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倫坡:人生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

2020-12-23 人生怪味豆

人生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

記不清是哪個人這樣說過,但就是如此匆匆不曾追究來處的一句話,卻始終叫我難以忘記。

波德萊爾的一生本來該與別人大同小異,可正如聖經中那些平平無奇的牧羊人一樣,他在聽到人類之外聲音的呼喚之後,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傳奇。在這個神秘聲音為他打造的傳奇當中,他走進了與人類「共識」所迥異,但卻處處對應息息相關的森林。

林立的高樹如斑駁的神殿石柱,陰翳或晴朗的天空如人變化莫測的性情,街角腐爛變質的半個女人便是逐漸走向死亡卻趨之若與的人類。

他人即煉獄,然而看著鏡子裡那個熟悉而陌生的「自己」,誰又不曾有過「這都是我的錯」一般的相法?誰又可斷言,早上醒來瞧著穿上衣服人模狗樣的「自己」,不曾覺得厭惡同恐懼?誰都無法斷言,誰都討厭誰,誰都噁心誰,可是誰都愛誰。

正如波德萊爾詩中充滿了腐朽罪惡氣息的巴黎街頭,韻律中抑揚頓挫的歌詠,既是下水道陰溝小巷的藏汙納垢,也是街道間正大光明的人生百態。

當那字裡行間透露出的陰冷到達了挑戰讀者感官的地步,寫作之人內心交纏的絕望與希望是何等糾結,大概也是可以微微一窺的。但是很多時候真正叫人心寒齒冷的並非詩篇和歌詠。誠然詩篇的奇妙夢幻與歌詠的悠長嘆惋,是最適宜讚頌與哀悼氣氛的卻總只有人。

我為何眼中常常有著淚花,只因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艾青。

我為何詩中總寫各種醜惡,只因我對我的人類鄙夷而自豪。這是波德萊爾。

至於我,至於我這茫茫眾生中的一粒無名塵埃,為何總寫著哀嘆與悲鬱的文字。那大概,是因為我的人生,的確比不上波德萊爾的一行詩。

對自己的厭惡不曾達到自我了結的程度,對自己的喜愛與驕傲也不曾能酣暢淋漓。

退無清醒之領悟,進無清晰之前路。

人生,茫然無措到連一行詩,也算不上。

相關焦點

  • 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鬱》
    讀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鬱》作者||思讀完巜巴黎的憂鬱》,一縷縷印象像一串串五彩泡泡冒出來:這本散文詩集,文字編織的旖旎,美不勝收;美醜不相上下,同分一杯羹;精靈古怪神秘,指向神話寓言色彩;是寓於哲理的小品美文,或美文包裹的哲理小故事;是詩的頌歌和讚辭,是意味深長的諷喻,等等……「波德萊爾在詩中展示這麼多醜惡、畸形和變態的東西
  • 論波德萊爾
    在天堂與地獄之間自由穿行的波德萊爾改變了哲學思想。薩特的《波德萊爾》就是絕佳的例證。關於精神分析與文學之間聯繫的問題,人們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愛倫·坡的身上,人們至今記得拉康有關《被竊的信》的研討會。但如果對法語與英語之間的聯繫稍加思索,我們就會發現波德萊爾並不在上述問題的思考範圍內(他是愛倫·坡的譯者,這個詞或許並不恰當)。此外,從未有人評論過波德萊爾生父的事實。誰是波德萊爾的父親?
  • 【詩試驗】之:一行詩(六)
    試驗:【一行詩】要求以一行作詩,即,詩歌正文不超過一行。目的:培養和鍛鍊文字的精縮能力、詩歌的創新能力和「一擊致命」的能力。小小一行詩,挑戰的是,能不能用極短的文字點中穴道;小小一行詩,寫進人間百味。
  • 【詩試驗】之:一行詩(十八)
    本期,是諸位圍繞一行詩試驗創作的第十八批作品。考慮到眾詩人對一行詩的熱愛,當今信息爆棚的社會,時間成為奢侈之物,一行詩具有很強的單獨存在的價值,特成立一行詩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shiyunzhuce加入一行詩社,進行創作。【一行詩】要求以一行作詩,即,詩歌正文不超過一行。目的:培養和鍛鍊文字的精縮能力、詩歌的創新能力和「一擊致命」的能力。小小一行詩,挑戰的是,能不能用極短的文字點中穴道;小小一行詩,寫進人間百味。
  • 波德萊爾:他是惡魔,也是上帝
    他的代表作剛出版時,時人認為有傷風化而被告上法庭,他因此遭到罰款並被迫刪除其中的幾首詩。可是在他死後,他深刻影響了蘭波、魏爾倫、馬拉美等法國大詩人,蘭波更是稱他為「詩人中的國王,真的上帝」,他還被視為象徵派詩歌與現代文學的鼻祖。這位詩人就是波德萊爾,那本被告上法庭的代表作,叫《惡之花》。
  • 波德萊爾代表作《憂傷與漂泊》欣賞
    從1843年起,波德萊爾開始陸續創作後來收入《惡之花》的詩歌,詩集出版後不久,因「有礙公共道德及風化」等罪名受到輕罪法庭的判罰。1861年,波德萊爾申請加入法蘭西學士院,後退出。作品有《惡之花》、《巴黎的憂鬱》、《美學珍玩》、《可憐的比利時!》等。
  • Poésie française法語詩 | Ep5 波德萊爾:L'Homme et la mer人與海
    他的意向如同神來之筆,內心情感洶湧澎湃,他的詩我認為很「實」,不賣弄文字遊戲卻有自己的大情懷,是真正的詩人,是文字的朋友。波德萊爾的詩我認為很適合法語初學者。第一,它的語言真實、有力量且有親和力;第二,詩句對於語法的運用不炫耀、不媚俗,恰到好處,能夠體現法語的魅力。
  • 【詩試驗】之:一行詩(二十四)
    本期,是諸位圍繞一行詩試驗創作的第二十四批作品。考慮到眾詩人對一行詩的熱愛,當今信息爆棚的社會,時間成為奢侈之物,一行詩具有很強的單獨存在的價值,特成立一行詩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shiyunzhuce加入一行詩社,進行創作。  試驗:【一行詩】要求以一行作詩,即,詩歌正文不超過一行。目的:培養和鍛鍊文字的精縮能力、詩歌的創新能力和「一擊致命」的能力。
  • 波德萊爾美的定義
    美的問題,是一個糾纏了波德萊爾一生的大問題。在他看來,「詩的最偉大、最高貴的目的」是「美的觀念的發展」,詩人的最高使命是追求美。那麼,美究竟是什麼呢?波德萊爾在許多地方談到美,值得注意的是,他對美有著獨特的看法。他在《隨筆》中聲稱:「我找到了『美』的定義,我的「美』的定義。
  • 詩人之外,身為「毒舌」與「差評師」的波德萊爾
    「圖畫書界奧斯卡」我們所熟悉的波德萊爾是詩人和文藝評論家,許多人卻不知道,波德萊爾若生在今天,少不了被人當做一位「毒舌」評論家。看看那些被他評論的當時「知名」畫家:「拙劣」、「平庸」,「他在什麼鬼地方拿到了歷史畫和有靈感的畫家的證書?」
  • 【詩試驗】之:一行詩(特刊一)
    本期,一行詩特刊,是詩人黃沙塵結合詩作《一個必須綁緊的漢字》對一行詩創作發表的經驗之談。考慮到眾詩人對一行詩的熱愛,當今信息爆棚的社會,時間成為奢侈之物,一行詩具有很強的單獨存在的價值,特成立一行詩社。
  • 【詩試驗】之:一行詩(二十)
    本期,是諸位圍繞一行詩試驗創作的第二十批作品。考慮到眾詩人對一行詩的熱愛,當今信息爆棚的社會,時間成為奢侈之物,一行詩具有很強的單獨存在的價值,特成立一行詩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shiyunzhuce加入一行詩社,進行創作。  試驗:【一行詩】要求以一行作詩,即,詩歌正文不超過一行。目的:培養和鍛鍊文字的精縮能力、詩歌的創新能力和「一擊致命」的能力。
  • 【詩試驗】之:一行詩(二十二)
    本期,是諸位圍繞一行詩試驗創作的第二十二批作品。考慮到眾詩人對一行詩的熱愛,當今信息爆棚的社會,時間成為奢侈之物,一行詩具有很強的單獨存在的價值,特成立一行詩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shiyunzhuce加入一行詩社,進行創作。  試驗:【一行詩】要求以一行作詩,即,詩歌正文不超過一行。目的:培養和鍛鍊文字的精縮能力、詩歌的創新能力和「一擊致命」的能力。
  • 【詩試驗】之:一行詩(二十五)
    本期,是諸位圍繞一行詩試驗創作的第二十五批作品。考慮到眾詩人對一行詩的熱愛,當今信息爆棚的社會,時間成為奢侈之物,一行詩具有很強的單獨存在的價值,特成立一行詩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shiyunzhuce加入一行詩社,進行創作。  試驗:【一行詩】要求以一行作詩,即,詩歌正文不超過一行。目的:培養和鍛鍊文字的精縮能力、詩歌的創新能力和「一擊致命」的能力。
  • 埃德加愛倫坡塔羅牌Edgar Allan Poe Tarot
    埃德加愛倫坡塔羅牌Edgar Allan Poe Tarot
  • 伊夫·博納富瓦:一首完整的詩,為了更有力地捕獲所愛,會永久求索掙脫這個世界|純粹閱讀
    注3:引自蘭波《記憶》(Mémoire)一詩的第五闋。蘭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國19世紀著名詩人,早期象徵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注4: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國著名詩人、作家、文學評論家。
  • 波德萊爾名人名言
    從1843年起,波德萊爾開始陸續創作後來收入《惡之花》的詩歌,詩集出版後不久,因「有礙公共道德及風化」等罪名受到輕罪法庭的判罰。1861年,波德萊爾申請加入法蘭西學士院,後退出。作品有《惡之花》、《巴黎的憂鬱》、《美學珍玩》、《可憐的比利時!》等。1、 "別人看我喝著最低劣的燒酒,我卻在風中行走。
  • 羅鈴:再別康橋 ​---一行詩的芻議
    第六節第一行詩「但我不能放歌」既是第五節第四行詩「在星輝斑斕裡放歌」的「轉」又是第六節詩的「起」,筆者認為詩要「轉」得自然貼切靈動,「起」得利落順暢動情,同時又有像寫毛筆字的藏鋒起筆那樣,有一種內在的,含蓄的美。第六節「起」處徐志摩想即刻轉為「靜」的意境,達到形式與詩的內在的統一,但朗讀或背誦這行詩卻真有點不暢爽的感覺。
  • 伊夫·博納富瓦:一首完整的詩,為了更有力地捕獲所愛,會永久求索...
    一首完整的詩,為了更有力地捕獲所愛,會永久求索以掙脫這個世界。這就是詩為何會如此輕易地變為——或相信它會變為一種認知的原因,因為焦慮的思維會與其自然屬性分離而將自身禁錮於絕對之中,只能靠類推去理解事物之間的關係,並熱衷於標記出它們之間的「應和」關係及其和諧之外的、毋寧說是幽黯而交互的痛苦。這種認知是懷舊之情的最後一個屏障。
  • AEON | 愛倫坡的宇宙學
    ——埃德加·愛倫·坡《莫斯肯漩渦沉浮記》自然的力量深深吸引著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並促成了他的幾部最令人難忘的作品。他尤其痴迷自然世界駭人的摧毀能力。例如,在短篇小說《莫斯肯漩渦沉浮記》中,船隻被兇猛的漩渦捲入鹹冷的海水中,撕裂成碎片,海上航行成為了一場純粹的災難。愛倫·坡詳盡地描述著這場毀滅的每一個階段,仿佛他是一名記者,正在報導一起海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