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長大】我好生氣 繪本欣賞《我的感覺》4

2021-02-19 潤本心理

潤本心理導讀

人都會生氣,而氣怎麼生,卻是一門學問。

「心靈雞湯」都在說:不生氣的人生、不生氣就不生病、你可以不生氣、生氣不如爭氣,等等。

道理都懂,氣照樣生,想必一定有啥好處吧。

亞歷山大·波恩克【德】指出:「生氣,是甜中帶苦的復仇願望,是表達心中憤怒的工具,是對侵略性行為的控制,同時,我們需要關照憤怒的身體。 」他總結說:「不再生氣」之類的錯誤承諾只會導致失望和憤怒。

那麼,憤怒到底是對人有好處,還是讓人生病?

生氣是人對某種需求、欲望、期待等沒有得到滿足而表達出來的不滿。生氣經常被人誤解,將它與敵視和暴力(包括冷暴力)混為一談。其實它是一種有益的和必要的情感流露。

生氣提示我們:我們所期待或者保有的滿意感遇到了障礙,它會發動整個機體的力量去戰勝這種障礙。生氣還會讓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採取自我保護措施,並讓周圍的人明白你忍耐的底線,這樣可以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和價值。

法國《健康》雜誌最新一期的文章稱:「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情。」若處理得當,它不但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還會幫助我們應付各種問題。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證實,適當生氣可以讓人的思維更清晰。若處理得當,不但不會扭曲人們的思維,還會在你陷入兩難無法抉擇時,給予適當幫助。

心理學家設計了三個不同的試驗來觀察生氣後人的判斷力都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在第一個試驗裡,研究人員將試驗者隨機分為兩組,然後激怒其中一組試驗者,而另一組不做任何處理。隨後,要求兩組受試者就一份相同的論證材料進行分析,對論點做出判斷。結果發現,生氣的受試者對待問題更具識別力,更傾向於強有力的論點。相反,那些不生氣的受試者對此卻缺乏很好的分析判斷能力。
接下來,研究人員對兩組受試者又進行了第二輪試驗,要求他們對剛才所給材料的論證機構進行判斷。結果表明,生氣的受試者在此問題上亦具有更好的分析能力。

經過以上兩輪的試驗,研究人員挑選出那些不太善於做出理性抉擇的受試者,採用不同的論證材料進行了第三次試驗。結果再一次證實,生氣可以使一個典型的缺乏邏輯判斷力的人更具有理性。

因此,研究人員得出了結論,適當生氣更易使人注重事實真相,而忽略那些可能會干擾人們分析的不相關因素,同時也會調動整個機體的力量,激發人們採取正確行動的潛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分析判斷能力。

在現實中,「偶爾生氣有利於聰明才智的發揮」的例子也的確存在。「憤怒出詩人」,氣出來的《陋室銘》就是一個例證。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寫的《陋室銘》全文81個字,字字珠璣,但這篇名作正是劉禹錫一氣之下揮毫寫成的。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都是不能生氣的。看一看是不是這樣?小時候,每當我們撅起小嘴表達自己的不滿,大人們就會哄我們:別生氣哦,生氣就變成醜八怪了!長大後,每當我們流露自己的不滿情緒,周圍人又會勸解我們:別生氣,生氣傷身哪。

於是,很多時候,我們儘管怒行六脈,卻不敢發作。但可怕的是,有氣不發對身體更是不利。

生氣大概有以下幾種類型,想一想你是哪種類型:

1, 超理智:極端客觀,只關注事合不合理、正不正確,忽略個人情緒情感。表現為,喋喋不休的講道理,與生氣的情緒是隔離的。

2, 指責:強烈地攻擊和批判別人,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你是怎麼搞的」「都是你的錯」是他們的口頭語,通常表現為難以控制自己的怒火。

3, 討好:通常稱為「老好人」,忽略自己的感受,明明感到生氣,依然壓抑自己以求表面的一團和氣,這是缺乏自我價值感的表現。

4, 轉移:既不想直面衝突,又不想太委屈自己,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典型的例子是,職場生了氣卻回家打孩子。王顧左右而言他,弄得對方不知所云。

上面幾種類型特指在無意識狀態下的習慣性重複模式,是身與心較為分離的狀態。

如果是有意識狀態下的「鬥爭策略」,那麼,生氣或表達憤怒不僅沒有害處,反而是可以獲益的。

當然,還有第五種類型,是一種心理成熟的類型。

5, 表裡合一:保持自我覺察,自然地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同時也能顧及周圍環境的協調性,能顧及旁人的感受。這是內心和諧、高自尊的表現。

要達到這種類型,需要醫治內心中的孩子氣,經過長期的自我修煉,包括:沉思冥想、釋放情感、認識自我和心理治療與交談。

現在,我們回到繪本,看一看我們在生氣時的習慣模式是怎麼來的。

繪本欣賞《我好嫉妒》

當有人取笑我的時候,

我好生氣。

當我玩的正高興,卻讓我停下來打掃房間,

我好生氣!

我們終於可以去遊泳了,

天卻下雨了,我好生氣。

當我盡了最大的努力,卻仍不能把畫畫好,

我簡直快氣瘋了,我只能把它揉成一團,丟掉!

如果老師說我在課堂上講話,而實際上我並沒有那麼做時,我會很生氣。

因為,那真是太不公平了。

怒氣是一種強烈的,熱血沸騰的感覺。

生氣的時候,我想說髒話、吼叫、或者打人。

不過,「想」和「做」是不一樣的。

如果只是想想,是不會傷害到任何人的,也不會給自己惹上麻煩。

但如果真的那麼做,就壞啦!

當我想說髒話、吼叫、或打人的時候,

可以克制一下,去做其他事情。

我可以離開那個讓我生氣的人,

同時努力吸氣,再大口呼出來,

努力把怒氣都吐掉。

我可以跑步、騎車,或者做些我真正喜歡的事,

讓我的怒火平息下來。

過不了多久,我就會感到好過一些。

我又能高高興興地玩了。

有些讓我感到生氣的事是無法改變的,

比如我們的球隊在比賽中輸了,

或者我最喜歡的東西被弄壞了。

我感到生氣。

而有的時候,我感到生氣,

那意味著需要改變我自己了,

我需要休息一下,或者哭一哭,

或者一個人呆一會。

也可能是其他人需要改變,

他應該對我再好一些,或者更公平一些。

我可能需要別人幫我,

把這些都分清楚,弄明白。

然後,我就可以改變自己,

或是告訴別人我需要什麼。

當然,我也可以聽聽別人說的,

傾訴和聆聽,通常能把壞事變成好事。

生氣的時候,我不用一直氣呼呼的,

我可以冷靜下來,這樣我就不會傷害到別人,

也不會給自己惹上麻煩了。

我可以跑得遠遠的,

我可以用力吸氣,再大口呼出來,

我可以跑步、騎車、玩玩具,

我還可以休息,或者哭一哭。

我可以去弄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讓我生氣,

或者,讓別人幫幫我,

我可以傾訴,也可以聆聽。

終於,生氣的時候,

我知道我該做些什麼了!

‍繪本圖片轉載自網絡

潤本心理

你身邊的心靈陪護者

runbenwx_2013

潤本微信平臺發布的心理文章均來自國內國際心理治療領域頂尖專家。生活養心類文章經過專家的鑑別,可以安心閱讀!

相關焦點

  • 【有聲繪本】No.143《我好生氣》正確對待生氣的感覺
    Hi,大家好,我是娜寫年華,育兒路上我們結伴同行~親愛的小朋友們, 今天是我們一起聽的第143個繪本故事,名字是《我想好生氣》。生氣真的是一種很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覺,孩子能得到理解是很重要的。繪本坦然的正視並認同了這種感覺「生氣的時候,我想說髒話、吼叫,或者打人」,是啊,很多時候大人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卻是不這麼做的。要怎樣呢,比如用力吸氣,把怒氣吐掉,做點其他的事情,休息一下,或者找人傾訴或者聆聽一下,有很多很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釋然這種感覺。
  • 孫儷跨界當主編,繪本《陪你長大》給孩子講述生命之歌
    孫儷與流浪動物而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和孩子的睡前故事時間,是她珍視的親子時光。親子閱讀、關愛小動物,這兩個生命主題的碰撞和結合,就有了這套《陪你長大》系列繪本。1】五本繪本故事,就像五首生命之歌歷時近一年,這套由孫儷主編、小時候童書出品的《陪你長大》系列繪本,已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這一系列有《長長的旅行》、《1,2,3 咔嚓》、《我有三個名字》、《這裡是動物醫院》,以及《遇見你真好》五個繪本故事。
  • 孫儷跨界推出系列繪本 《陪你長大》給孩子講述生命之歌
    演員與繪本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似乎很難讓人聯想到一塊,但是了解孫儷的人卻一定不會驚訝:關愛流浪動物的公益事業,是她默默堅持了十幾年的事情,而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和孩子的睡前故事時間是她珍視的親子時光。
  • 實力派演員跨界推出系列繪本 《陪你長大》給孩子講述生命之歌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孫儷每天都會和孩子們共享一段睡前故事的親子時光;關愛流浪動物的公益事業也是孫儷堅持了十幾年的事情,於是親子閱讀、關愛小動物,這兩個生命主題的碰撞和結合,使孫儷創造出了一套系列繪本——《陪你長大》。
  • 獻給孩子的生命之歌 孫儷跨界主編《陪你長大》繪本上市
    歷經近一年的籌備,由孫儷主編、小時候童書出品的《陪你長大》系列繪本,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
  • 兒童情緒管理:我好生氣(有聲繪本故事)
    點擊下方綠標聽故事《我的感覺》系列匯集了孩子們經常發生的八種情緒,比如害怕、難過、喜歡自己、嫉妒、生氣、關心別人、想念、擔心等,用彩圖和易懂的故事展現出各種情緒的表現特徵及相對應的處理方式,使孩子形象掌握調理自己情緒的可行辦法,是一套有用、有趣和有內涵的情緒教育叢書。
  • 孫儷主編新書繪本《陪你長大》,帶領孩子關愛...
    這套名為《陪你長大》的新書,主要講述流浪動物的故事,為了方便孩子們理解書中的內容,這套書特意採用了繪本的形式,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可以通過流浪動物,對生活有更生動的認識,而孫儷本人則擔任了主編的角色。這並不是孫儷第一次寫關於流浪動物的書,在此之前,她已經出版了兩本教科書,並在某圖書評級網站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中秋祭 |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父親現在老了,我的孩子現在半歲,也是另外一次循環。扎心了!網友青色光芒留言:雖然我狀況不同但是有點感觸。我父母不會陪我玩遊戲,出生沒多久就因為父母工作忙是住在外婆家隔代教養長大的。但是我還很幸運,我還有三個的表姊弟也因為一樣的原因住在一起。我還記得當初舅舅從他工作的縣市帶他那臺被他淘汰掉的PS回家,因為他有PS2了。
  • 睡前故事:《我好生氣》
    很多小孩子都會有好哭、好生氣的情況,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是因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還有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亂發脾氣的話,也會給寶寶造成不利的影響,使得寶寶好哭好生氣。所以作為父母的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
  • 孫儷首次跨界主編的兒童系列繪本《陪你長大》,娘娘出品必是精品
    演員與繪本,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似乎很難讓人聯想到一塊,但是了解孫儷的人卻一定不會驚訝:關愛流浪動物的公益事業,是她默默堅持了十幾年的事情;而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和孩子的睡前故事時間是她珍而重之的小時光。無論拍戲多忙,只要是在上海,總是盡力趕回家,給孩子講睡前故事。
  •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有人說這是人世間最美的告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有人說這是人世間最讓人感慨的事情。最近讀了一本好書《請你迷失在我身旁》,本書講述心理學家岸見一郎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逐漸體會了其中的種種不易,既然不能迴避,他便決定勇敢、快樂地去面對。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最近我在媽媽社群裡做了一個調查,父母們最感興趣的依然是不吼不叫。當年我剛剛成為媽媽,還不能體會父母的辛苦,我很奇怪,怎麼可能有父母對待孩子的時候會發火,會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呢?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反而更加理解為什麼媽媽們對不吼不叫這麼感興趣了,因為要面對那個讓自己不滿意的孩子,還要心平氣和是真的需要情緒的修煉。
  • 《生氣的亞瑟》:一本絕無僅有的情緒繪本,探索孩子情緒的真相
    當我翻開《生氣的亞瑟》這本繪本時,立刻就被其中的文字和插圖深深的吸引了。我看過很多關於孩子情緒的書籍和繪本,但是,這麼有震撼力的繪本卻是第一次看到。這是一本世界優秀暢銷繪本。先後出版了《生氣的亞瑟》、《土撥鼠的禮物》和《我的》等繪本。《生氣的亞瑟》這本繪本榮獲了1983年英國鵝媽媽新人獎。作者奧拉姆也曾獲得過法國尼弗國際文化獎、日本繪本獎等。繪本中的圖畫由日本的喜多村惠設計。因為小時候他很喜歡看卡通漫畫,因此對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981年,他加入了安徒生出版公司,從事插圖繪製的工作。
  • 「我不想你長大」泉州暖心爸爸把女兒生活場景變成繪本
    泉州網6月19日訊(記者 陳玲紅/文 受訪者/供圖)暖心爸爸王見明,「把生活變成故事」,為女兒製作繪本《我不想你長大》,收錄了2歲的典典生活中的點滴,包括打預防針不哭、喜歡吃藍莓、不喜歡穿紙尿褲等。女兒看著繪本上卡通化的爸爸媽媽,笑呵呵地喊了出來。
  • 繪本講讀示範|兒童情緒管理圖畫書《我不想生氣》
    我就以「生氣」為例子,來給大家示範:如何藉助繪本,幫助孩子們學習並理解「生氣」這個情緒。[紐西蘭]特蕾西·莫洛尼  文/圖蕭  萍  譯廣州出版社 孩子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生氣?生氣時候的感受是怎麼樣的?
  • 孩子生氣怎麼辦——《生氣湯》繪本解讀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交給家長和孩子疏解情緒的繪本《生氣湯》。孩子生氣是常事,而父母也常常被淘氣的孩子氣得火冒三丈,面對這種情況,要如何給這些情緒找到出口呢,聰明的媽媽不妨學會煮一鍋生氣湯,當然你可能會質疑煮生氣湯的危險性,會不會燙到呢?但這正如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阿甲所言,「故事就是故事,《生氣湯》並不是一本烹飪手冊!
  • 「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好」,這才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好」,這才是最好的親子關係01足夠的陪伴3-6歲的孩子02尊重孩子的喜好家長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要學會尊重孩子,特別是孩子的喜好,讓孩子感覺自己得到父母的尊重。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家長需要明白,怎樣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為了孩子好,不是家長用自己的理想,來要求孩子做出努力;不是在一旁消遣的同時要求孩子埋頭苦幹;更不是包攬孩子的一切。這樣一來,孩子從家長身上學到的,永遠只有「空口說大話」和懶惰、消極。愛孩子、為了孩子好,就應該做孩子的榜樣。
  • 孫儷跨界主編動物繪本《陪你長大》,兒童文學評論家這樣評價
    歷經近一年籌備,由孫儷主編的《陪你長大》系列繪本正式出版。她透露:「這套書的起因是來自每晚我們的睡前故事時間,有一回我在給孩子們挑選故事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浮現一個想法,有沒有可能專門出一套關於流浪動物的繪本給孩子們,能用他們理解的方式讓他們更好的理解生命。」除了在演藝事業勤奮耕耘,孫儷多年來一直致力關愛流浪動物,不斷提倡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
  • 孫儷主編兒童繪本《陪你長大》發售:這件事一定要提早告訴孩子!
    近日,由孫儷主編的新書《陪你長大》正式和大家見面了。這次,同樣是關於流浪動物的書,是專門給小孩子看的繪本。 孫儷說,出這套書的起因是來自每晚她和孩子們的睡前故事時間。
  • 孩子,我盼著你快點長大,也怕你長大
    有人說,我期望孩子快些長大,但又害怕他太快長大。曾經,我想,這不是矛盾嗎?可當時間走得太快,孩子眨眼兩三歲時,我也深深陷入過這樣的恐慌中!因為,孩子已經在為離開我而做準備,而我卻不得不放手!走親訪友、同學朋友聚會、帶孩子玩耍、外出吃飯聚餐。並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他們講講話,聊聊天。她卻不願幹擾孩子!她知道,孩子有了屬於他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