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面 免費訂閱本帳號!
問: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只需要點擊箭頭上邊的藍字即可!
腱鞘囊腫是一種常見的好發於以腕關節背面、足背、腋窩等部位,關節囊周圍結締組織退變所致的呈圓形或橢圓形的光滑囊性腫物,隆起於皮下淺表部位,柔軟可推動,內含有無色透明或橙色、淡黃色的濃稠黏液,患者自覺局部酸痛或疼痛為主要臨床特徵,個別人可因囊腫擠壓局部神經而引起感覺障礙或肌肉麻痺,好發於青壯年和中年,以女性多見。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刺細胞學檢查即可確診。
腱鞘囊腫屬中醫學的「筋結」、「筋瘤」、「聚筋」、「筋痺」 範疇。中醫理論認為,該病多因過度勞累,外傷筋脈,以致痰凝筋脈,或長久站立、扭傷等致筋脈不和,氣血運行失暢,阻止筋脈絡道而成。
針刺治療時先將阿是穴(囊腫部)常規消毒,視囊腫大小選擇長短適宜的粗一點的毫針,針身與局部正常皮膚呈30度角分別於囊腫周圍的12點、3點、6點、9點位進針,針尖向囊腫中心刺(四針形成「十」字狀)。注意應掌握毫針必須刺破囊腫之囊壁,深度以不超過囊腫下層之囊膜為度。進針後施以大幅度的提插捻轉手法,直至針刺處有酸、麻、脹等針感後留針10分鐘。起針時搖大針眼並採用快速將針取出不按壓針眼的方法,令囊腫內的膠性黏液(呈透明糊狀物)隨之從針孔中向外流出,如果囊腫內的膠性黏液排出不暢,術者可用雙手拇、食指用力掐擠囊腫務使黏液儘量排淨,然後將消毒後的硬幣緊貼放於囊腫壁上再用繃帶紮緊(不可太緊,以免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囑患者針刺處勿沾水及不可過度用力,三天後取下繃帶及硬幣。若遇液體充滿變硬時不必強加擠壓,如法針刺2~5次即可使囊腫變軟,繼而囊腫即可逐漸縮小消失。一般1~3次即可治癒。治癒後如有復發,用同樣方法治療仍然有效。
這種治療方法在中醫針灸學中稱為圍刺法,多針圍刺在囊腫病變局部,用以加強經脈間的橫向聯繫,溝通局部各經脈、絡脈、浮絡、孫絡和皮部間的聯繫,使局部氣血旺盛,經氣充盈,達到扶正祛邪、消痺止痛、軟堅散結、滑利關節的目的。促使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環,改善局部代謝和營養,使炎症吸收,腫脹消退,疼痛緩解,從而達到治癒腱鞘囊腫的目的。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具有見效快、無痛苦、無副作用、無瘢痕的優點。需要強調的是,針刺治療腱鞘囊腫有著較好效果,但在施術的整個過程中應注意嚴格清毒,防止感染,還應囑咐患者注意休息。患過這種病的人不論在康復治療中還是康復後一定要避免過量的手工勞動,防止再度復發。
亞健康手法調理
微信號:TRSH_China (←長按複製)
傳承國術,繼承文化
關注亞健康手法調理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直接關注我們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