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文房四寶具有什麼樣的內涵

2021-02-08 可愛麗麗想你

文房四寶古時也稱「文房四士」,不僅是有極強使用價值的文具用品,更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於一體的藝術品。

1、筆

古代文人用筆特指毛筆。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兩千多年之前。傳說,我們現在所用的毛筆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蒙恬所發明。蒙恬用兔毫塞入竹管制成最初的毛筆,毛筆還外加保護性大竹套,竹套中部兩側鏤空以便於取用。

漢代毛筆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開創了在筆桿上刻字、鐮飾的裝潢工藝,東漢蔡邕著《筆賦》,這是中國制筆史上的第一部專著。至元代,明代時,浙江湖州湧現出一批制筆能手,以山羊毛製作羊毫筆風行於世,世稱「湖筆」。現在毛筆逐漸被其他書寫工具取代,但毛筆仍是人們進行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創作時的主要工具。

任何一支毛筆,都是由筆管與筆頭組成的。筆管多由竹、木、瓷、牙漆、琺瑯、骨等材料製成,其中以竹管最多。筆管形狀多為圓柱,也有菱形錐形等,上面有圖案裝飾。筆頭多用獸毛、家禽毛製成,其中又以狼毫、羊毫或狼羊混合毫居多。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隨著書法,繪畫的發達而呈現繁榮,出現了名目繁多、種類不一的各種毛筆。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產的湖筆最為著名,其餘尚有宣州、歙州、新安、黟州(均在今安徽省)和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等的毛筆。

2、墨

墨是古代書寫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古人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作為書寫材料。至漢代,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的,後來使用模具製造,墨質堅實。據東漢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令、僕、丞、郎,月賜愉麋大墨一枚,愉廣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陝西省千陽縣,靠近終南山,山上松樹很多,用來燒制的墨的煙料極為有名。

3、紙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面生。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使得書寫工具得以普及,也為世界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為中國書畫藝術提供了穩固的載體。五代造紙業仍繼續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到了明清,造紙業再次得以興旺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紙的製作,到了清代已達到完美絕倫的地步。

4、硯

硯也稱「硯臺」。硯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最後,但從某一方面來說,卻居領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是由於它質地堅實,能傳之百代的緣故。硯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筆墨硯始以粗見雛形。剛開始時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後來因為不方便,無法寫大字,人類便想到了可先在堅硬東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磚、銅、鐵等。股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逐漸成形,以石硯最普遍。來自廣東端溪的端硯,來自安徽歙縣的歙硯,來自甘肅南部的洮硯,來自河南洛陽的澄泥硯,這四種硯臺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硯」,端硯又稱為端溪石硯位列四大名硯之首。

二、文房四寶的文化內涵

在翰墨飄香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文房四寶總是同文人士大夫的書齋生涯相關聯,乃是文人雅士揮毫潑墨、行文作畫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人有「筆硯精良,人生一樂」之說,精美的文房用品,在古代文人眼中,不只是實用的工具,更是精神上的良伴。

沒有哪一個民族的文化像中華民族的文化那樣,與自己的書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也沒有哪一個民族的文人像中國古代的文人那樣把自己的書具視如自己的生命或密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人雅士對工具的選擇,自然是非常重視的。而傳統書具的魅力就在於它能夠淋滴盡致地表現出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神韻,體現出人類文化與大自然的高度和諧,把文人士大夫的情趣表達得迴腸盪氣,乃至於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內在精神。

相關焦點

  •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前言:筆、墨、紙、硯,是書法書寫的基本工具,也稱文房四寶。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地位,只講喜好和熱愛,我們書寫文字都會使用到筆墨紙硯,用它們傳遞情感,傳承文化。
  • 中華設計獎寧波頒獎 兩岸青年共話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
    中華設計獎寧波頒獎 兩岸青年共話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 2020-09-27 00:42:26「生活美學」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日前在浙江寧波舉行,來自海峽兩岸青年的設計作品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生活美學中的應用。
  • 中國有個最「有文化」的火車站,文房四寶全都有,這個很用心!
    我認為很多人都熟悉安徽的觀光,徽派建築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徽派建築是朝北和朝南的,重點是室內照明,以磚,木頭和石材為原材料,以木框為主要材料,在空間結構和利用方面,它具有豐富的形狀並強調節奏美,馬頭的牆壁和藍色的小瓷磚是最有特色的,而徽派的建築則有一個天窗,這意味著可以積累財富,安徽合肥有一個火車站,它不僅融合了徽州建築,而且還把安徽傳統研究的四大寶藏轉移到了火車站
  • 古人的講究——文房四寶
    感謝遇見你,牧雲唐博今日為您介紹"文房四寶":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筆:據傳毛筆為蒙恬所創,自元代以來,浙江湖州生產的具有"尖、圓、健"特點的"湖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
  • 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內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中華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保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武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獨特的運動風格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是承擔弘揚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載體,它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與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了中國武術,並促進它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了具有完整體系的武術文化。
  • 青海日報數字報 |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和象徵
    目前,黃河流域考古發現眾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具有代表性的便有七處之多,大多以地名命名,其分別是: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老官臺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等。以上所提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構成了黃河流域最初的文化形態,經歷了由平等的農耕聚落形態到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態的演進,其社會複雜化發展,使得它們成為邁向文明時代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
  • 在中國的漢服中,蘊藏著什麼樣的中華文化,漢服對文化有何意義
    在中國的漢服中,蘊藏著什麼樣的中華文化,漢服對文化有何意義?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和漢服妹子一起研究中國的漢服,那麼今天我們就說在古代的漢服中蘊藏著怎樣的中國文化?漢服對於文化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漢服還蘊藏著中國文化中的官制文化,因為在中國,漢服有一些是給朝廷官員穿著的,然而這些漢服就蘊藏著中國古代的制度文化,蘊藏著中國的君臣尊卑,所以說他把中國古老的君臣文化也傳播了下來。那麼漢服對於文化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公布!咱吉林上榜的是啥?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公布!咱吉林上榜的是啥?·媒體 9月2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 高考作文輔導98: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
    這是一道多則材料任務驅動型作文題,四則材料都和「文明」「文字」有關,第一、二和第四則材料具有高度相似性,分別談了古老的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和瑪雅文字伴隨著自己的文明而消亡的歷史,與第三則材料形成對比,第三則材料顯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這是中華文明的韌性。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議題。
  • 白色的椅子特別的好看,極富內涵,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
    現代時尚簡約風格,質樸的色彩,寧靜悠遠的文豪氣質,極富內涵,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整體營造出一種華麗、高貴、溫馨的感覺,家居用品,在產品風格上追求返樸歸真的藝術境界。很獨特的花色在這個地毯上,並且可以看到完全是很美麗的。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精神
  •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講德,德的深層內涵是什麼?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講德,德的深層內涵是什麼?在我看來,德的深層內涵是品德,即良好品德。通過諸子百家文化了解到,各位宗師都有傳世之寶,而這個寶就是他們各自的品德,如孔子的禮德,老子的道德,鬼谷子的戰德,雖然分為不同領域,卻為後世留下行業或社會準則。當前,中華歷史文化品德以老子、孔子等大咖為代表,主要體現在推動社會正常文明運轉。
  • 文化的定義▏檢驗文化定義正確的標準是其內涵能夠聯繫實際
    小編認為,檢驗文化定義正確的標準是其內涵能夠廣泛聯繫實際。也就是說,如果某個定義能夠把日常所講的文化詞語都能給以統一、合理的解釋,那麼這個定義基本上就是正確的了。一,什麼是中國文化百度百科:中國文化,是華夏文明為基礎,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於中華文化的國際屬性,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
  • 論中華傳統思想文化與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統一
    論中華傳統思想文化與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統一    ——傳統思想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我們應該統一中華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為一個整體,消減中、西方文化之別,促進其相融通、交流與互鑑。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數量眾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非漢字莫屬。這不僅因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更是因為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她產生的那一刻起,漢字就擔負起承載中華文化的重任,幾千年來與中華文化相伴而行,儘管飽經滄桑,卻能同舟共濟,共同譜寫了中華文明的不朽篇章。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文字的國度。
  • 毛姆《面紗》:一部具有中國風的英倫小說,中華文化盈潤其中
    但在後續的情感升華上面沒有太多的文字和內容,所以初讀感覺小說的內涵不夠豐富。只有閱讀到後期細細品讀後才發現小說雖簡單,但毛姆將她想要表達的內容都包裹在「面紗」中,閱讀的時候不僅要看文字表層含義,而要深入內裡進行了解,這才能理解毛姆對愛的釋義。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圖解 | 傳統文化中的治理內涵
    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使之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性力量。
  • 細說收藏,為何要在日本海淘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起源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 420-- 589年),專指文人書房中的 筆、墨、紙、硯,雅稱「文房四寶」或「文房四士」。前者源於梅堯臣《再和歙州紙硯》詩:「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後者出自陸遊《筆硯紙墨戲作》詩:「水復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
  • 傳播20:00【中國文房四寶 5】
    中國文房四寶 第五集:傳播 從現存的實物與工藝中,追尋文房四寶在亞洲及歐洲的傳播路徑。
  • 古代最著名的文具:文房四寶的發展史
    導語: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是文人上施展才華的工具,從一個「寶」,就能看出文人乃至世人對這四件文具的推崇與重視。筆是抒發文人心中壯志才情的載體,墨是變化出那些風格各異的文學作品的魔法,紙張是容納風景人物詩文書畫的容器,硯是裝載、加工「魔法」的魔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