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鍾其頂:通過食品真實品質認證遏制「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12月6日上午,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網際網路++』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議題單元舉行。中輕食品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執行副主任鍾其頂出席議題單元並發表演講。
鍾其頂表示,食品真實性和食品安全、食品質量並列,是食品的三大屬性之一。對消費者而言,不僅注重食品安全、食品質量,還在意食品真實性。鍾其頂稱,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總體合格率達到97%,甚至有一些行業達到100%檢驗合格率,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然而消費者依然對我國食品行業缺乏足夠的消費信心。現在依然有消費者想買有機食品,卻買到普通食品的現象,食品的實質與標籤標識並不一致。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會買到以假亂真的食品;但是對於監管者來說,假的食品食用之後如果對人身沒有構成危害,就不屬於食品安全問題。
鍾其頂介紹,2013年,瑞典、英國和法國部分牛肉製品中發現了馬肉,德國也宣布發現疑似此類「掛牛頭賣馬肉」情況。此外,愛爾蘭、荷蘭、羅馬尼亞等多個歐洲國家捲入醜聞中,引發消費者反感。歐盟委員會表示,馬肉事件只是假標籤問題,並不是食品安全問題。即使現在沒有證據顯示馬肉不安全,還是引發了歐洲民眾的強烈反響。從馬肉事件開始讓全球各個國家都開始關注食品真實性。
當前,在食品領域,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產品並不少見,食品真實性問題層出不窮。然而依照現有的技術、標準難以檢測出食品的真實性。近年來,有一些醬油、白酒、葡萄酒等領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食品欺詐和食品造假。鍾其頂表示,食品真實性問題是全球性問題,需要進行全球共同協作,才能解決食品真實性的問題。2018年,我國正式成立在食品真實性領域經科技部認定的首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食品真實性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積極響應國家關於參與國際創新合作項目的政策,全面參與歐盟框架計劃中食品真實性技術領域課題,目前已在葡萄酒、白酒、橄欖油、醬油等行業開展了大量食品真實性技術研究。
鍾其頂表示,隨著消費不斷升級,消費者對食品品質、口味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的真實性更加受到關注。當前食品流通市場缺乏對產品質量真實性監管技術手段,民眾不時買到質次價高的食品,行業也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標準缺失是現階段食品真實性監管的難點。鑑別食品真假需要依賴科學技術手段,同時也需要建立食品真實性相關標準,從而維護消費者自身合法利益,提升消費信心。
最後,鍾其頂表示希望通過食品真實品質認證(FA認證),架起企業與消費者的信任橋梁,遏制食品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等造假現象,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據悉,食品真實品質認證(FA認證)是由食品真實性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推出的食品真實性認證體系。企業申請FA認證時,相關產品需通過前沿科技手段檢測,認證通過後,頒發證書。同時,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會在市場隨機抽樣認證的產品,進行認證後監督。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