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是流行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一種食物,人們初聽肉骨茶會以為是一種茶的名稱,其實肉骨茶不是茶名,而是菜名,在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肉骨茶不是茶,而是一道排骨藥材湯。
肉骨茶名分解,「肉骨」指得是豬肉和豬排骨,而「茶」指的是中藥與排骨一起熬的湯,因為忌諱用藥取名所以稱為「茶」。肉骨茶在製作上一點沒有用到茶,肉骨茶的湯料是用豬肉和豬排骨,混合中草藥材以及許多香料熬製而成。
肉骨茶的由來,據說肉骨茶是由早期移民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發明的,中國人初到國外不是要當地的天氣,很多人得了風溼病,為此有人就將當歸、川穹等藥材和排骨一同熬煮,再加入大量的大蒜、生薑、八角、豆蔻等祛溼驅寒的香料熬成濃濃的藥湯,在吃之前人們還會在濃湯中撒入當地特產的胡椒粉。經過不斷的改良熬湯的配料,肉骨茶成功地成為當地既好吃又具當地風味的特色美食。
在了解了肉骨茶的製作後,再看看吃肉骨茶具體都有哪些好處吧!首先,在主要原料上選用的是豬肉和豬排骨,豬肉含有油脂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能夠促進鐵的吸收,有效地改善缺鐵性貧血。其次,當歸、黨參、川穹等具有暖胃養顏、益氣補血的作用,而大蒜、生薑等香料有去除溼氣的作用。綜合來說,肉骨茶具有補充營養、改善貧血和風溼病的作用。但是高脂肪和高血壓的人應該儘量少吃肉骨茶,以免患上三高症。
其實關於肉骨茶的得名有很多說法,一個是說早期移民的華人發明了肉骨藥湯,但是因忌諱以藥材取名而將「藥」改為「茶」;另一個是說,由於湯底是豬肉和豬排骨一同熬煮的濃湯,所以湯汁較油膩,人們在吃肉骨茶時都會點上一壺清茶,以便幫助腸胃消化和解膩。現在比較被認可的是第二種說法,因為現在東南亞國家在吃肉骨茶時,隨帶著就會為客人上一壺清茶,所以這個說法比較可信。所以肉骨茶也可以是茶,因為它的必要搭配是清茶。
總而言之,吃肉骨茶時吃的茶,也可以吃的不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