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講究——文房四寶

2021-02-08 牧雲唐博

感謝遇見你,牧雲唐博今日為您介紹"文房四寶":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

筆:據傳毛筆為蒙恬所創,自元代以來,浙江湖州生產的具有"尖、圓、健"特點的"湖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

分硬毫、兼毫、軟毫。一支好的毛筆應具有"尖、齊、圓、健"的特點。"尖"就是筆鋒尖銳;"齊"就是修削整齊;"圓"就是筆頭圓潤;"健"就是毛筆彈性強,寫出的字銳利矯健。

制筆

墨:主要原料是煤煙、松煙、膠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質型態的存在。通過硯用水研磨可以產生用於毛筆書寫的墨汁,在水中以膠體的溶液存在。現在練習多使用墨汁,古時都用模塊研磨。

墨分「松煙墨」和「油煙墨」兩種,松煙墨以松樹燒取的菸灰製成,

松煙墨以松樹燒取的菸灰製成,特點是色烏,光澤度差,膠質輕,只宜寫字。油煙墨多以動物或植物油等取煙製成,特點是色澤黑亮,有光澤;最常見的桐煙墨,堅實細膩,具有光澤。中國畫一般多用油煙,只有著色的畫偶然用松煙。但在表現某些無光澤物如墨蝴蝶,黑絲絨等,也最好用松煙。中國畫的墨,一般是加工製成的墨錠,選擇墨錠時,要看它的墨色。看墨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紅黃光或有白色的為最劣。按用途可分為普通墨、貢墨、御墨、自製墨、珍玩墨、禮品墨等。

松煙墨
油煙墨

紙:指宣紙。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被譽為「國寶」。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採飛揚,飛目生輝。

宣紙分生宣與熟宣。國畫與書法根據熟度的不同來選取。

宣紙

硯亦稱為研,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材的運用也極為廣泛,其中以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最為突出,稱「四大名硯」。

洮河硯
端硯

除了筆墨紙硯,還有鎮尺、筆洗、筆山、筆架、臂隔等。古人的書房是很講究的,對於用具也是極為精緻,不像現在一直中性筆就完事了。

筆山
筆架
臂擱

古人的精緻你無法想像

除了這些,大家還有什麼發現嗎?有小編不知道的請評論告訴我喲。

相關焦點

  •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前言:筆、墨、紙、硯,是書法書寫的基本工具,也稱文房四寶。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地位,只講喜好和熱愛,我們書寫文字都會使用到筆墨紙硯,用它們傳遞情感,傳承文化。
  • 《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怎麼製作 文房四寶製作材料流程攻略
    《迷你世界》是一款高度自由的休閒類3D沙盒遊戲,有著非常方便快捷的多人聯機模式,在這裡,你能夠隨心所欲創造一切,那麼《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怎麼做?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 細說收藏,為何要在日本海淘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起源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 420-- 589年),專指文人書房中的 筆、墨、紙、硯,雅稱「文房四寶」或「文房四士」。前者源於梅堯臣《再和歙州紙硯》詩:「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後者出自陸遊《筆硯紙墨戲作》詩:「水復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
  • 中華文化:文房四寶具有什麼樣的內涵
    文房四寶古時也稱「文房四士」,不僅是有極強使用價值的文具用品,更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於一體的藝術品。1、筆古代文人用筆特指毛筆。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兩千多年之前。傳說,我們現在所用的毛筆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蒙恬所發明。
  • 散文隨筆‖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筆墨紙硯四寶中,尤其是硯臺,已經成為一種收藏與陳設。 凡習筆墨者,對文房四寶,不可不知。 中國書畫,就是文房四寶的關係。
  • 《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怎麼製作 一款高度自由的休閒類3D沙盒遊戲
    《迷你世界》是一款高度自由的休閒類3D沙盒遊戲,有著非常方便快捷的多人聯機模式,在這裡,你能夠隨心所欲創造一切,那麼《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怎麼做?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 傳播20:00【中國文房四寶 5】
    中國文房四寶 第五集:傳播 從現存的實物與工藝中,追尋文房四寶在亞洲及歐洲的傳播路徑。
  • 什麼是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指中國傳統書畫用的筆、墨、紙、硯。宣紙、湖筆、徽墨、端硯,是文房四寶中的精品。
  • 文房四寶——書法的基本常識
    中國書法所使用的書寫工具:筆、墨、紙、硯,歷來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下面我們從「 文房四寶」來談談書法藝術所涉及的基本常識。1.毛筆毛筆在中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據考證,在古老的甲骨文中便有殘留筆跡,因此,中國的毛筆幾乎與文字同步產生並具有數千年的歷史。
  • 古人在春節送禮,都有哪些講究
    甚至一定程度上,還完美繼承了古人送禮時的各種「講究」。器以載道,物以傳情,古人送禮,趣味頗多。作為以「天地差序格局」為特徵的中國社會,人們以物寄情、以物達意、以物敬奉天地自然背後,是一種對社會運轉良序的尊崇,也是對人情禮俗的傳承發揚。所謂「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成為國人心中的約定俗成。
  • 古人到底刷不刷牙?其實古人遠比今人想像的講究
    至於價格嘛,五位數以上,瞬間感覺隔著屏幕都肉疼,於是只好拿起牙刷乖乖刷牙去了,以免將來把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拱手送給牙醫。可刷著刷著,突然間卻想到一個問題:今天的我們可以靠刷牙來保持口腔的衛生,可是在古代,人們會不會、又有沒有條件給牙齒做做清潔呢?
  • 古代的酒禮與酒俗之說,古人「溫酒」又有什麼講究?
    二、酒禮與酒俗當然,素有禮儀之邦的中國,在酒文化上必然也會很有講究。伴隨酒文化的興起,釀酒的技術也逐漸得到了改善,但與現代還是無法相比的,這就使得古人,與我們的飲酒方式略顯不同,其中溫酒最受古人歡迎。三、溫酒的講究1.溫酒的種類總的來說,古人的溫酒方式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將溫酒壺放入熱水中,待酒壺受熱後再倒入酒,依靠水溫將酒加熱。
  • 古人賞花有哪些講究? 聞花"香"將花卉分成九品
    原標題:古人賞花有哪些講究 清馬逸繪《國色天香圖》,圖中牡丹盛開,旁邊還有蘭花一叢。賞花,自古以來就是春天裡的一大美事,古代曾有很多賞花的講究。比如,如何觀「色」?如何聞「香」?如何品「姿」、如何賞「韻」?此外,還有專門的《花歷》記載了不同月份看哪些不同的花…… 觀花「色」:花色絕美為「豔」 劉禹錫詩云:「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古人賞花首先是看花之色。
  • 古人用什麼牌子的枕頭?專家:唐代已講究品牌
    古人用什麼牌子的枕頭?專家:唐代已講究品牌     今天的大部分人對獅子並不陌生,但古人不是這樣,漢代的時候,大月氏國進貢了獅子,中國人才第一次見到這種怪模怪樣的東西。當時中國人認為所有長毛的動物,毛都應該長得均衡,而獅子的毛卻長得不均衡,長在脖子周圍和尾巴上,特別是公獅子,母獅子還好。於是獅子就給我們古人帶來了一個非常強烈的視覺衝擊。所以由漢及唐,中國人對獅子就形成了強烈的文化印象,因此宋以前的獅子都非常寫實。
  • 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有啥講究?古人的生活經驗
    除此之外,很多人在購買項鍊飾品的時候也會受此影響,除了傳統的金銀首飾外,玉器及其外形的選擇也同樣頗為講究。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與之相關的俗語叫「男戴觀音女戴佛」 ,箇中講究讓人回味無窮。不僅玉石項鍊大多為觀音或者佛的形貌,幾乎所有與玉石相關的古玩也大多以佛與觀音為主。
  • 毛筆書法:文房四寶——毛筆篇
    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是我們進行書法創作時常用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書寫工具,可以達到更好的書寫效果,為我們的書法創作增色。此篇為文房四寶之毛筆篇。漢字書法的基本功夫主要是用筆的功夫,所以毛筆在書法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書法藝術中的主角也不為過。下面就一起來了解關於毛筆的知識。1、毛筆的分類在我國,毛筆的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因此也造就了毛筆種類繁多的現象。
  • 全國最大文房四寶展,周五登鷺!超多好物,書畫愛好者必看~
    這是全國文房四寶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行業大展TA又來廈門啦11月27日—30日由廈門日報社參與主辦的第46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暨第六屆海峽書畫藝術產業博覽會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百年「老字號」、千年「非遺」技藝匯聚一堂、盡顯精彩大牌筆墨紙硯、文房雅器廠商親臨展示、廠價直銷
  • 中國有個最「有文化」的火車站,文房四寶全都有,這個很用心!
    文房四寶展覽館位於一樓,一進入北廣場就可以看到,展廳採用白色牆壁和灰色瓷磚,採用徽派建築風格設計,看上去非常舒適,這裡到處都是人,我很自豪,儘管這個展廳只有幾平方米,但它是一個真正的安徽品牌,非常詳細地展示了安徽研究的文房四寶。
  • 古人書房的九大標準,你知道嗎?
    古人認為,明淨則可以使心舒暢,神氣清爽,屋大則傷目力,尤其是書房這種,可以容身讀書則為滿足。原想著乾隆的書房《三希堂》才8平方米是否太小了,現在終於明白原來書房不宜太大。古人講,入香蘭之室,則久而受其香。在與美好植物相處的過程中,人的內心也會發生改變。
  • 寒夜客來茶當酒,古人也講究「客來奉茶」
    至於喝茶的講究和門道,很多人就更不了解了。只有一件茶事,幾乎所有人都深度參與過,從小培養,久練久熟。這就是「客來奉茶」。逢年節,必有親友來訪。來串門的人,有的看著眼熟,有的壓根兒不認識。但不管什麼人來,都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給客人泡茶。在這裡面還有一套客氣話,主人說:「誰誰,快泡茶去!」客人答:「您別忙活,坐不住,坐不住!」主人一定要跟一句:「不差這一杯茶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