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和茶

2021-02-17 小倪的茶生活筆錄

夏天過去了,我很想念它。

今年的夏天同以往任何一個夏天一樣,火辣酷熱。喜歡一個人賴在空調房裡待著,有時候看會兒考試資料,有時候安靜看書,也時不時放任自己躺在沙發上發呆或是睡覺。人懶洋洋的,胃口也懶洋洋的。

老媽嚴重善解人意地煲了幾次肉骨茶,確實是相當好吃。一碗熱騰騰的肉骨茶端上桌,配一碟油條,趁著湯的熱度,把油條撕成一塊一塊地浸潤在湯裡。待油條吸飽了肉骨湯濃鬱辛辣的湯汁,一下子充盈起來。別矜持,一口咬下,鮮美至極。

一直以為肉骨茶是東南亞的菜餚。最近才知道,「肉骨茶」源於華人的下南洋,「Bak Kut Teh」的發音幾乎就是閩南語。

相傳,二十世紀初,中國進入了動蕩時期,許多國人被迫離開家鄉,登上了南下的輪船前往南洋。當時背井離鄉的人們被稱為「賣豬仔」。興許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是抱著美好的願望下了南洋,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每天睜眼面對的就是大量的高強度體力工作,再加上氣候上的不適,很多「賣豬仔」都患上了風溼病倒了。因此便有人把閩南及潮汕一帶的飲茶加以改良,使用當地出產的胡椒,加上當歸、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配置成肉骨茶包,在早上出門工前,燉煮排骨,配上白米飯或油飯,來增加體力,應付工作。

按照定性思維,被賣到南洋當苦力的先輩們,很自然便成了肉骨茶的創始者。可是,肉骨茶起源於低下階層,是苦力們維持體力的日常早餐的說法令人質疑!材料豐富,用料考究的肉骨茶並非一般平民,尤其是苦力們所吃得起。何況,哪裡有閒情學潮州人泡功夫茶呢?

肉骨茶分福建做法和潮州做法兩種。前者用老抽,湯黑漆漆且濃鬱;後者用生抽,湯黃亮亮且清香。按照南洋老饕的說法,新加坡的肉骨茶大多要歸宗潮州人,而到了馬來西亞,就變成了福建派肉骨茶的天下,尤其是巴生一帶,傳說是肉骨茶的發源地,大大小小的肉骨茶攤檔有三四百家,每年一度還會召開盛大的肉骨茶嘉年華。

其實無論哪個門派的肉骨茶,製作手法大致都是相同的。選用排骨細火慢燉十幾個小時,在湯底中混以多種香料和藥材,熬製成一鍋濃湯。甚至在一些地方,會在湯底中加適量海參或鮑魚提鮮。

標準的肉骨茶的吃法非常具有儀式感的。這並不代表吃肉骨茶要選在大飯店。相反,正宗的肉骨茶一般都出自小門店。

熱帶國家,清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空氣還未熱到凝滯,依稀仍有微風緩緩流動。踏著晨曦,到心儀的小店,在主角還沒被端上桌前,先來一壺功夫茶,讓胃提提神。桌旁有個炭爐,燒著滾水。桌子上擺放著紫砂壺,可以自己動手沏茶。至於茶葉,既可用店家提供的茶葉也可自己攜帶。等茶把胃暖醒,肉骨湯便上來了。淺淺碗,濃濃的湯,裡面擱著兩三條碩大的排骨。肉熟透而不至於脫骨,搭配充滿沙撈越胡椒和蒜香的骨湯,令每口都能還原純正的南洋味。

據說,肉骨茶以前是用豬大骨燉出來的,味道更濃吃起來更過癮,不過現在有用肋排來做,更適合我這樣精緻的豬豬女孩哦。

和肉骨茶同時被盛上桌的還有一碟蘸料。傳統的醬料是用醬油膏,然後放上幾圈紅辣椒,汁液濃稠,味道香醇,曾在吉隆坡吃過一次,記憶很深刻。現在的醬料是釀造的醬油,味道也不錯。吃肉時沾一下,就著白飯米飯一起吃,增加一絲辣味。吃完,慢悠悠地飲一杯茶,衝刷衝刷腸胃裡的油膩,哇唔,這真是美好一天的開始。

肉骨茶中最美妙的東西,不是茶,也不是肉,更不是湯,而是浸泡在湯中的一整個一整個的大蒜頭。一碗肉骨湯要鮮美,要濃鬱,要恰到好處的辛香,全靠這整隻放入湯中熬煮的大蒜頭來控制大局。其他的當歸、甘草等藥材一丟丟就好。稍多一點,整鍋湯就會變中藥湯,味兒怪怪的。

不得不說,中國人在吃食上真的下了大功夫了,最初只是為了治療風溼病,竟然在不經意間創造出了一道香濃味鮮,別有風味的美食。

相關焦點

  • 「有碗肉骨茶 名字叫松發」
    續湯 「免費的~」 第一次來的客人在松發吃肉骨茶總會有疑問 我認為,松發的醬油才是整碗肉骨茶不可替代的靈魂松發的醬油其實可以算是醬青濃稠厚實的醬油稍微放上一些辣椒圈淋在肉骨上,一定要「 肉骨湯 x 功夫茶 一直以為肉骨茶指的是熬製許久的肉骨湯裡加了茶實則不然,肉骨茶指的是喝完肉骨湯啃乾淨肉骨頭之後
  • 新加坡三大著名肉骨茶之一,連口味刁鑽的美食家也對它讚美有加
    新加坡三大著名肉骨茶之一黃亞細肉骨茶使用支付寶送福利啦!送福利啦!2017年3月9日至2017年4月5日期間在以下「黃亞細肉骨茶」就餐使用支付寶付款即可享受100人民幣立減10人民幣的優惠「肉骨」如其名,是以
  • 肉骨茶是茶嗎?
    肉骨茶是流行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一種食物,人們初聽肉骨茶會以為是一種茶的名稱,其實肉骨茶不是茶名,而是菜名,在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肉骨茶不是茶,而是一道排骨藥材湯。肉骨茶名分解,「肉骨」指得是豬肉和豬排骨,而「茶」指的是中藥與排骨一起熬的湯,因為忌諱用藥取名所以稱為「茶」。肉骨茶在製作上一點沒有用到茶,肉骨茶的湯料是用豬肉和豬排骨,混合中草藥材以及許多香料熬製而成。
  • 庶民的勝利Bak-Kut-Teh,有肉也有茶,非吃不可的庶民的美食!
    說「肉骨茶」,可能很多人會誤認為是一種茶品名稱。其實,此「茶」非彼「茶」,雖然肉骨茶名為「茶」,不過,卻是一道豬肉藥材湯,湯料卻完全沒有茶葉的成份,反而是以豬肉和豬骨,混合中藥及香料,如當歸、枸杞、玉竹、黨參、桂皮、牛七、熟地、西洋參、甘草、川芎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胡椒,熬煮多個小時的濃湯。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小鎮,甚至加入海參和鮑魚一起熬製。
  • 一碗有肉的茶紅遍了世界
    上個世紀80年代起,一碗有肉的茶就紅遍了世界,它就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著名美食-肉骨茶。就這樣看似普通似茶非茶,卻包含了華人南洋謀生的艱辛,一般人眼裡都把南洋和賣豬仔劃上等號。但其實是清末時期,動蕩不安讓當時的華人前輩,想到去南洋謀生。
  • 靠叻沙成名的它,最近居然在肉骨茶上搞事情...還要送cash!送免單!?
    ▼▼▼(文末還有送cash和免單福利哦!)除了叻沙,不得不推薦這裡的肉骨茶,經過改良後的肉骨茶變得更加清潤濃鬱,還搭配了豆腐卜、娃娃菜和冬菇等新鮮蔬菜,更像是平時廣東人飲的老火靚湯!肉骨上的選擇也是誠意滿滿,大塊大塊的豬肋骨,煮得軟爛鮮嫩,輕輕一咬就骨肉分離了,最適合愛吃肉的吃貨來大快朵頤!
  • 左手養生湯~右手肉骨茶~
    柬埔寨搖搖牛肉  |  金槍魚鮮蝦通心粉德國農夫早餐  |  日式味增苦瓜番茄蛋  |  夾心法式吐司和風三色雞絲沙拉
  • 魔都【骨頭火鍋專門店】,一口鍋全是肉骨,「超綱」用料吃到撐!
    一份裡有5根肉骨、2根筋骨、7種配菜,份量銷魂,一整鍋才89元,實惠量大,這性價比沒誰了!首先來一碗原汁原味的骨湯,湯底奶白透亮,輕輕呷一口儘是濃鬱的肉香和恰到好處大骨鮮味!還可以嘗試下店裡特製的肉骨蘸料,有了它的加持,更有不一樣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