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肉骨茶」是啥東東?

2021-02-17 長草的崔老師

相信看我這個標題的朋友大多會跟我當初一樣一臉的懵逼。

其緣由是——

去年去了趟上海,在一家綜合體的一個角落位置看到這麼一家招牌為「肉骨茶」的飯店,其門面風格極具南洋風,我絞盡腦汁也沒明白到底是賣的什麼?

這肉跟茶有什麼關係,這究竟是肉還是茶?亦或是茶葉蛋之類的事物?

直到進到店中坐下來點了份招牌龍骨湯,額...這不就是豬肋骨麼!

其實啊,這肉骨茶是新加坡的一道美食,經常去到東南亞一帶的朋友或許都品嘗過。

香港美食家蔡瀾說過:在國外的時候,叫他最思念的是肉骨茶。

肉骨茶的「肉骨」指的是豬肉和豬骨,而「茶」並非我們認為的茶葉,而是指的排骨藥材湯。

簡而言之,就是用排骨和藥材一起燉煮的美食。

整體相對簡潔,只有肉、骨、湯,簡直就是將食材做減法的極佳案例。

也正是由於簡單,才能成為馬來西亞一帶街邊常見的食物。

早在華人初到南洋,不能適應那邊的溼熱氣候,很多人患上了風溼,於是就有人用當歸、枸杞、黨參等藥材來熬煮藥湯。

後來一位錫礦的老闆稍懂藥理,便吩咐廚房在藥湯中放入八角、茴香等香料,又加了肉排、大骨熬製幾個小時,沒想到出鍋後味美可口,還提補元氣,極受大家歡迎。

關於這個說法其實我個人覺得基本上是很難考證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既然和茶沒有半點的關係,那麼這個肉骨茶的「茶」想必是地方語言演變而來。

肉骨茶現今也分成了諸多派系,新加坡的「潮州派」,湯底僅用白胡椒、帶皮蒜瓣與少量五香粉調味,顏色更淺,味道更淡。

想必我在上海吃的肉骨茶就是「潮州派」,因為根據我的觀察,其湯色清亮。

馬來西亞的「福建派」,在前者的基礎上還要加上八角、當歸、桂皮等多種藥材、香料,最後還會佐以豉油增味調色,相對來說藥香更濃,口味更重。

本是平民街頭吃食,如今開在綜合體內,包裝成為華麗的小吃,總覺得少了市井的風味。

哪位朋友如果發現無錫有開的肉骨茶,麻煩第一時間告訴我。

相關焦點

  • 百口莫辯的肉骨茶
    「不好吃,我不收你錢。」
  • 杭州首款肉骨茶麵源自馬來西亞!漁火的阿劍帶你去追尋肉骨茶的足跡
    阿劍說,幾乎每家店裡都有兩口一直在火上燉煮著的大鍋,一口煮著豬尾、豬大骨、豬腸等料,一口熬著肉骨茶的藥材,等上桌的時候,這兩者就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並可以按照客人的喜好,加入油條段、滷蛋、油豆腐、金針菇等配菜。和肉骨茶一起上桌的,還會有一碗白飯,或香氣四溢的醬油飯。
  • 【巴生必吃的肉骨茶】
    來到巴生,不知道去哪兒吃肉骨茶?那就快來看看哪個適合你哦!1.
  • 新加坡肉骨茶哪家強?
    發起人肉骨茶鼻祖級網紅店,看看滿牆的明星雲集的合照就知道發起人有多火發哥和杰倫小公舉也是它家的常客哦!因為盛名在外,很多人吃的第一家肉骨茶就是發起人肉骨茶。提起老字號,相信中峇魯區的居民都知道擁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是這附近一帶老饕們的最愛。
  • 新加坡的肉骨茶與刮痧
    作者 郭泳儀新加坡肉骨茶的起源到過新加坡的人都知道,到了新加坡一定要吃一次肉骨茶,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在這裡無不飽享一次口福
  • 肉骨茶
    朋友去新加坡玩,給我帶的禮物是一盒黃亞細的肉骨茶湯包。 剛開始煮的時候,我嘗了一下,胡椒味特別嗆,我險些把料包撈出來。但後來煮到滿屋飄香的時候我又嘗了一下,發現胡椒味已經被蒜和肉中和,變得非常溫柔。 不要不放蒜。肉骨茶的精髓之一就是煮到快要融化的蒜,特別好吃。 無需放鹽。
  • 肉骨茶是茶嗎?
    肉骨茶是流行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一種食物,人們初聽肉骨茶會以為是一種茶的名稱,其實肉骨茶不是茶名,而是菜名,在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肉骨茶不是茶,而是一道排骨藥材湯。肉骨茶在製作上一點沒有用到茶,肉骨茶的湯料是用豬肉和豬排骨,混合中草藥材以及許多香料熬製而成。
  • 松發肉骨茶上海最佳?他第一個不服氣!
    縱觀全場,最令人期待的應該是這家:黃亞細肉骨茶。「黃亞細」為新加坡著名肉骨茶品牌,隸屬於Jumbo珍寶集團。Jumbo Seafood也能算新加坡必吃餐廳之一,但你若在新加坡24h內一天中吃了亞坤、松發、珍寶海鮮,那只能說你真的比較虧,因為這些大連鎖品牌無一例外在上海都有。「黃亞細」為新加坡著名肉骨茶品牌,百度一下,介紹得很簡單,曾蔭權去了晚沒吃到,他信則專程前往。
  • 肉骨茶丨在馬來西亞吃早餐
    他去找了當地非常有名的一位老中醫,這位中醫知道像阿亮這些人,即使為了治病也不會去捨得買昂貴的中藥,於是就把南洋這一帶的飲茶加以改良,並且用當地的胡椒,加上當歸,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配成肉骨茶包,他囑咐阿亮在早上出門工作前,燉煮排骨及配上米飯或油飯來吃:「你長時間維持體力,而且還要讓自己去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所以一定要進補才行啊。」
  • 新加坡肉骨茶怎麼做?小申今天就教你如何做正宗肉骨茶
    新加坡肉骨茶(Bak kut teh)是一種創始於馬來西亞巴生的食物。之後流行於新加坡一帶的小吃。最早,肉骨茶是為庫裡作為補品,以強健自己的身體。如今,新加坡肉骨茶已演變成為排骨湯、米飯和各種菜。新加坡肉骨茶並不是茶,更是一種美食。
  • 打破傳統口味,帶你去吃【馬來西亞】的創意肉骨茶!
    在馬來西亞家喻戶曉的肉骨茶乃創始於馬來西亞巴生,它是以排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一直深受饕客們的喜愛,以至雪隆一帶出現許多肉骨茶專賣店,其中小編要為你推薦的這八家的肉骨茶專賣店,品嘗過的人都讚不絕口,走唄,跟著我一起去品嘗肉骨茶吧!
  • 肉骨茶:你吃肉,我喝湯,別客氣!
    ▲ 巴生是肉骨茶的發源地,因加入了黑醬油,色深味重,湯汁濃稠馬來西亞的華人,周末常跟家人或朋友約在肉骨茶店,甚至會駕車幾十公裡,從吉隆坡前往西邊的巴生港,那裡被認為是肉骨茶的誕生地。福建話和粵語又都有將「湯藥」稱作「茶」的習慣(如涼茶),於是這種兼具藥膳屬性的食物,逐漸被人們以肉骨茶相稱。所以,中國人覺得肉骨茶似曾相識並不奇怪,它就是華人在排骨湯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星馬的肉骨茶,分別代表著華人肉骨茶的兩大門派。
  • 舌尖上的東南亞——祛溼又暖身的肉骨茶
    那時候,男女主角下午下班,就會來到一個大排檔,對老闆說,來二份肉骨茶(請自行想像是TVB的語氣)。老闆穿著T恤,脖子上還掛著一條白毛巾,端來兩個煲說:「慢慢食啊,我們這裡的最好味的啦!」然後,女主角調皮的說:「就知你這裡味最好的啦,所以才常來。」那時候,妖精就覺得,哇哦,肉骨茶呢,一定非常好吃呢,好想好想吃呢。
  • 那個不是茶的肉骨茶
    對於吃貨來說,「肉骨茶」三個字並不陌生;對於熟悉東南亞的人來說,「肉骨茶」也不陌生;對於愛茶之人來說,「肉骨茶」三個字同樣不陌生。第一者因其美味而熟悉它,第二者因其地方特色而熟悉它,第三者,因其歧義名字而熟悉它。那麼你呢?
  • 美食系列之新加坡肉骨茶
    去過新加坡的人都知道,到了新加坡一定要吃一次肉骨茶
  • 顛沛與紮根:肉骨茶值得一嘆
    寒意凜冽但暖氣未至的日子裡,裹著毛毯的我實在有些想念在新加坡喝過的肉骨茶。若是此時能有一碗熱氣騰騰,灑滿了胡椒的肉骨茶擺在我面前,我一定雙手捧起,吃肉嗦骨喝湯,一氣呵成,然後舒服地躺下,等待著寒意從身上褪去。肉骨茶,和排骨湯長得八九不離十,不消說,與華夏飲食同出一脈。早些年,一大批中國人南下,來到東南亞謀生。
  • 清淡鮮美的松發肉骨茶
    肉骨茶是新家坡標誌性美食之一。49年前,新加坡人都愛到柔佛路上一個手推車小販那裡買上一碗廣東潮式肉骨茶,在寒風中暖心暖胃。現在松發肉骨茶來到了上海的嘉裡中心地下一樓,開出了第一家店。松發肉骨茶上海嘉裡中心店門口最醒目的地方放著一個小推車,上面有老式的熱水瓶和碗,仿佛是從博物館走出來的古董。
  • 這樣刮痧,比吃新加坡肉骨茶還養生!
    懂吃、會吃的朋友都知道,到了新加坡,一定要吃一次肉骨茶。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在這裡無不飽享一次口福。
  • 看圖:你知道「蓋停」是啥意思嗎?知道答案的人是聰明人!
    說不會沒收,是因為孔老師畢竟是古人,他不可能知道現代的學生玩的是啥東東,他會問「此乃何物?」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有人一聽就笑了,哈哈哈,終於明白了,孔老師為啥聰明,原來他不知道的事兒不少。這樣理解就不好了,孔老師不恥下問,為的是獲得新知識,即把不知道變成知道。這樣不斷積累我們的智慧就會增加。
  • 一種味道|那個冬天的肉骨茶
    為了這樣的願望,林雲每天下午就開始準備晚飯,她計算著趙儉下班的時間,班車從下沙開往市區行駛的進度,他到閘弄口了——湯該燒得滾熱了;他到樓下了——爆炒的菜可以下鍋了;鑰匙在門鎖裡轉動了——盛飯。每次趙儉一推開門,一桌飯菜就已經準備好了,廚房裡冉冉飄出蒸騰的熱氣,這也許就是冬天裡最溫暖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