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非遺傳承——銘悅園社區開展手工絨花製作活動

2020-12-23 瀟湘晨報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帶領居民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12月11日,臨河裡街道銘悅園社區組織開展了「非遺傳承·花容鄰裡」手工絨花製作活動。

銘悅園社區手工絨花製作活動現場

活動開始,老師為居民們詳細介紹了絨花的製作過程,需經染色、軟化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等近十道工序。製作一朵直徑約十釐米的絨花,至少得花兩三天,還不包括選購蠶絲等前期準備工作。

由於時間有限,此次活動為居民提供的是已經做好的絨棒,來教大家使用絨棒做成絨花。

活動現場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開始製作花瓣,用手擰緊絨棒,小心翼翼地擠出花瓣尖。經過大家的努力,絨花終於初見雛形。

參與活動的李阿姨開心地說:「沒想到能做出跟電視劇裡一樣的絨花,真好看啊!」

老師向我們介紹,絨花工藝歷史悠久,可惜長期鮮為人知,一部《延禧攻略》「帶火」了這項非遺工藝。專業的絨花製品不僅僅是花,還可以是柿子、元寶、如意、鳳冠、龍船、丹頂鶴等各種形狀,色彩明快,栩栩如生。

希望這次活動能調動居民參與非遺文化傳承保護的積極性,既鍛鍊動手能力,也為生活增添一份頗具心意的禮物。

(責任編輯:吳思)

【來源:通州區文明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非遺傳承,銘悅園社區開展手工絨花製作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帶領居民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12月11日,臨河裡街道銘悅園社區組織開展了「非遺傳承?花容鄰裡」手工絨花製作活動。銘悅園社區手工絨花製作活動現場活動開始,老師為居民們詳細介紹了絨花的製作過程,需經染色、軟化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等近十道工序。製作一朵直徑約十釐米的絨花,至少得花兩三天,還不包括選購蠶絲等前期準備工作。由於時間有限,此次活動為居民提供的是已經做好的絨棒,來教大家使用絨棒做成絨花。
  • 巧手做紙盤貼畫,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巧手做紙盤貼畫,通州區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 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 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垃圾分類學起來,四員廳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
    為豐富社區未成年人周末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鍛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近日,四員廳社區聯合通州區睿聯事務所兒童之家,在社區活動室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來自轄區的11組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小朋友們和爸媽一起觀看垃圾分類宣傳片活動開始,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觀看了垃圾分類宣傳片,看完宣傳片後,老師向孩子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學會如何分類處理垃圾,老師還向孩子們普及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與回收標準,提高孩子們的綠色環保意識。
  • 【非遺絨花製作】— 抽絲剝繭
    一晚上翻了各種資料,去查絨花的製作工藝。單從它的步驟上來看,感覺並不複雜,於是開始採購各種材料準備自己也動手做幾隻絨花來送人。可是真的到了實操的時候,僅僅是選到合適的絲這個步驟,我就困惑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前後嘗試了各種桑蠶絲的線,包括蘇繡的線也試過,但是完全做不出絨花逼真、蓬鬆的質感。
  • ...民俗傳承」,柳州銀山街道銀山社區開展端午節製作手工香囊活動
    6月23日上午,柳州市銀山街道銀山社區開展國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濃情端午 民俗傳承」系列之製作手工香囊活動。此次活動邀請了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統戰人員和失獨人員參加,大家早早的來到活動現場,幫助擺放桌椅,準備活動材料。
  • 通州:垃圾分類學起來——四員廳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
    為豐富社區未成年人周末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鍛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近日,四員廳社區聯合通州區睿聯事務所兒童之家,在社區活動室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來自轄區的11組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小朋友們和爸媽一起觀看垃圾分類宣傳片活動開始,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觀看了垃圾分類宣傳片,看完宣傳片後,老師向孩子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學會如何分類處理垃圾,老師還向孩子們普及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與回收標準,提高孩子們的綠色環保意識。
  • ...迎賓花園社區組織開展非遺傳承之鉤編技藝DIY活動——小熊鑰匙包
    為宣傳推廣非遺文化,使非遺文化深入到居民心中,12月7日上午,迎賓花園社區組織轄區居民開展非遺傳承之鉤編技藝DIY活動。 活動開始由此次鉤編的講師張曉文老師發放鉤編所需的材料包,之後親自示範,教授大家進行鉤編。
  • 河西區掛甲寺街新城小區開展非遺進社區——麵塑手工體驗活動
    為了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傳播,增強居民對傳統民俗藝術的了解,掛甲寺街於11月26日下午在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舉辦了「非遺進社區-麵塑手工體驗活動」,邀請了非遺技藝——麵塑的指導老師向掛甲寺街的老人朋友們進行麵塑的介紹和教學。
  • 傳承民俗技藝 西海岸新區組織開展手工香囊製作體驗活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連日來,西海岸新區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倡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風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新時代新風尚的節日習俗深入人心。8月23日,新區婦聯「我時尚 城更靚」時尚教室公益課堂邀請傳統禮儀時尚大使單文香,組織開展手工香囊製作體驗活動。活動現場,單文香為大家講解了香道在中國的產生與發展、香料用途、運用香料進行家庭養生的方法及如何製作香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製作,立體飽滿又精緻的香囊製作完成,清幽的香氣瀰漫開來,沁人心脾。
  • 街鎮動態丨「小手作非遺 心中承文化」--五馬街道開展青少年「非遺...
    本期非遺創藝坊主題選取二十四節氣(處暑)、皮影戲、繡球花燈、年畫四項,每項活動均由轄區內十五名社區青少年參加。活動伊始,社區青年志願者為大家介紹什麼是「非遺」、「非遺」的現狀、如何傳承「非遺」。
  •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2020-06-22 15:10:01   來源:網絡
  • 社區組織居民開展口金包製作工藝活動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一帶一路」既是經濟帶,也是文化帶;在這條經濟文化帶上打造出了全國最長非遺文化藝術節,布藝口金包作為非遺項目之一,也得到了充分的傳承與發揚。近日,滄浪街道瑞光社區邀請指尖秀非遺文化園團隊的老師們,帶領居民製作口金包,體驗感受古典手工的魅力,活動受到了二十多位居民一致好評。
  • 「中國夢·非遺行」 文化傳承系列公益活動走進平陰縣東三裡社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7日訊(通訊員 蔡曉陽) 騰雲密雨向前行,非遺傳承啟新聲。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以社區為中心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築牢新時期基層思想文化陣地,8月6日,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濟南市文化館、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平陰縣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中國夢非遺行」文化傳承系列公益活動先後走進平陰縣榆山街道東三裡社區、錦水街道前阮二社區。我市近10位非遺傳承人通過展演展示、互動交流等方式,分別為兩個社區居民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特色鮮明的非遺盛宴。
  • 洛龍區英才社區開展「紅包燈籠」手工製作活動
    為貫徹落實「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指示精神,洛龍區英才社區於15日特開展「紅包燈籠」的手工製作活動,並邀請了20餘個社區親子家庭參與本次活動。  正式活動開始前,英才社區黨總支書記趙香梅發表講話,表達對各位活動參與者的歡迎,隨後,社區社工陸續為每個小朋友派發了相應的材料包——12個喜慶的紅包、一根紅繩、兩張彩紙,以及訂書機、剪刀、鉛筆等手工工具。
  • 龍魂傳承——芍藥居一社區開展景泰藍掐絲製作活動
    為了更好的提豐富社區老年居民生活,發揚中華傳統手工藝,提升社區居民的融合度,2020年12月4日,芍藥居一社區黨委攜手立德社會工作事務所在社區居委會活動室開展「龍魂傳承--景泰藍掐絲製作活動。一起動手享樂趣活動伊始,社工詳細講解了景泰藍工藝畫的製作流程,著重強調線稿的難度和製作要求。叔叔阿姨們早已躍躍欲試,等社工講解完畢後就迫不及待的動手做起來。每個人都小心的拿起金絲線按照底板的輪廓勾勒出一個一個線條,大家全神關注的進行創作,教室中只聽到剪刀剪金絲線的聲音。「好久都沒這麼認真幹過一件事情啦,這個還挺有趣。
  • 南通閘橋社區:開展「趣味手工製作」活動
    日前,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街道閘橋社區黨委與南通大學莫文隋青年志願服務隊聯合開展「情暖冬日,愛在閘橋——趣味手工製作」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了轄區工會職工子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參加。活動開始前,志願者先向孩子們介紹了本次創意手工製作的流程,並講解此次活動的重要性,青少年們參與活動積極,現場氛圍也愈漸濃厚。
  • 杏苑社區開展環保手工皂製作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郭盼盼 通訊員 吳晶晶為了豐富社區居民業餘文化生活,在二七區婦聯的號召下,1月12日上午,杏苑社區聯合比鄰社工組織開展DIY手工皂活動。本次活動共計20多戶居民參加。
  • 守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瑰寶 ——烏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舞臺下,我市非遺傳承人向市民現場展示牛皮燙畫、唐卡裝裱技藝、掛毯織造技藝、糖人製作等技藝的製作過程,讓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大飽眼福。活動當天,我市還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相繼開展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展示、蒙醫沙療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8大項活動,內容包括三才翻子拳、羊肉蘸糕、手工奶製品等30多個非遺項目及傳統手工藝的展示與宣傳。
  • 德錦裡社區開展精油手工皂製作活動
    熱愛生活 手留餘香為了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19年12月12日下午,德錦裡社區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了一場趣味手工皂製作活動。活動開始老師先介紹了天然手工香皂的特點、製作方法及保存方法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