在走下坡路了。

專注於把玩家嚇到尖叫的恐怖遊戲

狹窄的過道、陰暗的空間以及安靜得不合情理的環境總是恐怖遊戲的標配,在這樣一個陌生未知的場景中,玩家往往還沒採取行動就會感覺背脊發涼,而這就是恐怖遊戲營造絕望氛圍的效果。如果在眾多遊戲類型中選擇一個最佳氣氛組,那必定會有恐怖遊戲一票,因為它就是為此而生。

恐怖氛圍的塑造,靠的不僅僅是畫面上的陰暗荒涼,還有各種要素的相互搭配。有時候甚至不需要塑造什麼怪物形象,光是通過詭異的氛圍就能讓不少玩家抖三抖,小島秀夫的《寂靜嶺PT》就是最好的例子。輪迴型恐怖敘事結構,讓玩家在不斷重複相同場景的流程逐漸感受到某種力量的逼近,重複場景的細微變化更是加劇了這種不詳的感覺,被未知恐懼吊著的玩家寧願直接被怪物殺死game over。

這種輪迴式恐怖遊戲敘事也成了許多恐怖遊戲模仿的對象,到現在在Steam還能看到類似的遊戲,它讓業界認識到恐怖遊戲不僅僅只有怪物可以嚇人,單靠遊戲的氛圍就可以讓玩家沉浸並懼怕起來。恐怖遊戲中的怪物、場景和氛圍成為了嚇人的三大利器。

但是過於專注於一個方向就容易看不清方向,這也現今恐怖遊戲的困局,局限於嚇人的恐怖體驗,逐漸讓玩家失去新意。

玩家玩遊戲時會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從而為遊玩做好準備,但對於把「恐怖」二字寫遊戲封面上的恐怖遊戲來說,這偏偏是最致命的。恐怖遊戲給予玩家最大的新鮮感就在於未知的遊戲流程,但偏偏遊戲從鋪墊到驚嚇的過程可變化的空間極少,若是為了產生變化而改變這段流程,遊戲的恐怖氛圍又會大打折扣。

所以能看到大部分遊戲都會遵從著幾種敘事節奏來進行,因為實在很難再有所變動,除非像《寂靜嶺PT》、《生化危機7》或是《逃生》這樣有著實驗性改變的勇氣,多數恐怖遊戲可能還是會選擇在更安穩的羊腸小道匍匐前進。

只學會了減法的恐怖遊戲

現在大多數遊戲都會選擇增添遊戲元素來增加遊戲的可玩性,而恐怖遊戲則不同,它需要做減法。

在動作遊戲中,玩家可以是飛天遁地的獵人、擊殺神明的戰神或者獵殺惡魔的僱傭兵,但到了恐怖遊戲裡,玩家就成了弱雞到連老太太都打不過的成年男子。偏偏這是恐怖遊戲增強遊戲體驗感的最好方法,盡力削弱玩家所扮演的主角的能力,這樣能夠有效地從操作上讓玩家感受到角色局限和無助,讓遊戲體驗更具沉浸感。

《生化危機》系列就是恐怖遊戲做減法的最佳例子,正面反面都是。這款遊戲早期立項時,就是打算製作一款恐怖遊戲,圍繞著陰森的洋館展開探索。前三部非常明確恐怖遊戲的定位,所以也給主角有了很多的限制,視角的限制、武器彈藥限制等等都在讓玩家處於神經緊繃的狀態。

不過遊戲從第四代開始就開始削弱了這種限制,強化了遊戲的動作元素,同時在恐怖氛圍上多下功夫,讓遊玩體驗全程保持著灰暗的色調。但是過度強化的主角裡昂也衝淡了原本的恐怖感,導致第五、六部已經開始在喪屍世界無雙殺戮,恐怖元素全然消失,《生化危機》系列口碑一度下滑到了谷底。但從《生化危機7》開始,卡普空終於又拾起了恐怖遊戲的減法原則,將遊戲類型一下子大改成了第一人稱恐怖遊戲,主角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洗手戰神伊森。

主角過於強的能力不利有恐怖遊戲驚嚇氛圍的營造,這一點每一家製作恐怖遊戲的公司都知道,所以大部分遊戲都會把核心要素放在解密上。能力有限隨時會被人幹掉的主角,在詭異的地方進行解密,這讓解密本身就成了恐怖體驗的重要一部分。但遊戲製作者也明白,被削弱了操作的主角同時也會喪失很多可能性,讓玩家在重複的操作下感到枯燥。

前面也說了,恐怖遊戲是由氛圍塑造而成,任何要素的尺度要把握得剛剛好才能更好地保持下去,多一分少一分都可能削弱中心體驗。所以在不斷做減法的同時恐怖遊戲受的限制就更多了,在遊戲元素上的一再割捨,削弱的不僅僅是主角的能力,還有多元的遊戲性。這也就導致也大部分恐怖遊戲套路化、重複性過高,因為真的沒有多少路可以走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小島秀夫一樣能開創新的道路。

招式用老恐怖不再

恐怖遊戲發展至今也有很長的歷史了,從文字遊戲時代就有恐怖遊戲的身影出現,隨著機能的進步,恐怖遊戲的表現力也從簡單的文字表達到了畫面表現。就畫面表現上來說,美式恐怖遊戲最為突出,他們主張的血腥與生物肉體異變,至今都是不少人的童年噩夢。而日式恐怖遊戲則更為注重氛圍的塑造,恐怖元素的構建更多在於未知靈異事件上,最經典的莫過於《零》系列恐怖遊戲。

雖然有類別之分,但是恐怖遊戲驚嚇的方式其實相當雷同,粗線條一點的玩家只要習慣了節奏基本都能免疫。例如最經典的Jump scare,即突如其來的驚嚇,就是恐怖遊戲最常用的手段。這種驚嚇方式其實是利用了人的下意識反應,有時候即使出來驚嚇的事物並不恐怖,也會產生意外的效果。但是這基本是作用於人最基本生理反應,所以一旦使用得太多,玩家就會開始習慣這種嚇人的手法。

而小島秀夫引領的「輪迴」式驚嚇則有了更多的變化,玩家將在重複又重複的詭異空間中不斷穿梭,在已知的空間中不斷恐懼著未知的變化。這種手法很明顯就高明得多,因為中間可以穿插許多不同的變化,玩家踏出的每一步都在未知的恐懼當中煎熬。雖然這是相當高明的做法,但是並不是每個遊戲製作者都能像小島秀夫那麼大膽敢於取捨,所以即使是同一個模式恐怖遊戲也可能千差萬別,細節上的把控往往改變整個遊戲的品質。

追逐式的恐怖遊戲模板就更為常見了,《逃生2》、《生化危機7》都是最好的例子。這種模式下玩家有了更加明確的驅動力進行探索,因為一旦失誤可能就會結束遊戲,並且看著恐怖的怪物將角色殘忍殺害。這充分加速了遊戲的節奏,讓恐怖遊戲有了更好的緊迫感,但是也讓容易破壞一些前期鋪墊的節奏。特別是重複失敗之後,也會衝淡玩家對於追逐者的恐懼感,因為未知的面紗已經被揭開,恐怖效應也就失效了。

小結

恐怖遊戲的各種模式在這個直播和視頻發達的年代,其實早就被揭露得體無完膚了,很多設計已經對玩家產生不了新的效果,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恐怖遊戲的發展。恐怖遊戲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玩家自然也就不會對它再產生恐懼了,它的俗套化其實也是在時代大環境下的無奈之舉。

作為行業最後一名選手,支持快充的iPhone12標誌著蘋果作為最後一名選手也加入到了快充行列。但與充電頭的蓬勃發展相比,可以選擇的車載快充則要少很多。來自矽谷的徵拓就推出了一款30W的車載快充,1C1A的插口配置,C口最大功率30W,除了能給手機充電還能給Macbook充電。放進點菸口以後幾乎沒有突起,被稱為車載快充中的「隱形戰機」。

點擊尾部【閱讀原文】領取粉絲專屬優惠券

🛒領完點擊立即使用即可

相關焦點

  • 為啥恐怖遊戲不再那麼流行?聊聊恐怖遊戲的困境
    像是有的玩家覺得《港詭實錄》建模糟糕,看到女鬼都想笑,但還是有好多主播被嚇到尖叫(並被拍下來放到了b站)。可見玩家的情感體驗並不是統一的,而沒有統一的標準也就難以像流水線一樣的生產商業化遊戲(年貨類遊戲)。當然也不是沒有流水線一樣的恐怖遊戲,比如《黑相集:棉蘭號》。
  • 嚇人與遊戲性:將一款恐怖遊戲做得「好玩」有多難?
    因為他們在剝離恐怖外衣之後,依然足夠吸引玩家不停的玩下去,他們的核心玩法足夠耐玩,在這兩個遊戲裡面,玩家能做的不僅僅只是跑個路開開燈推推箱子這樣的事情,而面對敵人的時候也不僅僅只能扭頭就跑。在PS2時代,《寂靜嶺》《屍人》《零》這些恐怖遊戲為何總賣不好?
  • 越嚇人越要玩!驚悚遊戲選擇指南 毛骨悚然的恐怖體驗
    不管是驚嚇的橋段、怪異的氛圍還是扭曲的故事,Game Informer遊戲編輯聚在一起篩選了一些他們喜愛的作品,根據玩家的喜好列出了不同類型的恐怖遊戲清單,讓大家能夠更方便地挑選出自己想體驗的恐怖遊戲,其中不乏經典和現代的恐怖遊戲!
  • 《黑相集:稀望鎮》——適合大部分玩家的交互式恐怖電影遊戲
    玩法模式也沒有太多可說的地方,大部分時間都在看著跟點擊前進,到達特定情節時會進入對話選擇環節,劇情流程走向根據玩家的選擇來決定,只要比上頭亂點來選擇基本上不會選錯。時間也十分充足,當然想搞事情的喜歡點哪個也不是不可以~另外路上跟房間都會有許多物品跟照片等著玩家收集,因為趕著通關收集率也不高,不過大概也是能通過收集到的資料猜到大概故事講的是什麼了,感覺應該比較好懂,一周目打完有點小懵不過二周目再打一會,思路大概就差不多理清了…不過可能理解還是不太全,故不在此擴展劇情方面的講解了。
  • 國產遊戲《煙火》爆紅:中式恐怖遊戲可以有多嚇人?
    而中式恐怖遊戲就是融入了許多中國民間文化,來製造這種恐怖感,例如《煙火》裡的神婆「通靈」,《紙嫁衣》裡的「獻祭」至陰女嬰,《紙人》裡的「封印」等。《紙人》的存檔採用上香的形式所以不得不說還是中國人知道中國人怕什麼。但是中式恐怖遊戲不只是「恐怖」。
  • 在玩恐怖遊戲時如何克服恐懼心理?
    所以沙盒類遊戲越來越多,因為這種遊戲方式可以不靠難度來延長作品壽命,只需要不斷地塞進去各種收集品,各種支線任務,各種NPC就好了。玩家玩沙盒會感覺到自由,輕鬆,雖然要在大量的遊戲元素中殺時間,但因為總體難度不高,基本還是符合了那些輕度玩家的心理預期。所以純粹的解謎遊戲現在沒落了。當然3A級遊戲的趨勢是這樣,不代表移動端的遊戲趨勢也是這樣。
  • 吃雞:玩家走到兩個伏地魔臉上,驚了,這是恐怖遊戲嗎?
    最近有小夥伴吐槽,吃雞這遊戲新人真的受不了,因為太"恐怖"了。忽然刷新人機,正面鋼槍手抖,這都不算什麼,那些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伏地魔,才是致命打擊。"大逃殺"比"鋼槍"更刺激?試想一下,你是一個還沒適應吃雞的畫面和音效刺激的玩家,自己的腳步聲都可能誤以為是敵人(這裡必須說一下,手遊加了聲印對萌新友好很多,但也降低了遊戲的部分刺激感),遠近方位判斷不清楚,時不時就被人幹掉,而且……本以為安全的環境還會冒出伏地魔,忽然一梭子過來血條表演蒸發,刺,刺激。
  • 恐怖遊戲推薦!十一長假!讓這些恐怖遊戲為你帶來清涼吧~誰也別想帶著錢包君出去!
    作為恐怖遊戲,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讓玩家感到足夠的恐懼和緊張。我不敢說這是最嚇人的恐怖遊戲,但至少可以說它的嚇人程度屬於恐怖遊戲的第一梯隊。Home Sweet Home無論是畫面,還是氣氛的營造,簡直是年度最佳!
  • 【前方高能】玩家評選九大最恐怖的單機遊戲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將恐怖元素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結合起來的「強大存在」, 05年發售的《極度恐慌》讓所有玩家眼前一亮,除了血肉橫飛的戰鬥效果與爽快的打擊感外,遊戲所渲染那種壓抑、陰森、恐怖的氣氛也讓玩家們津津樂道。
  • 近十年來最恐怖的13款遊戲盤點 保證嚇人
    正好國外傳統節日萬聖節即將到來,很多遊戲廠商也在遊戲中開啟了萬聖節特別活動,不過恐怖濃度最高的還屬於那些正統恐怖遊戲,今天就來盤點下近十年來最恐怖的13款遊戲,讓我們一起感受下被恐懼支配的內心!  《寂靜嶺P.T.》的導演為小島秀夫,遊戲內容是玩家從一間未知房屋醒來,玩家需要在循環的走廊活動,並進行解謎,在探索期間會出現靈異事件。當時放出的可玩體驗版,匯集了恐怖遊戲最有效的嚇人技巧。
  • 好好的拔作非得裝恐怖嚇人,美少女萬華鏡2.5遊戲測評
    不過聽說這遊戲好是好,能滿足廣大宅男朋友的需求,配樂和畫質也都是上品,能讓人露出血來的好活。但就這樣的galgame遊戲,非得搞個恐怖元素是想幹嘛啊?我弄到一半,突然一個女鬼臉出來了,我整個人瞬間就軟了,哇,非得噁心人,來這一手幹什麼你們說。
  • 第一名竟然是它 玩家評選九大最恐怖的單機遊戲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將恐怖元素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結合起來的「強大存在」, 05年發售的《極度恐慌》讓所有玩家眼前一亮,除了血肉橫飛的戰鬥效果與爽快的打擊感外,遊戲所渲染那種壓抑、陰森、恐怖的氣氛也讓玩家們津津樂道。
  • 恐怖遊戲需要優秀的劇情嗎?聊聊《港詭實錄》的劇情架構
    故事是個好故事,可惜並不嚇人。《港詭實錄》是於一月初發售的國產獨立恐怖遊戲,在全網的討論都比較多,很像去年年初的某遊戲。當然其整體質量還是遜色不少,不過它還是有一些比較獨特的地方。這款遊戲實際上真的不算很嚇人,鬼怪那糟糕的建模於其說是嚇人不如說是看了讓人哭笑不得(倒是女主身材有點讓人饞)。
  • 當年4399的經典恐怖小遊戲,到底有多嚇人?
    當年4399的經典恐怖小遊戲,到底有多嚇人? 小霸王被申請破產,童年的記憶又消失不少。童年的遊戲,除了小霸王上面的遊戲,另一個載乘著記憶的遊戲,就是4399上面的小遊戲了吧。那時候遊戲限制還沒有那麼多,恐怖的遊戲,一搜幾十頁,經典的遊戲也很多。
  • 我們還想玩到什麼樣的恐怖遊戲丨觸樂
    當我們打開一個陌生的恐怖遊戲,內心想必會對它產生一些期待:色調陰暗的背景、壓抑逼仄的氛圍、環環相扣的謎題、生存能力有限的主角……不論故事發生在古今中外,現實背景還是幻想世界,突出的都是「毛骨悚然」4個字。畢竟,大多數人心目中,既然是恐怖遊戲,總是要嚇人的,如果在嚇人這一塊沒做到位,就算故事強、玩法好,各方面俱佳,也會覺得缺了點什麼。
  • 一個材質包即可讓《我的世界》變成恐怖遊戲,看完後san值狂掉!
    所以,有些喜歡恐怖遊戲的「抖m」便開始製作恐怖材質包,他們試圖將一個沙盒遊戲變成恐怖遊戲!本期要分享的材質包是偽萌新玩了這麼多年Minecraft以來見過的最為恐怖的材質包,沒有之一!警告:膽小慎入!實話實話,當初偽萌新還是個萌新的時候第一次見到殭屍豬人還是有點害怕的,殭屍豬人的材質是一半暴露的骨頭和一半肉身,和主世界的怪物比起來要驚悚了不少。但是玩久了看習慣後就覺得沒啥了。換上恐怖材質包的豬人瞬間讓我覺得San值狂掉,全身腐爛血肉模糊,頭部變成了一個鯊魚頭,手上還拿著一把沾滿鮮血的殺豬刀。恐怕這不能叫殭屍豬人了,我願稱其為「鯊人豬」!
  • 雜談 今夜恐怖降臨——日本自製恐怖遊戲漫談(中)
    作為一個時間有限的普通人,該如何挑選值得去嘗試的遊戲呢?這個時候,遊戲實況視頻便給出了滿意的答案。實際上,許多免費遊戲的名作正是由這些遊戲實況視頻所「捧」出來的。如果沒有實況主們聲情並茂地介紹和演繹這些遊戲,一些冷門的好作品還真的會擱在冷巷子裡無人問津。以下所介紹的免費恐怖解謎遊戲名作,都是經得起實況主和遊戲玩家的雙重考驗。
  • 還在為尋找恐怖遊戲煩惱嗎?十大恐怖遊戲,已幫你盤好
    這是一款日式心理恐怖冒險遊戲,是該系列的第五部作品。許多玩家認為《濡:鴉之巫女》是日式恐怖遊戲《零》系列裡的優秀之作。遊戲講述了女主角受一名叫做冰見野冬陽的女生委託,前往日上山尋找一個遭遇了神隱的人,從而踏入了現世與隱世的交界之地,到底恐怖不呢?體驗便知,膽小者勿嘗試。
  • 第五人格:情人節機械師建模上線,玩家真被拔草,眼睛好嚇人
    ,就算機械師再醜也會收藏,但在上線的那一刻,有網友就出來拔草了,發出一張能嚇退很多人的照片,可愛的機械師皮膚瞬間變成恐怖的造型,眼睛特別嚇人.    玩家在擁有機械師不會枯萎的花之後,馬上就開了一個自定義房間來全方位來觀察的這款情人節皮膚的形象,結果當時玩家選了比較黑暗的地圖,走到了一個有路燈的大街下,在這個環境下機械人讓人覺得有一絲的恐怖.
  • 《第五人格》這款捉迷藏遊戲背後,隱藏著整個時代的恐怖陰影
    於是我打開遊戲,看到那些人物和地圖時,我驚了。遊戲的故事背景是一個偵探來到一個廢棄莊園裡,通過演繹推理調查失蹤人口。潦倒的偵探、失憶的恐怖小說家、哥德式風格的建築、廢棄的軍工廠……在我面前緩緩展開的,是那個關於福爾摩斯和愛倫·坡的時代圖景——兇殺懸案、都市傳說、邊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