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動漫#《天空之城》在廣大的動漫愛好者心中,是一個童年回味般的存在,這部1986年上映的電影,儘管在上映初並不被看好,但是誰曾想34年後的今天,《天空之城》竟然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在整個世界動漫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宮崎駿老師曾經接受採訪時說過,「一直想創作一部題材是關於少年英雄的冒險故事,但是怕沒人去電影院看,因為在當時日本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社會上的人每天都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他們不會來看一個只有八九歲的男孩的故事,但是我依然想把這部作品創作出來,因為我就是那個樣子走過來的。」
《天空之城》是宮崎駿老師創造過的最宏偉的世界之一,不管是場景的設計還是民眾的形象,包括主人公的性格,就好像這個世界就存在於我們身邊,天空之城也許就在我們頭上一樣,主人公巴斯是一個普通的礦工學徒,平淡的日子從少女希達從天而降開始就變得不再平凡了,希達是傳說中的天空之城拉普達王族的後裔,巴斯的父親曾經拍到過拉普達的照片,但是從來沒有人相信過存在拉普達,巴斯的心中埋下了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找到拉普達,但是包括海盜、軍隊等勢力都想得到希達,因為希達身上有飛行石,藉助飛行石可以尋找到拉普達,軍隊領頭人穆斯卡抓到了希達,帶領著軍隊來到了拉普達,因為穆斯卡的心中一直想要稱霸世界,所以他需要藉助拉普達的力量,但是希達和巴斯最後念動了讓拉普達毀滅的咒語,以犧牲拉普達的代價阻止了穆斯卡的陰謀。
其實《天空之城》的創作還和我國西藏地區有著關係,因為《天空之城》是宮崎駿老師根據自己之前的作品《修那的旅行》而改變的,而《修那的旅行》是宮崎駿老師基於西藏地區的民間神話而創作的,但是當時中日關係惡化,《修那的旅行》沒有被拍攝成電影。
整部電影的核心思想在天空之城拉普達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首先來說拉普達在電影裡屬於失落的文明社會,而在現實世界中,人類更加看重高新科技,嚮往著高樓大廈,但是曾經那些堪稱奇蹟的優秀文明卻逐漸失落不被人看重,乃至最後消失。而拉普達從興盛到失落的過程同樣值得我們深思,多麼繁榮的文明世界如果不去珍惜和保護,最終還是會有消亡殆盡的時候。
整部電影中的美麗景觀被營造得極為完美,既帶有美麗的拉普達景觀,還有工業區、村莊,配上宮崎駿老師自己設計的火車、飛行器、機器人等,讓電影帶有一定的科技色彩,反派穆斯卡所代表的正是現實社會中那些一心只圖名和利的人,為了那一絲貪婪的己欲,不惜破壞環境。
巴斯和希達不正像曾經年幼的我們嘛?小小的心中有著大大的夢想,為了心中那可能都無法實現的夢想,可以付出一切,但是現在長大的我們,還有那種追夢的勇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