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ORA種族歧視?也許只是我們中國人作踐了自己!

2021-01-19 大獅獅


這幾天被各大媒體鬧的沸沸揚揚的潘多拉事件,可能不用我再多說了。之所以能受到這麼大的關注很簡單,因為這是一場「種族歧視」事件。一提到這個身在異國他鄉人人都懼怕的「敏感詞」,自然關注度就特別的高。廣大華人奮力維權,呼聲極高,頗有將PANDORA誅之而後快的意思。其實,我自己也仔細想了想,如果換做是我,規規矩矩的排隊去一家店裡買東西,突然有人跑過來跟我說不服務我,趕我出去,還對我身邊的朋友大呼小叫,尼瑪,我可能真的會直接一嘴巴抽過去!!然後警察來了,愛咋咋地吧!


身在國外,我發現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華人被「不公平」對待的時候,我們馬上就「條件反射」似的把這種對待和「種族歧視」掛鈎。「種族歧視」這種東西在國外到底有沒有!?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有!」但是,這種歧視就真的是國外人對中國人不公平的「成見」?真的需要我們中國人聞聲色變?奮起抵抗?鬥爭到底?才能換來本應屬於我們的「公平」??


仔細想想,針對於某一類群體的「歧視」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先不說國外,就說國內,香港人歧視「大陸人」,因為說大陸人不守規矩,鬧的現在沒人敢去香港購物;北京人歧視外地人,說外地人素質低下,恨不得呼籲政府把這些外地人「驅逐出我們大北京」;上海人罵北京人是鄉下人,北京人罵上海人是摳逼。。。在咱們日常生活聊天中,有幾個沒有說過類似的話:「我就看不慣***的人,那叫一個摳門」,「你沒覺得****的人特別土嗎」,「我從來不跟****的人打交道」,「我這輩子絕對不會嫁給***的男人!」反正我自己承認,我說過!


但是顯然,這些不算「種族歧視」,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國家盡情的拉幫結派互相攻擊,互相歧視,互相謾罵,並不觸犯任何一條法律,但是,當同樣的歧視發生在不同人種,不同國家之間的時候,突然性質就變了,就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了,就變得不能容忍了。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某些經歷去認定這種事是某一個「種族」的特性,進而在心裡衍生對這個種族的「歧視」。對事不對人?對不起,普通人很難做到!


就在2周前的周末我去墨爾本CBD逛街,在商場裡看到一大幫「黑人」,年齡大概都是15,16歲,有10幾個,在商場裡跑來跑去,一邊跑一邊又叫又跳,所有走過他們身邊的人臉上都表現出「很煩」的樣子。然後,這群黑人跑到自動扶梯那邊,堵著一個扶梯口,沿著這個上升的扶梯往下走,其他的人都沒辦法再用這個扶梯,都要繞到旁邊的扶梯去上樓。這些黑人還一副很得意的樣子,走的不亦樂乎。當時我就在心裡想:「你怎麼不一步沒踩準摔死呢!」然後,我很自然的就跟我身邊的朋友說了這麼一句: 「這些黑人素質真TM低!」當時隨口的一句話,朋友也連連附和。但是現在想一想,我這句話算不算「種族歧視?」如果鬧事的不是這群黑人,而是白人,那麼也許我就會改口說「這些年輕人素質真TM低!」為什麼,當我看到是「黑人」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把話轉到「種族」上去?原因很簡單,因為黑人的口碑不太好!雖然自己沒有接觸過什麼黑人,但是,通過媒體的報導,無論在哪個國家,那些「鬧事」的人群中,黑人的比例比較高。也許就是這種「潛意識」,讓我看到這些人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把他們和我腦中已經形成的「種族定論」聯繫在了一起。因為我看到的黑人都是不好的,所以,在我的意識中,我就會把「黑人」和「不好的人」劃等號。


後來,半個小時左右,我逛完一家商店剛出店門,就看到馬路對面一輛警車停在那裡,旁邊就是那幾個黑人小孩當中的幾個,警察從他們的包裡翻出了一雙ADIDAS的運動鞋,正在旁邊做筆錄,我用腳趾頭想想都能猜出來,一定是他們從店裡偷了這雙鞋,這麼快,我的「種族歧視」再次得到了證實!


當我們歧視一類人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的個人經歷,又或者是我們從媒體中獲得的信息告訴我們,這些人的「口碑」不太好!


但是你說黑人就沒有好人嗎?當然不是!但人類就是這麼奇怪,如果你接觸到幾個讓你覺得非常「不爽」的人,並且可以把他們歸屬為一個「類別」,那麼,你就會認定或者懷疑,是這個「類別」的人有問題!


我們公司裡招聘的時候,有一些臺灣打工度假籤的來應聘,但是特別奇怪的就是,臺灣的女生都很好很努力,但是,只要是來應聘的臺灣男生,不是連電話不打就爽約,就是來了之後一副自己特別牛逼挑三揀四的樣子,我還沒問你能幹什麼呢就跟我談待遇。我心想,你不就拿著個打工度假籤嗎?有本事你直接去洋人公司應聘一小時$40的職位去啊?有人要你嗎?後來我問辦公室的臺灣女生,你們臺灣的男生是不是都這麼拽啊?都這麼不守信用啊?臺灣女生一頭霧水的說,「不四醬紫的呀!」,然後跟我說了很多臺灣男生怎麼努力怎麼好的例子。但是,至此之後,所有臺灣男生的應聘簡歷還是基本都被我直接拽到垃圾郵件箱裡。你說,我這算不算針對臺灣男生的「種族歧視」?我該不該被告上法庭被批鬥?但我想說,活該!誰讓我接觸到的這些人都是這樣的呢?我他媽不是神!沒有義務非要站在什麼「客觀」的角度去一視同仁!如果說對你們有什麼「歧視」,也是你們自找的!


如果我們的同胞總是做出一些讓其他人「不爽」的事情,我們的種族就會變成一個被歧視的種族,而作為其中的一員,我們就無法獨善其身!


回到PANDORA這件事上,為什麼PANDORA的店員會看中國人這麼不順眼??我相信很多人都被種族歧視這麼大一頂帽子所激發的愛國主義情懷衝昏了頭腦,很少有人會去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下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PANDORA的促銷活動是一次性消費滿$150就送一支免費的手鐲,但是,在官網的宣傳頁上也大大的標註著conditions apply(條件限制)。是什麼條件?




點開看看,PANDORA這次活動的規則寫的也算是清楚:


"Gift is limited to one per customer「:每一個顧客只送一隻手鐲。大家看清楚了嗎?是「每一個顧客」。那麼也就是說,如果嚴格按照店家的規定,一個人只能參加一次活動,並且拿到1隻免費的手鐲,不管你是消費$150,還是$15000,都是一樣!而且如果你今天去了一家店,明天再去另外一家店,也不行!有些人可能會說,這種規矩本身就是SHIT!你說一個人,你怎麼知道是不是一個人?為什麼不你調出監控?你有什麼證據說明我來過?我想說你說的真是太對了!!PANDORA絕對無法去證明某一個人是來了還是沒來,因為如果真的較真,這不是調出這家店監控的問題,是要把PANDORA活動期間全澳所有店鋪的監控都調出來,只要你在任何一家店鋪出現過,你就沒有權利去拿這個免費的手鐲!而這樣PANDORA根本做不到!所以,PANDORA錯就錯在忽視了一個巨大的客戶群所能帶來的管理困難---那就是中國的代購!


PANDORA有了這麼給力的促銷活動,代購們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宣傳機會,但是這個「一人領一隻」的活動規則,簡直就是不合情理好嗎?PANDORA你在訂這樣的活動規則的時候,有考慮到我們代購的感受嗎?我們發朋友圈說,買$150送手鐲,你以為我們只有一個客戶嗎?那如果我有兩個三個客戶一起下單怎麼辦啊?我能說送了一個客戶,不送另外一個嗎?再說了,買夠$150和買夠$1500的人,你們都只送一個這公平嗎?。。。。。


於是,在這些抱怨與不滿的聲音中,各種中國人慣用的鑽空子大法就應運而生了!有些代購早上去一次,晚上去一次,今天去這家店,明天去那家店,再拉上自己的朋友親戚一起去。總之,為了利益,中國人從來都不懼怕麻煩!


那麼,我想問問,有多少PANDORA的店員曾經看到同一個中國人進店兩次去領取免費手鐲?又有多少代購因為這樣被店員拒絕過?其實不僅僅是PANDORA,超市奶粉限購每人4罐,但是,如果今天有一個代購看到超市貨架上放著2箱愛他美3段奶粉,試問哪個中國代購會管你超市的規定,而不多跑幾次,換不同出口結帳搬空為快?這又讓我想起之前在CITY碰到過的那幫黑人,讓我心生厭惡,如果換位思考,國外的這些店家又會怎麼看待我們這些華人代購?我們一方面喊著反對種族歧視,而我們的同胞一方面又在做著這些讓本地人「厭惡」的事情。


人人平等這種東西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想不被歧視,就不要做出讓人歧視你的事!


澳洲的法律的確明文規定禁止任何族歧視的言論和行為,但是,就算別人不當你的面說出來,不明目張胆的做出來,只要別人心裡覺得你「討厭」,和朋友之間談論華人的時候,罵你們沒素質,你也去告他們嗎?你管得了嗎?


當然,對於這件事的當事人,也許她們並不是代購,也許她們真的不曾參加過活動。但是,她們卻為自己的代購同胞們背了黑鍋!我們可以去責備店員的態度,執法人員的不公,我們當然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告訴他們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但是,即便你維權勝利了,被中國的在澳媒體大肆宣傳報導了,中國人就真的「揚眉吐氣」了嗎?你真的可以改變人們對待中國人的看法,改變PANDORA店員對中國人的看法嗎?現在這件事情已經被鬧的如此沸沸揚揚,我上個周末去CITY路過PANDORA的店面,外面的中國人一樣排了長長的一隊等著入店。沒錯,生意還是要做的,錢還是要賺的。我們一邊在「聲討」,一邊還在往人家店裡送著錢。只要那些代購還在超市裡進進出出的搬著奶粉,只要PANDORA店裡還是中國人抱著手機去為客戶一個個配珠子,你就改變不了「被歧視」的本質!維權?充其量只是掙回了個「面子」而已!


為什麼代購容易被歧視?因為店家心裡明白,你買他們的產品是為了「賺錢」,而你,並不是他們真正的「顧客」,也就不是他們的上帝!


現在在澳洲的超市,即便你是華人媽媽真的在為自己的寶寶選奶粉,在奶粉貨架邊,哪個外國店員不會多看你一眼?當你把奶粉搬進自己的購物車去結帳的時候,又有沒有一種好像是在做賊一樣的感覺?有個朋友跟我說,她現在去超市,路過奶粉貨架子都是趕緊大步走過去,在別的貨架子旁邊挑東西就覺得心裡踏實,怎麼一走過奶粉貨架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了呢?


所以,如果你是站在個人的角度,質疑PANDORA店員的服務態度,質疑PANDORA對於活動規則的管理疏漏,質疑警察執法的偏頗,那麼,維護和捍衛自己的權利毋庸置疑! 但是,如果你是站在所有「中國人」的角度,去和別人講什麼種族歧視,還是省省吧!你以為PANDORA的經理出來又送禮物又道歉,真的是因為痛徹心扉的意識到自己對待中國顧客的行為有多麼的不應該?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想息事寧人而已!如果這其中沒有利益的牽扯,鬼才會管你!


別人如何看待和對待我們國家的人,是我們自己以及同胞們用一言一行 「換」得的,而不是要求來的!更不是鬥爭來的!


最後還想說說那些總是在討論「種族歧視」的各大媒體。之前在澳洲的華人廣播裡聽過不少有關「種族歧視」的新聞,有一次我記得好像是說在澳洲有一個郵局的郵筒上面,被人寫了這麼一句話」Too many Chinese」, 意思就是說「中國人太多了!」,然後我們這些在澳的中國媒體就「震怒」了,拿出來大肆宣揚討論,還號稱要和澳洲各大有關部門去反應,說這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我想說,中國人就真的這麼「玻璃心」嗎?還不知道是不是向中國人要錢沒要到的當地乞丐或者是剛因為表現出色的中國員工而丟了飯碗的落魄年輕人為了洩憤寫的這麼一句話,就如此這般傷害到咱們所有中國同胞的感情了嗎?記得我之前有個華人朋友,在馬路上跟本地人吵架,然後人家本地人就罵他讓他滾回中國去!結果他之後每見一個朋友都會跟那個人拼命訴苦說在澳洲種族歧視是多麼多麼的嚴重,說的自己好像是生活在舊社會水深火熱之中似的。我想問:別人讓你滾回中國去,你丫就沒話說了啊?為什麼不罵回去?英文不好罵不過人家?那他媽的就別抱怨去學啊!


很多華人在澳洲生活,因為英文不好,社會經驗不夠,融不進去澳洲的社會,所以,一旦自己覺得遇到一點點不公平的待遇,就往種族歧視這方面去想,總覺得因為自己是個中國人,別人才會對你這樣。與其在這個社會中抱怨連連,為什麼不努力去提高自己? 如果你看過黃西在美國白宮的演講,你就會覺得,那時那刻,中國人是不可能與「歧視」這個詞聯繫在一起的。我們的尊重是靠我們的努力換來的。當人們覺得自己足夠強大的時候,郵筒上的一句話,毫不相干的路人的一句謾罵,又算個毛啊!!只有內心極其自卑的人,才會過分去在意「種族歧視」這種事,而一些媒體的小題大做,只會讓更多的人認為,自己受到歧視,只是因為自己無法改選擇的膚色,只是一個「社會問題」,只是澳洲政府的問題,我們自己是何等的無奈無辜!


而我想說,你總感覺受歧視,只因為你太自卑!想想怎麼提高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怎麼對待你!


這裡是澳洲,不是中國,我們華人充其量只是「移民」,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很難在對待不同種族的「外來人」上保持絕對的公正!當我們和不同種族的人之間產生衝突的時候,有時候自然而然就會說出一些帶有種族歧視的話。你生活在別人的國家,享受著別人的藍天空氣和社會福利,就要做好又可能受到不公對待的心裡準備。而當我們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這些言語傷害不了我們,因為我們自己清楚自己的價值,也懂的如何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


只有我們的國家強大了,我們才能真正抬得起頭來!當你看到WOOLWORTH收銀櫃檯上使用的清一色的聯想電腦,電器行裡銷售的「海爾」冰箱,當你看到DICK SMITH裡,有洋人在向店員詢問與蘋果三星並排擺著的「華為」手機,當我們看到墨爾本的打著「海信」名稱的體育場,我們每個在澳華人都應該感到深深的自豪。


而當我們排隊在PANDORA店面前,徘徊在超市的奶粉貨架前,在藥房被告知「你不可以買這麼多!」的時候,我們還想要和外國人一樣的尊重?太難!


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我們可以也應該通過法律手段來捍衛自己的權益!來告訴所有的澳洲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我們也許贏得了法律,卻輸了人心!如果哪天中國真正強大了,MADE IN CHINA的產品不再是廉價的代名詞,而是以「高品質」走向世界了,如果有這麼一天,澳洲的人也開始代購中國的產品了,也在中國的店面前排隊了,我們也可以霸氣的說一句:「對不起,只對外國人限購!你不可以買這麼多!」然後讓他們向中國政府去告我們種族歧視吧!


別人的尊重,不是要求來的,更不是鬥爭來的,而是換來的。

相關焦點

  • 美國槍擊案後,談談作為中國人遭受的種族歧視
    本文作者常年旅居海外,與各國人士均有大量接觸,根據自己的經歷與觀察,談談各國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授權觀察者網刊發,以資讀者參考。他們覺得自己金髮藍眼睛是進化的更高階段。所以人(白人)是不可以被大猩猩搞的——在西方各國,之前的法律明確規定其他人種不可以和白人通婚(自己 baidu)。中國人的腦容量不是比日耳曼人大嗎?是比他們大,但是他們還是把中國人歸為有色人種,認為中國人是猴子。
  • 黑人牙膏也涉嫌種族歧視?
    我非常不理解,僅僅在牙膏的包裝上面出現了黑人的圖案,就算涉嫌種族歧視嗎?這是不是過猶不及了?資料顯示,黑人牙膏最初來自寧波的嚴氏兄弟企業,初創於上世紀30年代,後來在港臺地區建立生產基地。銷售拓展到東南亞等地區。雖然這個牌子叫「黑人牙膏」,但它也算有近百年歷史的國產品牌了。目前黑人牙膏的出產方是高露潔公司。
  • 深度剖析:中國為什麼沒有種族歧視?
    而在中國的很多人其實並不理解為什麼外國總是鬧種族歧視事件,似乎中國就沒有過這種對於種族的相關問題。關於這個問題還要從三個方面來解釋:首先我們國家的民族政策確實是非常合理的;再有從歷史上中國的民族問題向來都可以共存並蓄;而且在傳統文化上讓中國各民族之間養成了良好地融合習慣,成為了避免種族問題的關鍵。
  • 北美觀察丨微笑裡的種族歧視
    系統性的歧視導致積怨已久加拿大在普通人的印象中,一直是個平和的國家。國際上樹敵不多,國內矛盾也比較少。對中國人來說,對加拿大的印象普遍不錯。這樣的國家,會有種族歧視的問題嗎?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是如何看待加拿大的種族歧視問題的。
  • 把黑人變白,多芬廣告玩砸了:是你種族歧視還是我們想太多
    種族歧視話題一度被推倒了風口浪尖。究竟種族歧視說主觀意識還是客觀存在的呢?其實,說是主觀意識也不假,但種族歧視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也許,我們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廣告被稱之為「種族歧視」,實在是有些小題大做了,是黑人朋友們太敏感了,那隻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種族矛盾較少的社會裡。
  • 川普汙名化中國幾個月 我們該這樣抵制種族歧視!
    歐洲的多位領導人就在正式場合強調,絕不容忍借新冠肺炎汙名化華人、歧視華人。  幸而「反種族歧視」仍是歐洲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我們並不孤獨  種族仇恨已成疫情帶來的衍生災害,但我們需要看到,更多人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
  • 致在杜拜帆船酒店花錢買歧視的中國人
    我必須向全世界的客人提供七星級的服務,為什麼偏偏對來自我自己國家的人提供不了?  帆船別的國家的員工歧視中國客人我無權幹預,可是我一個中國人難道也要被迫協助他們助紂為虐做歧視中國人的事嗎?【 評語:作者很清醒,有良知,有行動。我們之前發過一篇「逆向種族主義」,說的是,被矮化、被歧視的種族被「洗淨」,反過來歧視自己的種族。】
  • 獵魔人(巫師)世界的兩種種族歧視
    伴隨著人類的擴張,他們必須獲得相應的土地和資源,於是目光就不可避免地投向了自己在這片大陸的「老朋友」,即白船精靈身上,人類對精靈開戰了(人類並不是只排斥精靈,只是矮人和地精並沒有像精靈一樣主宰著這片大陸,因此需要徵服的情形大大減少了),而陶森特可能正是最早被人類統治的精靈王國之一。
  • 孫楊翻案原因曝光,CAS主審官涉嫌種族歧視:中國人罪有應得
    澳大利亞媒體透露,孫楊禁賽之所以被撤銷,主要是因為CAS主審官發表了種族歧視言論。據報導,義大利人、CAS主審官Franco Frattini 發表了數條種族歧視言論,他寫道:「那些可惡的中國人是人類的恥辱!!因為他們折磨動物,他們罪有應得!」對於Franco Frattini 的言論,孫楊律師進行了指控,並最終獲得了支持。
  • 孫楊翻案原因曝光,CAS專家組成員涉嫌種族歧視:中國人罪有應得
    澳大利亞媒體透露,孫楊禁賽之所以被撤銷,主要是因為CAS主審官發表了種族歧視言論。 據報導,義大利人、CAS主審官Franco Frattini 發表了數條種族歧視言論,他寫道:「那些可惡的中國人是人類的恥辱!!因為他們折磨動物,他們罪有應得!」
  • pandora,傳奇之作成就經典
    pandora,傳奇之作成就經典時間:2019-02-19 19: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pandora,傳奇之作成就經典 pandora一直是一個能帶個人們驚喜的品牌,pandora旗下的多款設計都成為了經典的設計,不僅是pandora的手鍊和豐富的傳輸,同時在項鍊耳環等飾品上做的也很不錯
  • 中國為什麼沒有種族歧視?吃瓜群眾:地域歧視比種族歧視更可怕
    在美國,種族歧視更加嚴格,他們在17世紀專門為黑人制定了法律,並實行種族隔離,黑人沒有資格與白人一同上學,也甚至不能乘坐白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更不能與白人通婚。黑人站在白人人群中,他就像個異類,不會有人同情他,只會傳來刺耳的嘲笑,他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因為他是黑人,所以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 巴黎世家的七夕節廣告,是對中國的種族歧視
    這還不是種族歧視,就沒有什麼不是種族歧視了。這個設計就是高高在上諷刺中國人審美落後,都是城鄉結合部非主流。比杜嘉班納的廣告惡劣一百倍。巴黎世家什麼貨色,你們不會忘了吧。兩年前巴黎世家辱華事件:在法國的巴黎世家專賣店,一個中國人投訴一個阿人還是猶太人插隊,結果插隊的人沒事,那個中國人反而被保安暴力驅逐。
  • 美國各界反對「新冠種族歧視」:要防病毒,而非中國人
    人們不應該將任何民族或種族視為一種威脅。」接受採訪的美國政商學界人士強烈譴責「遠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種族歧視和排外主義,呼籲美國民眾尊重科學和常識,不因懼怕新病毒而對亞洲人持有偏見,不憑空假定某個亞洲人是病毒攜帶者,更不借題發揮或蓄意抹黑中國。
  • 弗洛伊德之死,讓歐巴馬都發聲,種族和膚色帶來歧視的背後
    達爾文主義在西方世界已經根深蒂固,適者生存的強盜心態始終存在,這種種族的集體無意識被長期壓抑著,一旦有時機就會喪失理性的爆發,隨即就會演變成對其他膚色和種族進行全面的人性歧視與人身攻擊,而西方文明的建立即是為了隱藏這點人性中最卑劣的意識。
  • 「一白遮百醜」捲入種族歧視爭議,美白化妝品何去何從?
    強生在聲明中提到,公司部分產品名稱給人印象是白皙膚色比個人原本的膚色好,「這從來不是我們的本意,健康肌膚就是美的」。 東亞是美白產品的主要市場。在中國,美白具有數千年的文化和審美根基。韓國、日本對美白產品的熱衷程度比中國還高。東亞的這種文化傳統不會因為歐美的反種族歧視運動而消失,市場需求也會依然存在。
  • 「一白遮百醜」被捲入種族歧視爭議,美白化妝品何去何從?
    強生在聲明中提到,公司部分產品名稱給人印象是白皙膚色比個人原本的膚色好,「這從來不是我們的本意,健康肌膚就是美的」。 東亞是美白產品的主要市場。在中國,美白具有數千年的文化和審美根基。韓國、日本對美白產品的熱衷程度比中國還高。東亞的這種文化傳統不會因為歐美的反種族歧視運動而消失,市場需求也會依然存在。
  • 美國網友熱議: 中國人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他們知道黃種人是歧視嗎?
    外國網友回答:1、我們印度人是白色人種,即使我們很黑!而中國人無疑是黃色人種,即使他們很白!2、人種分類本來就是西方至上主義的產物,帶有濃厚的種族歧視色彩。在明朝以前,西方普遍把中國歸類為白色人種,中國人的皮膚類似於象牙白和淺棕色,和西方的粉白不太一樣,但無疑並非黃色。中國人被歸為黃色人種是鴉片戰爭以後的事情了。
  • 梅根·馬克爾的最好朋友傑西卡·穆羅尼:「種族歧視還在升級」
    梅根·馬克爾(MeghanMarkle)的最好朋友傑西卡·穆羅尼(JessicaMulroney)表示,作為王室成員的「最親密的朋友」對她的種族進行了「深刻的教育」,因為她在與黑人領導者進行關於「白人特權」的爭吵後公開道歉。
  • 在美國賣黑人牙膏算種族歧視嗎?-虎嗅網
    ,但在另外一種語境裡,也許一管牙膏就足以引起騷亂。2004年一部名叫「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的偽歷史紀錄片中,假設了美國內戰由南方取得勝利,用以諷刺美國存在至今的種族歧視問題,影片中包含了一個黑人為黑人牙膏打廣告的橋段。從這裡你可以知道這管牙膏在他們看來,等同於團結種族主義者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