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正式上線,是許多低成本網絡電影的寒冬之年,由於備案時間長,影片內容未能通過審核,不少低成本影視作品的製作方都陷入了困境。創始人-CEO王秀珍女士應邀參加「光年杯」9th北京國際網絡電影展,她在「中低成本影視作品的突圍之路」上作了主旨演講,她向大家分享了她管理40多部在線電影的真實經驗。
以下是王秀珍「中低成本影視作品的突圍之路」的文本版本,與您共享。
大家好,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們公司成立於由於我個人原因,公司一直沒有運營;我們招聘了第一個正式運營的員工,我們主要從事網絡電影和網絡劇的推廣和發展,公司獲得了75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並將前完成新一輪融資。
在過去三年半的時間裡,我們已經發行(推出)了39部在線電影和2部網絡劇,他們都是中低成本的網絡作品。之前,有9部在線電影和1個在線專欄等待推出。從宣傳的數量來看,不是很多,但我們宣傳的項目利潤率在70%左右(包括保本工程)。
主辦方的要求是從更高的層面,從開放網絡影視宣傳的角度來說話,因此我就不談我們個別的宣傳案例,而是談談我們在宣傳實踐中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同時,也不談數據,因為很多第三方數據平臺和視頻網站本身都有比較全面的背景數據。
宣傳練習一:「院網同步」是偽命題
自從「院網同步」的概念在被提出以來,我們收到了一些電影製作人關於「院網同步」的詢問,我們參觀了電影院,詢問了中國電影和華夏(因為數字拷貝基本上是從中國電影或華夏發行的),他們都說不接受「院網同步」。
原因很簡單:網絡平臺以極低的成本衝擊了影院的票房,之前,與網際網路同步的電影都是在電影院不知道的情況下中實現的。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告訴電影製作人,醫院網絡同步是一個偽命題,但就在幾天前,底電影方面還在諮詢這個問題,所以在的分享中,我想談談這個問題。
學院與電影網站同步,之前,《貓眼》的票房已超過600萬元,按照分帳片方35%的票房計算,電影方應分享200萬元以上的收入,然而電影院當時拒絕為出版商結算票房,總之,這讓每個人都不開心。還有一部演員陣容不錯的電影,將於上映,《貓眼》的票房只有100多萬,情況也是這樣,他是在電影上映的第一天被電影院發現的,並與學院網同步播出,因此所有影院第二天就在全國上映了。
一些電影公司也與我們討論,以促進需求,我們能不能不僅和他們中的一些人討論合作,還可以談談學院網絡的同步問題?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可以做,但是是賠本賺吆喝」。
因此綜上所述,對於專業發行公司來說,他們並不願意同時在網站上接受影片的宣傳和發行,除非電影方支付宣傳費用,而這些宣傳費用足以讓發行公司覺得自己值得做,如果電影公司支付宣傳費用,電影方的損失率為大大增加。
宣傳實踐2:「一魚多吃」越來越難
上面提到的「院網同步」就是一條魚多吃的體現,一部電影要在視頻網站、電影院和電視平臺上同時獲得最大的票房收入,也就是CCTV6,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自網絡電影一審實施以來,部分網絡電影開始申請龍標,拿到龍標後,大家都想在視頻網站、影院、電視平臺上同時放映,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票房利潤。不幸的是,如果影片在視頻網站上的收視率為B或B或以上,網站將拿走該影片幾乎所有的播放權(包括在電視平臺上的播放權);如果你想把你的電影賣給CCTV6,那麼CCTV6也會奪走你的網絡播放權。
這種情況是每個廣播平臺的現實決定,因為每個平臺都有業務壓力,既然你想從某個平臺獲得最大利潤,就必須接受這個平臺的廣播條件,在拿下電影的全部轉播權後,播出平臺可以去二次發行,但二次發行的收入基本上與電影方無關。
宣傳實踐三:「精準營銷」是王道
如果宣傳和營銷不準確,就會事半功倍,如果你花錢,你就不能吸引錢,也沒有票房。由於時間有限,我不談具體的精準營銷案例,我們宣傳的70%的電影沒有虧損,這是我們一直在實施的「精準營銷」概念的最好證明。歡迎離線交流。
影視業的28條殘酷法則
雖然我們宣傳的作品有70%不虧本,但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二八定律依然存在。
也就是說,低成本影視作品總量佔整個行業影視作品總量的80%,為80%的行業解決了溫飽問題,然而卻只能獲得總票房的20%,這是28條殘酷的定律。
通過三年半的40多部作品,我們對市場和作品本身有了很多了解,所以我們只談乾貨——中低成本影視作品如何突圍?希望用實踐中來指導實踐。
突破之道:先發後發
問題前線是一個老話題,但很多電影以前都沒有上映過。更通俗地說,預發行就是在有故事大綱的階段,將故事大綱交給平臺或專業出版公司進行評估,首先,評估內容審查的風險;其次,評估故事本身是否有亮點以及如何修改。
通過前期劇本評審建立合作關係後,專業的宣傳公司會從拍攝開始就給予影片指導:比如演員、演員和顏值差不多的情況下,宣傳公司會推薦你選擇粉絲更強大、社交平臺更活躍的演員,因為他更有票房潛力。
在拍攝過程中,專業的宣傳公司會根據影片的特點,希望劇組拍好海報,拍一些容易在不同媒體渠道傳播的視頻和花絮,為以後的宣傳和發行提供越來越全面的素材電影。
這些建議不能保證電影能成功,但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
第二條突圍之路:市場定位要儘可能純粹
我們參與了一部龍標電影的製作,內容審查已獲當地電影局批准,在提交《領跑龍牌》的材料時,國家電影局要求我們寫一份承諾書/發行渠道說明,主要意思是我們的電影不會在網上推出,但也會在電影院和電視頻道播出。
當我們問到為什麼要寫這個解釋時,國家電影局回答說,這部電影更具娛樂性,有點像網絡電影,如果我們不寫這個發布頻道聲明,他們會取消審查,讓我們直接通過「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來完成在線電影的審查過程。當然,我們寫了這個說明,然後我們得到了龍的標誌。
這個例子我相信不是一個例子,因為相關部門已經從維護整個影視產業生態的角度,對網絡電影和電影網絡劇和電視劇進行了區分,因為這兩種不同的審查方式對應著不同的收入渠道。
如何判斷作品的市場地位?我的作品適合網絡還是龍牌唱片。一是經驗,來自市場經驗;二是看數據。各大視頻網站票房前10名和前20名電影排行榜出爐,你可以看一看這些作品的拍攝技巧,如果你看得多,你會對網絡電影有更好的了解;CCTV6還沒有公布詳細的數據,也就是說,多關注並經常關注CCTV6在每個階段播出的這部低成本電影水平如何。事實上多看多分析是愚蠢的,經過閱讀和分析,你可以照顧自己的作品。
主題/突破性內容
主題「創新」與第一個主題「發行前置」相同,這是一個常見的主題,然而我們發現「題材/內容的創新」在影評過程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踐。
事實上在視頻網站的影評形式中,主題/內容創新基本上是排名第一的。主題創新就是把沒被別人拍過的題材拍好,這是相對困難的,因為幾乎所有的主題在網上電影已拍攝,當然,我們不會討論國家內容審查的主題。因此我們現在所說的創新,基本上是指微觀創新,即在類型化的主題下進行微觀創新。
微創新是我們在非凡影視中提出的一個概念,微觀創新包括人設創新、故事細節創新、拍攝方法創新等。如何實現微觀創新?我個人認為還是那種愚蠢的方式,那就是多看多分析。
我建議大家看看各視頻平臺票房前10名和20名的作品,在這個基礎上中,您還可以看到和視頻平臺的前10名和20名作品,通過比較,你會發現,在過去的三年裡,這些票房最高的作品的主題類型並沒有太大變化,他們仍然是玄幻,魔術,動作,退役特種部隊和東北喜劇,但是在這些類別中,與兩年前相比,同類型的作品在故事內容和演員陣容方面都有所改進,推廣是一種微觀創新。
將有一個新的類別,這部傳統主題的網絡電影贏得了很高的票房,我對傳統主題的在線電影持保留意見。如果一定要拍傳統題材的網絡電影,我強烈建議成本控制在300萬元以內。
總之,主題和內容的創新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創新,而是應該看到相應平臺上最新的好作品是什麼樣的,並分析為什麼會被平臺喜歡,在基礎上的「一覽眾山小」中,我們應該創新我們的主題和內容。
路四:精打細算,提質提拔
「精打細算、提升品質」很容易理解,最後,讓我們談談「相信宣發」。因為中低成本網絡作品預算緊張,我們不願意花錢做宣傳,或者很多公司只想自己做宣傳,這樣一來,所有的票房收入都是我們自己的,不需要和宣傳公司分享。事實上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情。在影視寒冬中茁壯成長的不僅是非凡的影視,還有其他專業的宣傳公司,他們都有自己的價值,可用於「錦上添花」膠片。
專業的宣傳發行公司所做的,不僅是電影製作人自己能做的,更是與平臺的對接,他們可以通過對觀眾的了解、對市場的了解以及專業的宣傳和營銷實施來吸引電影,從而為電影本身帶來遠超過的票房收入。同時,低成本的網絡影視作品不具備自然的演員陣容和優秀的製作作為片頭的優勢,所以要更加注重宣傳和營銷,提高高票房、好口碑的概率。
最後一句話給你:光影浪費,世界熙熙攘攘,祝每一部作品都能被觀眾溫柔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