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在安慶

2020-12-26 騰訊網

打開手機、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下載APP、註冊……幾個簡單的步驟後,伴隨著「請用車」的聲音響起,一次共享單車的騎行開啟。

近日,統一款式、統一配色、停靠整齊的共享單車出現在宜城街頭,清新的配色成為街頭一景,也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

安慶共享單車有何特色?騎行體驗如何?面對共享單車的共性難題,安慶如何作答?

截至4月9日,我市已完成共享單車停車點布點280個,投放車輛3200輛。記者 常豔 攝

共享單車亮相宜城街

4月10日上午10時,在安慶市體育中心前,安裝工謝金中按照手機裡的定位和現場圖片,不斷比對現場,確定了準確位置後,開始安裝共享單車車樁。

「每一個停車點安裝20個停車樁,平均一個停車點安裝需要2個小時,早上體育中心有兩個停車點的安裝工作,下午,還要去一個小區安裝。」謝金中介紹。

當天,除體育中心外,共享單車停車點的布點工作還在大觀區政府附近、迎賓西路等多條道路同時展開。

連日來,綠白相間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多出現在宜城街頭,在市民們「我市何時引進共享單車」的呼聲裡,共享單車騎進安慶市民生活。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市民對於城市交通公共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為了讓市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更快捷更綠色,2019年底,根據我市實際情況,並結合周邊城市發展現狀,按照既要堅守城市管理和安全底線、又要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的原則,經市政府研究同意,決定在安慶市區發展租賃助力自行車,實現有效監管,有序停放,規範運營。

2019年12月11日,我市有樁租賃助力車項目公開招標,吸引了全國4家符合條件的企業前來,經過綜合評分,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第一中標候選人身份中標。經過前期籌備,今年1月15日,有樁租賃助力車項目在我市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安慶的共享單車為助力自行車,首批布點50個,選擇在東部新城的七街、一號公園等商業綜合體和大型小區,共1000輛。」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分公司負責人楊超介紹,共享單車的計價方式為1元錢可租10分鐘,2元起步,每天30元封頂。計劃在安慶市城區投放10000輛助力自行車,建設停車站點600個。

據統計,截至4月9日,我市已完成共享單車停車點布點280個,投放車輛3200輛。

最後一公裡」的新體驗

「我以前都是坐公交上下班,自從家門口和單位旁邊投放了共享單車,有時上下班選擇騎行,不僅便捷還能鍛鍊身體。」家住華茂1958小區的居民朱靜說。

在朱靜的手機APP裡記者看到,自4月1日註冊之後,她騎行上下班的裡程已達23.4公裡。

共享單車進入安慶後,家住碧桂園一號公園小區的陳曉峰出行方式也有了新體驗。「路程不遠,但走路也需要十幾分鐘,打車不划算,騎單車是最方便的。自從小區門口投放了共享單車後,我就註冊了,趕上了50元免租金的活動,現在去附近的超市、公交站點等,都會選擇騎單車出行。」陳曉峰說。

方便出行,綠色環保,剛剛投放安慶街頭的共享單車吸引了不少市民親身體驗。

共享單車安裝工謝金中正在市體育中心前的祥和路進行共享單車停車點的安裝。安報全媒體記者 常豔 攝

據永安行安慶分公司統計,截至4月9日,每天共享單車的使用量在3000人次,日活量在2000輛,每天使用量已接近7成。

安慶投放的共享單車除了方便出行之外,還由於自帶電機,擁有助力功能,騎行體驗有別於普遍的共享單車。

楊超介紹,在安慶投放的共享單車裝有電機,騎上單車後,只要踩幾圈,就會帶動電機,無論是平地還是上坡,都非常省力,滿電的狀態可騎行40公裡。

由於安慶投放的共享單車為有樁式,必須在停車點才可停車,這不同於其他隨停隨走的普通型共享單車,因此有的市民感覺不太方便。

「前幾天有急事去宜園路,但這條路上沒有停車點,雖然共享單車有30分鐘臨時停車時間,但辦事時間不夠,只能交8元調度費。」市民吳浩說。

「碧桂園一號公園小區只有西門一個停車點,而我家在北門附近,停車後,還要走十分鐘,希望可以多設一些停車點。」陳曉峰建議。

共享單車為何姍姍來遲

2016年以來,共享單車在我國一二線城市興起,便捷的綠色出行,讓共享單車迅速走進大眾生活,我市也在小範圍內嘗試引入共享單車。

記者了解到,2016年,宜秀區採用PPP模式打造公共自行車服務項目,2017年1月1日建成,在宜秀區內開放使用。同年12月,安慶師範大學引入了「ofo平臺」,通過收集、改裝一批校園閒置自行車,將其變成校園公共自行車,在方便師生校內出行的同時,有效控制校內自行車的總量,減少「殭屍車」的數量。隨後,太湖、懷寧、嶽西、宿松等地也相繼引入共享單車。

但安慶城區卻遲遲沒有引進共享單車,是何原因?

2019年10月,安慶市委辦公室回復了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欄目留言,分析了兩個原因:一是市場環境不成熟,安慶市作為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城市建成區較小,主城區道路較為狹窄,市民多以電動車為出行工具,較為便捷且低碳環保,共享單車市場運營空間不大;二是負面影響較多,共享單車投放後,運營企業監管受市場運營收益影響,很難做到對單車的有效監管,隨意停放、丟棄單車給市民出行、交通安全帶來極大安全隱患,既影響市容市貌整潔,又有損文明城市形象,城市管理行政成本大大提高。同時回復也提到,隨著安慶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安慶市將在合適的時機引進共享單車,服務市民。

記者在市相關部門了解到,共享單車作為綠色低碳出行、緩解交通壓力的一種新的出行方式,在安慶一直呼聲很高,各級領導、相關部門也多次外出考察,致力於尋找到一種適合安慶本地的共享單車模式。

「共享單車肯定要引入,但不能急於一時。」有關人士表示。

「新學生」能否答好老問題

今年1月開始,共享單車陸續出現在宜城街頭,亂停亂放、丟棄、惡意破壞等曾在其他城市出現的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安慶共享單車又如何答好文明出行題,如何在便捷出行與城市管理間取得平衡?

記者在市城管執法部門了解到,我市在多方考察後,確定了引入有樁共享單車。與普通共享單車不同的是,有樁共享單車必須在停車點停放,才能完成還車,因確有急事,也可支付調度費用,從而解決了共享單車隨意亂停的問題。此外,控制了單車的總量,避免出現城區單車扎堆的現象。

在楊超看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普通共享單車出現的亂象已經可以從技術層面上解決。他介紹,永安行的註冊用戶必須是實名登記,可與支付寶綁定,沒有支付寶的用戶,則需上傳身份證的正反面照片。此外,在停車點上設置了電子圍欄,停車超過電子圍欄的範圍或是停車車頭方向不對,都不能完成停車。而且,安慶投放的共享單車全部為電子智能鎖,更加安全,這幾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用車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達到文明用車的目的。

然而,有樁共享單車固定了取車和還車的地點,那麼要做到方便出行,停車點的布局就十分關鍵。

楊超介紹,根據在其他城市的經驗,停車點選擇在居民區、商業街、商業綜合體、公交接駁點、主次幹道等熱點上,原則上兩個停車站點的間距在50米。更為關鍵的是,每一個停車點在完成前期採點工作後,要將詳細的地址、站點名稱、數量以及現場圖和衛星圖進行整理,交給市、區城管部門審核,在綜合各方建議後,才能建設。

「為了讓站點更方便市民用車,站點的建設不是一成不變的,還需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動態調整,APP中也加入了一個『申請站點』的功能,如果某一地點申請人數超過50人,我們會考慮新建。」楊超說。

對於市民關心的押金是否難退的問題,楊超表示,安慶共享單車的押金只是暫時凍結,公司並不收取押金,也不存在押金風險。

市有關部門人士表示,我市共享單車項目正在邊建設邊運營,已為市民出行提供了多樣化選擇,目前我市在共享單車的管理方面還在摸索經驗階段,一切還需時間檢驗,希望走出共享單車的安慶特色。

記者手記

共享共管方能兩全「騎」美

「這個單車怎麼收費的?」「是電動的嗎?」「我年紀大了,能不能幫我下載註冊一下。」……在記者體驗安慶共享單車的騎行路上,不少路人向記者諮詢共享單車的使用情況。

而記者通過幾天的觀察也發現,安慶不少市民都對共享單車抱有濃厚的興趣,掃描註冊的不僅有學生族、上班族,甚至還有老年人。在宜城街頭,不時看到騎著「小綠車」出行的市民。

2016年,共享單車走進人們的視野,4年時間裡,安慶市民的呼籲、市「兩會」代表的提案建議,都對共享單車引入安慶抱有很高期待。如今,共享單車終於在千呼萬喚中始出來。

共享單車終於來了,但要讓共享單車在安慶長久發展、良性生長,一時的興趣是不夠的。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儘管共享單車亮相宜城街頭不久,但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還是出現了。

比如限重5公裡的車籃筐因為超重損壞、車坐凳被人為破壞、個別停車點存在停車不規範行為。

此外,還有一些市民覺得安慶共享單車定價偏高,2元錢起步,只能騎行20分鐘,加上目前停車點還在建設中,有的市民取車還車還多有不便。這些因素也阻礙著市民對共享單車的使用。

眾所周知,共享單車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卻因為人們的不文明行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資本市場影響等綜合因素,共享單車在一些城市已是曇花一現。

如何才能實現兩全「騎」美,讓共享單車既便民又有序?電子智能鎖、電子圍欄、實名認證等新技術,讓安慶共享單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以往共享單車的老大難問題,但要想我市共享單車騎得遠、騎得穩,還需市民的文明用車、有關部門的後續管理、合理的價格、便捷的停車點等,多方齊心合力,缺一不可。

來源:安報全媒體、安慶之聲

相關焦點

  •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電動車,長沙街頭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從未間斷
    說起共享單車,就要從摩拜單車、ofo小黃車說起,2015年小黃車開始投入市場,2016年摩拜緊隨其後,這也開啟了幾年的單車時代。隨著快速的擴張和和佔領市場,共享單車的問題也越加凸顯,同時還有其他外部因素,所以導致共享單車逐漸沒落。
  • 共享單車城市空間品質績效研究發布:共享單車正向效應顯著
    共享單車空間品質績效(央廣網發 截自報告)作為首份以上海為城市研究樣本的研究報告,研究團隊通過對共享單車綜合績效的評估,指出當前共享單車的交通績效、經濟績效、生態績效已非常顯著,並且在城市單車交通的後共享時代,行業格局已回歸理性,公共管理及時補位,智慧技術支撐著運維的可持續性。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不能否認,在前幾年共享單車的「亂戰」階段,賽道參與者們為了搶佔市場,普遍把心思放在提升投放單車數量上,沒有對後續的保養維護進行全盤考慮,導致單車總體服役時間過短,資源浪費。但隨著一些市場玩家的出清、以及政府和企業各自定位的不斷平衡,共享單車正在創造「正外部性」,這是一個價值再發現的過程。首先就是共享單車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低碳環保。
  • 騎不上共享單車,把別人的單車「共享」 博山警方凌晨快速破獲盜竊案
    淄博9月28日訊 路邊掃碼,隨騎隨走,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出行習慣。在博山有一名男子,深夜因為想用共享單車時在路邊沒有找到,竟然把別人停放的私有單車給「共享」了……9月26日夜裡10點多,家住博山的趙女士下晚班準備騎車回家,卻發現自己的自行車被盜。報警後,博山公安分局白塔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動,很快在調查中發現線索,就在趙女士報警前十幾分鐘,有幾名可疑的男子從案發位置經過,民警循線追蹤後發現,這幾名男子在鎮上的一處賓館入住。
  • 共享單車的興衰,是否意味著,共享經濟強弩之末?
    作為一種全新的資源模式,共享經濟與傳統的經濟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網際網路+」背景下,共享經濟利用資源共享的方式將閒散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另一種創新。
  • 青桔共享單車屢遭「委屈」
    本報訊(記者 劉娟)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稱,市人民醫院公交站旁的青桔電單車遭到人為破壞,部分單車已經不能正常使用。  12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該站一單車停放點,準備對單車掃碼開鎖,發現單車的掃碼處被人為塗抹、座位被劃破。記者多次嘗試掃碼開鎖,均以失敗告終。
  • 共享單車,尚有餘生幾何?
    與ofo堅決不肯向資本妥協,最後只能被命運束縛不同,被資本收編的共享單車們暫時沒有了生存問題的擔憂。但迄今為止,仍舊沒能證明其盈利能力,讓共享單車雖無近憂,卻有遠慮。 共享單車是否具備盈利能力?資本接手之後拼什麼?業內人士有自己的看法。
  • 摩拜單車退場,共享單車發展趨勢將怎樣?
    共享單車定義:共享經濟在交通領域的一項新型應用,是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的一種分時租賃模式。發展歷史:共享單車概念起源於歐洲,2007年中國首次出現了以政府為提供主體的「有樁」自行車,在全國公共運輸樞紐、景點等區域小範圍運營,2015年開始以ofo為代表的無樁式共享單車開始出現,並在環保要求、政策支撐、「最後一公裡」出行痛點背景下迎來井噴式發展。
  • 海口街頭的共享單車竟成了一些人「私人單車」……
    「給共享單車上私鎖,把自己的方便建立在別人的不便之上。」12月8日,海口市民陳女士向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報料稱,連日來頻繁遇到共享單車被上私鎖的情況,想用卻用不了。針對共享單車被私自上鎖一事,商報記者進行了走訪,發現不少市民都曾遇到過類似情況。
  • 共享變「獨享」,一男子因盜竊共享單車被拘
    共享單車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但是有些人為了一己私慾將共享變己有,殊不知一不小心不當私慾變違法。近日,章丘一名男子因盜竊共享單車,被依法行政拘留五日。4月9日下午5時許,章丘公共自行車永安行濟南分公司的員工到章丘分局明水第二派出所報警稱:章丘火車站門口共享單車集中停放點的一輛共享單車被盜。接到報警後,值班民警迅速到達現場,經現場了解,有人將捆綁自行車的鋼絲繩剪斷,並盜走了其中一輛。
  • 國內首例共享單車違規停扣費用案,收取共享單車派工費是否合理?
    一直以來,共享單車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項目,他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隨著共享單車市場的成熟,其管理體制也日趨嚴格,其中最具爭議的是調度費的收取。相信很多人都被共享單車派車費騙了,停車時也沒有提醒,但停車後,卻顯示自己在禁止停車區,還得向調度員費收取20元!
  • 共享單車的下半場,永安行如何突圍?
    共享單車行業百花齊放的局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OFO因為退不了押金而退出江湖時,螞蟻金服出手闊綽領投哈羅出行,使哈羅出行成功上演了後來者居上的行業競爭大戲。而在此背後,也使一個不曾走進大眾視野的公司--永安行浮出水面,雖然成立以來表現平平,但卻在行業洗牌期於上交所上市,成為共享單車第一股。
  • 沒人管的共享單車能否「獨享」
    共享單車的網際網路租賃模式突破了插卡式有樁單車租賃模式的限制,實現了就近停泊的效果,為緩解交通擁堵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有些人為了實現個人私利,達到免費、獨自使用的目的,或是使用暴力手段拆除共享單車上的電子鎖具、二維碼,或是在未鎖、沒人管的共享單車上加裝私人鎖具,甚至還有的另闢蹊徑,搬著共享單車上樓。這類私自佔有共享單車的行為,根據具體情形的不同,可能涉嫌構成盜竊罪或侵佔罪,也可能涉嫌治安處罰。
  • 共享單車萬能鑰匙薅羊毛9300多萬:號稱能打開所有品牌單車-共享...
    據國內媒體報導,昨日,上海閔行區法院公開宣判一起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被告人利用名為「全能車」的共享單車萬能鑰匙薅羊毛9320餘萬。2017年1月開始,被告人李某梁與張某等人商謀,在未經營任何共享單車實體業務的情況下,在手機安卓端、IOS端設計並上架名為「全能車」「全能車PRO」的APP項目,以能打開市場上所有品牌單車為名,薅起了共享單車公司的「羊毛」,吸引大量用戶註冊並交納押金、支付使用費。
  • 共享單車正在駛入下半場,咋玩?
    北京的張女士上下班主要靠共享單車接駁地鐵,近期她發現,唯一還沒漲價的青桔單車起步價也漲到了1.5元。2018年3月以來,摩拜、哈囉等共享單車企業紛紛漲價,漲幅均在50%。共享單車「免費騎」「1元騎」的時代或已一去不復返。
  • 共享單車很便民 使用起來要文明
    寧波 共享單車規範停放智慧升級 近日,在寧波市鄞州南部商務區道路周邊的非機動車停車位上,多出了一排排藍色方塊。原來,這是哈囉單車試點上線的共享單車電子圍欄技術——藍牙道釘。市民今後停放共享單車,必須停在安裝了藍牙道釘的指定區域內,否則將無法正常還車。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
  • 《共享單車屢遭「黑手」 如何才能更好「共享」》系列報導之二...
    《共享單車屢遭「黑手」 如何才能更好「共享」》系列報導之二: 運營公司:維修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餘碧波一個維修網點停放的被破壞的共享單車自共享單車入駐我市以來,為廣大市民解決了「最後一公裡」出行難題,大部分市民對共享單車愛惜有加。
  • 共享單車正確使用方法↓↓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天氣變暖,哈爾濱的街道上,能看見一些騎著共享單車出行的人。要說低碳環保、綠色出行是值得提倡的,可前提是要遵守交通規則。這兩天,哈爾濱市交警部門就針對單車亂象,進行了突擊檢查。交警在檢查中還發現,個別人在使用共享單車後,竟然把單車停在了機動車道上,這樣的行為,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哈爾濱市民就是影響市容,相當於障礙物一樣吧。
  • 北工大西門地鐵站外共享單車「疊羅漢」
    市民近日反映,在地鐵北工大西門站C口外的路邊,每天傍晚時分,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隨意停放,其中不少單車摞在一起,擠佔了自行車道,希望共享單車的運維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清理這些佔道的單車,保證道路暢通。9月3日傍晚,筆者來到北工大西門地鐵站,只見C出口外的人行便道外側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自行車道,道路有三四米寬,緊挨著人行道的一側,密密麻麻地停放著上百輛共享單車,單車佔用了一大半自行車道,旁邊只留出一米多寬的通道。目測這條單車停車帶約有百餘米長,單車的上面還橫七豎八地摞著一層單車,一輛輛無序堆放的單車,讓這條停車帶顯得十分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